舞蹈社团教案
小学社团舞蹈完整教案及反思

小学社团舞蹈完整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小学社团舞蹈完整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提供学生参与舞蹈社团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与表演能力。
3. 通过学习舞蹈,促进学生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发展。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通过观看一段精彩的舞蹈视频,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对舞蹈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看舞蹈吗?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舞蹈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解释舞蹈动作和基本舞步的含义和技巧。
三、舞蹈学习(30分钟)1. 教授一段简单的舞蹈编排,包括基本舞步和动作。
2. 分组练习并指导学生练习舞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舞蹈动作的正确性和流畅性。
四、合作表演(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编排一段舞蹈。
2. 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自己在舞蹈学习和表演中的表现,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未来的舞蹈学习中改进和提升自己。
教案反思:这个教案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小学社团舞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提供了合作和表演的机会。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学习到舞蹈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并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舞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跟上。
在反思环节,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表现,并思考如何改进和提升自己。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
总之,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舞蹈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提供合作和表演的机会。
通过实践和反思,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舞蹈社团教案15篇

舞蹈社团教案15篇舞蹈社团教案一:基本舞蹈动作练习教案内容:1. 引入:介绍基本舞蹈动作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兴趣。
2. 目标:学习和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包括舞步、舞蹈腿法、手臂动作等。
3. 练习方法:通过观看示范和跟随练习,加强学生的感知和动作配合能力。
4. 教学步骤:a. 温身练习: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和热身动作,准备身体。
b. 示例演示:教师进行基本舞蹈动作的示范,让学生理解动作的正确姿势和节奏。
c. 跟随练习:学生根据示范,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练习,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纠正。
d. 分组练习:学生分成小组,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舞蹈动作练习,并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e. 展示和总结:各小组代表进行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基本舞蹈动作,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舞蹈社团教案二:编排舞蹈节目教案内容:1. 引入:介绍编排舞蹈节目的重要性和步骤,提高学生对编排的兴趣。
2. 目标:学习和掌握编排舞蹈节目的基本要点,包括音乐选择、舞蹈动作编排、舞台布景等。
3. 教学步骤:a. 音乐选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音乐,并理解音乐的节奏和感情。
b. 动作编排: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感情,设计和编排舞蹈动作,并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美感。
c. 舞台布景:学生设计舞台布景,包括背景、道具等,考虑舞蹈表演的整体效果。
d. 整体排练: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整体排练,注意动作的协调和舞台布景的配合。
e. 展示和总结:学生进行舞蹈节目的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
4.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编排舞蹈节目,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舞蹈社团教案三:舞蹈技巧进阶训练教案内容:1. 引入:介绍舞蹈技巧的重要性和进阶训练的目的,提高学生对舞蹈技巧的重视程度。
2. 目标:学习和掌握舞蹈技巧中的高难动作,如翻腕、后空翻等。
3. 练习方法:通过示范和逐步练习,提高学生的技巧和安全意识。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精选4篇)

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精选4篇)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篇1一、训练目标舞蹈兴趣小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与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乐感。
活动面向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坚持自愿参加和普及提高的原则,让学生在唱唱、跳跳、动动中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本次参加舞蹈队的学生是一批老队员,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所以不能要求同一标准,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因此,我结合我们舞蹈对的实际情况,特别做出如下的训练计划:三、训练步骤1、经过选拔组建舞蹈小队,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教师通过有趣的基训,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规范而且简化的芭蕾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4、舞蹈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唿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四、基本功训练内容手、头颈、胯、胸肩、腰、腿等地面部分的练习:坐姿、勾绷脚、腿的外开、肩和头部的练习、后背挺直的练习、伸腿练习、压腿练习、胯膝屈伸、踢腿组合、背肌和腰肌的练习、腹肌的练习。
腿的练习:前压腿、旁压腿、吸腿、压胯。
身体协调训练:腰组合、头肩组合、手臂动作配合、步伐训练。
活动后重点排练六一节目。
五、训练时间每周三下午小学舞蹈社团训练活动教案篇2【活动前评析】舞蹈《千手观音》是一个由壁画产生灵感,从而将静态艺术转变为动态艺术的创作,是一个十分具有中国特色,让人赏心悦目的节目,不管是舞台的布置、灯光、服装、饰品还是演员优美的舞蹈动作,都给人带来一种震撼美。
舞蹈社团教案15篇

舞蹈社团教案15篇1. 舞蹈基础训练教案- 引导学员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技巧,包括站姿、步伐、踏步等。
- 提供基本的拉伸和柔韧性练习,帮助学员增强身体柔韧性。
- 练习基本舞步技巧,如转身、跳跃和抬腿等,以提高学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舞蹈节奏感培养教案- 通过音乐选择和节奏感训练,提高学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 练习简单的韵律动作,如节拍击打、手指敲击等。
- 引导学员在舞蹈中准确地把握节奏,与音乐相协调。
3. 舞蹈编排教案- 教授学员如何设计舞蹈的编排结构,包括开场、过渡、高潮和结束等。
- 引导学员思考舞蹈表达的主题和情感,通过编排将其体现出来。
- 教授基本的编排技巧,如组队、对位和转场等,使整个舞蹈看起来有层次感和流畅性。
4. 舞蹈表演技巧教案- 引导学员掌握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包括表情、眼神、手势和身体语言等。
- 教授如何与伴舞者协作,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和谐感。
- 提供演出准备的建议,如化妆、服装和形象等,以展示舞者的最佳状态。
5. 现代舞基础教案- 介绍现代舞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特点和风格。
- 练习现代舞的基本动作,如翻滚、扭动和地基动作等。
- 引导学员在舞蹈中表达个人情感和个性,通过舞蹈展示内在世界。
6. 街舞基础教案- 介绍街舞的流行和发展,以及其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 练习街舞的基本动作,如波浪、弹跳和空间步伐等。
- 引导学员学习街舞的节奏感和动感,展示个人的自由风格和独特性。
7. 古典舞基础教案- 介绍古典舞的历史和传统,以及其特点和技巧要求。
- 练习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如立正、齐步和转身等。
- 引导学员学习优雅和舒展的身体语言,通过古典舞展现优美的形态和线条。
8. 舞蹈伸展放松教案- 提供舞蹈伸展的具体动作和动作顺序,帮助学员放松紧张的身体和肌肉。
- 引导学员学习舞蹈伸展的正确姿势和吸气呼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教授舞蹈放松训练的时间安排和频率,帮助学员在训练中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平衡。
初中舞蹈兴趣社团教案大全

初中舞蹈兴趣社团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 通过舞蹈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3.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知识:舞蹈的起源、分类、特点等。
2. 舞蹈基本技巧:舞蹈步伐、手势、表情等。
3. 舞蹈组合: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教授不同难度的舞蹈组合。
4. 舞蹈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安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2小时。
第一阶段(1-4周):舞蹈基本知识学习,了解舞蹈的起源、分类、特点等,进行舞蹈基本技巧的训练。
第二阶段(5-8周):学习舞蹈步伐、手势、表情等,进行舞蹈组合的练习。
第三阶段(9-12周):学习不同难度的舞蹈组合,进行舞蹈表演的训练。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舞蹈的基本知识、技巧、组合等,让学生了解舞蹈的相关内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进行舞蹈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表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舞蹈技巧进步情况。
2. 学生舞蹈组合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舞蹈组合完成质量。
3. 学生舞蹈表演的表现力:通过舞蹈表演,评估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4.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体现:评估学生在舞蹈练习和表演中的团队协作情况。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材:提供专业的舞蹈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舞蹈音乐:提供适合舞蹈练习和表演的音乐。
3. 舞蹈道具:根据舞蹈需要,提供相应的道具。
4. 舞蹈场地:提供宽敞舒适的舞蹈场地,便于学生练习和表演。
通过以上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相信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使学生在舞蹈兴趣社团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舞蹈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

舞蹈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舞蹈艺术教程》第四章“民族民间舞”,具体内容包括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和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及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认识,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
教学重点: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镜子、把杆、教学视频。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参加一个民族舞蹈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2. 基本功训练(15分钟)(1)藏族舞蹈基本动作:颤膝、摆手、踮脚等。
(2)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硬腕、揉肩、马步等。
(3)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耸肩、扭腰、垫步等。
3. 舞蹈组合教学(20分钟)(1)藏族舞蹈组合:引导学生跟随视频学习,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
(2)蒙古族舞蹈组合: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强调动作的力度和风格。
(3)维吾尔族舞蹈组合:分组练习,互帮互助,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舞蹈组合,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民族民间舞教学2. 内容:(1)藏族舞蹈基本动作(2)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3)维吾尔族舞蹈基本动作(4)舞蹈组合教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民族舞蹈,独立完成舞蹈组合,并拍摄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舞蹈比赛和活动,提高舞蹈水平,丰富课余生活。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民族舞蹈文化,了解其他民族的舞蹈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民族舞蹈基本动作和风格特点。
舞蹈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

舞蹈社团活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舞蹈艺术与实践》教材第四章“舞蹈组合的创编与表演”。
具体内容包括舞蹈基本步伐的创编、队形变化设计、表情与手势的运用以及舞蹈整体的串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步伐的创编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舞蹈组合。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舞蹈队形变化的设计与实施。
3.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注重表情与手势的运用,使舞蹈更具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组合的串联与表演,以及队形变化的设计。
教学重点:舞蹈基本步伐的创编,表情与手势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舞蹈把杆、镜子、粉笔。
2.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中的基本步伐、队形变化、表情与手势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步伐创编(15分钟):教师示范舞蹈基本步伐,讲解创编方法,学生跟随练习,并尝试自己创编简单的舞蹈组合。
3. 队形变化设计(15分钟):教师介绍队形变化的基本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与实践,设计出具有创意的队形变化。
4. 表情与手势运用(1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在舞蹈中运用表情与手势,学生练习并尝试加入自己的舞蹈组合中。
5. 舞蹈组合串联(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将创编的基本步伐、队形变化、表情与手势等元素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舞蹈组合。
六、板书设计1. 舞蹈基本步伐创编方法2. 舞蹈队形变化设计原则3. 表情与手势在舞蹈中的运用4. 舞蹈组合串联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创编一个具有个人特色的舞蹈组合,要求包含基本步伐、队形变化、表情与手势等元素。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舞蹈社团活动,提高舞蹈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观看舞蹈表演,拓宽舞蹈视野。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节奏、动作、表情等。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提高舞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准备1. 教学场地:舞蹈教室2. 教学设备:音响、舞蹈镜、把杆3. 教学资料:舞蹈教材、音乐素材三、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头部、手臂、脚步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舞蹈的基本节奏。
2. 舞蹈教学(10分钟)教师教授一段简单的舞蹈,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动作,引导学生掌握舞蹈节奏。
3. 团队协作游戏(5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高舞蹈兴趣。
四、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受伤。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能够主动投入到舞蹈学习中。
2. 动作掌握程度:检查学生在课后能够独立完成舞蹈动作的程度,以评价学生对舞蹈知识的掌握。
3. 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团队协作游戏,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活动内容拓展1. 增加舞蹈动作的难度,教授更具挑战性的舞蹈。
2. 引入不同风格的舞蹈,如民族舞、现代舞等。
3. 组织舞蹈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七、活动组织形式1. 采用小班制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
2. 设置舞蹈社团课程,定期进行舞蹈教学和活动。
3. 邀请专业舞蹈教师进行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八、活动资源整合1. 与音乐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舞蹈中更好地理解音乐。
2. 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分享舞蹈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3. 与其他学校舞蹈社团开展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九、活动安全风险预防1. 加强教学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活动中不受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堂常规
2、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要求: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服装整齐。
教学准备:活动
1、 头、 颈
2、 肩、 臂
3、腿部能力
二、 地面组合
O腰和腹的练习v1>
准备位置: 左腿向前伸直, 外开, 绷脚。 右腿弯曲, 靠住左大
教学重点难点:
1、课堂常规。
2、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及材料
教学过程
一、身体的基本姿态:
立姿的练习:
要求: 脚后跟、 小腿及臀部触及墙壁, 其余部分均不得触及。
要求: 嘴自然闭合, 上下牙咬合, 眼睑自然张开,目光直视(即 目光与面部垂直, 从而使眼球保持在眼眶正中) , 面部表情平静。
注意事项: 上身抬起时吸气, 还原时吐气。
第四课时 地面素质练习:胯和臀部的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 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 形体美提高 对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难点:
1、课堂常规
2、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要求: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服装整齐。
挺胸、 收小腹, 腰部、 颈部挺直, 臀部略突出, 给人一种精神
振奋的感觉。 两臂自然下伸, 手略成弧形, 食指掌指关节接近伸 直。 两腿并拢, 脚跟靠拢, 两脚的夹角约为1 5—20度, 身体 重心落在前脚掌; 双脚略微分开或成“丁” 字步, 两脚均匀着地, 双肩自然下垂或双手体前交叉。
二、站姿的控制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1、课堂常规
2、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要求: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及材料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 头、 颈
2、 肩、 臂
3、腿部能力 二、 地面组合
O上身练习v1>
准备位置: 两踝骨交叉, 平坐, 动作过程: 从腰开始身体向前屈, 腹肌。 最后从脊椎底部开始直起, 注意事项: 动作要流畅、 有节奏
注意事项: 动作时, 绷脚
O腿的练习v2>
准备位置: 仰卧, 双腿吸起贴胸, 双臂放在身体两侧。
动作过程: 双手支撑住臀部和胯部, 双腿向上直伸, 慢慢地把双 腿向头后压下。 手臂放松落在身体两侧, 停三十秒。 然后后背平 放, 双腿在头上直伸。 再吸腿回原位。 放松十拍。
注意事项: 动作时, 双腿并拢、 绷脚。 第六课时:芭蕾舞的基本手位(7个手位)
2、整理着装,并宣布本节课练习内容和通过练习所要达到的目的。 要求: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服装整齐。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头、颈
2、肩、臂
3、腿部能力
二、地面组合
O腿的练习v1>
准备位置: 侧卧, 右胳膊肘支撑身体, 左手在地上加强支撑。左
腿旁吸腿, 脚尖位于右腿上。
动作过程: 迅速而有节奏地把腿伸直、 弯曲。 十二次。 右腿反复。
腿, 手臂抬过头顶。 后背直立, 肩膀和胯的方向一致。
动作过程: 身体下屈, 前压腿。
全部反复: 左、 右腿各两遍。
注意事项: 前压腿时, 最大限度的伸展双手。
O腰和腹的练习v2>
准备位置: 仰卧, 右腿前伸, 左腿靠胸吸起, 双手抱膝。 抬头、 脖子使肩离地。
动作过程: 上身在己抬起的位置保持住。 吸腿、 落腿四遍。 然后 还原, 吸双膝靠胸, 停三拍。 左腿反复。
O上身练习v2>
准备位置:
横叉, 绷脚, 后背直立, 双手在后背握住。
动作过程:
身体向右腿弯下, 胳膊同时抬起。 身体直起, 胳膊同
时落下。 反复左边。
注意事项:
在曲体时, 尽量让臀部固定住。 收紧腹部, 腿最大限
度拉开。
第三课时 地面素质练习:腰和腹的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 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 形体美提高 对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教学准备: 音响设备及材料
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 头、 颈
2、 肩、 臂
3、 腿部能力 二、地面组合
O胯和臀部的练习v1>
准备位置: 仰卧, 膝盖弯曲, 两脚平行分开, 胳膊放两侧,手掌 向下。
动作过程:收紧臀部肌肉,慢慢地抬起上身v尽最大限度〉,同时, 双臂抬起经过头顶落下, 手掌向下。 在抬起的位置胯和臀部向两边 慢慢地摆动六次。 然后身体落下,双臂也同时落下v由后背上部开 始>, 一直到原位。 注意事项: 还原时, 臀部要最后着地。
1.靠墙练习
此练习借助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 保持头部、 躯 干和腿在一条垂线上的良好习惯。
2.分腿立
两腿在小八字立的基础上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叉腰, 双肘微向前扣。 此练习主要训练臀、 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 夹臀与收腹协同紧张。
3.单腿立
在正确的立姿的基础上, 一腿支撑, 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 贴 与支撑腿, 双手叉腰, 上体微微向侧转。
O胯和臀部的练习v2>
准备位置: 正面卧地, 下巴颏放在右手上, 并双腿直伸, 绷脚。 动作过程: 抬右腿, 向右旁拉开, 再回到中间, 落地还原位。 注意事项: 当向旁拉开后腿时, 应保持腿的高度和直度, 在动作 过程中要收紧臀部。
第五课时:地面素质练习:腿的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 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 形体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重点难点:1、课堂常规
三、教师讲解示范, 逐个改正动作。 要求:在立正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收腹, 挺胸立腰, 立背紧臀, 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头向上顶,脚跟、 腿、 臀、肩胛骨和 头紧靠墙。 调整:
第二课时 地面素质练习:上身练习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 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 形体美提高 对美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舞蹈社团活动教案
沙洺中心小学
第一课时 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坐、 力、 行的标准 教学目标:
1、掌握身体站立的基本姿态。
2、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身体姿态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优美的站 立姿势。
3、学生通过身体动作训练和学习,让她们在感受姿态美、形体美提 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风貌。
教学目标:
1、基本掌握芭蕾7个基本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