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PPT课件8 人民版
合集下载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 课件(共33张PPT)

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是魏国
得到公孙痤的赏识 没有被魏惠王重用 秦孝公求贤若渴
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得到秦国的重用
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变
旧贵族反对
舌战群臣 法 准
老百姓不信任
徙木立信
备 工
作
秦孝公就是否变法进行
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 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 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 治”。商鞅为实行新法, 展开论战,宣传了变法的 必要性和意义,为变法扫 清了思想障碍。
(1)废井田,开阡陌 (2)废分封,行县制
(3)统一度量衡
(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巩固练习
5、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军功授
A 爵制②重农抑商③废除井田制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6.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商鞅变法
东周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前2070
前1600 前1046
前770
前476 前221
商鞅变法
前356、前350
一、背景 1、时代背景:
大动荡—— 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大发展—— 经济、思想文化、科技
铁器、牛耕使用
大发展 大动荡 大变革
私田增多
生产力 决
③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说历史现象的原因。
原因: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 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三、影响
(一)积极影响
得到公孙痤的赏识 没有被魏惠王重用 秦孝公求贤若渴
商鞅提出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得到秦国的重用
商鞅变法会遇到哪些阻力呢?
变
旧贵族反对
舌战群臣 法 准
老百姓不信任
徙木立信
备 工
作
秦孝公就是否变法进行
讨论。以甘龙、杜挚为首 的旧贵族认为“圣人不易 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 治”。商鞅为实行新法, 展开论战,宣传了变法的 必要性和意义,为变法扫 清了思想障碍。
(1)废井田,开阡陌 (2)废分封,行县制
(3)统一度量衡
(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巩固练习
5、商鞅变法中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军功授
A 爵制②重农抑商③废除井田制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6.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商鞅变法
东周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前2070
前1600 前1046
前770
前476 前221
商鞅变法
前356、前350
一、背景 1、时代背景:
大动荡—— 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大发展—— 经济、思想文化、科技
铁器、牛耕使用
大发展 大动荡 大变革
私田增多
生产力 决
③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说历史现象的原因。
原因: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 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
三、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33张PPT)

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 家实力
提高积极性
3)统一秦国度量衡
为经济交流提供便利 利于加强对市场的管理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2、军事方面
材料一: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每斩一个 敌人的首级可赏爵位一级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有效 行使政府权力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 内容固定下来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4、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改革旧的社会风俗
禁止请客,送礼,走后门, 违者重罚。
习俗 思想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重点优化】 商鞅变法的特点
变法的 核心
农业 法治
1)措施最全面; 2)措施最彻底; 3)历时最久;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显;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3、政治方面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什伍连坐制度
材料二: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 小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 除分封制
消极: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压迫
提高积极性
3)统一秦国度量衡
为经济交流提供便利 利于加强对市场的管理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2、军事方面
材料一: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每斩一个 敌人的首级可赏爵位一级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有效 行使政府权力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 内容固定下来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4、习俗: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改革旧的社会风俗
禁止请客,送礼,走后门, 违者重罚。
习俗 思想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重点优化】 商鞅变法的特点
变法的 核心
农业 法治
1)措施最全面; 2)措施最彻底; 3)历时最久;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显;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人 民 版 历 史 选修一 专题二 《商鞅 变法》 课件( 共33张 PPT)
3、政治方面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什伍连坐制度
材料二:商鞅在政治方面的重大改革是“集 小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 除分封制
消极:
(1)轻视教化,轻罪重罚
(2)加重剥削压迫
商鞅变法 PPT课件 课件8 人民版共29页文档

商鞅变法 PPT课件 课件8 人民版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8课 商鞅变法 课件.ppt

商鞅变法的内容 是什么?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土地国有,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 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设31县,由国君任命。
严明法令 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 功论,不得为属籍。
学习测评
D 1.商鞅变法发生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A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B 3.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
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古; 苟可以利民, 不循其礼.
第一篇 温故知新—“引变”
乐yuè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商鞅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kuī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乐yuè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商鞅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kuī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第二篇 合作探究—“思变”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商鞅变法的背景 是什么?
地主
士兵
农民
奴隶主 贵族
第三篇、拓展升华—“评变”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 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 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 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 败了?为什么?
第三篇、拓展延伸—“评变”
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是否促进社会的进 步;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改革土地制度 废除土地国有,承认土地私有。
重农抑商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奖励军功 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
设31县,由国君任命。
严明法令 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 功论,不得为属籍。
学习测评
D 1.商鞅变法发生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A 2.战国前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
A.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
B 3.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在(
)。
A.公元前359年 B.公元前35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359年
苟可以强国, 不法其古; 苟可以利民, 不循其礼.
第一篇 温故知新—“引变”
乐yuè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商鞅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kuī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乐yuè毅改革
胡服骑射改革 商鞅变法
邹忌改革 李悝kuī变法
申不害变法
吴起变法
第二篇 合作探究—“思变”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商鞅变法的背景 是什么?
地主
士兵
农民
奴隶主 贵族
第三篇、拓展升华—“评变”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 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 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 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 败了?为什么?
第三篇、拓展延伸—“评变”
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 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是否促进社会的进 步;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被处死, 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共29张PPT)

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 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 有效的方法。
消极: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文化典籍
的损失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
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实质: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1)开阡陌,废井田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作用: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
收入,增强了国家实力
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4.文化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
目的:排除复古思想干扰,统一人们的思想 内容:烧毁儒家和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书籍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思考: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 ?
积极(正确性):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法,
3.政治方面:
(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
功作用: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但也招
致其怨恨
(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又什伍连坐制)
作用: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征收赋役
创造条件 ;保证了兵源,强化了专制统治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第2课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大背景:社会转型(政治、经济、 思想、动力等方面)
消极: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造成文化典籍
的损失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
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
实质: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1)开阡陌,废井田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作用: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
收入,增强了国家实力
怎样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4.文化方面:燔诗书而明法令
目的:排除复古思想干扰,统一人们的思想 内容:烧毁儒家和不符合地主阶级利益的书籍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了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思考:如何看待商鞅的“燔诗书” ?
积极(正确性):从当时来看,要更好地执行变法,
3.政治方面:
(1)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贵族建立军
功作用: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但也招
致其怨恨
(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又什伍连坐制)
作用: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征收赋役
创造条件 ;保证了兵源,强化了专制统治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人教版选修一2.2“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 法(共2 9张PPT )
第2课 “为秦开帝业”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1、大背景:社会转型(政治、经济、 思想、动力等方面)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26张PPT)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二)措施 1、公元前356年第一次变法 军 奖励军功 事 按功授爵
(实行军功爵制)
①提高军队战斗力;②废除世卿 世禄制打击贵族特权;③树立地 主阶级优势; ①利于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②思想专制,摧残文化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 容固定下来
思 燔诗书而明 想 法令 法 律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专题二 商鞅变法
课程标准:知道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 改革的基本史实,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 的时代特征;了解 商鞅变法的具体措 施和内容,认识其 特点。
专题二 商鞅变法
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大动荡—— 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大变革——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大发展—— 经济列侯 申不害 邹忌、晏婴 乐毅
专题二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相同点有哪些?
背景 目的 代表利 益 指导思 想 措施
都是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国有 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争霸战争的推动下产 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封建经济,实现富国强兵,对内巩固统 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 新兴地主阶级
专题二 商鞅变法
铁器牛耕
(生产力)
私田增多
私田主人改 变剥削方式
耕者 主人
农民 地主
新兴地主 实力增强
封建土地私 有制产生
井田制瓦解
要求政治权利
各国变法
战争中取胜
兼并战争不断 诸侯势大 分封制、宗 法制遭破坏
专题二 商鞅变法
风起云涌的改革与变法
国家 主持者
齐国 秦国 魏国
楚国 赵国 韩国 齐国 燕国
专题二 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原因) (一)必要性:(客观) 1、经济: (根本原因) 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实力增强,要求社会变革; 2、阶级: 3、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宗法制、分封制 遭到破坏; 日益激烈的争霸和兼并战争,需要富国强兵; 4、军事: (直接动力) “百家争鸣”,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理论武器; 5、思想: 6、经验: 各国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如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38ppt

“孝公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 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 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 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 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 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寡人 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 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秦本纪》)
试比较两段材料对商鞅评价的异同
阅读教材23页资料卡片,思考为何 商鞅被车裂而“秦人不怜”?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 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秦民大悦与秦人不怜是否矛盾?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 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中的这段话出现在商鞅第一次变法后,很有可 能是司马迁用来评价商鞅第一次变法的内容,第一 次变法最有可能让秦民大悦的当是奖励军功,废除 世卿世禄,这确实足以让平民喜悦。但就在这段话 后面,司马迁接着记述了这样一件事:
2. 变法前的秦国
秦僻在雍州, 不与中国诸 侯之会盟, 夷翟(狄) 遇之。 (《史 记·秦本 纪》)
“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鍼虎 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 鸟》。”(《左传·文公六年》)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 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 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 的目的。
• 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公元前358年,秦军首败韩军于西山; 公允前354年,秦攻取魏国的少梁; 公元前352年,秦兵攻克魏国旧都安邑; 公元前340年,商鞅生擒魏国公子卬,夺回 西河部分土地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二-商鞅变法课件(共46张PPT)

项 目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措施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实行什伍制度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建立县制 推行什伍连坐制度 轻罪重刑 焚烧诗书
塞私门之请
习俗 强制分家,推行一夫一妻
小家庭政策
意义
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地主阶级优势,提高军队战 斗力
兵源得到可靠保证 推动地主经济的发展 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财政收入,增强国家实力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中央集权 加强管理和控制,有效行使政府权力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 1974年3月,秦始皇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得以重见天 日,一些考古专家提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兵马俑中 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戴头盔,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冲在战争 第一线的士兵和将领不戴头盔?秦国能够统一六国,为什 么连头盔都不给士兵配备?
• 材料一:
•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 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 得的爵位就越高。
•
3000多年前,周王朝在镐京统治着中国。在王国的西
北边陲,生活着一个专门为国君养马的部落,他们就是最
早的秦人。这是一个传奇般的部落,它最早的居住地在哪
儿,什么时候迁移到西北高原,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
公元前771年,来自于西方的游牧部落攻陷了都城镐
京,周王朝被迫迁都。在周天子向东迁移的时候,养马的
秦人出兵护送。为了感激秦人的忠诚,周天子封秦人的首
强化人民法律意识, 保证变法彻底执行
• 4、思想
• “燔诗书而明法令”——焚毁儒家著作,制定 秦律
加强思想控制,但钳 制了思想,摧残了文 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商鞅曰:“……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旧贵族)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智) 者不变法而治……”商鞅曰:“……三代不同礼而王,王伯不同法而霸。智者 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旧贵族)杜挚曰:“利不百, 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曰:“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 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商鞅徙[xǐ]木立信(想象画)
公元前356年,商鞅拟定变法法令后, 在秦国都城南门放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 谁搬到北门就得“十金”奖赏。老百姓觉得 奇怪,不敢去动。商鞅提高到“五十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搬动,果得奖励。 这事让秦国人相信商鞅是讲信用的。商鞅见 时机成熟,便正式公布了变法法令。
雍城城墙遗迹
(商鞅变法前的秦都城 位于今陕西凤翔县南)
秦国本为西方一小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比较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野蛮 落后的国家,很少让它参与盟会。魏国曾经兵渡黄河,占领秦国大片领土,秦国无力还击。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孝公于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
——《史记· 秦本纪》
秦孝公下令求贤(想象画)
商鞅入秦(想象画)
秦孝公即位后,深感秦国落后挨打、被他国鄙视,决心改革内政,变法图强。他发布 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商鞅得到消息,赶来投奔。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商鞅与旧贵族辩论变法问题(想象画)
商鞅变法触犯秦国保守派贵族的利益,遭 到他们强烈反对。太子驷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 贾故意唆使太子犯法。 商鞅采取果断措施,公子虔被割鼻,公孙 贾脸被刺字,从此保守派贵族不敢公开破坏变 法了,新法顺利推行,取得很大成效。
青铜牛尊
牛的鼻子套一圆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
第二学习主题
孝公求贤商鞅入秦
第5课
商鞅变法
秦僻在雍州,不 与中国诸侯之会盟, 夷翟遇之。
——《史记· 秦本纪》
秦本为地处偏远西方的一个部落, 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 代屡屡有功:柏翳(yì)佐禹治水,舜 赐姓嬴;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 潏(jué)在西戎为殷保西部边境,造 父(fǔ)为周缪(mù)王驾车,日驱千 里以救周乱,其族由此为赵氏。周宣王 时秦仲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难,又率 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建立 了秦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到后来相 当强大了,还被中原各国视为戎狄,不 让它参与盟会。
第5课
商鞅变法
铁 犁 铧 ( )
huá
铁 镰 铁锄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战国前期,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西周末期,我国已开始人工冶铁,制造铁 器;春秋时期,开始用牛耕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铁双镰范(战国时期)
河北省兴隆县古洞沟出土。此范 系单范,背后有弓形把手,一次可铸 两镰。
商鞅变法
僇(lù 合)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nú 妻子和儿 女)。
——《史记· 商君列传》
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 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
商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
商鞅像
治家和改革家。
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二是“变”。如果战争是“乱”的主要表现的话,那么, 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则突出地体现了“变”的特点。这次变法带来秦国根本性的变化,写下中 国古代改革史上重要的一章。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商鞅变法
秦孝公求贤
第二学习主题
铁器和农耕的推广
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下人议论自己。卫鞅说:“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 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 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 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 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 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 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 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 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 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 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 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 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 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 成法的命令。第二学习主题第5课商鞅变法
商鞅主持变法
第二学习主题
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5课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 鼓励开垦荒地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历史上称为“井田制”),挖掉土地上原有 的标志、疆界,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经济改革)
第二学习主题
第5课
第8课 商鞅变法
秦孝公求贤
商鞅主持变法
秦国的变化 课堂小结
第二学习主题
导入
第5课
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战 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 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姓公孙,名鞅。因
出生在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
带)又称卫鞅。后因在秦功劳卓著,封为 商君,所以又称商鞅。 曾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 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 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 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