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16张PPT)
“无为而治” 《道德经》(道家的经典)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老子
第8课 百家争鸣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 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 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 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 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第8课 百家争鸣
9、有时候 读书是 一种巧 妙地避 开思考 的方法 。2021 /8/320 21/8/3 Tuesda y, Aug ust 03 , 2021
10、阅读 一切好 书如同 和过去 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32 021/8/ 32021/ 8/38/3 /2021 6:59:1 5 PM
第8课 百家争鸣
某校存在一些不良的校风,比如有的同学不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怎样来改善不良校风,使同 学们自觉去保护好学校的公共财物呢?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儒家
方式二:用“刑罚”来限定同学们,做错一点也加以 法家 “处罚”——
方式三:自觉遵守、“无为而治”,让同学们自觉去 道家 要求自己——
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温故知新”
孔子
创办私学 教育成就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诗经》《尚书》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1、“诸子百家”为何而“争鸣”? 诸子百家针对战国时期的社会问题(诸侯国互相攻伐,战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学方法 教学对象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第8课百家争鸣(共35张PPT)

第8课百家争鸣(共35张PPT)
法治;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 借鉴意义。
教育成就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方法:
教学方法
“有教无类”
教学对象
“因材施教”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 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 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 导?
什么是百家争鸣?
知识结构 儒家
百家争鸣
道家
墨家 法家
孔孟荀 子子子
老庄 子子
墨子 韩非子
每个小组扮演不同学派,为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设计名片
(包含姓名、时代、国籍、地位、著作、思想主张等内容)
一、儒家学派
孔子名片
姓名:
时代:
姓孔名丘字仲尼 春秋后期
国籍: 身份地位:
鲁国 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马棚失火” 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
“仁者爱人”
爱心、同情心
彼此尊重、互相谦让、和谐相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知识联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 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 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政治: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分封制
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各
奴隶 社会

瓦解 会
封建 大
社会 形成
变 革
化:
百 家 争 鸣
国纷纷改革变法。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24张PPT)2023_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A.农耕文明出现
B.分封制的衰落
D
● C.早期国家产生
D.思想百家争鸣
●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引用 的“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观点出自于( )
● A.老子
B.孔子
● C.墨子
D.韩非
C
● 战国时代是我国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亚圣”孟子思想的是( )
B.墨家
● C.法家 C 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 __无_为_而__治__”

其学说集中在《 _老__子_》一书中
老子像
为孔子设计名片
姓名: 孔子 时代: 春秋时期 籍贯: 鲁国 相关著作:《论语》、《春秋》 身份: 儒家学派创始人
初识孔子、了解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年鲁国人,中国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走近孔子、了解主张 探究: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 土断垣(yuán),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 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子什么思想?
爱人(仁)
走近孔子、了解主张 探究: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 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 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百家争第鸣8课 百家争鸣
一 老子和道家
百家争鸣
二 孔子和儒家
三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 的深远影响。
春秋争霸形势图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16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16张PPT)
①应顺应自然。
②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
老子
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孔子
孔子
人物简介: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P38), •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P37下) • 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主要活动:
A、学习礼乐 B、从政;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荀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思想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地位 墨家的 创始人
儒家的 代表
思想主张
兼爱 非攻 主张“________”“________”; 贤能 节俭 提出要选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 ____;
仁政 民贵君轻 主张实行“________”;提出“__
_______”;
非正义 反对一切_____________的战争;
礼治 主张实行“________”;
顺应自然 民心 道家的 强调治国要_______________和__ __, 精神自由 代表 认为人生应追求___________,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依法 中央集权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_______专制统治
以德治国; 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
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
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 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 凶猛可怕!”
2、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是 “仁”,提出 “仁者爱人”。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1.思想家孔子
故事一:
厩(马棚)焚(着火)。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核心思想“仁”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1.思想家孔子 故事二:
政治主张: 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
一、老子和孔子:智者与仁者的思考 (二)仁者——孔子
2.教育家孔子
• 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南宫适、司马牛; • 卑贱贫穷出身的子弟如:颜回、闵子骞、原宪、曾参、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 影答响:”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提出
了“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 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答4):根取据其上精述华材,弃料其并糟结粕合。所学谈谈你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D)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四、课堂小练
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里的东方智慧。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上讲到:“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
因材施教
想一想:何为“百家争鸣”?
百很多
争相争
百家争鸣
想一想: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家 鸣 思想学派 发表意见
二、百家争鸣 (一)历史背景
经济方面: 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政治方面: 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 度确立)
文化方面: 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自由的空间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14张PPT)

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 3000人。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 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 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 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万世师表 温故知新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文化成就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 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三、百家争鸣 请阅读课本P38-39页,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学派 人物
墨家 墨子
孟子
主要思想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儒家
荀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哪家思想会受到统治者重用? 为什么?
道法自然
对立、转化
无为而治
不受重用
一、老子 老子被世人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是 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 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 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今天的老子思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 鲁国人, 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阅读史料

•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 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 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 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 , 当地虎患严重,她的亲人都被老虎咬死了,她在墓碑前不 停的哭泣。
为政 以德
孔子周游列国无所得, 为什么?

第八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1张PPT)

第八课百家争鸣 课件(共21张PPT)

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一 国之君,你会采纳哪家 的主张?并说明理由。
1.山东曲阜之所以能成为我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 名城之一,是因为春秋时期,这里诞生过一位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位思想 家是( A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2.战国时期,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
生活年代 创立学派
春秋时期 儒家学派
读故事 观现实 悟思想
马棚失火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外面回家,他看见马棚烧 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苛政猛于虎
“马棚失火”和“苛政猛于虎”两则 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1、核心思想“仁” 2、反对苛政 为政以德
孔子在教育上提出了 哪些主张?
教育上的成就
1、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与方法。
子路向孔子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 去做么?” 孔子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 冉有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 孔子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公西华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 孔子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 三思而行。
《诗经》 《尚书》 《礼经》 《易经》 《乐经》 《春秋》
孔子的言论记录——《论语》
山东曲阜的孔庙
分布各地的文庙
分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
(一)诸子百家
庄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道儒墨法
阴阳



纵横
邹衍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9张PPT)

第8课百家争鸣  课件(29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 8 课 百家争鸣
学习目标
1.掌握老子开创道家学派以及他的主要思想主张; 2.掌握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及他在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3.掌握“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 要思想主张、影响。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和百家争鸣。 【难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
三、百家争鸣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国人。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战 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三、百家争鸣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 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三、百家争鸣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著 有《韩非子》一书。
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 专制统治。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论语》 一书,孔子的学说对古代文化的发 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 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 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的地位影响: (1)地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 (2)影响: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名人,更是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两则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孔子的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政治思想:推崇西周的制度, 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 星共之。
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B.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 A)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5.[2019·聊城]春秋时期,在孔子兴办的私学中,学生来自士 农工商各阶层。这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诲人不倦 D.温故知新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6.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尼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兼爱”“非攻”是墨子的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 治是法家的主张,排除③④可得答案是A。 【答案】A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 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D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百家争鸣】 材料二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2)请说出材料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并写出他们所代表的派 别。 ①墨子:墨家;②孟子:儒家。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请概括材料二中人物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墨子:“兼爱”“非攻”;孟子:“仁政”。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学习治班】 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 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见不一。 卫生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款 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 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 代,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孔圣至德】 材料一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材料一是谁的言论?他是什么时候的历史人物?说说他的 政治思想、教育成就和他的历史功绩。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 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针对校园 内破坏公物的行为,请你分别根据儒家、法家的思想给出 解决建议。 根据儒家思想建议:应以说服教育为主。根据法家思想建 议:根据校规校纪或班规班纪严厉惩处。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三个人的话蕴含了战国时期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他们的观点属于哪一家学派。 卫生委员:法家;班长:儒家;生活委员:道家。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核心素养:历史解释】“诸子百家论社会变革,百家争 鸣现思想博弈。”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B.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处于变革之中 C.士人四处游说、讲学,开阔了视野 D.统治者提倡儒家学说,引发争论潮流
2.[2019·营口实验学校期中]小红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
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
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她进步。”爷爷慢吞吞地
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
以变成好事嘛!”爷爷的话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
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孔子。 春秋后期。 政治思想:提出“仁”的学说,反对苛 政,主张实行德政。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 类”;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历史功绩:开创了儒家 学派,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他的学说对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所提出的一些道 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0.[2019·巨野期中]“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 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由 此可见,商鞅变法实践了当时某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是
A.道家 C.墨家
B.儒家 D.法家
()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点拨】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韩非主张依法治国,由此可 见,商鞅实践的是法家的主张——“依法治国”。 【答案】D
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 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
子的智慧。”他口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 B )
A.《尚书》
B.《论语》
C.《道德经》
D.《左传》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7.[2019·鄂州]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 动,下面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B ) A.科学技术发达 B.百家争鸣出现 C.地方书院兴起 D.儒家学派形成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4.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如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A.一百多名学者在争鸣 B.一百家派别在争鸣 C.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 D.一场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运动 【答案】C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5.[2019·安徽期中]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 期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观点正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的“爱心”、韩非的 “冷眼”各体现在什么地方。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 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主张以德 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反对苛政。(答 出一点即可)韩非:强调以法治国。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8课 百家争鸣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1.[2019·山西期中]近些年来,我国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
潮。经典名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下经典
中属于道家经典的是( D )
A.《论语》
B.《韩非子》
C.《孟子》
D.《道德经》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点拨】爷爷的话有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的意思,这与 道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接近。 【答案】C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3.[2019·衢州]下面书法作品中的内容是我国历史上某一位思 想家提出的观点。他是( D )
A.孔子 B.墨子 C.孙子
D.老子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4.[2019·安徽]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 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3)春秋战国时期是战争频繁、硝烟不断的时期。请浅谈墨家 (墨子)和儒家(孟子)关于战争的看法、主张。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 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儒家(孟子):反对一切 非正义的战争。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意;“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是孙膑的主张,但是孙膑不 是兵家鼻祖,兵家鼻祖是孙武,D项结论错误,不符合题意。 【答案】C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从孔子那里我 读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 我读到一腔热血,从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材料二 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 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 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 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去做。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8.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 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孔子——《论语》——“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D.韩非——《孙子兵法》——“兼爱”“非攻”
新知巩固·逐点练透
9.[2019·益阳]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 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 “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C )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周游列国
杏坛讲学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 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 祖”结论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依据表格中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孔子是春秋时 期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有教无类”,提出“因材施教”“温故 知新”等教学原则和方法,而且孔子还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这都说明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C项论证比较严 谨,符合题意;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无为而治”是老 子的主张,A项观点和资料错误,不符合题意;孟子是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不是创始人,B项观点错误,不符合题
确、论证严谨的是( )
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提出“庄子是道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
A
家创始人”的观 治”的资料作论据

提出“孟子是儒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查阅到孔子提出“因材施教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
”“温故知新”的主张,以
C
代伟大的教育家”的
及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
结论
关史料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 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点拨】百家争鸣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有关。春秋战 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得到统治者提倡,符合题意的是 D。 【答案】D
新题精题·培优提能
2.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阅读下面三张关于孔 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