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秦的统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8课 秦的统一PPT课件

公元前230——221年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时间:公元前230年至221年
策略: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赢政
咸阳
前221年
秦朝建立
定都咸阳
时间:
秦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
▪ ①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 力最强 (经济发达和庞大的军队)
▪ ②关键:嬴政的雄才大略 ▪ ③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
望统一 ▪ ④东方六国力量分散 ▪ ……
发号施令
皇帝 丞相 郡守 县令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 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 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 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 付刀币。
请问: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假如你 是秦始皇,你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1、孔虚是居住在齐国地区的富 2、于是,孔虚边贩运盐和丝 家子弟,他听说陶朱致富的事后, 绸,前往魏国地区的大梁。 决定行商。
长城
陇西
东 海
南海
本课小结:一、秦灭六国
1、统一人物: 秦王 赢政
2、统一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统一过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 先后灭掉了 韩、赵、魏、楚、燕、齐
4、结果:
公元前221年,建立统一 的秦王朝,都城设在咸阳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措施)
1、创“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秦始皇”
3、到了大梁,孔虚一打听, 得知这里每斗盐、每丈丝绸 都比齐国贵的多,高兴得一 蹦一跳。
4、谁知魏地区的斤、尺都比 齐国的大得多。孔虚一不小心 亏了大本
5、孔虚卖掉货物,只得到不多 的布币,又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 能用,所以决心用这些布币进货 再博一次。
第8课秦的统一ppt课件

公元前221年
秦
1.正确策略
2.重用人才
3.商鞅变法
4.顺天应人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历史现场
“皇帝”、“朕”的由来
秦王:“我结束长达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建 立了从未有过的丰功伟业,我要好好的纪念,并永 传后世,众臣听好,你们要给我立一个从古未有的 名号,以显我的功德。” 大臣:“大王你的功劳已经超过三皇五帝,不如 就称您‘皇帝’,此号为你所有,可传千世万世。 您如此高贵和威严,我们都甘愿俯首与你,您应称 自己为‘朕’,您下的命令就是‘圣旨’。”
目的:为了巩固统 危害:钳制思 一,加强思想控制; 想,破坏古代 先进文化
5.军事上:北筑长城 匈 奴 辽东
临洮
蒙恬 反击匈奴,夺取____________. 河套平原 ①派大将_______ 移民垦田戍边, 临洮 ,东到________ 辽东 并修筑西起______ 的万里长城,它成为我国古代 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圆形方孔铜钱
度
统一
计算物品长短的器具
量
衡
测量物品容积的器具
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
3.文化上:统一文字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小篆)
(隶书)
秦推广的文字先是小篆,后来是隶书.
注意: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
4.思想上:焚书坑儒
秦始皇焚书坑 说一说焚书坑 焚书坑儒有何危 儒的目的是什 害? 儒是怎么回事? 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 侯尽西来。——李白 “刻薄寡恩,心如狼虎”、“为人刚愎自用, 自以为是”——司马迁 学了本课,你对秦始皇有何评价呢?和你 印象中的一样吗?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印称为玺(xǐ) 命令称为诏(zhào)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立中央集权
统一后,为_加__强__对___全__国__的__有___效__统_,治秦
2.结合表格右侧示意图以及课本 朝创立了以_皇__帝_为中心的中__央__集__
内容,将横线空白处补充完整
权___制__度__。
法家
中央集权制度
最高统 称“_皇__帝__”,总揽全国政治、
秦灭六国
1.秦为什么能灭六国?怎样灭六国的? 2.秦朝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材料 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 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1)社会结构:战后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 广大民众期盼结 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材料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2)经济基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经济和军事上超过东—方—六《国史,记具·备李了斯统列一传的》实力。
材料 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只重用才能。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 缭相传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嬴政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为得到这一 人才,下令攻韩,迫使韩王将韩非送往秦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统一车轨(车同轨)
措施:大修驰道,拆除路障; 统一全国车 辆两轮之间的距离(车同轨)
秦 驰 道
有利于车辆畅行无阻,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措施
秦始皇还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 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思考:假如你是秦朝的大臣,你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秦统一六国》课件

秦统一六国
目录
• 秦国的崛起 • 六国的概况 • 秦统一六国的历程 • 秦统一六国后的政策和措施 • 秦统一六国的评价和影响
01
秦国的崛起
秦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
01
秦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资源,为其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02
秦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人口,为其统一六国提供了 强大的实力和人力资源。
贡献者之一。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充满了战 争和牺牲,但也促进了民族 融合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 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秦统一六国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1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制度,如郡县制、度量衡、货币、文字 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封 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石。
2
秦统一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统一 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齐国
位于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渔盐资源和发达 的商业,经济实力雄厚。
楚国
占据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地域辽阔,但内 部政治动荡频繁。
燕国
位于河北、辽宁一带,国力相对较弱,但文化繁 荣。
赵国
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以军事立国,拥有强大的军 队。
魏国
位于河南、山西等地,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 家,后因政治腐败而衰落。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秦灭燕之战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 城蓟城,燕王逃往辽东,燕国灭 亡。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 平激战,最终秦军大胜,俘虏赵 军主将赵括,坑杀降卒四十余万 。
01
秦灭赵之战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 城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
目录
• 秦国的崛起 • 六国的概况 • 秦统一六国的历程 • 秦统一六国后的政策和措施 • 秦统一六国的评价和影响
01
秦国的崛起
秦国的地理优势和资源
01
秦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中国西部,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资源,为其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
02
秦国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人口,为其统一六国提供了 强大的实力和人力资源。
贡献者之一。
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充满了战 争和牺牲,但也促进了民族 融合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 明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
秦统一六国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1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制度,如郡县制、度量衡、货币、文字 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封 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石。
2
秦统一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国家统一 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 ,对当今中国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 意义。
齐国
位于山东半岛,拥有丰富的渔盐资源和发达 的商业,经济实力雄厚。
楚国
占据湖北、湖南、安徽等地,地域辽阔,但内 部政治动荡频繁。
燕国
位于河北、辽宁一带,国力相对较弱,但文化繁 荣。
赵国
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以军事立国,拥有强大的军 队。
魏国
位于河南、山西等地,曾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 家,后因政治腐败而衰落。
秦统一六国的重要战役和事件
秦灭燕之战
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 城蓟城,燕王逃往辽东,燕国灭 亡。
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 平激战,最终秦军大胜,俘虏赵 军主将赵括,坑杀降卒四十余万 。
01
秦灭赵之战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破赵国都 城邯郸,俘虏赵王,赵国灭亡。
秦始皇统一六国-PPT课件

秦统一后,派兵征服越族地区。设桂林、南海、象 郡。迁民戍守。为解决运输困难,开凿灵渠。
灵
渠
桂林郡
灵渠
南海郡
象郡
小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 县。
秦的统一是经过商鞅变法以后一百多年的兼并 战争,不断蚕食东方六国的土地才完成的。在秦和东 方六国的长期斗争中有一次决定性的战役-括 纸 上 谈 兵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长平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 大一次歼灭战,从此, 赵国衰落,秦国统一之 势已成,东方六国再也 不能抵挡秦的进攻了。
3、在地方,秦始皇接受大臣李斯的建议, 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 县。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 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 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 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 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 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 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经济上:1、统一货币。2、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1、统一文字。 思想上:焚书坑儒。 民族关系上:1、北拒匈奴,修筑长城。
2、征服越族,设郡管辖。开凿灵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设守……(郡下设县,县 设令)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2、三公九卿制
皇
特点: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帝
•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属九卿之首
三公
•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 卫尉:统领宫门警卫
军 太 行 丞 监 御史 事 尉 •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 族事务
九卿
太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
知道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时间和先后顺序,知道秦 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史实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认识秦统一中国的条件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 度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
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树立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县(令或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指笔画较简省的篆书,由 李斯等人取大篆加以整理简化而成。后来, 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
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各地顺利推行
小篆
使不同地域的人 们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隶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措施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吴晗《中国历史常识》
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 各民族交流和发展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
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朕统一天下,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皇
特点: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帝
• 太常:掌管宗庙祭祀礼仪,属九卿之首
三公
•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 卫尉:统领宫门警卫
军 太 行 丞 监 御史 事 尉 • 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 典客:掌管外交和民. 族事务
九卿
太 常
郎 中 令
卫 尉
学习目标
时空观念
知道秦王嬴政灭六国的时间和先后顺序,知道秦 朝建立的时间、都城;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掌握秦统一六国的史实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认识秦统一中国的条件和影响;理解中央集权制 度的概念及其包含的内容。
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树立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
县(令或长)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
小篆,也叫秦篆,指笔画较简省的篆书,由 李斯等人取大篆加以整理简化而成。后来, 社会上又流行一种更加简易的隶书。
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各地顺利推行
小篆
使不同地域的人 们能够顺畅沟通, 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隶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2、经济措施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吴晗《中国历史常识》
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 各民族交流和发展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
军事、财政等一切大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朕统一天下, 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皇帝独尊
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A. 王室衰微的表现
B. 商鞅变法的背景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秦的统一》PPT课件 (9)

A.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 B.战国后期,尤其是长平
221年
之战后秦国的优势进一步
C.公元230年 年
D.公元221
2.试分析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 原因。
确立。 C.秦王政的才能及正确的 统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D.其他。 客观原因:
A.战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 么?
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B.人民渴望统一、要求和 支持统一。
结束了分裂混战局 面,建立起我国历史
C.东方六国不团结。 D.六国统治集团为秦的策 略说瓦解。
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 国家。
E.其他。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 马俑(单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皇帝
最高统治者
中
央
丞(行 太(军 御(监
相 政)
尉事)ຫໍສະໝຸດ 史察 大)夫中央政府
集 权 制 度
郡守
县令
地方政权
秦调兵虎符
秦半两钱及钱范
半两钱的币值: 在正常情况下,一石 米值一百钱,一匹马 值一万钱。到了秦末 汉初, 一石米值一
万钱,一匹马值一百 万钱。
秦朝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诏版 (咸阳宫遗址出土)
——李白《古风》
历我史国意历义史:上秦 第建一立个秦起统统一中国 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公建元前221年
国家,结束了诸侯长 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 望。
秦始皇像
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
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
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 种图案。
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 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 的气势。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二、巩固统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
影响: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各 地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控制。
故事: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 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同样尺寸的裙 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 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请问:
3.思考:公元前221年这 个代很重要,为什么?
答:①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 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②秦朝开始于这一年。
4.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大臣,会 建议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 统治?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秦
始 皇 巩 固
经济 文化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隶书
问题:皇上应该采纳谁的建议呢?为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
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
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
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
击”。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
影响:1. 巩固了秦 朝专制主 义中央集 权。
2. 钳制了思 想,摧残 了文化。
坑儒谷遗址位 于陕西临潼
二、巩固统一(政治、经济、文化、思想) 4.其它方面:修筑长城和灵渠
丞相
御史大夫 中 央 政 府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影响:秦始皇通过这一整套专制集 权制度,把全国的一切大权控制到 皇帝手中。这种专制集权制度在我 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 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分封制和郡县制有何异同?
• 答:相同之处:都是地方行政制度。不同之处:(1)分封制实施于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于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是世袭的,权力很大,并呈发展膨胀的趋势;郡县制中的郡守和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 命的,受皇权制约较强。(3)分封制容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4)郡县制取代 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复习 春秋五霸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最先) 宋襄公
战 国 七 雄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秦
商鞅变法 商 鞅 变 法
背景:秦国势不振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举农桑;废特权奖军 功;建县制;保甲连坐制等 结果:成功 意义:秦国力剧增,军力增 强,收复失地,为统一大业 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 都 江 堰
秦灭楚
前221年 定 都咸阳
家杰位至皇 。出。公,秦 的他元公王 地是前元嬴 主我二前政 阶国一二, 级历○四即 政史年六秦 治上在年始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中央:集权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制
郡
县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度
衡
量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
焚书坑儒
万里长城(北拒匈奴)
3.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D.草书 4.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 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5.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 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三、 秦的疆域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长城
陇西
东 海
南海
公元前二二一 , 秦王嬴政大统一; 定都咸阳称皇帝,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央丞相和太尉, 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十六郡始设置。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 南统越族开灵渠。 西起临洮至辽东, 万里长城称奇迹。 秦朝疆域广又大, 东到东海西陇西, 北从长城到南海, 疆域四至勿忘记。
辽东(东)
临洮
离 水
灵渠
湘 水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在中 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 监督权力。3、地方上,推行郡县 制。
2:经济上: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民族关系上 :1、北拒匈奴修长 城;2、南统越族开灵渠 6:区域联系上:修建了以咸阳为中 心直通全国的几条驰道和直道,统一 车轨
原因:四川平原常旱涝 时间:公元前256年左右 地点:四川都江堰地区 主持人:李冰 功能:防洪;蓄水;灌溉 意义: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旱
涝保收的肥沃的良田
一:秦灭六国
秦 灭 六 国
时间:公元前230到221年 领导者:秦王嬴政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建秦朝,定都咸阳 标志:奴隶社会消亡,封建社 会开始 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混战 局面,使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 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想一想 说一说 有人说秦始皇 是千古一帝,有人 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 什么看法?
课后检测
一:选择
1.战国末年,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 的诸侯国是 ( )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C.③④①②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 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汉朝 10.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 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 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统一 货币 D.统一语言
二:培优训练: 1: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 同书文字。”秦朝进行文字、货币、 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在 哪里? 2.请你说说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 因及其历史意义。
6.秦朝疆域广大,西到( ) A.东海 B.陇西 C.长城一带 D.南海 7.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 功能是( ) A. 旅游景点 B.军事防御工程 C. 划 定国界 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8:秦灭六国的顺序是( ) ①韩国 ②赵国 ③魏国 ④楚国 ⑤ 燕国 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最先) 宋襄公
战 国 七 雄
燕 赵 齐 魏 韩 楚
秦
商鞅变法 商 鞅 变 法
背景:秦国势不振 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举农桑;废特权奖军 功;建县制;保甲连坐制等 结果:成功 意义:秦国力剧增,军力增 强,收复失地,为统一大业 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 都 江 堰
秦灭楚
前221年 定 都咸阳
家杰位至皇 。出。公,秦 的他元公王 地是前元嬴 主我二前政 阶国一二, 级历○四即 政史年六秦 治上在年始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中央:集权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制
郡
县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度
衡
量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
焚书坑儒
万里长城(北拒匈奴)
3.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 是( ) A.隶书 B.楷书 C.小篆D.草书 4.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 东到临洮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5.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 B.蚁鼻钱 C. 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
三、 秦的疆域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 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长城
陇西
东 海
南海
公元前二二一 , 秦王嬴政大统一; 定都咸阳称皇帝,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央丞相和太尉, 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十六郡始设置。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 南统越族开灵渠。 西起临洮至辽东, 万里长城称奇迹。 秦朝疆域广又大, 东到东海西陇西, 北从长城到南海, 疆域四至勿忘记。
辽东(东)
临洮
离 水
灵渠
湘 水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皇 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在中 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 史大夫,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 监督权力。3、地方上,推行郡县 制。
2:经济上: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民族关系上 :1、北拒匈奴修长 城;2、南统越族开灵渠 6:区域联系上:修建了以咸阳为中 心直通全国的几条驰道和直道,统一 车轨
原因:四川平原常旱涝 时间:公元前256年左右 地点:四川都江堰地区 主持人:李冰 功能:防洪;蓄水;灌溉 意义:使成都平原变成了旱
涝保收的肥沃的良田
一:秦灭六国
秦 灭 六 国
时间:公元前230到221年 领导者:秦王嬴政 策略: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建秦朝,定都咸阳 标志:奴隶社会消亡,封建社 会开始 意义: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混战 局面,使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 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想一想 说一说 有人说秦始皇 是千古一帝,有人 说秦始皇是暴君, 对这个问题你有 什么看法?
课后检测
一:选择
1.战国末年,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 的诸侯国是 ( ) A.齐国 B.燕国 C.楚国 D.秦国 2.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在( )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C.③④①②⑤⑥ D. ④⑤①②③⑥ 9.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 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周朝 D.汉朝 10. 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 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 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 A.焚书坑儒 B.统一文字 C.统一 货币 D.统一语言
二:培优训练: 1:秦琅邪石刻上的话:“器械一量, 同书文字。”秦朝进行文字、货币、 度量衡和车轨的统一,你认为好在 哪里? 2.请你说说秦统一全国的主客观原 因及其历史意义。
6.秦朝疆域广大,西到( ) A.东海 B.陇西 C.长城一带 D.南海 7.万里长城在秦始皇时期,其主要 功能是( ) A. 旅游景点 B.军事防御工程 C. 划 定国界 D.扩大秦朝在世界的影响 8:秦灭六国的顺序是( ) ①韩国 ②赵国 ③魏国 ④楚国 ⑤ 燕国 ⑥齐国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①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