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文综福建卷及答案
2012年福建省质检-文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读图l完成1~3题。
1.目前中国企业前往甲国投资,下列领域中最适合的是A.纺织服装B.现代物流C.汽车制造D.精密仪表2.图中油气管道的修建A.是为了开发甲国森林资源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C.深受寒潮影响,施工困难D.主要用于中国天然气出口3.图中等值线(数值a>b>C>d>e)表达的内容最可能是A.海拔高度 B.人口密度C.年降水量 D.土地租金内蒙古某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中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如图2所示)。
完成4~5题。
4.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一岩浆活动一风化、侵蚀B.地壳上升一岩浆活动一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一地壳下降一风化、堆积5.该山南北坡植被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北坡为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B.冬季风的迎风坡,雨雪较丰富C.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D.阳坡,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地一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2012福建高考文综考卷

2012福建高考文综考卷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A. 老子B. 孔子C. 庄子D. 韩非子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A. 南京B. 武汉C. 重庆D. 成都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A. 《共同纲领》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A. 张衡B. 祖冲之C. 贾思勰D. 沈括A. 扁鹊B. 华佗C. 孙思邈D. 李时珍A. 王羲之B. 颜真卿C. 柳公权D. 赵孟頫A. 郑板桥B. 张择端C. 唐伯虎D. 齐白石A. 杜甫B. 白居易C. 李清照D. 辛弃疾A. 秦始皇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成吉思汗A. 岳飞B. 诸葛亮C. 韩信D. 关羽A. 郦道元B. 贾耽C. 徐霞客D. 章潢A. 沈括B. 郭守敬C. 徐光启D. 李之藻A. 老子B. 庄子C. 墨子D. 韩非子A. 司马迁B. 王安石C. 苏轼D. 欧阳修A. 关汉卿B. 马致远C. 汤显祖D. 孔尚任A. 丰B. 少林寺僧C. 黄飞鸿D. 霍元甲A. 诸葛亮B. 玄奘C. 达摩D. 道济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2. 简述唐朝盛世的表现及其原因。
3. 简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4. 简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2. 论述我国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历程及其启示。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材料一:《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材料二:《水浒传》:“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请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农民起义的共同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012年福建省质检-文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甲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读图l完成1~3题。
1.目前中国企业前往甲国投资,下列领域中最适合的是A.纺织服装B.现代物流C.汽车制造D.精密仪表2.图中油气管道的修建A.是为了开发甲国森林资源B.有利于提高中国能源安全C.深受寒潮影响,施工困难D.主要用于中国天然气出口3.图中等值线(数值a>b>C>d>e)表达的内容最可能是A.海拔高度 B.人口密度C.年降水量 D.土地租金内蒙古某山北坡植被以森林为主,南坡以草原为主,其中有一处花岗岩(侵入岩)“石林”景观(如图2所示)。
完成4~5题。
4.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下降一岩浆活动一风化、侵蚀B.地壳上升一岩浆活动一风化、堆积C.岩浆活动一地壳上升一风化、侵蚀D.岩浆活动一地壳下降一风化、堆积5.该山南北坡植被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北坡为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B.冬季风的迎风坡,雨雪较丰富C.阴坡,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D.阳坡,光照充足,热量条件较好地一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高考地理一轮专题(20)《中国地理》AB卷(含答案)

第二十单元中国地理A卷全国卷中国自然地理(2012·课标文综,6~7)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A.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B.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C.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D.7月平均气温甲城市低于乙城市2.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A.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汉水谷地、黄淮平原D.汾河谷地、松嫩平原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
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
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7月份普遍高温,根据图示信息,两地均温大小不易判定。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空间定位能力。
根据图示经纬度采用排除法不难选出C项。
答案3.(2013·课标Ⅰ,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图1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2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图1图2(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分)(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6分)(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
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
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8分)解析第(1)题,攀枝花位于河谷中,北部有高山阻挡冷气流,所以冬季受冷气流影响小;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使河谷处气温升高。
第(2)题,应从气温、阴晴、风等方面描述。
攀枝花位于背风坡,云雨天气少,晴天多;受到北部山脉阻挡,风力弱;气流运动弱,气温较高且变化小。
第(3)题,应从大气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扩散两方面分析。
工业以重污染的钢铁工业为主,且城市交通尾气排放多;河谷地形封闭,位于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污染物不易扩散,所以空气质量不佳。
06-12年各省区历史高考真题专题汇编(母题)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

备战2013高考历史6年高考母题精解精析专题02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2012高考试题】(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2012高考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材料中唐太宗此话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为官的途径,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工商业者出身的人不可授官,朝贤君子可授官),题中材料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因此D项不正确,选B项;题中材料也没有体现AC两项。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史·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
(2012高考文综全国大纲卷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
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这反映出当地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2012高考文综北京卷12)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2012高考文综天津卷历史1)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
2020-----2020高考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

2011-----2014高考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专题1.(2014·海南地理·T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初春气温迅速升高,山坡上的冻土层和积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形成泥流。
规模较大的泥流能摧毁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等。
下图所示区域年降水量约1 500~1 700毫米,年雨日约180天,甲地海拔约1 000米,1月平均气温约4℃,公路西端海拔约3 000米。
山地1 500米以上分布着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层深厚。
分析图示区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发泥流灾害的原因。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T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4.(2014·山东文综·T4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6分)(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4分)5.(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2011年高考试题——文综(福建卷)精校版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文科综合(福建卷)第Ⅰ卷(选择题共l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l~2题。
1.增施肥料效果散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A.土层薄B.降水变率大C.坡度大D.植被覆盖率低2.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A.调节大气温度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气湿度D.增加日照时数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
读表完成3~4题。
3.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4.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布、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
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
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地形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图3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13】如何描述一地的地形、地势特征

【典型例题】(2015•福建高考•节选)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读图,完成问题。
11-0*17D"E 7B V Eii 国界口册泊—铁圖二:辨價即轉高笛加.*苜都横间麵⑥習会•——李节性何盘。
戦有]QB fc E 方法技巧:如何描述一地的地形、地势特征1•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1)地形类型:陆地五种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指出该区域主要地形构成,答题语言“以地形为主”。
(2)地势起伏状况:整体海拔;地势起伏状况,答题语言“___高___低”。
(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
(4)特殊地形地貌:例如喀斯特地貌、雅丹地貌、黄土地貌等。
(5)海岸线状况(靠近沿海的地区)描述性词语如海岸线平直或曲折 2.地势特征的描述方法: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常用的描述语言有两种:一是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二是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倾斜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 )的地形特征差异。
思维过程.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找到着“渭河”及“108°E”。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hj75-Ei ⑶北侧,等局线褻值相比南侧小』表朋地珞较低>分布I 秤疏>表明地势起伏较小,敌地瑾应以商原因主°«-N匚H 湖朗;⑵南例,等高浅数值敦人,海據晟高为57S7^K 』表明讹;|珞高:等高讎佣布豁隼・表明讯坯起代较丈■故申形凯!;山地为主--I-J wP-idift«n-•平节性河烈o 羁CK 山塀F 胃胡J EI⑴渭河平原Cf&lOS -E )的地农特征差异』主要从等肯雀的埶值及疏密上分析口II 国界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015届四川省高三“联测促改”活动第二轮测试)下图是四川盆地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也ULt£ 9u□屮水出居民点现零岛红及裔程甲地2004&0iH2.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练习:(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0页)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
读图完成l ,2题。
图11. 中国对美国投资主要分布在( )A. 太平洋及北冰洋沿岸地区B. 太平洋沿岸地区C. 五大湖及大西洋沿岸地区D. 墨西哥湾沿岸地区2. 影响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家电制造业的主要因素是( )A. 矿产与技术B. 政策与市场C. 能源与交通D. 土地与劳动力图2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3,4题。
3.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 甲 B. 乙 C. 丙D. 丁 4.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7题。
图35. 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大气环流C. 地形因素D. 海陆分布6. 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 ≥10℃积温B. 日照时数C. 太阳辐射量D. 年降水量7. 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 计算机网络B. 地理信息系统-------------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3页(共30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4页(共30页)C. 全球定位系统D. 遥感 图4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读图完成8,9题。
图48. 影响该河干流区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B. 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C. 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D. 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9. 该河最有可能是( )A. 塔里木河B. 松花江C. 淮河D. 珠江图5中N 为北极点,A ,M ,B 位于地球表面,NP 为经线,NM 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
读图完成10~12题。
10.若AM 为昏线,则此时节( )A.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B. 日本富士山樱花烂漫C.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草枯黄D. 北京颐和园雪飞冰封11.若观测到M 地日影最短的时刻是北京时间12时40分,则M 地大致位于 ( ) A. 66°N ,110°E B. 67°N ,110°E C. 66°N ,130°ED. 67°N ,130°E12.若在M 地垂直立竿,则图6中MM ′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图6A. 甲B. 乙C. 丙D. 丁 13.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
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 A. 甲骨B. 丝帛C. 竹木简D. 石碑14.《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
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
”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C.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D. 促进城市的商业活动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C. 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 说明保待社会稳定的必要性16.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的是( )A. 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B. 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iconoclasm (打到偶像)和enlightenment (启蒙)为动力,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 A. 自强与求富 B. 进化与革断 C. 改良与革命D. 民主与科学 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 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 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C. 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19.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 A. 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 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 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 启蒙思想影响巨大20.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歌谣唱到:“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为图景就成了图7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A. 平等B. 自由C. 人权D. 博爱图721.图8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图8A. 奴隶贸易的兴起B.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C. 内燃机的应用D. 垄断组织的形成22.表1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地广人稀B. 自然灾害频发C. 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23.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25.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这一规定()A. 确立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B. 方便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C.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D. 缩小了行政机关的权力范围26.某市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于2012年1月中旬召开。
会前,部分人大代表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形成议案提交大会。
会议期间,市政府工作报告经代表们审议后,在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
这表明人大代表有权依法()①向人大提出议案②向政府机关提出质询③决定国家重大事项④表决各项决定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7.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加上极端气候及病虫害所带来的粮食减产,目前全球有约10亿人在挨饿,数以百万计的人陷入更深的贫困,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由此可见()A. 世界各国面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C. 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D. 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是粮食安全问题28.在福建平谭综合实验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下建议符合上述要求的有()①重点发展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兴产业②实验区建设以开发为主,注重经济效益③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发展风电产业④把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作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③④29.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630.00,美元存款年利率为3%,人民币一年期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5页(共30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6页(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