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分化)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期末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本章知识网络:二、知识解读:知识点一、细胞周期的概念与表示方法1.细胞周期概念及时期划分(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2)细胞周期的时期划分: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间期历时长,分裂期历时短。

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1)常规表示法(扇形图、直线图、曲线图)(2)柱形图表示法B 组DNA 含量在2n 到4n 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 复制时期;C 组细胞中DNA 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分裂期。

3.影响细胞周期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

间期与分裂期所占比例也不同。

(2)外部因素:主要有温度、pH 、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这些因素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周期。

因为DNA 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能量供给等生理过程都需要酶的参与。

知识点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曲线模型及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1.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 (1)染色体形态变化染色质(间期、末期)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解螺旋成为细丝状染色体(前期、中期、后期) (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

(3)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

(4)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复制―→分开移向两级―→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高考资源网] (间期) (前期) (末期) 1~2个 2个 1个 (5)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2.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生物为例)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核DNA数(2n)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数0→4n 4n 4n 4n→00染色体数(2n)2n 2n 2n 2n→4n 2n同源染色体对数n n n n→2n n染色体组数2222→4 23.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吐血总结

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吐血总结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值一、细胞增殖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即生物体的生长,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

事实上,不同动(植)物同类器官或组织的细胞大小一般无明显差异,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的多少。

2、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看出,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高。

3、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2个或多个细胞核。

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

4、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5、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3种:有丝分裂形成体细胞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6、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1.分裂间期:(复制合成,数不变)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中心粒在间期倍增,成为两组。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形数清晰赤道齐)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细胞周期受到一系列功能蛋白的调控。

如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可以判断DNA损伤的程度。

若损伤小,该蛋白能促使DNA自我修复;若DNA损伤大,则诱导细胞凋亡。

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不能分裂B.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缩短C.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D.Cyclin E可能与细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答案:C分析: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的有丝分裂需经前、中、后,末期,是一个连续变化过程,由一个母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A、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抑制p53蛋白基因的表达,则细胞分裂更旺盛,A错误;B、如p53蛋白是一种由抑癌基因控制的蛋白质,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B错误;C、蛋白激酶CDK1被周期蛋白Cyclin B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抑制Cyclin B基因的表达可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2/M交界处,C正确;D、蛋白激酶CDK2被周期蛋白Cyclin E激活后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胞内染色质螺旋化和纺锤体的形成出现在前期,D错误。

故选C。

2、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如图是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断I需在培养液中添加毒性较强的DNA复制抑制剂,不可逆的抑制DNA复制B.解除阻断时应更换正常的新鲜培养液,培养的时间应控制在大于S即可C.阻断Ⅱ处理与阻断I相同,经过处理后,所有细胞都停留在S期D.理论上阻断I处理后,处于S期(非G1/S期临界处)细胞占S/(G1+S+2G2+2M)答案:D分析:根据图示,阻断I会导致细胞停留在S期,当解除阻断I时,细胞周期可以正常进行,说明阻断I是抑制DNA的复制。

高一年级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高一年级生物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例如:克隆羊多莉
(4)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小编准备了高一生物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细胞增殖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3、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染色体特点:①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②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的活动有关。

6、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一、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二、末期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7、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操作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结果:在视野中能观察到正方形,排列紧密的分生区细胞,绝大多数的细胞处在间期。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1册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小蝌蚪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形成了能 在陆地上生活的青蛙,蝌蚪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长出后腿、前腿,尾部变短最终消失, 从用鳃呼吸变成用肺呼吸,这种种变化的细胞学基础就是细胞分化。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1.什么是细胞分化? 提示: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有什么关系? 提示: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1.阐明细胞分化的概念,说出细胞分化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形成 多细胞生物体的必要过程。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在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克隆 等方面的应用。3.说出干细胞的特点。 重点:1.细胞分化的概念、原因和意义。2.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难点:细胞分化的原因和细胞全能性化及其意义 1.概念: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①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 形态、结构和②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一种③持久性的 变化,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 2.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遗传物质不变性。 3.意义:细胞分化是生物④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⑤专门化,有 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4.细胞分化的本质 就一个个体来说,各种细胞内的遗传信息⑥完全相同,但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 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⑦表达情况不同,由此导致不同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或 数目⑧不同,最终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差异。 提醒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变。细胞分化 不改变细胞数目,但改变细胞种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分化)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分化)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分化)
知识点归纳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分裂结果:增加细胞的数目
分化结果:增加细胞的种类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使多种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特点:①高度分化②基因没改变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例如:克隆羊多莉
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1 / 1。

第六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第六章第2节细胞的分化高中生物必修一人教版
D.用动物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神经元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解析】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成功地将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如蝌蚪肠上
皮细胞)单独培养成新个体,A错误;胡萝卜的韧皮部发育成植株,是已分化的细
胞产生完整有机体,体现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已分化的动物细胞中遗传
物质并没有丢失,C错误;用动物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神经元不符合概念中“分化成其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例1-1 生物体中的基因可分为管家基因和奢侈基因。管家基因为Fra bibliotek细胞生物体的细
胞中均表达的基因,奢侈基因只在生物体中某些特定种类的细胞中表达。如图是人
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上述基因属于管家基因的是1,属于奢侈基因的是2、
【解析】与骨髓干细胞相比,胰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分泌蛋白),胰岛细
胞内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达,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属于生物膜,故推测胰岛细
胞的生物膜面积会更大,A正确;人体内的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
中,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B错误;骨髓干细胞是由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
的,属于分化后的细胞,骨髓干细胞分化成胰岛细胞时进行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能是血红蛋白基因,基因1属于管家基因,可能是呼吸酶基因,B正确;同一生物的
不同细胞中所含基因的种类相同,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图中
三种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不发生核DNA含量的动态变化,D正确。
例1-2 下列对细胞分化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从核酸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分
化)知识点归纳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普遍性
分裂结果:增加细胞的数目
分化结果:增加细胞的种类
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使多种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全能性
(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特点:①高度分化②基因没改变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
(3)动物细胞全能性
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例如:克隆羊多莉
全能性大小: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