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专题(知识点+练习)
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2019人教版必修一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2021高一下·湖州期末)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膜蛋白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只与膜蛋白有关C. 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 胆固醇对磷脂分子的活动具有双重调节作用【答案】B【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析】【解答】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统称为膜蛋白,膜蛋白也和磷脂分子一样,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A正确;B、膜蛋白中的载体蛋白与细胞膜的选择性密切相关,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磷脂双分子层有关,B错误;C、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在水中可自发形成双层结构,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D、一方面,胆固醇通过与磷脂脂肪酸链的相互作用,具有限制其运动、增加其有序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将磷脂分子隔开以增强其运动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2、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3、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结构特点)2.(2020高一上·顺德期中)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有()A. 磷脂、蛋白质、糖脂B. 磷脂、糖脂、胆固醇C. 磷脂、蛋白质、无机盐D. 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答案】 D【考点】细胞膜的成分【解析】【解答】由以上分析可知: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固醇。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2021高一下·如皋月考)磷脂双分子层能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与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有关。
该特点是()A. 既有疏水基团,又有亲水基团B. 是由单体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C. 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D. 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答案】A【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解析】【解答】A、磷脂分子具有亲水头和疏水尾,而细胞膜的两侧都有水,因此推测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上呈双层排列,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磷脂分子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C错误;D、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分别是指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不是磷脂分子的特点,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通常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该章节的核心知识点概述,每个点都将详细解释以确保清晰和准确。
#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特点:1. 流动性: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流动性,使得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可以在膜内自由移动。
2. 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允许某些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这是通过膜上的蛋白质通道和载体蛋白实现的。
功能特点:1. 保护: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的结构,维持细胞的完整性。
2. 物质交换:通过主动和被动运输机制,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 信号传导: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质参与细胞间的信号传递。
# 二、细胞质和细胞器细胞质:- 细胞质是细胞内除去细胞核的液体部分,包含水、离子和溶解的生物大分子。
细胞器:1.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
2. 叶绿体: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
3.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
4.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分泌。
5. 溶酶体:含有消化酶,分解细胞内的废物和外来物质。
6. 微丝和微管:维持细胞形状和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 三、核糖体和蛋白质合成核糖体:- 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合成:1. 转录: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mRNA。
2. 翻译:mRNA在核糖体上被翻译成蛋白质。
# 四、细胞核和遗传信息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DNA,负责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1. DNA复制:在细胞分裂前,DNA复制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2. 基因表达: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 五、细胞分裂有丝分裂:-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
无丝分裂:- 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胞,但遗传物质不经过复制。
# 六、细胞的分化和组织形成细胞分化:- 细胞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具有特定功能的分化过程。
高中生物《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细胞溶胶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质与细胞核及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其主要成分是()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蛋白质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膜包被的细胞器B.有膜包被的细胞核C.有染色体D.拟核区有DNA分子3.下列事实或者证据中不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是()A.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必须依靠细胞才能完成生命活动B.光照条件下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水溶液环境中能放出氧气C.缩手反射的过程需要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协调配合D.草履虫无组织、器官、系统层次,但能进行细胞分裂和运动4.生物体(除病毒以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蛋白质和核酸B.生物大分子物质C.新陈代谢D.细胞5.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体内所有体细胞的蓝图都一样B.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生物的遗传信息C.正是由于这张蓝图,细胞核才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D.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6.T2噬菌体是一种由蛋白质外壳包裹的DNA病毒。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T2噬菌体的核酸中含尿嘧啶B.T2噬菌体的核酸彻底水解产物有6种C.T2噬菌体没有细胞核但有核糖体D.可用营养齐全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7.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也是一种应用于生物学各领域的重要微生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相互对照,无需空白对照B.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采用抽样检测法对酵母菌计数并建立数学模型C.家庭制作果酒时添加适量白糖可提升果酒的酒精度和甜度D.可以将酵母菌放在清水中让其细胞膜涨破,再用差速离心法获取各种细胞器8.下列教材中实验及对应方法错误的是()A.分离细胞器—差速离心法B.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同位素标记法C.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建构模型法D.利用伞藻研究细胞核功能—嫁接和核移植法9.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有催化ATP合成的酶B.溶酶体只能对侵入人体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起作用C.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不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D.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都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参与10.关于细胞质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质基质是细胞质的一部分B.细胞质基质能够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C.细胞中蛋白质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D.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也是多种化学反应的场所二、综合题11.在一定时间内使某种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依次先后出现在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部位。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点梳理

(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构成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如图表示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位置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A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B.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膜蛋白A,需用水浴加热才能呈紫色C.膜蛋白A和膜蛋白B的跨膜中间区段主要由亲水性氨基酸构成D.若膜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高温可通过破坏肽键影响其活性答案:A解析:细胞膜的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其中的蛋白质有的覆盖在表面,有的嵌插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从作用上讲,有的可作为载体蛋白,在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中起作用;有些蛋白覆盖在表面还可以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即糖被;有细胞识别的作用;有些具有催化作用等。
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膜蛋白A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才能运输到细胞膜上,A正确;B、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C、磷脂双分子层内部是疏水性的,所以A与B两种蛋白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可能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这样才能与脂双层牢固结合,C错误;D、高温可使蛋白质的结构改变,但肽键没有断裂,D错误。
故选A。
2、关于细胞的功能特点与其结构基础,以下对应关系有误的是()A.性腺细胞合成性激素:具有发达的内质网B.甲状腺细胞富集 I-:细胞膜上具有 I-协助扩散的载体C.根毛细胞渗透吸水:具有大液泡D.浆细胞分泌抗体: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有的依附在内质网上称为附着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称为游离核糖体。
溶酶体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
高中生物第一册 3 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练习(含答案)

3.1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具有识别和免疫功能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⑤有关C. a面为膜内侧,b面为膜外侧D.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答案】C【解析】图中①糖蛋白具有识别、保护、润滑作用,还能参与免疫反应,故A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由②、⑤蛋白质决定,故B正确;a面有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外侧,b面无糖蛋白,为细胞膜的内侧,故C错误;③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具有亲水性,④为磷脂分子亲脂性尾部,具有疏水性,故D正确。
2.细胞间的排斥导致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这与下列细胞膜的哪一特点有关( )A.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B.具有选择透过性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的外侧有糖蛋白【答案】D【解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3.如图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b 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B.图中乙表示靶细胞C.图中 a 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A【解析】图示为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间接传递方式。
图中甲表示发出信号的细胞,乙表示靶细胞,b 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
4.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它们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上的作用与晶体管在计算机中的作用一样。
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B.识别功能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此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可知,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膜有保护作用B.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细胞膜都含有磷脂、蛋白质、胆固醇、少量糖类D.细胞膜都能够完成信息交流的功能【答案】C【解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膜在外层具有保护作用,A正确;细胞膜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保证了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特有成分,植物细胞膜中不含胆固醇,C错误;细胞膜还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复习

高中生物必修1知识点复习
以下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知识点复习: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
-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胞质溶液,是细胞内物质代谢和生化反应的场所。
- 细胞核包含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2. 细胞的代谢活动: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利用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产生氧气和葡萄糖。
- 呼吸作用是细胞中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遗传与变异:
- DNA是遗传物质,内含基因。
- 细胞分裂是生物增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遗传变异是基因组中基因频率或某些基因型的变化。
4. 生物进化:
- 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和变异的过程。
-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
-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共同的生化特征。
5.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
- 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职责。
- 环境保护是保护和维护人类生活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行为。
以上是高中生物必修1的主要知识点复习,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通常涉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以下是该章节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2. 细胞的类型:- 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细菌和古菌。
- 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如动植物细胞。
3. 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半透膜。
-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 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液体,含有多种细胞器。
- 线粒体: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ATP的合成。
- 内质网: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场所。
-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和包装。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溶酶体:含有酶,负责分解物质。
-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状和运动。
4. 细胞的代谢:- 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 光合作用:植物细胞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 呼吸作用: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5. 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
-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 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6. 细胞的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四种核苷酸组成。
- 基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片段,控制细胞的性状。
7. 细胞的信号传递:- 细胞通过信号分子与外界环境交流。
- 信号分子可以是激素、神经递质等。
8.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 细胞分化是细胞发展成特定类型的过程。
- 细胞的分化和发育是生物体形态和功能形成的基础。
9.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细胞衰老是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的过程。
- 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
10. 细胞的癌变:- 癌变是细胞失去正常生长控制,无限制增殖的过程。
- 癌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这些知识点为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的核心内容,涵盖了细胞的基本概念、结构、功能以及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构成必考知识点归纳

(每日一练)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基本构成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如图是高等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该图表示人的心肌细胞,则该细胞中2的数量较多B.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图中的3结构C.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中的,是由于有细胞骨架的支持D.该细胞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2、3、4等答案:B解析:分析图解:图中1是细胞膜,2是线粒体,3是内质网,4是高尔基体,5是中心体,6是细胞质基质,7是核糖体。
A、人体的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细胞器是2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提供较多能量,A正确;B、图中5是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直接相关,B错误;C、细胞质中呈溶胶状的是细胞质基质,细胞骨架的存在支持细胞器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C正确;D、图中2是线粒体,3是内质网,4是高尔基体,是具膜的细胞器,D正确。
故选B。
2、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下列结论(假说)错误的是()A.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B.提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脂质铺展成的单分子层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光学显微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D.人鼠细胞杂交实验证明细胞膜不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的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识清单】考点1:多种多样的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例如,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和变异,等等。
(3)病毒:病毒的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才能进行。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共分为八级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2)与动物相比,植物(如松树)的结构层次中具有系统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1、细胞学说的建立(1)最先用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是荷兰的列文虎克;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罗伯特.虎克。
(2)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他们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a、细胞是一个有机整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学说要点: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移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3)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与动植物、真菌的细胞结构相比,细菌、蓝藻的细胞结构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重点难点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1)都具有细胞膜,且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
(2)细胞质中都具有核糖体。
(3)细胞核拟核中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且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比较●易错易混(1)细胞多样性的表现与原因:细胞多样性表现在细胞性状、大小、种类和结构等几方面,其直接原因是构成细胞蛋白质结构的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常见的原核生物及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考点2细胞膜与细胞壁一、细胞膜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50%)和蛋白质(约占细胞膜总量的40%),还有少量的糖类(约占细胞膜总量的2%——10%)。
2、细胞膜的结构(1)外表面: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被)。
(2)基本骨架: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流动性。
(3)蛋白质:嵌入、贯穿或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4)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细胞膜的功能及功能特性(1)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4、细胞膜的制备方法(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2)运用渗透作用原理,将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细胞涨破,使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从而得到细胞膜。
(3)过程:选材→制片→观察→滴水→观察→结果二、细胞壁1、化学成分: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2、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重点难点1、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1)内分泌细胞产生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相邻的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相邻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2、细胞膜的成分组成及功能●知能拓展(1)组成细胞膜的成分有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故其组成元素有C、H、O、N、P等。
(2)糖类在细胞膜上是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且糖蛋白只能在膜外侧,据此可以判断细胞膜内外侧。
(3)各种膜所含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这充分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4)正常细胞癌变后,有的细胞膜上产生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物质考点3细胞质与细胞核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液泡:内有细胞液,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叶绿体: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糖类和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车间”及“发送站”,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的“消化车间”2、细胞器之间的合作(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构成。
(2)分泌蛋白的合成核糖体高尔基体(合成肽链)(加工成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蛋白质释放)二、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仁(与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光学显微镜下清晰可见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
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染色质(分裂间期)和染色体(分裂时)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细胞核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重点难点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线粒体: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双层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脊),分布在动植物细胞体内。
(2)单层膜内质网: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单层膜,动植物都有。
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单层膜,动植物都有,参与了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液泡:主要存在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单层膜。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单层膜。
(3)无膜核糖体:无膜,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中心体: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八大细胞器:内质网,液泡,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中心体光镜能看到: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细胞壁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外,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细胞质基质。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材料:新鲜的藓类的叶●易错易混(1)不同细胞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上:a、代谢旺盛的细胞内线粒体含量较多;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内,核糖体含量较多;c、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如叶肉细胞)含大量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如根细胞)不含叶绿体。
(2)核孔的数目、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其代谢越旺盛,核仁越大。
(3)在分泌蛋白的加工运输过程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膜面积变化。
练习一:1、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 ) A .HIV 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 .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C .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D .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2、下列关于SARS 病毒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异体 B .SARS 病毒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C .SARS 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是肺部组织细胞D .SARS 病毒的生存、繁殖离不开活细胞3、乳酸饮料中的一个乳酸菌对应于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 ( ) A .细胞 B .器官 C .种群 D .生态系统4、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 )A .细胞→个体B .细胞→组织→系统→个体C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D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7、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 ) A .人的血液 B .人的肌纤维 C .人的皮肤 D .人的呼吸系统 10、(广东高考)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 ( ) A.花粉 B.红细胞 C.胰岛细胞 D.流感病毒11、(江苏学业水平测试)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
蓝藻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 ( ) A .细胞膜 B .细胞器 C .细胞质 D .核膜1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 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 转动转换器 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 .③①② B .④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14、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一组的是A .噬菌体和根霉B .细菌和草履虫C .蓝藻和酵母菌D .衣藻和变形虫 15、 (江苏扬州学业水平测试模拟)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 .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6、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如图所示),在左边滴一滴清水,在右边滴一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将两液滴连通起来,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大多聚集在右边;若再在右边液滴边缘放几粒盐。
试回答下列问题:(1)草履虫最可能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是___ _ _________ 。
(2)草履虫完成这一反应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上述有草履虫的载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死亡,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否看到草履虫的摄食、分裂等现象?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利用显微镜操作将草履虫的细胞核移出细胞,发现无核的细胞迅速死亡,去核部分也会死亡;如果将甲草履虫的细胞核移植到乙草履虫的去核的细胞中后,发现重组的草履虫仍能分裂、生长等,这一事实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右图回答问题:⑴图中所示的内容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对应于。
⑵一只蝉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对应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