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氮和磷的形态提取方案
土壤中氮和磷的形态提取方案

土壤中氮和磷的形态提取方案土壤中的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它们的形态分布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提取土壤中的氮和磷形态,对研究土壤养分循环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中氮和磷形态提取方案。
一、土壤氮形态提取1.水热提取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方法。
将土壤样品与一定体积的去离子水或0.01 mol/L的氢氧化钾(KOH)混合,放置在水槽中进行水热提取。
一般提取时间为1-2小时。
提取完毕后离心沉淀,将上清液收集并用适当的仪器进行分析。
水热提取法适用于提取土壤中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形态,如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游离氨态氮(FAA-N)等。
2.吸附膜提取法该方法采用多孔性膜过滤土壤水解液,通过吸附膜上的无机氮化合物,来提取土壤中的无机氮形态。
该方法在提取过程中避免了液固分离的步骤,避免了溶液中微量的无机氮流失。
吸附膜提取法适用于研究土壤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等。
3.酸提取法酸提取法是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酸(如盐酸、硫酸等)混合,进行提取。
酸提取法可以提取土壤中的无机氮和有机氮形态,如全氮(TN)、容易水解氮(EH-N)、难水解氮(NH-N)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酸提取法提取的氮形态可能不够准确,因为部分有机氮可能会转变成其他形态,从而造成损失。
二、土壤磷形态提取1.酸提取法酸提取法是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酸(如盐酸、硫酸等)混合,进行提取。
酸提取法可以提取土壤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如全磷(TP)、有效磷(AP)、碱解磷(AL-P)等。
在酸提取过程中,酸可以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从而提取出土壤中的磷形态。
不同酸提取条件可以提取到不同形态的磷。
2.树脂吸附提取法树脂吸附提取法是利用强阴离子交换树脂(如强阴I树脂、琥珀酸树脂等)吸附土壤中的磷形态,从而进行提取。
树脂吸附提取法可以提取土壤中的有效磷、铁结合态磷、铝结合态磷等特定的磷形态。
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测定方法

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测定方法土壤中的速效氮、磷、钾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对土壤肥力评价和农作物生长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快速地测定土壤中这些指标的含量是农业生产管理和土壤健康评估的关键。
测定土壤速效氮的方法1.硝态氮的测定方法:采用两步直接反应法。
首先采用无机参比品来标定硝酸根的吸光度,然后采用硝酸还原和吸收法来提取和测定硝态氮。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并且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
2.铵态氮的测定方法:采用钠水合氢化物还原法。
首先将土样置于高温高压条件下与钠水合氢化物反应,然后通过蒸馏和酸碱滴定来测定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可靠性强,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
测定土壤速效磷的方法1.遥感测定法: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来估算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地获取大范围土壤状况信息,但需要有特定的卫星图像和地面验证数据来建立模型。
2.酶解法:采用酶解物理法或酶解化学法来提取土壤中的速效磷。
物理法主要是利用酶解提取,化学法主要是利用酶解溶液中酶的作用将磷转化为可溶性磷。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
测定土壤速效钾的方法1.钾离子选择电极法:通过钾离子选择电极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来直接测定土壤中的速效钾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测量准确,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
2.环己基銨法:通过环己基銨法来提取土壤中的速效钾。
首先采用銨离子形成络合物,然后通过光度计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
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方法1.官能团分析法:通过红外光谱仪来测定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土壤中有机质的类型和含量,并且不需进行复杂的预处理。
2.等温酸解法:将土壤样品与浓硫酸在恒温条件下反应,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
在进行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测定时,需要注意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并且在进行测定之前进行样前处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土壤氮磷钾的测定实验原理

土壤氮磷钾的测定实验原理土壤氮磷钾的测定实验原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氮元素的测定原理、磷元素的测定原理和钾元素的测定原理。
首先是氮元素的测定原理。
氮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对于土壤肥力的评价和农田施肥的合理性,氮的测定十分重要。
氮的测定通常采用凯氏提取法和气相色谱法。
凯氏提取法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土壤中的氮转化为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铵盐的浓度。
具体过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加入凯氏提取液中,经过转化反应后,氨气会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其次,将释放出的氨气通过碱性溶液中的酸中和,形成氨盐;最后,用酸性溶液滴定氨盐,通过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氮元素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是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氮化合物的浓度。
首先,将土壤样品中的氮化合物先通过蒸馏或者提取的方式分离出来;然后,将样品溶液进样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氮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柱的分离作用,分离出不同的组分,然后通过检测器测量其浓度。
其次是磷元素的测定原理。
磷是植物合成核酸和ATP等重要有机物的成分之一,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磷的测定通常采用酒石酸铵焙烧法和酸消化法。
酒石酸铵焙烧法是将土壤样品与酒石酸铵一起焙烧,将土壤中的磷转化为磷酸铵,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磷酸铵的浓度。
具体过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与酒石酸铵混合,并干燥后进行焙烧反应,将土壤中的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其次,将焙烧后的样品用酸溶解,使得磷酸盐溶解在溶液中;最后,用酸性溶液滴定磷酸盐溶液,通过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磷元素的含量。
酸消化法是将土壤样品与酸溶液进行反应,将土壤中的磷溶解在溶液中,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磷酸根离子的吸光度。
具体过程为:首先,将土壤样品与酸溶液混合,并加热进行消解反应,使得磷溶解在溶液中;其次,用稀释液稀释样品溶液,使得磷的浓度适宜于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范围;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稀释后样品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吸光度,计算出磷元素的含量。
最后是钾元素的测定原理。
土壤里氮磷钾的检测方法

土壤里氮磷钾的检测方法一、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为了能使测定的样品代表田间的养分状况,要求必须多点混合取样,切忌在田边、路边、沟边、粪堆旁或放化肥的地方等地点取样。
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等。
一般每块地至少要取五个样点,地块大时可多取些,取样深度一般以耕层(0—20cm)为准,多点取到的样品应充分混合,按四分法弃去多余的部分,保留约半斤,拣去枯枝落叶、残根、石硕等杂质,如有土块应研碎,作为分析化验的待测样品。
一般土壤养分的快速测定以新鲜土样为宜。
1.土壤铵态氮的测定用吸管分别吸取浸提剂2mL(作空白),浸提剂2mL+1 滴土壤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土壤待测液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土壤铵态氮1 号试剂4 滴土壤铵态氮2 号试剂4 滴土壤铵态氮3 号试剂4 滴摇匀,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1,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48.0。
③再将待测液置于光路中,此时仪器读数即为土壤中铵态氮含量(mg/kg)。
2.土壤硝态氮的测定用吸管分别吸取浸提剂2mL(作空白),浸提剂2mL+1 滴土壤养分混合标准储备液(作标准用),土壤待测液2mL 于三个小试管中,分别依次加入:硝态氮1 号试剂4 滴(逐渐加入并摇动)硝态氮2 号试剂10 滴硝态氮3 号试剂1 滴(使用前剧烈摇动或70℃左右热水水浴3 分钟后摇动几下,使沉积物充分悬浮后加用)振荡一分钟,静置15 分钟后分别转移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①拨动滤光片左轮使数值置2,置空白液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1,按“调整+”键或“调整-”键,使仪器显示100%。
②将标准液置于光路中,按“比色”键,功能号切换至3,按调整键,使仪器显示值为48.0。
土壤中氮磷钾的存在形式以及植物吸收形态

土壤中氮磷钾的存在形式以及植物吸收形态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土壤中氮磷钾的存在形式。
在土壤中,氮磷钾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这些形式对植物的吸收能力有着不同的影响。
土壤中氮和磷的存在形态和特点

土壤中氮和磷的存在形态和特点氮是植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元素,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土壤中,氮存在于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
1.有机氮有机氮是指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的氮形式。
有机质中的氮主要来自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并通过这些有机质的分解释放为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机氮化合物。
有机氮质地稳定,不易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它需要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无机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2.无机氮无机氮是指存在于土壤中以无机形式存在的氮。
主要有铵态氮、硝态氮和硝酸态氮三种形式。
(1)铵态氮:土壤中的氨和氨基酸等有机物经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转化为铵态氮(NH4+)。
铵态氮不稳定,容易被微生物转化为硝态氮。
(2)硝态氮:铵态氮经过硝化作用,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NO3-)。
硝态氮较为稳定,是植物吸收氮的主要形式。
(3)硝酸态氮:硝酸态氮是硝态氮在土壤中反应的一种产物,多存在于氮素充足、酸性较大的土壤中。
硝酸态氮作为土壤中的一种形态,植物不能直接吸收。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性因素之一,在土壤中以无机磷、有机磷和矿物磷三种形式存在。
1.无机磷无机磷是指存在于土壤中以无机形式存在的磷。
包括三价磷酸盐(HPO42-)和二价磷酸盐(H2PO4-)。
土壤中的无机磷主要来自于磷肥的施用和磷矿石的分解。
(1)吸附态磷:土壤中的无机磷会与土壤颗粒表面的铁铝氧化物结合形成吸附态磷。
吸附态磷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需要通过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可溶性磷。
(2)可溶性磷: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吸附态磷会逐渐释放为可溶性磷,植物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利用。
2.有机磷有机磷是指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的磷形式。
有机质中的磷主要来自植物和动物残体,通过有机质的降解分解,有机磷可以转化为无机磷,再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
3.矿物磷矿物磷是指存在于土壤中以矿物形式存在的磷。
矿物磷主要来自于磷酸盐矿物,如磷灰石和磷铁矿等。
矿物磷不容易溶解释放,对植物吸收利用能力相对较弱。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氮和磷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氮和磷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氮化合物、磷化合物、植物样本、土壤样本、实验器材等。
实验步骤:
1. 提取植物样本中的氮和磷化合物:将植物样本进行研磨并提取其中的氮和磷
化合物,得到氮和磷的含量。
2. 分析土壤样本中的氮和磷含量:收集不同土壤样本,分析其中的氮和磷含量,比较不同土壤中氮和磷的含量差异。
3.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植物和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探讨氮和
磷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实验结论:氮和磷是生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它们在植物的养分吸收、
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中的氮和磷含量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
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合理利用和管理土壤中的氮和磷资源,对于维护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氮和磷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有
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利用氮和磷资源,为人类和地球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土壤氮磷钾测定方法

土壤氮磷钾测定方法土壤中的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三大主要营养元素,对于土壤肥力的评价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准确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也是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需求。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氮磷钾测定方法。
1. 土壤氮的测定方法:a. 凯氏法(Kjeldahl法):将土壤样品与硫酸、硼酸混合加热,将其中氮转化为铵盐形式,再用酸溶解,并借助于碱性指示剂滴定盐酸溶液来测定氮的含量。
b. 硫酸铵法:将土壤样品与浓硫酸、浓氯化铵混合,得到铵态氮的盐溶液,然后采用滴定法测定溶液中铵态氮的含量。
c. 气体采样法:运用土壤氮气体捕获器采样,通过气相色谱仪等仪器对氮的含量进行测定。
2. 土壤磷的测定方法:a. 弗里斯法:将土壤样品与硫酸溶解后,在高温下加入巴氏试剂,形成磷酸钙沉淀,再经过高温烘干和加热重量,最后用酸溶解磷酸钙沉淀并过滤,用钼酸铵法测定磷的含量。
b. 西蒙兹方法:将土壤样品与碱溶解,再加入氧化铁褐化剂,与二酸铵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利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测定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
3. 土壤钾的测定方法:a. 火焰光度法:将土壤样品与王水溶解,加热蒸干,再用稀硝酸溶解,使钾离子转化为火焰中可发射的激发态激发的钾原子辐射光,通过光度计测定其光密度,以计算钾离子的含量。
b. 铵酸钠法:将土壤样品与稀盐酸溶解,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将土壤中的钾转化为铵态,用铵树脂或滤纸吸附铵态氮,再用酸溶解吸附物,测定溶液中的铵态氮含量。
这些方法在土壤氮、磷、钾的测定中都是常用的,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实际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可以提供准确的土壤养分含量数据,为科学施肥和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依据。
同时,为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应注意样品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以及仪器的校准和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中氮和磷的形态提取方案
一、磷
磷以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类形式存在,其中无机磷的存在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易交换态磷或弱吸附态磷、铝结合磷、铁结合磷、闭蓄态磷、钙结合磷、原生碎屑磷。
也有学者将无机磷分为可溶性磷、铁结合态磷、铝结合态磷、钙结合态磷、闭蓄态磷。
由于有机磷分离和鉴定困难,因此许多学者将有机磷看作一个形态。
1、砂质土壤中水溶性磷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前,水溶性磷的提取方法和条件还没有统一,常用的提取剂除去离子水外,还有0.01 mol·l-1CaCl的中性盐。
用去离子水直接提取时,因电介质浓度太低,提取物经离心后仍可保留较多的细胶体,这些细胶体不能通过普通滤纸过滤而消除,必须采取0.45μm微孔膜过滤才能有效地去除胶体物质,因此,许多研究采用稀溶液来替代去离子水来提取水溶性磷。
但当土壤溶液中引入高浓度的钙离子时,溶液中的正磷酸根可与Ca离子作用形成溶解度较低的化合物,这可能会影响土壤水溶性磷的提取效果,而采用稀KCl可能避免这一问题。
用0.02 mol·l-1KCl提取水溶性磷操作方便,提取量与用去离子水提取0.451μm微孔膜过滤的磷接近,是砂质土壤水溶性磷较为理想的提取方法。
而用去离子水提取仅过普通滤纸因滤液中残留胶体可使水溶性磷提取量偏高,用0.01 mol·1-1CaCl2提取,因ca2+浓度较高,可抑制土壤磷素的释放,使水溶性磷提取量偏低。
2、磷形态顺序提取分析方法
许多磷形态化学顺序提取法得到了运用。
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学浸提剂的特性,将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的无机磷加以逐级分离。
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化学浸提剂的特性,将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的无机磷加以逐级分离。
是在Tessier等研究结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顺序提取方法——BCR顺序提取方法。
欧共体标准物质局(BCR,现名欧共体标准测量与检测局)为解决由于不同的学者使用的流程各异、缺乏一致的实验步骤和相关标准物质、世界各地实验室的数据缺乏可比性等问题,欧盟委员会通过建立标准,测量和测试框架发起了一个综合性项目,主要目的是:①设计一个合理的顺序提取流程;②测试内部试验研究中所选用的流程;③鉴
定沉积物标准物质中的磷元素。
该项目员1996年开始已经验证了4种方法。
这4种提取方法使用的反应剂以及相应的磷形态概述见表1。
3、土壤有机磷分级提取测定
Bowman—Cole法
磷部分参考文献
[1]章明奎.砂质土壤中水溶性磷提取方法的比较[J].环境化学.2008,27(2).
[2]许春雪,袁建,王亚平,王苏明,代阿芳.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磷形态顺序提取分析方法[J].岩矿测试.2011,30(6).
[3] Bowmam R A,Cole C V.An exploratory method for fractionation of organic phosphorus
from grassland soil[J].Soil Science,1976,125(2):95—101.
二、氮
1、总氮的提取测定
此法主要是在盐类和催化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使有机氮分解为铵态氮,其中硫酸钾在消煮过程中可提高硫酸沸点;硫酸铜起催化作用,以加速有机氮的转化;硒粉是高效催化剂,可缩短消化时间。
2、铵态氮的提取测定
一般采用KCL溶液提取法,其原理是将吸附在土壤胶体上NH4+的及水溶性NH4+浸提出来,再用MgO蒸馏。
此法操作简便,条件容易控制,最适于含NH4+-N较高的土壤。
3、硝态氮的测定
土壤中NO3--N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以酚二磺酸比色法的灵敏度较高,也较准确此法根据酚二磺酸与HNO3作用生成硝基酚二磺酸,该反应物在酸性介质中为无色,在碱性条件下为稳定的黄色盐溶液,但土壤中如含CL-在15ppm以上时,需加AgNO3处理,待测液中NO3--N的测定范围为0.1-2ppm。
4、水解氮的测定
在酸、碱条件下,把较简单的有机态氮水解成铵,长期以来采用丘林的酸水解法,但此法对有机质缺乏的土壤及石灰性土壤,测定结果不理想,而且手续繁琐;碱解扩散操作简便,还原、扩散和吸收同时进行,适于大批样品的分析。
土壤中的溶解性无机氮主要通过降雨、灌溉时的地表、地下径流进入被污染的水体。
天然降雨杂质含量少,特性更接近于去离子水,灌溉用水则有一定的含盐量。
选择天然土样,将经典的2M KCl和饱和CaSO。
溶液浸体方法与模拟土壤溶液环境的去离子水和0.01M CaCl。
溶液浸提方法进行了对比,以期为非点源污染中土壤溶解性无机氮流失研究。
将各浸提方法测得的氨氮含量与2M Kcl溶液浸提测得的氨氮含量相比较,得到图1。
由图1可以明确看出,不同提取方式提取的氨氮结果差异很大;提取剂的种类和水土比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水土比的影响非常明显。
0.01M CaCl。
溶液和去离子水都采用了20:l和100:1两种水土比,图1中清楚地显示出,水土比增大,氨氮的测定结果大幅增加。
这与吸附一解吸理论一致。
浸提剂影响也很明显。
由图1可见,各土样用4种浸提剂提取,水土比为5:1或20:1时,2M KCl溶液提取测得的氨氮值最大。
不仅如此,用2M KCl溶液(水土比5:1)提取时,测定结果也最稳定,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
用去离子水和0.01MCaCl。
溶液(水土比为100:1)提取氨氮时,稳定性最差,相对标准偏差在10%~30%之间。
去离子水和0.01M CaCl。
溶液(水土比为20:1)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在10%以下,稳定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库尔班江·吾斯曼,吾麦尔江·艾买提.盐碱地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25(6).
[2]王红萍,梁涛,张秀梅,夏军.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土壤溶解性无机氮的提取方法选择[J].地理研究.200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