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汇编精修订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共7小题)1.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A.1min B.1s C.1ms D.1μs2.3月12日植树节这一天,学校组织九年级同学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根据图片信息,对图中这棵小树的高度估测合理的是()A.0.5m B.1m C.2m D.4m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如图),记录的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59.0mm B.5.90dm C.5.9cm D.5.900cm4.小强同学在一次测量某物体长度时,正确记录了四次测量结果,即18.12cm,18.13cm,18.11cm,18.1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为()A.18.125cm B.18.1cm C.18.13cm D.18.12cm5.测量一木板的长度,在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正确的是()A.B.C.D.6.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是测量时错误操作引起的B.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C.采用精密仪器可避免误差D.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7.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手掌的宽度约为10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二.填空题(共7小题)8.填上单位:张三的身高172 ;课桌的高7.0 。
9.图中秒表所示的时间是s。
10.如图所示,则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s。
11.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S。
12.如图所示,刻度尺甲、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甲测得的结果是cm,乙测得的结果是cm,刻度尺(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更精确。
13.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分度值及零刻度线。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被测木块的长度为cm。
14.值和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小题)1.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A.1min B.1s C.1ms D.1μs【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符合实际。
初中八年级物理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及答案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测试题一、选择题(每空4分,共68分)1、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形成雾霾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
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分子直径2万倍,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根据描述,PM2.5中“2.5”的单位是()A.nm B.μm C.mm D.cm2、下列单位中不是长度单位的是A.米B.纳米C.牛顿·米D.光年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估测最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B物理课本长度约50cmC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cm D学生用笔直径约4cm4、人步行的速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A.12m/sB.12cm/sC.1.2m/sD.1.2km/h5、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A.1 dmB.1 cmC.1 mmD.1 μm6、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7、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A.2.5m B.2.5 dm C.2.5cm D.2.5 mm8、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9、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um=2.5 um×10-6mB. 2.5um=2.5 ×10-5dmC. 2.5 um=2.5×10-6cmD. 2.5 um= 2.5 ×10-9m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A.物理课本的厚度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和长度 D、水杯的高度1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13、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14、用一把刻度尺三次测量同一个学生的身高,记录值分别为168.29 cm,168.32 cm,168.30cm,则该学生身高的测量结果应为A.168.3 cmB.168.30 cmC.168.31 cmD.1683.03mm15、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1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B. 误差和错误一样,都是可以避免的C. 测量工具越精密,实验方法越合理,误差就越小D. 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17、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的地面到天花板的距离约为10m B.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 cmC.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1.5m二、填空题(每空?分,共?分)18、(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如图所示,测得木块的长度是__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考点精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考点精题训练单选题1、“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聪同学对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合理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15mmB.大多数人每分钟脉搏跳动约70次C.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0m/sD.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答案:B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课桌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70次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13.6m/s=5m/s故C不符合实际;D.一只鸡蛋的质量约50g=0.05kg,受到的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分65次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正常中学生手掌的宽度为20cm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6m解析:A.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65次,故A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手掌的宽度在13cm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门的高度比170cm大一些,在2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以下是一位中学生对自身情况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体温约为26℃B.眨一次眼约用1minC.质量约为50kgD.手掌宽度约为50cm答案:C解析:A.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B.眨一次眼约用2s,故B不符合题意;C.质量约为50kg是合理的,故C符合题意;D.手掌宽度约为10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现在你正进行期末测试,放松一下,观察周围事物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现在教室外温度约为30℃B.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约为10g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cmD.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分钟答案:BA. 冬天期末考试时,教室外温度较低,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B. 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较小,约为10g,故B符合题意;C. 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mm,故C不符合题意;D. 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s,故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练习 (新版)

第1课时长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体育课上要测量初中学生的跳远成绩,下列尺子中比较合适的是错误!( )A.分度值为1 mm的直尺B.分度值为1 cm、量程为0~1。
5 m的软尺C.分度值为1 cm、量程为0~10 m的卷尺D.分度值为1 dm、量程为0~20 m的卷尺2.如图1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情形,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图13.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从其他没有磨损的整数刻度线量起B.测量长度时,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D.测量长度时,末位数字的零可以省去不写图24.2017·常州如图2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橡皮长度为错误!()A.3.15 cm B.3.150 cmC.2.15 cm D.2。
150 cm5.如图3所示,某校八年级同学正在进行升旗仪式,该校旗杆的高度约为( )图3A.4 m B.7 mC.10 m D.100 m6.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接近真实值的是()A.教室宽5庹,约8 m(庹: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二、填空题7.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错误!(1)2。
5 km=________m=________cm。
(2)3 dm=________μm=________nm。
8.在下面的空线上填上适当的数值或单位。
(1)1元硬币的直径约是________cm。
(2)教室木门的高度约是________m。
(3)教室的长度是850________。
(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
075________。
9.如图4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测量方法,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带答案知识点一长度的单位1.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米的符号是m。
2.其他常用单位:比米大的单位: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3.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00m=103m 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例: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甲型H7N9流感病毒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______nm。
【详解】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 m,1.7 m=170 cm;9×10-8m=9×10-8×109 nm=90 nm。
练一练:1.人的身体中藏有很多“尺”(如图所示),可以帮助我们估测物体的长度、身高17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单人课桌长3拃(zhǎ),约0.6m B.黑板长2.5庹(tuō),约9mC.教室长15步,约30m D.文具盒宽4指,约0.005cm答案:A2.完成单位换算或在数字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76cm= m;(2)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 ;(3)升旗仪式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为46 。
答案:0.76;cm;s知识点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等。
2.正确使用刻度尺(1)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测量的范围、分度值的刻度尺.(2)放: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4)记: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估计到分度值下一位),还必须注明单位。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题)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3.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C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C.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4.3.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夭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5.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7.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8.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水的量筒放上天平左盘,能同时称取质量和水的体积B.称取质量时,可以通过增减砝码或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测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时,应使测力计水平放置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后仍可使用二、填空题(共5题)9.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金属片的长度是cm。
八年级物理全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归纳练习题(无答案)北京课改版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归纳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误差和错误是一个意思B. 误差就是读数时产生的错误C. 通过改进测量方法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2.下列描述基本符合实际的是()A. 一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B. 人的头发直径约为0.7cmC. 喷气客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10m/sD.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500kg3.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C. 测量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尽量减小D. 选择的测量工具足够精确,误差可以消除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cmB. 攀枝花市夏季平均气温约为50℃C. 一瓶500mL的矿泉水质量为5kgD. 复兴号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可达350m/s5.据现察.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A. 60mmB. 8dmC. 8mD. 60m6.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福州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50℃C.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D.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7.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数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的沸点一定是100℃B.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C. 成年人散步的速度约为5m/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8.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教室里课桌的高度约为75dm B. 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约为36VC. 九年级学生100m短跑的成绩约为15sD. 我们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9.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A. 米刻度尺B. 厘米刻度尺C. 毫米刻度尺D. 分米刻度尺10.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 高铁的运行速度约为80m/s B. 学生用课桌的高度约18cm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D. 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11.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 初中一节课的时间大约为0.45h B.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12.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A.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B. 刻度尺放得不正C.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刻度尺热胀冷缩13.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A. B.C. D.14.下列与体育运动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 初中学生50m跑步测试成绩一般是50SB. 足球比赛时,守门员作用主要是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C. 掷出的铅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越来越大D. 竖直向上抛出的排球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向上的力大于球受到的重力15.小宏利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3cm、2.37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该记为()A. 2.34cmB. 2.36cmC. 2.355cmD. 2.35cm二、填空题16. 图1中,甲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2秒表的示数________s。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一、单选题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20cm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70mm2、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接近事实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正常体重约为1500NB、家庭照明用白炽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C、人双脚站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PaD、单人课桌高度约为0.8m3、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最合适的是()A、测量体重时选用学生实验中常见的弹簧测力计B、测量800粒稻种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C、测量跳远的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D、测量百米的时间选用普通机械手表4、下列数据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一张课桌高约80cmB、一枚普通鸡蛋的密度大约是0.8g/cm3C、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约1000WD、中学生正常步行1min的路程约70m5、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kgC、一个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m/s6、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5m/sB、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C、人的正常体温为42℃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7、如图,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B、C、D、8、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践的是())A、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B、一袋轻易面的质量为50gC、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6mD、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0.015kg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践的是()A、课堂天花板到地面的间隔约为3.5mB、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率为340m/s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D、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10、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践的是()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是0.5kg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1cmC、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cm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是4.5×103g11、某同学在记录丈量成效时遗忘写单元,试判别下列哪一个数据的单元是“厘米”()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12、XXX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XXX的身高应记录为()A、160mB、160cmC、160dmD、160mm13、下列数据中最不符合实际的是()A、某人身高约1.7mB、一个中学生质量约50kgC、两个鸡蛋重约1ND、一个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1×105Pa14、甲、乙两位同学用两只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甲测量后记录数据是16mm,乙测量后记录数据是16.0m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厘米B、甲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C、乙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分米D、乙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厘米15、同学先后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0.3厘米、10.4厘米、10.5厘米、10.7厘米、最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正确数据是()A、10.475厘米B、10.6厘米C、10.4厘米D、10.5厘米16、丈量圆锥体高时,三次丈量成效划分为 2.12cm、2.12cm和 2.14cm,则圆锥体的高()A、2.1266cmB、2.12cmC、2.127cmD、2.13cm17、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间接丈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可将很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鄙人列长度的丈量中,与这一方法相同是()A、测一曲线的长度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C、测圆锥的高D、测细铜丝的直径18、下列对测量工具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测量气温选用寒暑表B、丈量百米赛跑的工夫选用停表C、丈量跳远成绩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D、测量几枚硬币的质量选用托盘天平19、图中,用刻度尺丈量木块宽度精确的方法是()A、B、C、D、20、以下估计数据都与人体有关,其中合理的是()A、成人一只手掌的宽度约25cmB、长跑运带动比赛速率可到达30m/sC、举重运带动的举力可到达5×105ND、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80W二、填空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练习题汇编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智 能 提要问: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答: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五个字加以概括,即“认、放、看、读、记”.(1)认,就是认识刻度尺.首先,观察它的零刻线是否磨损.其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若零刻线磨损时,不可再把它的零刻线作为测量的起点,这时可在刻度尺上任选一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线. 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由刻度尺的分度值决定的.(2)放,即尺的位置应放正.一是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二是刻度尺应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即沿着被测长度;三是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3)看,即视线不能斜歪,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读,即读数,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5)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长度的测问:通过你对停表的观察和使用,你能总结一下停表的正确使用步骤吗?答:第一次按下按钮是启动,停表开始计时,第二次按下按钮是停表,停表停止计时,正确读出时间,第三次按下按钮是回零.问:用哪些特殊的方法可用来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答:1.累积法: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的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问:什么叫误差它跟错误有什么不同答:(1)误差的定义:测量值跟其实值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它跟测量的错误有区别.测量错误是可以避免并且必须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智能归例题型一本组题主要考查你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问题例1一名粗心的学生的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B.一名同学的高度:16.4C.一枚壹角硬币的厚度0.24 D.一本外文字典的厚度1.35知识点关于长度的单位的具体概念,能估测一些常见长度闯关点拨本组题考查了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估测长度的能力首先应对1m、1dm、1cm、1mm等形成具体的模型,然后根据时间情况将相应的长度与长度单位进行比较.解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0~20cm,0.175m=17.5cm,因而A选项是正确的:B、C、D若以m为单位,显然是不符合生Array活常识,是错误的.答选A例2下面是小虎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1)5.2m=5.2m×100cm=520cm(2)6.5×106μm=6.5×106×10-6=6.5m(3)36μm=36μm ×1000=36000nm(4)480mm=480÷1000m=0.48知识点 单位换算闯关点拨 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 的单位作等量代换.解 四个算式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但中间的格式都不对.(1)式中用“100cm ”代换了前面的“m ”,所以中间的“m ”就不应该有了;(2)式中中间没写单位;(3)式中前面的等式显然是不成立的;(4)式用了除法.正确的算式应为:(1)5.2m=5.2×100cm=520cm(2)6.5×106μm=6.5×106×10-6m=6.5m(3)36μm=36×1000nm=36000nm(4)480mm=480×10001m=0.48m 题型二 本组题主要考查你能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例1 如图11-23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 、B两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知识点 考查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技能及读数、记录的能力.在读数前,要认清所用刻度尺的分度解使用刻度尺时,应将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所以对A的测量是不正确的,对B的测量是正确的.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mm,所以读数要准确到mm,B的起始端对准刻度尺的11.00cm处,末端对准13.58cm处,所以长度L=13.58cm-11.00cm=2.58cm.例2 某同学测量一块木块的长度,将一把木质刻度尺如图11-24放置,其错误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刻度尺的正确放置与读数闯关点拨注意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①对准零刻线;②尺要放正;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被测物体边缘所队的刻度线.答(1)被测物体边缘没有对准零刻度线.(2)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3)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例3 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_cm.知识点长度测量中的读数环节与记录闯关点拨本题考查了怎样正确读数和记录实验结果,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所以最后一位是估读数.解倒数第二位数2是表示2cm,所以分度值是1cm,准确值是1.72m,若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172.4cm.题型三知道什么叫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小误差例某同学用1cm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4dm,1.25dm,2.24dn,1.242dm,求该物体的长度.知识点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闯关点拨(1)同一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中的准确值应该是相同的.(2)用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物体物体的长度,可以减小误差.解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cm,能准确到厘米位,估计到毫米位,所以题中1.242dm是错误读数,应去掉,2.24dm比其他三个数据大1dm,显然是测量错误或读数错误,也要去掉.最后三个正确的读数求平均值,即为测量的结果,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 =324.125.124.1dm dm dm ++=1.24dm . 答 该物体的长度为1.24dm .题型四 会用一些特殊方法测量长度例1 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试一试,并把测量步骤和方法写出来.知识点 微小长度的测量方法闯关点拨 细铜丝的直径很小,而常用的测量工具达不到这样的准确程度,不能直接测量,只能用累积法(积多求少法)间接地测量.解 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 圈,如图11-25所示,用分度值为mm 的刻度尺测出线圈的总长度为L ,则细铜丝的直径nL d =.[拓展题] 现有只有两支相同的铅笔,一卷已知直径为1mm 细铜丝,请设法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
析 本题只有两支铅笔和已知直径的细铜丝,没有刻度尺,要直接测出另一卷细铁丝的直径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另僻蹊径,可以利用已知直径的细铜丝和铅笔制作一个简易的刻度尺,即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N 1。
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 2,则可以测出细铁丝的直径.解 将已知直径的细铜丝紧密排绕在一支铅笔上,并记录下细铜丝排绕的圈数N 1。
再在另一支铅笔上紧密排绕相同线圈长度的细铁丝,并记录下相等线圈长度的细铁丝的圈数N 2细铁丝的直径 d=1mm N 1/ N 2.例3 “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从中卫县南长滩(A )入境,至石嘴山市头道坎(B )出境,流经宁夏长度L 。
已知图11-29中单位长度表示60km ,估计L 长约 km 。
知识点 用“化曲为直”的方法来测量曲线的长度闯关点拨 本题是一道联系宁夏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的开放题,涉及数学、物理和地理等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该题把物理上的特殊测量方法和估测宁夏境内黄河长度结合起来,命题独具匠心,对引导学生注意培养综合能力有一定的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用“化曲为直”的替代方法来测量待测长度,此题“化曲为直”的方法有多种。
解 方法一:用刻度尺量出60km 的线段长为l 0,以此为单位长,沿图中黄河AB 段量折线段,数出折线段的个数为6,则L=6×60km=360km。
方法二:以60km的线段为单位长,用圆规截取单位长,并量出图中黄河AB段有n个单位长,则L=60nkm。
方法三:用细线或纸条的CD段与图中黄河AB段重叠,然后再用刻度尺量出CD长为l cm,再量出图中60km线段长为l0cm,则L=60l/l0(km)答黄河在宁夏境内长为397km.(本题估测值在350km至450km之间,均在误差范围内,都可算正确.)友情提示借助一些辅助器材(如圆规、硬币、滚轮、不易拉长的棉线等)把不能直接测量的曲线变为直线,再用刻度尺测量,这就是“化曲为直”的替代方法。
譬如:要测量某曲线长,可用不易拉长的棉线先使它与待测曲线完全重合,然后将软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棉线的长度即为曲线长度;或用硬币沿着曲线从一端无滑动地滚动到另一端,记下硬币滚动圈数,再测出硬币直径,算出硬币周长,则曲线长等于硬币周长乘以圈数。
题型五本组题主要考查你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和时间单位的换算问题例1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h= min= s.(2)1d= min.知识点时间单位的换算闯关点拨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天(d)=24h,1h=60min,1min=60s.解(1)1.2h=1.2×60min=72min=72×60s=4320s(2)1d=24h=24×60min=1440min答(1)72;4320 (2)1440例2 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呵欠知识点考查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时间的熟悉程度闯关点拨本题考查你对1s的感性认识.解根据生活经验,人迅速一眨用时小于1s,而人正常呼吸一次或一个呵欠的时间大于1s,故选B.中考典题精析考题1 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5.5mB.3.5mC.2.0mD.1.5m闯关点拨一个初中学生的身高可取1.6m(也可大些或小些),手向上伸直可达2m.通过目测可以发现,一个人将手向上伸直,离顶还有较大一段距离(约1m),故可以判断天花板高度应在3m左右.答选B考题2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估测、粗测是日常生活、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测长度的方法.小伟同学的家距学校约1.5km的路程.请你写出粗测这段路程的两种方法:是:(1);(2).闯关点拨测一段曲折又较长的路程时,应采用“测少算多”的基本方法.显然这里的“少”是一步长,这里的“多”是总步长.由于路程在1.5km左右,按常规大约要走2500步左右,这样用计数的方法显然很容易发生错误,因此还可运用s=υt的关系,先测出正常步行的速度,再测整段路程运动的时间.除了步行方法外,还可以运用自行车轮胎周长作为“少”代步长或测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解(1)测步长和步数(2)测步行速度和时间智能训练基础知识训练1.36mm= dm,900s= min.(题型一、题型五)2.某同学进行测量记录时因粗心漏掉了单位,请你补上: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为8.2 ,课桌的宽度为0.65 .(题型一)3.图11-30是测量一木块长度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