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试题

(完整版)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单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科研成果不是由我国发明或创造的是( )A .世界上第一个由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B.黑火药和造纸C.发现元素周期律D.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的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2.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16 g O 2中含有N A 个氧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 空气含有N A 个单质分子C.分子数为N A 的CO 、N 2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D.含N A 个Na +的Na 2O 溶解于1 L 水中,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3.发射飞船的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氢和液氧。

如果1 g 液氧中含有n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A.16n B .n C .16n D .32n4.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都是碱性氧化物5.下列关于新制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有Cl 2B.加入Na 2CO 3溶液产生气体,说明氯水有酸性C.加入红色纸条,红纸条退色,说明氯水有漂白性D.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并保持不变,说明氯水有酸性6.当不慎有大量Cl 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该环境中的人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的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A .NaOH B.NaClC.NaHCO 3D.NH 3·H 2O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②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粉末产生 ③过氧化钠可在防毒面具中作供氧剂 ④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FeCl 3 ⑤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都能产生白烟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8.等质量的CH 4和NH 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C.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7∶169.反应A +3B===2C ,若7 g A 和一定量B 完全反应生成8.5 g C ,则A 、B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 .14∶3∶17B .28∶2∶17C .1∶3∶2D .无法确定10.将2.48 g Na 和Na 2O 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 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用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Na 和Na 2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苍白色火焰的是()A.铁在氯气中燃烧B.铜在氯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钠在氯气中燃烧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 mol铝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 AB. 1.7 g双氧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 AC.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D.标准状况下,33.6 L水中含有9.03×1023个水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铜的摩尔质量是80 gB.氨气的摩尔质量是17 mol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m ol-1D. 1 mol氢原子的质量是 2 g4.向盛有氯气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注入约五分之一的液体并振荡,观察下图所记录的现象,其中判断各瓶所注入的液体正确的是()A.①中为硝酸银溶液B.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C.③中为蒸馏水D.③中为澄清石灰水5.决定一定量的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分子的大小B.气体分子的质量C.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D.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大小6.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B.溶液的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C.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D.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7.下列关于钠与氧气的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少量的O2反应生成Na2O,Na与过量的O2反应生成Na2O2B.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发生反应2Na+O2===Na2O2 C.Na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反应,最终生成NaHCO3D.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Na2O2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氧气和氮气分子数相同B.等温等压下,二氧化硫气体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 5 mol氧气和 2 mol氮气,两容积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D.等温等压条件下, 5 mol氧气和 2 mol 氢气的体积之比等于5∶2L-1氢氧化钠溶液,含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9.50 mL 0.6 mol·A.0.03 molB.0.04 molC.0.05 molD.0.06 mol10.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1.5 mol H2O和2.5 mol水B. 2 mol H2SO4和5 mol硫酸C. 1.2 mol H2和1.6 mol氢D.10 mol Ne和12 mol氖原子11.下列关于新制氯水及久置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久置的氯水变为无色B.新制的氯水漂白作用强,久置的氯水漂白作用很弱C.新制的氯水所含微粒种类多,久置的氯水所含微粒种类较少D.新制的氯水中无氯离子,久置的氯水中含有氯离子12.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在常温常压下, 1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 AC.32 g氧气含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11.2 L H2O含有N A个H原子13.关于0.2 mol·L-1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0 mL该溶液中含0.8 g NaOHL-1的硫酸溶液反应形成中性溶液B.200 mL该溶液与100 mL 0.2 mol·C.100 mL该溶液中约含0.02×6.02×1023个Na+D.配制含 1 L水的该溶液,需NaOH的质量为8 g14.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防止钠与水反应时燃烧,可将该反应置于试管中进行,以减少与氧气的接触B.钠着火时应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D.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主要反应产物为过氧化钠15.将40 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配制成 1 L溶液,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1A.0.1 mol·L-1B.0.5 mol·L-1C. 4 mol·L-1D. 1 mol·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将190 g 氯化镁溶于水配制成 1 L溶液。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

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现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O3)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1 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分子个数之比为()A.1∶1∶1B.1∶2∶3C.3∶2∶1D.6∶3∶22.氯气有毒,曾被法西斯制成毒气弹用于侵略战争。

当这种毒气弹爆炸时,通常的防御方法是() A.人、畜应躲到低洼的地方B.人、畜应到较高的地方去C.人、畜应多饮豆浆和牛乳D.可用饱和食盐水浸湿软布蒙面3.下列关于氯气、液氯、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B.氯气、液氯、氯水中都含有氯分子C.氯气、液氯、氯水都是混合物D.光照条件下,氯水的酸性减弱4.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B.有气体生成C.有红色物质析出D.钠熔成小球,浮游在液面上四处游动5.金属Na分别在过量的O2与Cl2中燃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应类型均为化合反应B.反应都很剧烈C.都发光发热D.都生成白色固体6.在120 ℃的条件下,将总质量为7.2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产物立即通入盛有足量Na2O2的反应管,固体的质量增加()A.2.1 gB.3.6 gC.7.2 gD.无法确定7.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④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B.物质的摩尔质量是该物质1 mol时的质量C.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D.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9.将Na2O2投入FeCl3溶液中,对观察到的现象描述准确的是() A.生成白色沉淀B.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红褐色沉淀C.既有气泡产生,又生成白色沉淀D.有气泡产生,无沉淀生成10.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②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④Na-K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⑥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2O2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C.③④D.全部11.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A.钠B.铜C.氢气D.铁12.要使100 mL 2 mol·L-1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1倍,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100 mL水将溶液稀释B.向溶液中加入0.2 mol NaOH固体,并使之完全溶解C.将溶剂蒸发掉一半D.将原溶液浓缩至50 mL(无NaOH析出)13.在0.6 mol Ba(OH)2中,含有OH-的数目是()A.约为1.2B.约为7.22×1023C.约为6.02×1023D.约为3.01×102314.已知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态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密度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体积的氮气和一氧化碳B.不同温度同体积的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C.同体积、同压强的氮气和乙烯D.同温同压下的一氧化碳和氮气二、实验题(共3小题)16.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

【高一】2021年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1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2021年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1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2021年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1章测试题(含答案)卷(一) 第1章(45分钟100分)(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丛刊印刷!)一、(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观点中,不恰当的就是(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确实出现了化学反应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出来具备生理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化学发展史的了解和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的掌握。

近代化学中,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故c项错误。

答案:c2.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解析:a项应平视液面,存有一处错误;b项存有两处错误:无法在量筒中吸收浓h2so4;吸收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重新加入水中;c项应用领域大烧杯秤naoh,存有一处错误;d项必须用玻璃棒烘烤,存有一处错误。

答案:b3.(202111滁州高一检测)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可以存有“1+1≠2”的现象。

通常情况下,以下各种混合或反应过程中,“1+1”不等同于“2”的就是( )a.1g酒精和1g水混合后的总质量b.100l酒精与100l水混合光滑后税金溶液的总体积c.温度一定时1gh2o溶解1g硝酸钾后,所得溶液的质量d.1g氢氧化钠溶液和1g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答案:b4.在标准状况下,以下物质所占到体积最小的就是( )a.98gh2so4 b.56gfec.44.8lhcld.6gh2解析:在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中,气体的体积最大,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由于hcl为2ol,而h2为3ol,故答案为d。

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鲁科版必修

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鲁科版必修

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鲁科版必修LELE was finally revis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高一化学第一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从第ⅢB族到第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B.元素的性质等同于该元素单质的性质C.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D.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半径比值最小的是( )A. NaFB. MgI2C. BaI2D. KBr4.已知X、Y、Z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非金属活泼性: Y<X<ZC.原子半径:X>Y>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X+Z)5.最近,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出我国首批氧-18气体。

氧-18是氧的一种稳定同位素,称为重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 g氧-18气体的物质的量是B. 重氧气体的体积是2.24 LC. 重氧气体的摩尔质量是36 gD. 重氧水所含中子数约为×1023个6. 下列各组微粒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A.OH-、H2O、F-B.NH3、NH+4、NH-2C.H3O+、NH+4、NH-2 D.HCl、F2、H2S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周期元素中,Ⅶ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 Ⅶ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 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 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只有一种元素的单质呈液态B.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是从自然界中发现的C.过渡元素不全是金属元素D.常温常压下,气态单质的分子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R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L<RB.L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Q<TD.L、Q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11..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数为36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元素单质X2的平均式量为7112.有A、B两种原子,B原子的M层比A原子的M层多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

鲁科版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鲁科版高一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神木七中高一年级化学周日测试(鲁科版第一章)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比较C.观察D.分类3.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A.NaOH B.Na2O C.Na2O2D.Na2CO3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A.漂白粉被氧化了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5.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C.氯气能溶于水D.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6. 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

A. 10mL 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B. 30mL 0.1mol·L-1的氯化钙溶液C. 30mL 0.2mol·L-1的氯化钾溶液D. 40mL 0.25mol·L-1的氯化钠溶液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B. 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C. 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D. 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18.实验室中需要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9. 2.16g X2O5中含有0.1mol 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综合测试02(含答案)

第1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关于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只研究自然界存在的物质B.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C.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制造出使人长生不老的“仙丹”D.化学的研究层面越来越广,原子核的变化也已成为化学研究的范畴2.下列给出的广告用语,从化学角度看无科学性错误的是()A.“K”牌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大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不含任何元素,真正的“绿色”食品NH HCO)产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50%,含氮量高,价格低廉,是农民朋D.本厂生产的碳酸氢铵(43友增收致富的好帮手3.某同学在家中将白醋和食用碱面混在一起后,产生了大量的气泡,他想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究此气体的性质,设计了如下研究程序,合理的是()A.观察(得出气体的物理性质)→分类(预测气体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预测)→比较得出结论,对于异常现象再预测,再实验,再验证B.分类(预测气体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气体的物理性质)→实验→比较并得出结论C.观察(得出气体的物理性质)→实验→分类(预测气体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D.实验→分类(预测气体的物理性质)→观察(得出气体的物理性质)→比较并得出结论4.下列物质不能使红墨水褪色的是()A.活性炭B.过氧化钠C.NaCl溶液D.漂白粉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钠②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铜③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可放出氧气④氯气与铁反应生成三氯化铁⑤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雾⑥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④⑥6.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③过氧化钠投入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④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A.仅①②B.仅②③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Cl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7.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2A.图Ⅰ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Cl的气味B.图Ⅱ中:闻2C.图Ⅲ中:生成棕黄色的烟Cl可与NaOH反应D.图Ⅳ中:若气球干瘪,证明2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设AA .1 mol 氯气与足量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A NB .常温常压下,32 g 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A NC .标准状况下, L a 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236.021022.4a ⨯⨯个 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236.0210⨯个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 .1 L 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 L 氧气的质量小D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 +数目一定相等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50 mL 量筒中配制10.1000 mol L −⋅的碳酸钠溶液B .30.5 mol O 与311.2 L O 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C .分子总数为A N 的2NO 和2CO 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A ND .常温常压下,22.4 L 的2NO 和2CO 混合气体中含有2A N 个氧原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1231 mol L Na CO −⋅溶液500 mL ,将23Na CO 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B .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31.84 g cm −⋅)与110 mL 18.4 mol L −⋅的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C .制成10.5L 10 mol L −⋅的盐酸,需要HCl 气体112 L (标准状况)D .1350 mL 1 mol L AlCl −⋅溶液中的()Cl c −与175 mL 2 mol L −⋅氯化钙溶液中()Cl c −相等12.在标准状况下,将 L A V 气体(摩尔质量为1 g mol M −⋅)溶于0.1 L 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1 g mL d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 mol L 2240Vd MV −⋅+ B .11000 mol L 2240Vd MV −⋅+ C .11000 mol L 2240VdM MV −⋅+ D .1 mol L 22.40.1MV V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3.(8分)(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S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分层作业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分层作业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练习含答案

分层作业2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题组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2024山东鄄城一中模拟)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与氧气和水反应,还能与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

要研究金属钠与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没有用到的是()A.实验法B.观察法C.分类法D.比较法题组2.钠的性质2.(2024天津八中模拟)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C.实验室取用金属钠可直接用手拿D.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3.(2024山东实验中学模拟)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小的是()①CuCl2溶液②HCl溶液③饱和NaOH溶液④Na2SO4溶液A.①③B.①C.③④D.②③题组3.Na2O和Na2O2的性质及比较4.(2024福建三明一中模拟)下列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Na2O与Na2O2分别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二者现象相同B.Na2O2和Na2O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分别为1∶1和1∶2C.将少量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该实验可以用pH试纸来检验生成的溶液是否显碱性D.可用水来检验某Na2O样品中是否含有Na2O25.(2024湖北襄阳六中模拟)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B.Na、Na2O和Na2O2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最终都会变成Na2CO3C.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D.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题组4.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综合6.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是碳酸钠B.D应密封保存C.A与O2反应只能生成BD.反应①②中生成的气体相同7.(2024山东莱阳一中模拟)Na2O2用途广泛,可用于医药、印染、漂白及用作分析试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第一章检测题
第I卷选择题(共6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4分,共68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B.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比较C.观察D.分类
3.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A.NaOH B.Na2O C.Na2O2D.Na2CO3
4.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果晾置在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会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 CO2反应充分,生成了较多量的 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5. 下列溶液中含Cl-浓度最大的是()。

A. 10mL 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
B. 30mL 0.1mol·L-1的氯化钙溶液
C. 30mL 0.2mol·L-1的氯化钾溶液
D. 40mL 0.25mol·L-1的氯化钠溶液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
B. 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C. 32g氧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
D. N A个氧气分子和N 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为1∶1
7.实验室中需要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8. 2.16g X2O5中含有0.1mol O,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16
B. 28
C. 14
D. 31
9、1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成50 mL,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2 mol/LB、0.05 mol/L
C、0.25 mol/L
D、0.5 mol/L
10.下列制取氯水并吸收尾气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11.自来水可以用氯气消毒。

如果实验室中临时没有蒸馏水,可以用自来水配制某些急需的药品,但有些药品若用自来水配制,则明显会导致药品变质。

下列哪些药品不能用自来水配制()。

A.Na2SO4B.NaCl C.AgNO3D.AlCl3
12.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氧原子数之比为16∶11
B. 密度比为11∶16
C. 体积比为1∶1
D. 体积比为11∶16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L-1的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1 mol NaCl
B.从1L 0.5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1mol·L-1
C.0℃时,1 mol Cl2的体积约为22.4 L
D.1 mol·L-1的Ca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14.已知1gN2含a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A.a/14 mol-1 B.a/28 mol-1 C.14a mol-1 D.28a mol-1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g
B、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
C、任何物质的摩尔质量都等于他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D、CO2的摩尔质量是H2的摩尔质量的22倍
16.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跟3体积Y2(气)化合生成2体积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A. XY3
B. XY
C. X3Y
D. X2Y3
17. 一定量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 g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恰好增大一倍,体积变为62.5 mL。

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2.2 mol / L
B. 4 mol / L
C. 5 mol / L
D. 6.25 mol / L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32分)
18. (6分)新制的氯水含有的分子和离子,现分别做如下实验: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上述溶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起作用的粒子是_____。

19.(6分)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NH3、HCl,它们的物质的量比是,它们所含的分子个数比,它们的质量比是。

20.(12分)将钠投入水中,会产生如下现象,请解释其原因:
(1)钠浮在水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有酚酞的水变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以推知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8分)
21、(8分)把11.2L标准状况下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250 mL的溶液,计算:(要求有过程)
(1)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将该溶液与足量的锌反应,在标准状况下能生成氢气多少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