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正确地《中国现当代文学二》(二)期末复习提纲.doc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

中国现付文学史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1930.3.2, 左联在上海成立,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
2、30年付三大文学派别是左翼、京派、海派。
3、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中国作家是茅盾,其创作于1932年6月的短篇小说付表作是《林家铺子》。
4、“文协”曾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两个口号,创办了会刊《抗战文艺》o5、沙汀的著名“三记”是指长篇小说《困兽记》、《淘金记》、和《还乡记》。
6、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是阮章竞。
7、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是屮国现付最具付表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强调写实主义,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
8、&迅的《狂人H记》是屮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付型短篇白话小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9、沙汀“三记”中的第一部是《淘金记》,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來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10、1922年3月,湖畔诗社成立于杭州,其成员应修人、冯雪峰等曾出版诗歌合集,以写爱情诗闻名。
11、钱钟书的《围城》是中国现付杰出的讽刺小说,被誉为“现付儒林外史”。
12、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曾被誉为“民国《红楼梦》。
”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研宄会答:(1) 1921年1月4 H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2)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
(3)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
(4)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5)他们在文学观点上与创造社论争,形成了现付文学中的两种文学观念的互补,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对打破其文坛的垄断起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新文学的读者阵地和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题型:一、填空(1分*15=15分)二、名词解释(3分*5=15分)三、简答题(5分*4=20分)四、论述题(15分*2=30分)五、评论(20分)第一章:1949-1976文学思潮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P4)1949年在北平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P4-8)(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2)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是继胡适之后的“新红学派”的代表人物。
(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P9)(1)提出: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具体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3)积极评价:①在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研究上表现出摆脱教条和冲出禁区,大胆探索的精神。
②重视人情和人性,回归人的文学,宗璞的《红豆》;钱谷荣的《论“文学和人学”》(4)是否落实:1956年下半年到1957年上半年,该方针起到了积极影响,反右斗争断送了贯彻“双百”方针的成果。
4.文艺界的反右斗争(P10)1957年文艺界的反右斗争把贯彻“双百”方针而提出的一些作品和文艺观点,打成“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修正主义的文艺理论纲领”。
5.“左”倾思潮的升级给文学事业造成的新损失(P12)1962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向全党全人民发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号召,强调要狠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康生诬陷李建彤的长篇小说《刘志丹》是为“高岗翻案的大毒草”第二章:五六十年代小说1. 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P17)2. 三红一创(P17)(1)《红岩》作者:杨益言、罗广斌;主要人物:江姐等。
《当代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指导的填空题1.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2.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3.一般认为,出现在“文革”前的“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1958)年。
4.京剧《沙家浜》是从沪剧(《芦荡火种》)移植的。
5.在20世纪8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黄修己)在《传统要发扬特征不可失》一文中指出,“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
6.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着舒婷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
7.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洪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描写。
8.(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中他曾以“文珊”的笔名创作过小说〈〈波动〉〉。
9.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
10.京剧“样板戏”的配器,吸引了多种中国其他乐器和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器混合编队,但仍以传统京剧的“三大件”为主,这三大件是指高胡、二胡和(月琴)。
11.当年在〈〈红灯记〉〉的扮演李铁梅的演员是(刘长瑜)。
12.京剧〈〈红灯记〉〉的编剧和导演分别的翁偶虹)和阿甲。
13.“朦胧诗”虽然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但这一诗派的得名,最初却来自于(章明)那篇有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14.较早对朦胧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检阅的文章是(谢冕)的〈〈失去平静之后〉〉。
15.在赵树理研究中,对赵树理作品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2)年召开于大连。
16.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之前,曾在非正式刊物(〈〈今天〉〉)上发表过。
17.公刘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星星〉〉)。
中国现当代文学期末大二下复习资料.doc

伤痕小说:8()年代,从“四人帮”专制主义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人民,以强烈的批判性、暴露性和震撼人心的悲剧性,描写在专制主义与极“左”路线统治下人性遭摧残,人权被剥夺的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导。
(刘心武《班主任》揭露“文革”带来伤痕、毒害;卢新华《伤痕》)反思文学:从政治、社会层面还原“文革”荒谬木质,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
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深邃、清醒,主题更深刻。
带有更强理性色彩。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讴容《人到中年》、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突破单纯政治、社会视角,从文化角度思考人、发现人。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社会矛盾,记录改革艰难。
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形象的塑造,称为新人形象塑造。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贾平凹《腊月•正月》、高晓声:陈奂生系列《陈奂生上城》,典型表达中国广大农民阶层存在的复杂精神现象,注重当代农民,教育农民。
新写实小说:创作特点:①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呈现出的现实生活应有原生态的感觉。
②主题: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无奈,庸俗无聊,耗费人生。
③采用客观化叙述态度,提倡“零度介入”,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故乡天下黄花》汪曾祺:《沙家浜》《受戒》《大淖记事》忧伤、内在欢乐、乐观:我的作品缺乏一种崇高、悲壮的美,我追求不是深刻, 是和谐。
80年代末风格从平淡转向苍凉,小说里了无战争风云,仿佛世外桃源,突现人与人之间朴素美好的情感,艰辛中不乏温暖善良。
小说中插入大量风俗人情,人与自然的和谐,淡化现实灾难,“散”为文无法。
叙述语言俭省、疏放、淡远,从中透出凝重,显现奇崛,显出灵动、清逸的风致,开启新时期小说散文化先河。
闲聊随意的方式结构小说,将口语的活泼与古典的优雅结合,显示传统“讲故事”魅力,最大程度缩短口头语与书面语间距离,是小说阅读有“听”的效果。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精华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精华版名词解释:1、第一次文代会:背景: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上的崩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文艺界就在酝酿和讨论革命文艺的新使命。
1949年3月22日,华北文化艺术委员会和华北文协举行茶会,郭沫若在会上提议发起召开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成立新的全国性的文艺组织,得到与会者一致同意。
时间:1949年7月2日-7月19日地点:北平内容即观点:周总理:《政治报告》(文艺斗争原则和文艺队伍建设问题)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要求对文艺加强党的领导)茅盾:《在反动派反对和压抑下斗争和发展的文艺》(党的政策来衡量作品的政治性和艺术性)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从理论高度为现代文学定性-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历史意义: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队伍的大会师,它标志着三十年现代文学的终结和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明确了新中国文艺为人民服务,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团体联合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消极影响:文学新规范的建立,终于使中国文学史无前例的成为政治的工具。
2、‘双百’方针:背景: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全国工作的重心开始由群众性的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思想文化领域,纠正左倾思想的影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解放科学文化生产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概念: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新民歌运动:1958年春天,毛泽东指示要搜集民歌:“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4、山药蛋派:在赵树理的影响下,文坛出现了一个以山西作家为主体的‘山药蛋派’这一文学流派,是我国当代小说历史上第一个有鲜明特色的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创作特色是;他们都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大多比较注意反映人民内部矛盾,较多描写中间人物,十分讲究民族的和地方特色,语言大众化、群众化,都有朴素、幽默的风格。
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现当代文学复习提纲1)1979年10月30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1983年发表的《美食家》被认为是陆文夫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
作者将拯救苏州美食文化的重任赋予一个嗜吃如命的食客,其历史沧桑感和反讽意味不言而喻。
《小贩世家》通过馄饨贩朱源达从小贩世家到工人世家的大半辈子的人生遭遇以及心灵创伤,揭示“左”的顽症对一个普通小贩的摧残。
3)《随想录》(1978—1986,共有《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是巴金晚年的重要作品,也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收获。
4)1982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绝对信号》,标志着小剧场运动的复兴。
5)张贤亮在新时期最初引起很大反响的作品是短篇小说《灵与肉》,讲述的是主人公许灵均苦难的人生历程以及他在土地和乡亲中找到灵魂归宿的精神历程。
5)《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刘恒90年代中后期的重要作品。
6)阿来的长篇处女作《尘埃落定》,以奇异的艺术感觉、神秘的叙述风格以及来自语言和文本深处的那种独特魅力,为90年代的先锋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本时期文学创作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作品向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声势显赫的土司家族、土司王朝覆灭的故事。
7)《白鹿原》是陈忠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97年以“修订本”获第四届矛盾文学奖。
该书被称为“民族灵魂的秘史”。
8)王安忆在90年代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她的长篇小说《长恨歌》。
《长恨歌》的成功首先在于她写活了一个奇特的女人——王琦瑶。
9)标志余华艺术转型最终实现的是发表于1995年的长篇小说《许三多卖血记》。
10)王小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时代三部曲”(其中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三部小说集。
)《黄金时代》共收录了王小波的5部中篇小说,其中的《黄金时代》和《革命时期的爱情》被公认为是王小波的代表作。
11)发表于1978年第1期《人民文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
大学现当代文学2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现当代文学2WX212007——在线考试复习资料2021版一、单选题1.《冈底斯的诱惑》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A2.《透明的红萝卜》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C3.《系在皮绳扣上的魂》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D4.《爸爸爸》的作者是()A.马原B.韩少功C.莫言D.扎西达娃答案:B5.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不包括()A.马原B.残雪C.刘索拉D.路遥答案:D6.以下作品中不属于张承志创作的是()A.《大墙下的红玉兰》B.《黑骏马》C.《金牧场》D.《北方的河》答案:A7.《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的作品A.从维熙B.梁晓声C.孔捷生D.史铁生答案:B8.《我那遥远的清平湾》是()的作品A.从维熙B.梁晓声C.孔捷生D.史铁生答案:D9.《在小河那边》是()的作品A.从维熙B.梁晓声C.孔捷生D.史铁生答案:C10.汪曾祺属于()作家A.京派B.海派C.左翼作家D.第三种人答案:A11.1964年夏天,康生突然发难,把()作为坏戏的典型,号召大家批判。
A.《刘志丹》B.《李慧娘》C.《王昭君》D.《“有鬼无害”论》答案:B12.不属于高行健的创作是()A.《绝对信号》B.《野人》C.《街上流行红裙子》D.《车站》答案:C13.戏剧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标志性开端,始于1944年。
这一年延安评剧院上映了由杨绍萱.齐燕铭执笔的新编历史剧()。
A.《逼上梁山》B.《霓虹灯下的哨兵》C.《茶馆》D.《千万不要忘记》答案:A14.《假如我是真的》又名()A.《假如我是骗子》B.《骗子》C.《飞天》D.《假如》答案:B15.陈翔鹤早年属于下列哪个著名文学团体的成员?A.文学研究会B.“浅草社”和“沉钟社”C.创造社D.语丝社答案:B16.以下哪篇文章不属于人道主义问题讨论的范围()A.《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B.《理一理我们的“根”》C.《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D.《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答案:B17.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创作于哪一年?A.1958年B.1959年C.1960年D.1957年答案:B18.《为文艺正名——驳“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首次发表在()的第四期。
当代文学 大二下学期 复习资料

什么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当代文学的成就:第一、题材内容不断扩大,无限广阔;第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多姿多彩;第三、表现形式与手法日益多样化;第四、形成了一支层次丰富、老中青结合的作家队伍一、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1.创作题材: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一)革命历史题材:史诗风格、纪实品格、政治色彩(二)现实生活题材(三)揭露现实与人情人性2、题材的分类与等级分类的尺度:时间:历史与现实空间:工、农、兵、学分类的依据题材的价值等级3、本时期小说形态“单一化”是这一时期小说形态的总体特征。
表现在:①、言情、武侠小说失去了合法化的地位②、讽刺、幽默的小说也不能继续推进③、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也没了生存空间④、与小说形态的单一相关联的是小说风格的单一:奔放、雄伟、刚健、热烈4、“十七年”小说的美学特征①.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革命英雄主义的情绪和基调。
②.民族化和大众化成为作家追求的艺术方向。
③. 以突出工农兵正面人物为主的人物塑造原则,5、本阶段文学的缺陷①、文艺政治化②、题材单一化③、手法简单化③、人物形象扁平化⑤、作家非专业化二、政治抒情诗的诗学观念和美学观念第一,强调诗歌的工具职责与为政治服务的直接性、主动性第二,选材上直接面对重大的政治事件第三,诗中的“我”常以“阶级”“人民”的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充分本质化、社会化第四,一般都采取“宏大叙事”的表意策略。
第五,诗情表达上,常采用反复渲染、铺陈的手段,重视节奏分明、声韵铿锵的音乐感,对偶、排比手法和华辞丽句的形式三、郭小川诗歌的风格特色鲜明的时代感、昂扬的革命激情与浓烈而深刻的哲理性总体形象的鲜明性和完整性内容更加具体,生活气息更浓,形象性更鲜明(一)思想内容:第一,祖国人民的颂歌;第二,继续革命的战歌—1、抒写公民建设祖国的激情(不足:情感真诚但表达显得直露。
因为过于强烈的政治性介入,诗的功利目的过于明显,缺少令人咀嚼、回味的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文学》提要——蔺瑞娟1、第一次文代会召幵的时间、确定的文艺总方针、指出的文艺总方向。
P227时间:1949年7月2日至19日总方针: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
总方向:指出了建国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2、本时期文学创作的人学观及主要的两个核心无产阶级的,革命的人学观。
(视阶级性为人的本质,以阶级取代个人,以阶级分析的方法判别人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满怀信心地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来完成对于“人”的种种文学想象。
)核心观念:以“为政治服务”为核心的文学观念,以阶级论、革命论为核心的“人”的观念。
3、双百方针提出的时间、内容及双百方针提出以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的两类新颖的作品。
时间:1956年5,6月间。
内容: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竞争。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米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木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该采取简单的方法解决。
一类是直面现实矛盾,大胆“干预生活”,突破了长期以来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王蒙《组织部信赖的年轻人》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等)另一类是突破被长期封锁的人情,人性的禁区,把笔触伸向人物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的弊端(邓友梅《在悬崖上》李威伦《幸福》丰村《美丽》)4、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根本任务论;“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两结合”: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
(1958.5)“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根本任务论”: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论。
5、“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赵树理的主要作品;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西李马胡孙)赵树理代表作:《三里湾》《登记》《李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
6、几部红色经典作品的作者、内容梗概、主要人物、突出特色。
①《红旗谱》(由三部分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梁斌。
小说以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背景,通过燕赵大地上两家农民三代,围绕“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 两个中心事件,书写了当时农村与城市革命运动,阶级斗争的阶段性历史过程。
主要人物朱老巩,严老祥-►朱老忠,严志和大贵,二贵,运涛,江涛。
突出特色:形象的论证了农民——革命的主力同盟军——与革命之间天然的血緣关系。
②《创业史》刘青,小说描写了陕西渭河平原下堡乡的蛤蟆滩互助组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历程。
(富裕中农)郭世富,(反动富农)姚世杰,(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代表人物)郭振山,青年农民,共产党资梁生宝。
是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史诗性”,“纪念碑”式的创作。
③《青春之歌》杨沫,知识分子林道静的革命成长之路。
(“胡适派”)余永泽,(共产党人)卢嘉川,江华。
形象昭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应走的正确认识道路:从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改造成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7、了解王蒙的创作概况;分析《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1978年重新发表小说,称为新时期文坛最活跃的作家之一,先后出版中篇小说集《深的湖》、《相见时难》、《坚硬的稀粥》等,以及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系列长篇小说(《恋爱的季节》、《失恋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一篇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作品,在当代文学中它第一次闯进了一个文学题材的禁区,大胆揭露了我们党的心脏——党的领导机关中所发生的病变,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一种非凡之举,表现出王蒙用文学干预生活的惊人的勇气。
小说表现了强烈的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主题,刘世吾这个官僚主义者形象的塑造也具有典型意义。
8、郭小川为何被称为“战士诗人”;少数民族题材的诗歌主要诗人;“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代表诗人。
郭小川:《致青年公民》确定地位,《致大海》,《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望星空》(1959)。
“战士诗人”:他的诗总是呈现出政治立场与艺术追求的难以协调。
少数民族题材的诗歌主要诗人:公刘,《西双版纳组诗》《西盟的早晨》《佧佤山组诗》《迟开的蔷薇》(爱情),白桦,顾工,周良沛,梁上泉,高平,杨星火,高缨,闻捷《天山牧歌》1956白洋淀诗群P267:芒克(姜世伟)《秋天》,多多(栗士征)《当人民从干酪上站起来》,林莽(张建中)《悼念一九七四年》,根子(岳重),宋海泉,方含(孙康)9、“第四种剧本”的概念及代表作品。
1956年出现的“第四种剧本”是相对于三种主流剧本(表现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斗争的工厂剧本;入社和不入社斗争的农村剧本;我军和敌军军事斗争的部队剧本)而言的。
这些剧本一方面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爱情、道德和复杂内心世界;另一方面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干预生活,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是忠于生活、诚于写实、真正写人的剧本,是按生活本来面目写工农兵的剧本。
被称为“第四种剧本”。
代表作品:《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同甘共苦》岳野、《洞箫横吹》海默、《还乡记》赵寻、《归来》鲁彦周、《葡萄烂了》王少燕10、老舍建国后的主要作品;简论《茶馆》民族化特色及“叙情性”和特点。
以剧作家身份出现在文坛上。
《方珍珠》,《龙须沟》,《一家代表》,《生日》,《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神拳》。
民族化特色体现在①活的“老北京”②浓浓的北京味③地道的中国人④沉沉的历史感。
“叙情性”和特点:通过以情带事,事中含情的叙事方法展开,在情感的流动中写人记事。
情感的节奏(趋于弥散,呈现无奈而微妙的色彩),情感的层次(微妙的趋上的情感和沉重的下落情感不断交织。
),情感的色调(含情的“荒诞”)11、了解散文三大家各自的主要特点。
杨朔:构思上寓大于小,寓远于近,意境上比兴取义,象征比附,结构上峰回路转,卒章显志。
秦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
作者尽管不能规避当时“颂歌”的思想模式,但说古论今,谈天说地,想象丰富,风趣幽默,以知识性的材料阐释作品的思想,加上纵放收聚,仰扬张弛,洒脱豁达的文笔,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魅力刘白羽:常常以五六十年代现实生活与往昔战争岁月的两相对照,展开有关时代的,哲理的议论来进行热烈的抒情,而且把强烈的抒情和鲜明的政治性结合起来,造成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冲击力量,风格雄浑豪放壮美。
12、“八个样反戏”的具体剧目。
京剧改革成果《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13、引起对西方现代派文艺进行大讨论的主要文章;“东方意识流”特征的代表作品;先锋文学的特征及主要作家。
①1982年(《外国文学研究》上发表的)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
②代表作品:王蒙的《夜的眼》《春之声》《海的梦》等一系列小说。
③特点: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复制性。
主要作家残雪,莫言,马原。
14、伤痕小说的开山之作、名称的由来;反思小说、寻根小说的含义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P2971.伤痕小说开山之作:刘心武1977年11月《班主任》,名称由来:1978.8.11《文汇报》卢新华《伤痕》2.反思小说: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内容更为丰富深厚,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茄志娟1979. 2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剪辑错了的故事》,被视为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
代表作主要有鲁彥周《天云山传奇》、刘真《黑旗》、高晓声《李顺大造屋》等。
3.寻根小说: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
代表作:韩少功《爸爸爸》,《归去来》。
阿城《棋王》,《遍地风流》。
贾平凹《古堡》,《远山野情》,郑万隆《异乡异闻》,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老》15、了解改革小说的主要作家及作品。
蒋子龙《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乔厂长上任记》(1979成名作,幵改革小说之先河)。
张锲《改革者》,张一弓《赵镢头的遗嘱》,水运宪《祸起萧墙》,柯云路《三千万》,《新星》,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贾平凹《腊月•正月》,何士光《乡场上》,王蒙《坚硬的稀粥》,路遥《平凡的世界》。
16、寻根小说的主要特点及作家对“根”的态度。
主要特点: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的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底蕴。
态度:一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邛友梅的《烟壶》,《那五》,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
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王安忆的《小鲍庄》。
三是持历史主义态度,冯骥才的《神鞭》,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17、马原小说的先锋性探索。
P314惯用“元小说”叙事。
对叙述本身极为重视,所叙述的故事不追求事件的逻辑联系,也没有情感和情绪的联系,而是若干个兀自独立的片段。
18、王蒙的主要作品并分析倪吾诚的人物形象。
他是王蒙小说《活动变人形》的主人公。
从小就对对中国封建文化中“缠足”的野蛮,“拜祖宗牌位”等愚昧事宜深恶痛绝,并采取了种种极端行为向其发起挑战。
推崇现代西方文化的文明、科学、个性幸福等价值理念,渴望现代爱情,但他对西方文化以及现代文明的接受没能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囫囵呑枣,食而不化。
是一个全盘接受现代文明,极端迷恋西方文化的“香蕉人”。
19、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及特点(文本特征〉。
P293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
文本特征:①粗糙素朴的不明显包含文化蕴含的生存状态,不含异质性和想象力的生活之流。
②简明扼要的没有多余描写成分的叙事,纯粹的语言状态与纯粹的生活状态的统一。
③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事情感,隐匿,缺席式的叙述。
④不具理想化的转变力量,完全淡化价值立场。
⑤尤其注重写出那些艰难困苦或无所是从的尴尬生活情境。
20、《红高粱》的叙事策略及语言特色;莫言其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
P312追求强烈的“陌生化”效果。
小说的展幵是由感觉引导,由情绪推动。
叙事策略:借鉴福克纳的意识流手法和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打破时空秩序和情节逻辑。
在语言的运用上,追求一种富有力度的表达,一切都服从主体的自由创造和审美快感。
重视感觉,大胆运用比喻,夸张,同感,还有对于语言色泽的选择和气势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