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符号意义

合集下载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

语文常用标点符号9、常用标点符号一览表名称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引号符号。

,、;:?!“” ‘’用法说明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举例说明大堰河,我的保姆。

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赶上去。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我们党员群众不会拥护那种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间的停顿义、风头主义、有个人野心的人,来做我们的领袖。

表示一句话中并联列分句之我们相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间的停顿用以提示下文用在问句之后表示强烈的感情 1、表示引用的部分 2、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着重指出的部分3、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表示文中注释部分表示文中省略部分 1、表示下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有括号的作用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表示意思的转折4、表示声音的延长 5、表示事物的列举分承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鲁迅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关于“两基”的问题,你们研究一下。

这样的“理论家”实在是少一点好。

祥符中,禁火(宫禁失火)。

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打开知识宝库存的钥匙——节目。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背后“哑——”的一声大叫……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力学鲁迅(1881—1936)“北京—兰州”特别快车;亚洲—太平洋地区要研究明清小说,可以查阅《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一二·九”;“诺尔曼·白求恩” 我们学习马列主义,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括号省略号破折号()…… ——连接号—1、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2、表示相关的人或事物的联系书名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的名称· 例.___表月份、日期之间的分界,表示人名中的音界表示文中需要强调的部分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

语文句中符号的作用

语文句中符号的作用

语文句子当中符号的作用引号的作用•a.表示引语•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d.表示否定和讽刺•e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a.表示引语•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

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引号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但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卢沟桥烽火》)•2、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之谜》)b.表示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这种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卢沟桥烽火》)•2、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人类的”老师“》)c.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海伦·凯勒》)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

”中日友谊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语文符号用法

语文符号用法

语文符号用法当我们书写文字时,语文符号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思想,准确传达信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文符号及其用法的科普介绍:1. 逗号(,):逗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

它用于分隔句子中的短语和成分,帮助读者理解句子结构。

逗号还可以用来列举事物或表示插入语。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和香蕉。

”中的逗号用于分隔列举的水果。

2. 句号(。

):句号用于结束一个句子。

它表示句子的完整性,让读者知道一个句子已经结束。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中的句号表示这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3. 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它放在一个句子的结尾,表示提出问题。

例如:“你喜欢吃冰淇淋吗?”中的问号表明这是一个问题。

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感叹语。

它通常用在感叹句的末尾,表示惊喜、兴奋、愤怒等。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中的感叹号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惊叹之情。

5.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一个解释、说明、列举或引语。

它在句子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例如:“他说了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中的冒号引出了一个名言。

6.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句子或独立的子句,起到分割的作用。

它比逗号的分割作用更强,但比句号的结束作用更弱。

例如:“他喜欢打篮球;她喜欢踢足球。

”中的分号将两个相关的动作分开。

7. 引号(‘’、“”):引号用于引述别人的话或表示特殊含义。

单引号和双引号的使用根据不同的语境而定。

例如:“他说:‘我很高兴见到你。

’”中的引号引述了他的话语。

8. 括号(()、[]、{}):括号用于标示附加说明、插入语或补充信息。

不同类型的括号在使用场合上略有不同。

例如:“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参加这个讲座。

”中的括号提供了对“学生”的补充解释。

9. 省略号(...):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暗示的意思。

它在句子中起到延伸或悬念的作用。

例如:“她看着远方,目光如此渴望……”中的省略号暗示了她的渴望之情。

语文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

语文基本的标点符号用法

(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问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五)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六)冒号[用: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商店里什么都有:服装、布匹、文具、食品……(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语文课本中一般把引号的用法细分为五种

语文课本中一般把引号的用法细分为五种

语文课本中一般把引号的用法细分为五种,即:1、直接引用。

2、特殊含义。

3、强调意思。

4、特定称谓。

5、讽刺或否定考点名称: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标点符号及用法:•标点符号的历史:中国古代文书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符号”:句号貌似现在的句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现在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有时会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

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

在古人的记载中,《宋史·何基传》称赞何基:“凡所读书,无不加标点。

义显自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

”其实,远在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时代,中国就已有一种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萌芽了。

清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

”《增韵》云:“凡句绝则点于字之旁,读分则微点于字之间。

”汉代许慎把标点符号收入《说文解字》,收了“、”号(丶),解释:“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还收了“()”号(?),解释:“钩识也。

”清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

……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

”,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又因为古代文书普遍不加标点符号,会给未加训练者造成阅读的困难,因此在1919年11月29日,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周作人、胡适等人联名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一、引言语文标点符号是中文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清晰、流畅,提高阅读者的理解程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它们。

二、逗号逗号是使用最频繁的标点符号,它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各个成分,使句子更加清晰、有条理。

使用逗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分隔主语和谓语:在句子中,逗号用于分隔主语和谓语,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

2. 用于分隔同位语:在句子中,逗号用于分隔同位语,使句子更加有条理。

3. 用于分隔并列成分:在句子中,逗号用于分隔并列成分,如并列的动词、形容词等。

例句:他是一位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年轻人。

三、顿号顿号用于表示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它们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先后关系。

使用顿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表示时间、地点等并列成分:在句子中,顿号用于表示时间、地点等并列成分。

2. 用于表示动作的先后:在句子中,顿号用于表示两个动作之间的先后关系。

3. 用于连接词语:在词语之间使用顿号可以使其更加清晰。

例句:早晨,他在公园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四、句号句号用于表示一个句子的结束。

使用句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陈述句:句号通常用于陈述句中,表示一个完整的句子。

2. 用于祈使句和感叹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可以使用感叹号作为句子的结尾。

3. 避免连续使用句号:如果一句话需要用两个句号来表达,应该考虑将其拆分为两个句子。

例句:他完成了作业,感到非常轻松。

五、问号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感叹等语气。

使用问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用于疑问句:问号通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一个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2. 用于祈使句:祈使句有时也会使用问号作为结尾,表示请求或建议。

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

3. 避免连续使用问号:如果一句话需要用多个问号来表达,应该考虑将其拆分为多个句子。

例句:为什么他不肯接受我的建议呢?原因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语文课标点符号

语文课标点符号

语文课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语文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意思、传递情感和控制句子结构。

本文将从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标点符号的作用以及标点符号的美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1. 顿号(、):用于列举事物的关系,常常用于罗列人名、地名、物名等。

例如:我要请以下几位同学来前台领取奖品:李明、小明、小红。

2. 逗号(,):用于连接句子中的并列成分,或者用于隔开长句中的短语、插入语等。

例如:她是一个开朗、自信,思想活跃的女孩。

3. 句号(。

):用于表示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的句子结束。

例如:春天来了。

4.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的句子结束。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吃水果?5. 感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的句子结束。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二、标点符号的作用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准确表达意思、传递情感和控制句子结构,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分隔句子成分:逗号、顿号等标点符号能够将句子中的成分分隔开来,使句子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2. 表达情感和语气: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能够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语气,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3. 控制阅读节奏:标点符号的运用可以控制文章的节奏,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流畅和舒适。

4. 区分句子类型: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句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意思。

三、标点符号的美感标点符号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准确表达意思,更能够给文章增添美感。

合理搭配和运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精准。

以下是一些建议:1. 适当使用顿号:适用于列举事物或人名,可以让文章层次感更加分明。

2. 巧妙使用逗号:逗号的使用可以让句子呼吸更加自然流畅。

但过多的逗号会影响整体语感,要避免短句与短句之间过于密集的逗号。

3. 注意句号的位置:句号的位置对整个句子的语调和节奏有重要影响,需要注意标点的准确使用。

4. 把握感叹号和问号的使用时机:感叹号和问号都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和语气,但使用时要适度,过多使用可能会显得夸张或困惑读者。

各种语文标点符号的作用

各种语文标点符号的作用

各种语文标点符号的作用一、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一句叙述语气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雨停了,我们一路上尽情欣赏山间的云雾。

二、问号问号的形式为“?”,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一般表示一句疑问语气的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1)小红去过上海吗?(2)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疑问句,后面也要用问号。

例如: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难道说这不能表达您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吗?三、叹号叹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感情、语气强烈的一句话表达完之后的停顿。

例如(1)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2)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四、逗号逗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用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由于句子过长,需要停顿、强调等,往往要用几个逗号。

例如:(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2)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五、顿号顿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一句话中,有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的停顿。

例如:(1)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是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2)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六、分号分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表示一句话中,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例如:(1)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七、冒号冒号的形式为“:”。

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号①。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问号 ?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叹号 !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分号② ;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
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引号③“”‘’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括号④ (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

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
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
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省略号⑤…… 1.用于引文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连接号⑥ -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3.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间隔号·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

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书名号《》〈〉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课文里有一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专名号⑦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