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统一资教材源数据模型培训课本-三码融合方案

合集下载

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三篇)

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三篇)

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为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特拟定此方案,切实提升我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农村现代化学校。

一、学校现状分析首先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情况、师资水平、学生信息化应用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具体解决问题。

1.信息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

学校现有教学班____个,教室都至少配有____台计算机终端(连网)和____台电子投影仪,其中八个教室的配置已超过五年,需更新换代;有一个计算机房,共____台电脑,学校有信息专职教师____名,负责对学校网站以及硬件设施维护;学校每个办公室一台计算机,办公室能直接上网;在校学生中____%左右家中配置电脑,基本都能上网。

软件设施。

学校建有校园主页,设有校内资源链接,但资源的积累、使用、更新情况一般。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已有投入,购买部分教学光盘资源。

总体而言,资源不丰富、与实际需要脱节;校外的资源库使用比较少,教师之间缺乏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相当部分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资源,数字资源缺失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很大障碍。

3、师资水平学校共有教师____人,青年教师居多。

学校大多数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能力,能在自己教学中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不多。

4、学生信息化应用通过数年的信息科技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信息化应用技能,但由于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学生放学之后信息应用环境较差。

三、学期工作目标1、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

积极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根据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学校内涵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开展分层、分项、分类的专业培训,达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技能的目的。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字教材建设的“三教”协同策略研究——以湖南开放大学为例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字教材建设的“三教”协同策略研究——以湖南开放大学为例

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3-08-29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2023年专项立项课题: 三教 协同背景下数字乡村专业群教材建设研究 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XJK23BZJ039)ꎮ作者简介:李拔群(1990-)ꎬ女ꎬ汉族ꎬ湖南省长沙市人ꎬ硕士ꎬ讲师ꎬ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会计ꎬ大数据财务管理ꎮ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字教材建设的 三教 协同策略研究以湖南开放大学为例李拔群(湖南开放大学ꎬ长沙410004)[摘㊀要]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ꎬ催生了财经领域很多新的业态ꎬ涌现出一批新的岗位和新的工作任务ꎬ比如ꎬ智能会计㊁共享财务㊁业务财务㊁税务服务和数据管理等岗位ꎬ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ꎮ在此背景下ꎬ湖南开放大学坚持推进 三教 改革ꎬ通过持续推进数字教材建设㊁打造专业教师队伍以及创新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等ꎬ对接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ꎬ确保会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ꎮ[关键词]㊀大数据ꎻ会计专业ꎻ数字教材建设ꎻ 三教 协同中图分类号:F230-4ꎻG712.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1-0225-04Researchonthe ThreeTeachings CollaborativeStrategyofBigDataandAccountingDigitalTextbookConstructionTakingHunanOpenUniversityasanExampleLiBaqun(HunanOpenUniversityꎬChangsha410004ꎬChina)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thedigitaleconomyhasgivenbirthtomanynewformatsinthefieldoffinanceandeconomicsꎬandanumberofnewpositionsandtaskshaveemergedꎬsuchasintelligentaccountingꎬsharedfinanceꎬbusinessfinanceꎬtaxservicesꎬdatamanagementꎬetc.Thedemandforaccountingtalentsinenterpriseshasundergonetremendouschanges.InthiscontextꎬHunanOpenU ̄niversityinsistsonpromotingthe"threeeducation"reformꎬbycontinuously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digitaltextbooksꎬbuildingaprofessionalteachingteamꎬandinnovatingeducationalandteachingmethodsꎬconnectingindustrialdevelopmentandtechnologicalin ̄novationꎬensuring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accountingeducationandteachingquality.Keywords:Bigdataꎻaccountingmajorꎻdigitaltextbookconstructionꎻcollaborationofthe ThreeTeachings2019年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 三教 (教师㊁教材㊁教法)改革的任务ꎬ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ꎮ这就需要高校在实践中建立产教融合主体间的运行㊁约束和保障机制ꎬ改革课程ꎬ改造课堂和改变教法ꎬ培养符合时代发展和要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ꎮ1㊀大数据背景下对会计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㊀㊀深入了解数字经济时代ꎬ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是实施教材建设的重要基础ꎮ随着大数据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ꎬ越来越多的基础会计业务正在逐步由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承接ꎬ专业人才仍处于财务会计岗位向管理会计岗位转型的阶段ꎬ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将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价值和职业趋势[1]ꎮ总的来说ꎬ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能力素养要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需要具备T型知识结构ꎬ即具备财务和业务两方面的知识ꎻ二是需要掌握会计大数据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ꎬ并且具有管理会计的思维ꎻ三是需要具备智能应用能力ꎬ能够使用智能工具进行业务处理ꎻ四是素质方面ꎬ应爱岗敬业㊁诚信严谨ꎬ具备精益专注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学习能力ꎬ与时俱进能够适应环境变化ꎮ2㊀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字教材建设的 三教 协同策略㊀㊀教材建设是落实 三教 改革的重要基础ꎮ近年来ꎬ湖南开放大学在建设大数据与会计数字教材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ꎬ通过组建教材编写优秀团队㊁制订教材编写实施办法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ꎬ使得数字教材内容更加贴合生产实际ꎬ贴合岗位能力ꎮ同时ꎬ还加快推进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改革ꎬ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ꎮ52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12.1㊀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材改革建设(1)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推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数字教材建设过程中ꎬ湖南开放大学通过深入企业㊁毕业生中间进行问卷调研归纳分析企业大数据技术应用及其岗位设置和工作过程ꎮ在前期调研和校企共建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ꎬ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ꎬ在校企双元下ꎬ改革后的学习领域分为三大体系ꎬ其中ꎬ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㊁平台基础课㊁专业模块课和专业方向课ꎮ根据改革后的课程体系绘制的课程地图显示ꎬ公共基础课程除了包括思想道德系列㊁体育和大学生创业基础等ꎬ还增加了劳动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两门课ꎮ平台基础课程包括现代企业办公软件应用和大数据应用基础ꎬ其中大数据应用基础是体现新兴技术融合的新增课程[2]ꎮ专业模块课程包括经济法基础㊁会计基础㊁成本核算与管理等课程ꎬ同时增加了侧重数智融合实践的财务大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分析ꎬ并设置了三门 1+X 财务数字化应用(中级)书证融通课程ꎬ分别是云智能会计㊁纳税实务和企业财务管理ꎮ专业方向课程包括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㊁统计基础与应用等ꎬ并增加了侧重智能应用的财务机器人ꎮ(2)建设配套数字教学资源第一ꎬ加强教材选用与管理ꎮ成立数字教材审核工作小组ꎬ加强教材选用管理ꎬ规范选用程序ꎬ提高教材选用质量ꎬ确保更多优秀教材进入课堂ꎮ注重开发实践性突出的新形态教材ꎮ推进 课程-教材-资源库 一体化建设ꎬ组织教师开发各类数字化新形态教材ꎬ以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需要[3]ꎮ建设配套教学资源ꎬ通过主持或参与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ꎬ开发学院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ꎬ丰富教材配套资源ꎬ实现网络辅助教学ꎮ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三教 改革过程中ꎬ湖南开放大学对接数字经济新业态ꎬ融合数字化㊁财务信息一体化等 1+X 证书内容ꎬ与企业研讨遴选真实㊁典型工作任务ꎬ开发多部数字化系列教材㊁在线实践课程智慧学习平台以及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 真项目活知识 的智慧课程教学资源ꎬ学生学的内容即为企业真实业务财务ꎮ第二ꎬ校企合作共建数智商业认知中心ꎮ围绕新专业学生数智化商业环境认知㊁数智企业经营管理认知㊁数智技术ICT素养培养的需要ꎬ湖南开放放大学加强与企业合作力度ꎬ与部分企业共同规划 数智企业经营管理沙盘 特质测评学涯规划 智能技术认知 实训项目及场地环境ꎬ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㊁新一代ERP管理理论㊁企业数智化管理案例及相应技术导论等数字教学资源ꎬ实现专业群平台课程教学支撑ꎬ贯彻 宽口径㊁厚基础 育人理念ꎬ并通过横向项目合作开发数智沙盘教材㊁精品课程等教改成果ꎬ为推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4]ꎮ第三ꎬ校企共建大数据与会计智慧实践中心ꎮ围绕新专业学生 专业财会能力㊁大数据应用能力㊁业财税资档一体化应用能力 实践需要ꎬ校企双方按照 基础财务㊁业务财务㊁战略财务 逻辑规划智慧实践中心实训项目[5]ꎮ比如ꎬ创建 智能出纳实训 管理会计实训 的数字化项目资源ꎬ依托企业广泛应用的数据中台㊁智多星等真实企业管理系统㊁脱敏企业案例㊁自主研发的实训教学资源㊁数智融合课程师资等企业资源ꎬ实现专业实训内容的设计与教学支撑ꎬ形成示范实训基地㊁双师教学创新团队㊁专业教材和课程等诸多成果ꎮ2.2㊀打造专业教学团队三教 改革中ꎬ教师人才队伍的改革是推动 三教 改革深入发展的根本ꎮ因此ꎬ需要加大教师人才队伍改革ꎮ湖南开放大学聚焦 双师 能力培养ꎬ打造教学创新团队ꎮ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同时ꎬ着力提升教师数智化专业教学能力ꎬ积极开展专业教学方法㊁微课设计㊁财务大数据应用技术和智能财税等专项培训[6]ꎮ(1)建立 双师 型教师认定制度ꎮ目前ꎬ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 双师 型教师占比接近90%ꎬ并构建了专兼结合㊁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ꎬ积极打造校企人才协作共同体ꎮ(2)注重实践锻炼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青教赛ꎬ鼓励中㊁高级职称教师参加教学技能大赛ꎮ鼓励学校教师利用假期到相关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ꎬ参与企业职工培训项目ꎬ促进校企横向课题开发ꎬ与企业共建高水平教师发展中心ꎮ为此ꎬ该校落实专业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ꎬ设立了教师企业实践基地ꎬ要求教师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到企业开展顶岗实践锻炼[7]ꎮ(3)打造熟用信息技术团队ꎮ建立有利于教师教学发展的长效机制ꎬ为教师教学与专业成长提供6222024Vol 56No 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保障ꎮ通过组建 数智化+教学 课程教学团队㊁ 专业教师+行企专家 教学相长团队ꎬ加大投入培训资金ꎬ组织教师学习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㊁Python语言应用等数字化应用技术等方式ꎬ打造 能实践会教学 的教师团队[8]ꎮ学校部分教师参加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㊁Python语言应用等数字化技术培训后ꎬ在省市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多项ꎬ部分教师还获得 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讲师的资格ꎮ2.3㊀推进 教法 改革教法 改革是 三教 改革的重要途径ꎬ湖南开放大学在推进教法改革过程中依托数字化教材资源ꎬ通过引入企业真实业务财务㊁实施真账实操学法改革以及采用智能化教学评价方法等措施ꎬ不断提升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水平ꎮ(1)引入企业真实业务财务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了形式多样性㊁载体多元性ꎬ丰富教学内容和课堂形式ꎮ将业务单据㊁操作视频以二维码形式植入教材ꎬ将企业真实业务㊁真实案例和真实流程引入智慧学习平台和在线开放课ꎬ教师与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ꎬ转换教与学的空间ꎬ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ꎬ极大助力了教学过程精细化的实施[9]ꎮ(2)实施真账实操学法改革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ꎬ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㊁重组教学内容ꎬ在云财务平台进行真账实操ꎬ 真任务分岗位 进行学习ꎬ学生具备的知识㊁技能和素养能满足新技术下岗位工作的需要[10]ꎮ云财务平台上真账实操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企业运营㊁财会专业类2类知识㊁7项能力和3种创新素养ꎮ同时ꎬ开展项目化教学ꎬ学生分功能模块完成专业技能训练ꎬ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大数据财务业务进行真账实操ꎮ推进 产学研 一体化深度融合ꎬ教师联合合作企业ꎬ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展横向课题研究ꎬ并优化改造企业财务业务案例ꎬ引入课堂教学ꎬ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㊁素养养成ꎮ(3)采用智能化教学评价方法依托学校 智慧校园 平台ꎬ实施 成果导向㊁过程多元 评价ꎮ课前实施精准测评ꎬ依据学习成果达成标准和学情制定教学策略ꎻ课中通过签到㊁答题㊁讨论㊁互评㊁课件㊁点答和作业等采集学习信息ꎬ实时评价ꎻ课后统计㊁分析学习成果ꎬ并反思调整优化教学设计与方法ꎬ实现评价㊁分析㊁反馈和改进有效互动[11]ꎮ与此同时ꎬ在课程教学中按照能力指标和课程目标设计了学习内容㊁教法㊁学法和评法ꎬ有效推进课堂实训ꎬ引导达成学习成果ꎮ在各学期及学期末ꎬ开展督导检查㊁教学反思ꎬ评估课程标准的制定㊁教学内容的设计㊁评价方式的选择㊁评价工具的应用ꎬ分析和反思教学成效和学习成果的达成度ꎮ3㊀结语综上所述ꎬ会计与大数据数字教材建设是推进 三教 改革的重要基础ꎬ教学资源㊁教师队伍和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紧密对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ꎬ并以其为核心ꎬ同时ꎬ还需要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知识和现代的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ꎬ不断创新开发教学实训平台ꎬ开发并更新数字教材ꎬ真正在大数据教学环境下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财会类的技术技能人才ꎬ这是未来高校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ꎮ参考文献[1]曹丽平.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ꎬ2023ꎬ44(18):168-170. [2]钟铃.双高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23ꎬ22(2):24-30. [3]毕颖娟. 财务大数据分析 课程转型与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培训ꎬ2023(6):78-80.[4]徐明华.数智时代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教材建设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ꎬ2023(10):127-129. [5]苟建华ꎬ孙卓.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会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策略探究[J].商业会计ꎬ2022(2):117-119. [6]丁贵娥ꎬ彭珊ꎬ凌玉.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职会计教材建设研究[J].大学ꎬ2023(7):65-68.[7]莫云.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J].林业科技情报ꎬ2023ꎬ55(2):213-216.[8]宋存凤ꎬ陈文先.大数据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ꎬ2022ꎬ25(24):61-63. [9]罗翔ꎬ谢林海.会计学专业开设 大数据+智能会计类 课程探究 基于 大智移云区 时代[J].教育教学论坛ꎬ2022(39):101-104.[10]孙笑语.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企业成本核算的应用研究 以某制造企业为例[J].林业科技情报ꎬ2019ꎬ51(3):115-118.[11]王艳华ꎬ刘群ꎬ李冉等.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 大智移云 技术的职业本科教学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ꎬ2022ꎬ4(3):33-36.722。

信息优化融合方案策划书3篇

信息优化融合方案策划书3篇

信息优化融合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信息优化融合方案策划书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的快速增长和多样化对企业和组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优化和融合信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信息优化融合策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

二、目标1. 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准确性,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 实现信息的快速流通和共享,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3. 降低信息的冗余和重复,提高信息的利用价值。

4. 增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洞察力,提升竞争力。

三、信息优化融合的原则1. 准确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完整性:收集和整合全面的信息,避免信息缺失。

3. 及时性:及时获取和更新信息,以满足决策的需求。

4. 相关性:筛选和整理与业务相关的信息,提高信息的针对性。

5. 易用性:设计简洁明了的信息展示界面,方便用户获取和理解。

四、信息优化融合的方法1. 数据治理:建立数据管理体系,规范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

2. 数据清洗:去除重复、错误和不完整的数据,提高数据质量。

3. 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构建数据仓库,存储和管理大量的历史数据,同时建立数据集市,满足特定业务需求。

4. 数据挖掘:运用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潜在的信息和知识。

5. 信息可视化: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呈现信息,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和分析。

6. 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将企业的知识资产进行整理和共享。

五、信息优化融合的步骤1. 需求分析:了解企业的业务需求和信息需求,确定优化融合的目标和范围。

2. 数据收集:从各个数据源收集相关信息,建立信息库。

3. 数据整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整合,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4. 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信息和规律。

5. 信息展示:设计信息展示界面,将分析结果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

6. 知识管理:将分析结果转化为知识资产,进行整理和共享。

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方案

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方案

教育行业数字化教材开发方案第一章数字化教材概述 (2)1.1 数字化教材的定义与特点 (2)1.1.1 定义 (2)1.1.2 特点 (2)1.2 数字化教材的发展趋势 (3)1.2.1 技术融合与创新 (3)1.2.2 教育个性化 (3)1.2.3 教育资源共享 (3)1.2.4 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3)1.2.5 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3)第二章数字化教材开发流程 (3)2.1 需求分析 (3)2.2 教学内容设计 (4)2.3 技术方案选择 (4)第三章数字化教材内容建设 (4)3.1 课程体系构建 (4)3.2 教学资源整合 (5)3.3 教学活动设计 (5)第四章数字化教材技术支持 (6)4.1 技术平台搭建 (6)4.2 数据管理与分析 (6)4.3 系统安全与维护 (7)第五章数字化教材界面设计 (7)5.1 用户体验设计 (7)5.2 界面风格与布局 (7)5.3 交互设计 (8)第六章数字化教材评估与反馈 (8)6.1 教学效果评估 (8)6.1.1 设定评估指标 (8)6.1.2 评估方法 (8)6.1.3 数据收集与处理 (8)6.1.4 结果反馈 (8)6.2 用户反馈收集 (9)6.2.1 确定反馈对象 (9)6.2.2 设计反馈渠道 (9)6.2.3 反馈内容分类 (9)6.2.4 反馈处理与回应 (9)6.3 持续优化与改进 (9)6.3.1 教材内容优化 (9)6.3.2 教学方法改进 (9)6.3.3 技术支持升级 (9)6.3.4 定期更新与迭代 (9)第七章数字化教材推广应用 (10)7.1 推广策略制定 (10)7.2 用户培训与支持 (10)7.3 教学实践案例 (10)第八章数字化教材版权与知识产权 (11)8.1 版权政策与法规 (11)8.2 知识产权保护 (11)8.3 合作与授权 (12)第九章数字化教材项目管理体系 (12)9.1 项目策划与立项 (12)9.2 项目进度控制 (13)9.3 项目风险与质量控制 (13)第十章数字化教材发展趋势与展望 (13)10.1 数字化教材行业发展趋势 (14)10.2 教育行业数字化进程展望 (14)10.3 未来数字化教材的创新方向 (14)第一章数字化教材概述1.1 数字化教材的定义与特点1.1.1 定义数字化教材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传统纸质教材进行数字化处理,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的一种新型教材。

数字出版融合方案

数字出版融合方案

数字出版融合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行业的新趋势。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纸质图书、报纸、杂志等传统出版物转换为数字化形式,并通过互联网等数字通信网络进行传播和分发。

数字出版的出现,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也为出版商和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数字出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传统出版行业与数字出版技术的融合并不容易,需要在技术、版权保护、商业模式等方面做出一些改变和转型。

因此,需要制定一套数字出版融合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

二、技术方案数字出版的融合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字化转换首先,传统出版物需要经过数字化转换,将纸质版的内容转换为数字化的格式。

这需要利用OCR技术将纸质书籍等文档进行扫描,并将扫描到的图像转换为文字。

然后,利用文本处理和整理工具对文字进行处理和整理,生成可供阅读和编辑的电子文档。

此外,还可以利用音频和视频技术将一些图书内容进行多媒体形式的数字化转换。

2. 数字出版平台其次,需要建立一个数字出版平台,用于存储、管理和分发数字出版物。

数字出版平台可以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以支持海量的内容存储和高效的内容检索。

此外,数字出版平台还应支持多渠道的内容分发,包括网站、APP、社交媒体等。

同时,要支持消费者对数字出版物进行在线阅读、购买和下载。

3. 版权保护数字出版涉及到大量的版权问题,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版权保护方案。

这包括数字版权管理技术的应用,例如数字水印、加密和数字签名等,以保证数字出版物的版权不受侵犯。

此外,还需要建立版权监管机构,加强版权保护的执法力度。

4. 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数字出版平台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用户的阅读行为和兴趣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

通过个性化推荐,可以将读者感兴趣的书籍推荐给他们,提高用户体验和内容消费的效率。

同时,数字出版平台还可以利用数据分析来获取更多的市场和用户信息,为出版商和作者提供更准确的市场调研数据,以支持他们更好地决策。

数字教材及平台部署项目教师培训方案

数字教材及平台部署项目教师培训方案

数字教材及平台部署项目教师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教师培训旨在提高教师对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及平台部署项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教师数字化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为学校专业师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二、培训内容1.数字教材及平台概述:介绍数字教材的概念、特点、编写流程以及平台部署项目的目标、内容和发展趋势。

2.数字教材编写技巧:讲解如何制定数字教材编写计划、搜集素材、设计教学内容、添加互动元素以及后期修订等技巧。

3.数字教材平台使用方法:介绍数字教材平台的登录方式、基本功能、课程制作流程、互动教学模块以及评估与反馈机制等。

4.数字化教学案例分享:通过分享成功的数字化教学案例,激发教师们对数字化教学的热情和信心。

5.数字化教学理念探讨:组织教师们探讨数字化教学理念,引导教师们认识到数字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培训方式1.理论讲解:通过专家讲座、分享会等形式,使教师们深入了解数字教材及平台部署项目的相关理论知识和编写技巧。

2.实践操作:组织教师们亲自动手操作数字教材平台,熟悉课程制作流程、互动教学模块等,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数字化教学案例,引导教师们掌握数字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4.小组讨论:组织教师们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数字化教学中的经验和实践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专家指导:邀请业内专家对教师们的数字教材及平台部署项目进行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1.时间:共计3天,每天8小时,共计24小时。

2.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及计算机实验室。

五、培训对象与要求1.培训对象:全体专业教师,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2.培训要求:参训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和网络教学资源。

六、培训效果评估培训过程中,组织教师进行实际操作测试,评估教师的数字教材编写能力和平台使用能力。

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满意度和反馈意见,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高校数字教材建设项目方案

高校数字教材建设项目方案

高校数字教材建设项目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数字教材已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具。

本方案旨在从供应商角度出发,针对数字教材的建设进行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专业的规划,以实现以下目标:1.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教材资源,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2.实现数字教材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高教材的通用性和互换性。

3.优化数字教材的使用体验,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满意度。

4.通过数字教材的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二、数字教材建设内容1.资源整合:与各学科专家、教育机构合作,整合优质数字教材资源,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

2.内容更新:根据教学需求和政策变化,定期更新数字教材内容,确保其时效性和实用性。

3.标准化与规范化:制定数字教材的编写标准、制作规范和评价体系,确保教材的质量和通用性。

4.技术支持: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多媒体技术、交互式设计等,以实现数字教材的多元化呈现和互动功能。

5.用户培训:开展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教材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对数字教材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三、实施步骤四、优势与特点本数字教材建设方案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1.资源优质:与各学科专家、教育机构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完整的教材体系。

2.标准与规范:制定编写标准和制作规范,确保数字教材的质量和通用性。

3.技术先进: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多媒体技术、交互式设计等,以实现数字教材的多元化呈现和互动功能。

4.用户至上:开展教师和学生使用数字教材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使用能力,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推广数字教材,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① 5.持续更新与优化:根据教学需求和政策变化,定期更新数字教材内容,确保其与时代发展同步,适应不同阶段的教学需求。

②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数字教材的质量和实用性,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③不断优化平台的功能和使用体验,提高用户体验,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④实现持续发展,保持竞争优势,使整体水平更高,产品成本更低,资金使用更加充分且更具安全性。

基于电网一张图的“三链融合”模型构建和应用

基于电网一张图的“三链融合”模型构建和应用

第42卷第1期2021年2月电力与能源61DOI:10.11973/dlyny202101012基于电网一张图的“三链融合”模型构建和应用管必萍,戴人杰,余浩斌9卫思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松江供电公司,上海201600)摘要:在配电网的建设与管理方面,现有的技术路径和管理模式还无法将业务链、数据链和图块链融合贯通,导致各业务环节难以贯通融合、海量数据组织难度大和拓扑电系图精准度不够。

针对这些问题•聚焦电网一张图建设,打通业务流程,实现“三链融合”,按业务逻辑组织海量数据形成数据资产,从而形成一张精准拓扑电系图。

同时结合以图为核心的各类应用,提升了基层供电公司数字资产交付和管理能力,从而以技术创新提升管理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电网规划;数字化电网建设作者简介:管必萍(1972—),男,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和能源互联网工作。

中图分类号:TM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1256(2021)01—0061—04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4Three-chain Integration1*ModelBased on One Grid DiagramGUAN Biping,DAI Renjie,YU Haobin,WEI Siming(State Grid Songjiang Power Supply Company,SMEPC,Shanghai201600,China)Abstract: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tribution network,the existing technical pathsand management modes are still unable to integrate the business chain,data chain and graph block chain,re­sulting in the difficulty of various business link integration»the problem of mass data organization and the in­sufficient precision of topology diagram.Therefor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ne grid dia­gram»connects the business processes»realizes the**three-chain integration",organizes massive data accordingto the business logic to form data assets,and thus forms an accurate topological one grid diagram.At the sametime»the digital asset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of the power supply companies will be improved by combining various applications centered on the diagram»so a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throug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power grid planning,construction of digital power grid企业视角下的当代社会,数字化特征正迅速从隐性走向显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阶段: 实现MSS与省OSS 直接对接,进行 MSS工单交互,以 及资产、资源、物 流数据同步;
目标: 实现MSS与集团 OSS一点对接,统 计与MSS进行MSS 工单交互,完成与 MSS间的资产、资 源、物流数据同步; 集团OSS再与各省 OSS对接,完成相 应MSS工单操作及 数据采集、同步;
资源规格
2 建立物料与资 源对应关系
说明: 资源、物料、资产,三者在目录级映射比例较高,物料->资产,资源-资 产均可实现映射; 物料与资源,不仅需目录映射,还需在实例层面实现映射,当前较困难; 现阶段:物料与资产目录对应,资源与资产目录对应; 目标: 物料与资源对应,实现一点录入,全程共享;
资产资源联动技术解决方案示例图
技术实现:
现阶段: 实现MSS与省OSS 直接对接,进行 MSS工单交互,以 及资产、资源、物 流数据同步;
目标: 实现MSS与集团 OSS一点对接,统 计与MSS进行MSS 工单交互,完成与 MSS间的资产、资 源、物流数据同步; 集团OSS再与各省 OSS对接,完成相 应MSS工单操作及 数据采集、同步;
5 物料料明细(含主物料与组件信息)
供应链系统 采购需求
工程设计转 采购需求
4
计划建设系统 可研设计
6
参照设计、库存 资源入库
资源管理系统
3 WBS编码、名称
工程新增入库
……
采购合同订单 采购入库 项目领用
1 物料编码分发
主数据管理
物料与资产关系
物料帐信息
7
资产目录
工程转固
生成预交资表同步给资源
8
9
资产管平台统 资产台帐
资产价值管 理
触发资产拆分、调拨、 报废、减值、合并等
11
审批管理
说明: 1、蓝色:集团MSS域; 红色:OSS域 2、实物ID:不含任何业务含义的编号,待资源管理系统统一制定。
4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数据联动方案(目标)
资产资源联动技术解决方案示例图技术实现:Βιβλιοθήκη 3、集团主数据及映射关系同步
省固资类数据、应用剥 离到省统一模型资源库

1、固资类属性剥离 2、固资类应用剥离 3、固资类联动流程剥离
1、与MSS-计划建设系统对接
与集团MSS系统完成固 2、与MSS-资产管理平台对接
资类流程对接
3、与MSS供应链管理系统对接
4、与集团OA系统对接
8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资源与资产关系
生成资产卡片
触发资产拆分、调拨、报 15 废、减值、合并等
审批管理
说明:
1、蓝色框:集团MSS域; 红色框:OSS域;
2、实物ID:不含任何业务含义的编号,由省综合资源按集团要求统一制定。
3、虚线:表示可能无法实现系统自动衔接
6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现阶段数据联动方案
中国电信三码融合OSS IT配套改造方案 培训材料
集团OSS项目工作组 2013年11月
目录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 改造要点
业务流程介绍 三码融合关键点说明
实施时间计划
2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三码融合定义及总体思路
物料编码-资产编码-资源编码三者的关系
物料
1 建立物料与 资产关系
资产目录
建立资源与资 1 产对应关系
OSS
工程新增入 库
生成实物ID
生成资源编 码
项目领用
1 物料编码分发
主数据管理
物料与资源关系 资源与资产关系
资产目录
7
资产 编号
8
交资表信息 含实物ID、 资源编码
SAP资产管理
财务审核入 账
8
10 触发 联动 接口
资产编号 资产价值 及其他变更信息
9
资产明细信息 资产编码、实物ID、资 源编码对应关系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 改造要点
业务流程介绍 三码融合关键点说明
实施时间计划
9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省统一模型资源库建设
实现要点
数据模型转换
主数据及映射关系
数据整合
省综合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同步接口技术将资源数据增量准实时同步給省 统一模型资源库,省统一模型资源库需提供对这些数据的模型转换、数 据整合,并统一提供规格与资产目录、物料目录的对应关系、资源数据 查询统计分析。此外,还需从集团主数据管理平台同步更新资源元数据 、资源规格与资产目录/物料目录的映射关系。
3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实现集成图(目标)
2 物料、资产、资源匹配关系 5
同步物料料明细(含主物料与组件信息)进行资源入 库
采购辅助系统
采购需求 采购合同订 单 采购入库
4
工程设计信息 转换采购需求
… …
工程辅助系统 可研设计
工程转固
3 同步WBS编码、名称
资源系统生成预交资表
(含实物ID、资源编码) 6
供应链系统 计划建设系统 资产管理平台
MSS系统
OSS主数据 (资源规格属性字典+资产资源映
射关系、元数据)
集团 省分
主数据下发、预交 资表/物料清单/资产
变更/资源处理单
OIP网
资源资产匹配关系、资源信息 数据同步、资源变更处理结果

同步资 源规格 与资产 目录映 射关系
省资源管理系统 (私有模型) 资源属性 固资属性
资源变更工单、资产查询服务 模型转换和数据迁移
省统一资源模型库 (集团统一模型) 固资属性 主数据 元数据
资源应用
固资应用
固资应用
价值分析应用
能力价值应用
准/非实时类应用
7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改造点总结
改造点
改造内容
1、按集团规范建立统一模型资源库
建设统一模型资源库 2、数据模型转换、同步
交资表提交
匹配后返回实物ID、资源编码
10
资产编号、 价值
11
交资表信息 含实物ID、 资源编码
SAP资产管理 财务审核入账
同步资产明细信息、 资产编码、实物ID、资源 11 编码对应关系等
生成实物ID 生成资源编码
资产资源匹配
触发 联动 接口 13
资产编号 资产原值、 净值等
12
资产管理平台
资产台帐
资表/物料清单
步步
省资源管理系统 (私有模型) 资源属性 固资属性
MSS工单 模型转换和数据迁移
省统一资源模型库 (集团统一模型) 固资属性 主数据 元数据
资源应用
固资应用
固资应用
能力价值应用
价值分析应用
准/非实时类应用
5
集团OSS工作项目组
三码融合总体方案-现阶段实现集成图
2
物料、资产、资源匹配关系分发
MSS系统
同步主数据
MDM-OSS
模型元数据 资源、资产对应关系
供应链系统
主数据
计划建设系统
(物料、资源、资
资产管理平台
产关系维护)

集团统一资源模型库

预交资表/物料清单
(集团统一模型)
据 同
资产、资源信息相 互传递
能力数据 价值数据

集团 省分
全资

OIP网
量产

资价

源值

主数据下发、预交
同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