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产品的生产(种植部分)
我国有机农业国家标准

我国有机农业国家标准一、有机农业产品的国家标准主要内容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2005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生产。
规定了农作物、食用菌、野生植物、畜禽、水产、蜜蜂及其未加工产品的有机生产通用规范和要求,适用于有机生产的全过程,主要包括作物种植、食用菌栽培、野生植物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蜜蜂养殖及其产品的运输、贮藏和包装。
第2部分:加工。
规定了有机加工的通用规范和要求,适用于以GB/T19630.1生产的未加工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及包装、贮藏和运输的全过程,并包括了有机纺织品的内容,该部分的适用范围为棉花(21175,-30.00,-0.14%)或蚕丝纤维材料的制品,不包括毛类等制品。
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
规定了有机产品标识和销售的通用规范及要求,适用于按GB/T19630.1、GB/T19630.2生产或加工并获得认证的产品的标识和销售。
第4部分:管理体系。
规定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应建立和维护的管理体系的通用规范和要求,适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及相关的供应环节。
该系列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于2005年1月19日正式发布,并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产地环境要求根据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2005,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三、转换期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
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转换期,多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36个月。
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有机农产品标准

有机农产品标准有机农产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基因改造技术,依靠自然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产的农产品。
有机农产品标准是对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要求和规定,是保障有机农产品质量和促进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一、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
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种子选用、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采摘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在土壤管理方面,要求农民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
在种子选用方面,要求使用有机认证的种子。
在种植方式方面,要求采用轮作和间作的方式,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求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式,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
在施肥和灌溉方面,要求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
在采摘和储存方面,要求采用无公害、无污染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有机农产品加工标准。
有机农产品加工标准主要包括原料接收、加工过程、包装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在原料接收方面,要求接收的原料必须是有机认证的农产品。
在加工过程方面,要求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在包装和储存方面,要求采用无公害、无污染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有机农产品销售标准。
有机农产品销售标准主要包括市场准入、标识和宣传等方面的要求。
在市场准入方面,要求销售的有机农产品必须经过有机认证,符合有机农产品标准的要求。
在标识方面,要求有机农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标明有机认证的标志和有机农产品的名称。
在宣传方面,要求加强对有机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识和了解。
四、有机农产品标准的意义。
有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促进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有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提高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心,促进有机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水质、大气、土壤、投入品、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认证过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GB/T 19630.2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GB/T 19630.3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GB/T 19630.4 有机产品第4部分:管理体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有机农业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2 有机稻米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有机稻米标准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符合有机稻米质量要求,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稻米(包括稻谷和成品米)。
3.3 常规指生产体系及其产品未按照本标准实施管理的。
3.4 转换期从按照本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
3.5 平行生产在同一生产单元中,同时生产相同或难以区分的有机、有机转换或常规产品的情况。
3.6 缓冲带指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3.7 投入品指在有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质或材料。
3.8稻田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按照预定的方式或顺序轮换耕作不同种类作物的农事活动。
有机农产品种植规范要求

有机农产品种植规范要求1. 有机农产品的定义和原则有机农产品是指在无化学合成农药和化肥的条件下种植的农产品。
其种植和生产过程必须符合有机农业的原则:环保原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对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
自然原则:尊重自然规律,通过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健康原则:保护人畜健康,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2. 有机农产品种植的基本要求有机农产品种植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土壤要求:使用优质有机肥料,保持土壤健康,增强土壤肥力。
种子要求:使用有机种子,不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种子。
农药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可使用天然农药和生物防治措施。
化肥要求: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可使用有机肥料和绿肥。
灌溉要求:尽量使用雨水,减少灌溉水源的污染。
养殖要求:农畜混养,采取合理的动物排泄物处理方法。
3. 有机农产品种植管理措施为了确保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严格记录:记载种植地点、用肥用药情况等,确保溯源可追踪。
防虫害: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合理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放牧等。
温度和湿度控制:适度控制温度和湿度,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不使用转基因技术:严禁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种子或农产品。
严禁使用违禁品:禁止使用禁用的农药、肥料和激素。
定期检测: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符合有机标准。
4. 有机农产品认证和标识为了让消费者能够辨识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必须通过认证,并标注相应标识:有机认证机构:农业部或地方农业局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进行认证。
有机标识:在农产品包装上标注认证机构名称和有机标识码。
有机标准:农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有机农产品标准。
有机农产品的种植规范要求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消费者购买有机农产品时,可以通过认证标识进行识别和选择。
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健康、绿色的食品选择。
有机农产品种植规范要求

有机农产品种植规范要求在当今追求健康、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有机农产品的种植不仅关乎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更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为了确保有机农产品的品质和合规性,以下是一系列严格的种植规范要求。
一、土地选择与准备有机农产品的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地。
首先,土地应远离污染源,如工业废水排放区、垃圾填埋场、化学农药和化肥厂等。
土地的土壤质量要良好,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
在土地准备方面,需要进行深耕,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同时,要清除土地中的杂草、残茬和石头等杂物。
为了增加土壤肥力,可以施用经过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堆肥、厩肥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严禁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
二、种子和种苗的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有机种子和种苗至关重要。
这些种子和种苗应来自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并且未经过基因改造。
在播种或移栽前,应对种子和种苗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消毒方法可以采用温水浸泡、紫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避免使用化学药剂。
三、施肥管理有机农业强调依靠自然的养分循环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
主要的肥料来源是有机肥料,如腐熟的畜禽粪便、绿肥、饼肥等。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测试结果和作物的生长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另外,还可以通过轮作、间作和套种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利用率。
四、病虫害防治有机农产品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首先,要选择抗病虫的品种,加强作物的栽培管理,提高作物的自身抵抗力。
保持田间通风良好、光照充足、湿度适宜,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其次,可以利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如设置防虫网、诱虫灯、黄板等。
生物防治也是重要的手段,如释放天敌昆虫、使用有益微生物等。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植物源、矿物源的农药进行防治,但要严格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确保农产品符合有机标准。
有机产品生产管理手册(种植)

通知单号
章节号
修改条款内容
修改日期
修改人
3.公司简介
xxxx有限公司简介
4.有机生产、加工、经营者的方针和目标
方针:有机、环保、天然
方针说明:依据《有机产品》标准要求,规范地管理种植基地,严格按有机方式生产。通过有机的方式种植,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生产出天然优质高品质的有机粮食
目标:有机管理达标率100%;
d.收集、记录、整理和保存本部门有机种植情况并予以监督检查。
e.负责制定种植过程中不合格情况的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f.负责本部门所用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及其管理。
g.根据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及种植基地自身生产条件制定《轮作计划》;
h.负责进行土壤的检测,并制定有效的生产《肥料使用计划》;
8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目的
为树立公司品质形象,全过程实现产品的追溯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人员管理、厂区环境、种植基地、各环节的可追溯性的控制。
3.职责
3.1综管部负责人员、厂区内环境的可追溯性及记录的管理;
3.2销售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管理;
3.3基地负责种植过程的管理;
3.4生产部负责收获及库房的管理,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产品检测合格率100%;
内部检查严重不符合0
5.组织机构图
6.职责和权限
6.1总经理:
负责有机产品质量手册及其方针、目标文件的发布批准;
b.批准有机产品生产管理体系年度内部检查计划及报告;
c.批准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年度培训计划、合格供方、采购计划;
d确保有机的全面有效运行。
6.2财务总监:
a.参与公司重大决策、计划和目标的制定,定期向总经理汇报经营计划的执行、完成情况;对审批额度范围内的用款项目负有完全的责任;指导、协调和监督公司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主持公司财务的全面管理并负有保密责任。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有机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上升,有机小麦种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简述有机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帮助农民们进行有机小麦种植。
一、土壤准备有机小麦种植过程中,良好的土壤是必不可少的。
在选择土地时,应选择肥沃的土壤,并避免使用带有污染物的土壤。
在选择之后,可以使用肥料与有机质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的水分和肥力。
二、土地的施肥有机小麦种植不使用化肥,其施肥方式需要考虑到土地的状态和作物的需求。
可以采用有机肥、磷酸钙、人造肥、动物肥或其他有机源来补充营养。
在施肥时,应注意适量化,尽可能减少农药,避免对土地和绿色环境的污染。
三、控制害虫和病虫害有机小麦种植过程中,害虫和病虫害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需要选取一些较为安全的有机防治措施来控制虫害。
如使用植物保护剂或调节性微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四、浇水管理有机小麦的浇水管理不建议使用喷洒方式。
应该采用滴灌、渗漏式或灌溉系统来保证植株的适度水分。
水源应该使用无害的水源以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
五、控制杂草有机小麦种植时,杂草是一个非常大的问。
草害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大敌,杂草可以通过手动除草、覆盖异物防止生长等方式进行控制。
百草枯等杀草剂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不利,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六、收获与储存有机小麦的收获可以通过手工成草或者机器收割的方式进行。
为了保证小麦质量,应该选择成熟期较为适宜的时段进行收获。
在储存时,应注意温湿度的控制。
应该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变质。
七、有机认证进行有机小麦种植时,还需要进行有机认证。
在认证过程中,应该注意评估和生产方法的合法性。
认证完成后,才能将其作为有机产品进行销售和推广。
在进行有机小麦的种植和管理时,应该重视其生态价值和健康价值,合理使用技术和管理方法,以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保护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
八、选择适宜的品种有机小麦的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小麦的抗逆性、高产性、抗病性等因素,并在生产的地区性格和气候条件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有机稻田种植实施方案

有机稻田种植实施方案一、引言。
有机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其种植模式对环境友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保障。
有机稻田种植作为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稻米品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有机稻田种植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二、土地选择。
有机稻田种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土地。
优质的土地能够为稻田提供丰富的养分,同时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在选择土地时,应优先考虑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无重金属污染、无化学农药残留的土地。
三、种子选择。
有机稻田种植的种子选择非常重要。
应选用优质有机水稻种子,同时要确保种子来源的可靠性和纯度。
种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慎重选择。
四、施肥管理。
有机稻田的施肥管理是关键环节。
应采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如腐熟的有机物、有机复合肥等。
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期的需要,科学施肥,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
五、水田管理。
水稻是水生作物,水田管理对于水稻的生长至关重要。
在有机稻田种植中,应合理控制水田的灌溉和排水,保持水稻生长期间的适宜水分。
同时,要注意防治水稻病虫害,采用有机农药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六、田间管理。
有机稻田种植的田间管理包括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
应采用有机农业的管理方法,如覆盖膜、中耕、间作等,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
七、收获与加工。
在水稻成熟后,应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收获。
收获后的水稻要进行干燥、加工等处理,保证水稻的质量和安全。
八、结语。
有机稻田种植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有关部门和农户能够根据本方案,科学种植有机稻田,为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肥料Bokashi:速效发酵的鸡粪肥料,可 做基肥和追肥。
火粪:主要用于我国南方。但肥效较短, 只在苗期有效果。
沼气发酵肥: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可做肥 料。
绿肥的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 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氮素,
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加速土壤熟化、改 造低产田土。 2、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3、绿肥饲料促进农牧结合
谢 谢!
“先喂土壤,再让土壤喂植物”(《活的 土壤》,巴弗尔夫人著)
2、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的目的: 1)保持健康的、有生命的活力的土壤环境; 2)为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 土壤管理的三个主要方面: 1)排水 2)翻耕 3)秸杆还田
3、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原则
有机农业要求利用有机肥和合理的轮作来培 肥土壤。
首先在于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建立合理的 作物生产体系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提高系 统的自然生物防治能力。
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2、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增加作物品种多样性,建立平衡的生产体系 建立合理轮作体系,抑制专性寄生病虫发生 加强土壤肥水管理,促使作物健康生长 强化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减少作物病虫发生 采取适当的生物、物理防治措施 利用有机生产标准中允许限制使用的矿物源
农药
3、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合理修剪,增加果园通风透光,减少发
病条件;适量结果保持树势健旺;及时剪 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刮除树干带病 虫的老翘裂皮;翻树盘活化深土层,地面 秸秆覆盖,果园生草,科学施肥,灌水等 措施抑制病虫害发生。
2)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取糖醋液、树 干缠草绳、黑光灯、果园诱虫灯和人工捕 杀等方法诱杀害虫。
安装的密度等问题; 3)肥皂水:防治蚜虫、蓟马、红蜘蛛、白
粉虱等; 4)黄板:防治蚜虫、潜叶蝇;
5)B.t制剂:主要对部分鳞翅目害虫幼虫有 效,如菜青虫、尺蠖、玉米螟、棉铃虫等;
6)苏打水:防治黄瓜、草莓等作物的白粉 病(0.5%NaHCO3+0.5%~1%植物油+乳化剂)
7)糖醋液:对地老虎、粘虫等蛾子效果好;
3)生物防治 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
蛉、捕食螨等害虫天敌;有条件的地方可 以土壤施用白僵菌、绿僵菌、生物线虫等 防治桃小食心虫等害虫;利用昆虫性外激 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等。
核心是保护和利用天敌。
Hale Waihona Puke 4)药物防治 植物源农药 包括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植
物油乳剂、大蒜素、印楝素、苦楝、川楝素、芝 麻素等。 动物源农药 包括昆虫信息素(或昆虫外激素) 和寄生性、捕食性的天敌动物等活体体制剂。 生物源农药 包括BT乳剂、青虫菌6号悬浮剂、 白僵菌粉剂、灭瘟素、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 岗霉素、农抗120、中生霉素、浏阳霉素、华光霉
常用绿肥品种介绍
紫云英 苕子 金花菜 紫花苜蓿 白三叶 乌豇豆 黑麦草
二、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1、原理 2、主要措施 3、综合防治技术 4、实用方法
1、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原理
对病虫害的控制应充分利用生物间的相生 相克原理,以抑制病虫害的暴发,将其控 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即可。
8)波尔多液、石硫合剂
四、草害防治技术
1、防止杂草种子传播:播种前清除杂草种 子,使用腐熟的有机肥;
2、田园清除杂草:清理田地 3、利用太阳能除草:覆盖地膜、透光镜 4、改进播种、栽培技术:增大播种率、缩
小作物行距 5、应用覆盖物:黑薄膜、作物秸杆、树皮
等;水稻田里放养红萍。
四、草害防治技术
矿物源农药 包括硫制剂(如硫悬浮剂、可湿性硫、 石硫合剂等)、铜制剂(如硫酸铜、王铜、氢氧化铜、 波尔多液等)
大家应深入地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精髓:
第一,预防比防治更重要。
第二,应该在防治病虫害关键点采取措施, 而不是等到病虫害严重发生后再采取措施。
4、病虫害防治实用方法
1)防虫网:全期覆盖,选好规格; 2)杀虫灯:注意开灯的时间、持续时间、
根据有机生产为一相对封闭的养分循环系统 的原理,一方面要尽可能将系统内的所有有 机物质归还土壤,另一方面是在轮作计划中 一定要包括豆科绿肥在内以补充氮源。
尽可能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提高养分的利 用率。
4、有机农业的土壤培肥技术
1)根据有机肥特性进行施肥; 2)根据作物品种及其生长规律进行培肥; 3)根据土壤性质合理施肥; 4)建立合理的轮作复种体系,加强土壤的自
有机产品的生产
(种植部分)
wzs
一、土壤管理和培肥技术
1、正确认识土壤 2、土壤管理 3、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基本原则 4、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 5、常用有机肥的介绍
1、正确认识土壤
要使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保护好 土壤。
根据有机农业的原理,土壤是有机农业的 核心,各种活动都要围绕着培育健康肥沃 的土壤进行。
身培肥能力;
5)重视地表覆盖在土壤培肥与保护土壤方面 的作用。
5、常用有机肥的介绍
有机肥的主要种类: 1)粪尿肥:包括人粪尿、畜粪尿、禽粪、厩
肥等; 2)堆沤肥:包括秸杆还田、堆肥、沤肥和沼
气肥; 3)绿肥:包括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 4)杂肥:包括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
肥料等。
常用堆沤肥的介绍
6、适时进行机械与人工除草:特别是作物生长的 前三分之一阶段;
7、利用作物轮作:设计科学、合理的轮作体系, 并安排种植绿肥。
8、生物防治:真菌除草剂(柑橘园中利用棕榈疫 霉防治莫伦藤)、放养鸡、鸭、鱼。
9、植物毒素:提取某些作物(如黑麦草、大麦) 分泌的植物毒素。
10、应用堆肥:应进行充分、高温的腐熟、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