睑缘解剖与其常见病的病理机理

合集下载

眼睑病

眼睑病

• 临床表现:红肿热痛 临床表现: – 内麦粒肿:固定压痛,结膜面充血, 内麦粒肿:固定压痛,结膜面充血, 水肿,脓点溃破,炎症、疼痛减退。 水肿,脓点溃破,炎症、疼痛减退。
•外麦粒肿:初起红肿较弥散,近外眦部引起反 外麦粒肿:初起红肿较弥散, 外麦粒肿 应性球结膜水肿,皮肤出现脓点。 应性球结膜水肿,皮肤出现脓点。 •抵抗力较差者:炎症可在眼睑皮下组织扩散, 抵抗力较差者: 抵抗力较差者 炎症可在眼睑皮下组织扩散, 演变为眼睑蜂窝织炎。 演变为眼睑蜂窝织炎。
• 临床表现
– 倒睫症状: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 倒睫症状:畏光,流泪,刺痛,眼睑痉挛。 – 睑位置异常:朝向角膜方向,睫毛刺激角膜、 睑位置异常:朝向角膜方向,睫毛刺激角膜、 球结膜。 球结膜。
• 治疗
– 疤痕性睑内翻须手术矫正 • 睑板部分切除术 • 缝线法 • 倒睫电介,冷冻,破坏毛囊 倒睫电介,冷冻,
(二)溃疡性睑缘炎 (ulcerative blepharitis)
• 病因
– 睫毛毛囊及腺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 临床表现
– 刺痒,疼痛,烧灼感 刺痒,疼痛, – 睑缘充血,黄痂,浅溃疡,睫毛脱落,不能 睑缘充血,黄痂,浅溃疡,睫毛脱落, 再生,倒睫,睑缘肥厚 再生,倒睫,
• 治疗
– 清洁,除去脓痂及已松脱的睫毛 清洁, – 抗生素眼膏,皮质类固醇眼膏 抗生素眼膏,
二、霰粒肿(chalazion) 霰粒肿( )
睑板腺管阻塞, 睑板腺管阻塞,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炎 性病变,又称睑板腺囊肿。 性病变,又称睑板腺囊肿。 • 临床表现:青壮年,眼睑皮下圆形质块,数 临床表现:青壮年,眼睑皮下圆形质块,
目、大小不一,无触痛,不与皮肤粘连,相应 大小不一,无触痛,不与皮肤粘连, 结膜面局限性病灶,溃破形成肉芽肿。 结膜面局限性病灶,溃破形成肉芽肿。

眼睑解剖汇总

眼睑解剖汇总
角膜上皮脱落 角膜溃疡
流泪、刺痛等症状
治疗 手术矫正 电解、激光
睑 外 翻 (ectropion)
定义
病因
睑缘向外翻转离开眼球 睑结膜暴露
眼睑皮肤面有不正常牵引力 眼轮匝肌对睑板压力减弱 疤痕性
麻痹性
临床表现
睑结膜角化、肥厚充血 眼睑闭合不全、角膜上皮脱落、溃疡
溢泪
治疗 手术 眼膏保护角膜、结膜
治疗
病因治疗或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泪 器 病

概述 泪溢 泪囊炎 泪腺病
泪器解剖
分泌部分
泪腺
排出部分
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
泪囊和鼻泪管
泪 溢
定义
病因


泪道排出泪液受阻流出眼睑外
泪小点异常
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 其他原因 鼻阻塞
婴儿泪溢
病因 鼻泪管下端发育不全,膜状物阻塞下端 治疗 有规律压迫泪囊区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
病因 药物性皮炎 磺胺药
化学物质 染发剂、眼影粉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痒、烧灼感
红肿、疱疹、渗液
痂皮、脱屑、肥厚
接触性皮炎
诊断 眼睑皮肤呈湿疹样皮损
无急剧疼痛和压痛
治疗 立刻中断与致敏原接触
3%硼酸溶液湿敷
抗组胺药物
维生素C
激素 强的松
部位 病因 临床表现 治疗
一岁内不宜手术
一岁后全麻下行泪道探通术
成人泪溢
功能性泪溢

泪道冲洗通畅 泪囊周围眼轮匝肌松弛 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
器质性泪溢
根据泪道冲洗判定阻塞部位
泪道冲洗
泪道通畅:冲洗无阻力,液体顺利进入鼻腔 泪小管阻塞:冲洗液完全从注入原路返回

眼睑病和泪器病

眼睑病和泪器病

泪腺肿瘤
泪腺肿瘤的分类:(见图)。 泪腺混合瘤(mixed tumor):多见于中年人。为多
形性腺瘤,有良恶性两种,良性者约占80%。起缘 于双层腺管上皮,同时含有异常的间质成分,故称 “混合瘤”。肿瘤有包膜,生长慢,外上眶缘内可 触及实性包块,眼球向内下方移位。(如图) 治疗:手术切除。 泪腺囊样腺瘤:是泪腺的恶性肿瘤。可出现复视和 骨质破坏,常有视力障碍。本病预后较差。 治疗:手术清除病灶并联合放疗。复发率较高。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眼睑皮肤对某种 致敏原的过敏反应。
1. 病因:以药物性皮炎最典型。常见的致敏药物由局部应 用的抗生素、表面麻醉剂、阿托品、贡制剂、黄胺药物 等。
2. 临床表现:急性期眼睑红肿、皮肤出现疱疹,伴有微黄 粘稠的渗液,主觉痒及烧灼感。急性期过后,渗液减少, 红肿减轻,皮肤面粗糙,有痂皮及脱屑。 (见图)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ptosis):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遮盖 角膜上部超过角膜的1/5。
分型和病因:临床上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型。 1)先天性上睑下垂(congenital ptosis):主要是动眼 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引起。 2)后天性上睑下垂(acquired ptosis):神经肌肉损伤、 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的开睑障碍。
手术治疗:泪道探通联合支架植入、泪道 激光、泪道高频电、泪囊-鼻腔吻合术。
急性泪囊炎
急性泪囊炎(acute dacrycystitis):毒力强的
细菌感染所致,多为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泪囊区皮肤红肿、坚硬、疼痛,压痛 明显,形成脓肿,脓肿溃破时排出脓液。有时可 形成泪囊瘘管,可长期不愈。 治 疗:早期局部热敷,滴抗生素眼液,全身 应用抗生素;如炎症未能控制,形成脓肿,应切 开排脓并引流;炎症完全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 理。

角膜缘的定义解剖学及组织学的意义

角膜缘的定义解剖学及组织学的意义

角膜缘的定义解剖学及组织学的意义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角膜缘是指角膜与结膜的交界处,是眼睛前半部分的重要结构之一。

角膜缘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点对于眼球的健康至关重要,下面将详细介绍角膜缘的定义、解剖学及组织学的意义。

一、角膜缘的定义角膜缘是指位于角膜和结膜交界处的一个狭窄带状区域,它包括上、下、内、外四个缘。

角膜缘的上端称为上睑缘,下端称为下睑缘,内侧称为鼻侧缘,外侧称为颞侧缘。

角膜缘的正常形态对于维持眼球的表面张力、稳定泪液膜和保护视觉器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角膜缘的解剖学特点1. 眼睑边缘结构:眼睑边缘的结构主要由眼睑皮肤、睑板、睫毛、睑缘腺和睑缘缩要肌等组成。

这些结构与角膜缘紧密相连,共同维护眼球表面的清洁度和湿润度。

2. 睫毛生长位置:睫毛从睑缘的缘毛植窝处生长出来,整齐排列在睑缘上,可有效保护眼睛免受异物的侵害。

3. 泪液排泄:泪液腺通过泪道流向结膜囊,终于鼻侧泪道开口处的泪小管来完成排泄。

泪液的排泄对于清洁和保湿角膜缘至关重要。

三、角膜缘的组织学意义1. 角膜缘的组织学结构:角膜缘的组织主要包括结膜上皮、Bowman膜、巩膜束、戴氏小体等。

这些组织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保护和维护着眼球的表面结构。

2. 角膜缘的生理功能:角膜缘通过分泌泪液、抑制细菌和清除异物等功能,维持眼球表面清洁、湿润和健康。

它还可以分泌润滑液,减少眼球表面的摩擦,防止眼球干燥和损伤。

3. 角膜缘的病变影响:当角膜缘出现病变时,会导致眼球表面干燥、炎症甚至溃疡等严重后果。

干眼症、结膜炎、睑缘炎等疾病都与角膜缘的异常有关,严重影响视觉器官的健康。

角膜缘作为眼球表面的关键部位,具有重要的解剖学和组织学意义。

它与眼睑、泪液系统以及眼球表面的健康紧密相关,对维护视觉器官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保持角膜缘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只有做好日常的眼部卫生保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异常情况,才能保障眼球表面结构的正常功能,维护视力的清晰和健康。

第四章 眼睑病

第四章 眼睑病
第四章 眼 睑 病
第一节 概述
眼睑解剖生理
睑皮肤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肌层--眼轮匝肌、提上睑肌 肌下结缔组织 纤维层--睑板和眶隔 睑结膜 眼睑腺体--睑板腺体、Zeis腺和Moll腺
眼睑疾病概述
常影响美容 全身皮肤病变均可在眼睑发生 腺体组织开口于睑缘,易感染 与眼睑开闭功能与眼球位置关系失常有关 严重的化脓性病变易致海绵窦栓塞等颅内并发症
临床表现
症状
溢泪、眼干;严重者有刺激症状
体征
睑外翻→睑结膜干燥充血→角膜上皮脱离、角膜溃疡
诊断
症状:流泪,可伴口眼歪斜 体征:睑外翻→暴露结膜、角膜
治疗
瘢痕性睑外翻:游离植皮术 老年性睑外翻:“Z” 形皮瓣矫正 麻痹性睑外翻:眼膏、牵拉眼睑保护角膜和结膜,
或作暂时性睑缘缝合术
并发症
溃疡性睑缘炎的并发症 毛囊破坏、瘢痕收缩——秃睫、睫毛乱生、 结膜、角膜的慢性炎症 睑外翻、溢泪等
诊断
诊断依据
鳞屑性睑缘炎:睑缘有鳞屑、无脓疱、无溃疡为特点;睫 毛易脱落,可再生
溃疡性睑缘炎:睑缘有脓痂、脓点、溃疡为特点;睫毛脱 落后不可再生
眦部性睑缘炎:眦部的充血、肿胀、糜烂
治疗
原则
小而无症状者,待其自行吸收 较大者以热敷、药物促其消散 不能消退者:手术为主
治疗
手术治疗 肿核大者 睑结膜面,与睑缘垂直切开 分离囊壁 刮除内容物
睑缘炎
概述
概念:
睑缘炎是发生在指睑缘表面、睫毛毛囊及其腺体组织的亚 急性或慢性炎症。 病位:
睑缘 睫毛毛囊及腺体 病性: 亚急性 慢性炎症
紫红色病灶。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 眼睑皮下、圆形、无触痛、无粘连之硬结、无明显疼痛 睑结膜面局限性紫红色病灶

3眼睑疾病PPT课件

3眼睑疾病PPT课件

.
41
预后 治疗
• 预后
• 分化型发展慢,很少转移。鳞状细胞型, 发展快,转移发生率高。
• 治疗
• 手术治疗,对放射不敏感。
.
42
眼睑鳞状细胞癌
• 起源
是来自皮肤或粘膜上皮层的恶性肿瘤, 皮肤和粘膜交界处是好发部位,占眼睑 肿瘤第三位。
.
43
临床表现
• 男>女(10:2)约为>1/2发生下睑。 早期:
.
37
.
38
治疗
• 以手术切除为主,边缘应距病变6mm宽,采 取病理切片监护,术后+放疗。预后一般较好。
• 如切除不彻底,反复复发,尤其是内眦部, 可侵入眶内、筛窦,甚至延至颅内,转移率 0.02-0.5%转移至肺、骨、淋巴结肝、脾和肾 上腺。转移后平均存活1.6年。
.
39
眼睑睑板腺癌
(皮脂腺癌)
皮细胞,管腔内充满红细胞,而腔外有一层纤维
组织包膜,间质中可见到脂肪细胞、淋巴细胞等。
• 转归:有时可发生癌变 → 肿瘤质地坚硬
有时纤维化 → 萎缩
.
30
海绵状血管瘤
.
31
黄色瘤
病因:好发于40-50岁女性,可伴有高血压、
高胆固醇血症,亦可正常。
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多见),在眼
睑内侧,呈深黄色,略高起,边界不规 则斑块,生长缓慢。
眼睑的解剖和组织学
• 组织学共分为五层: 皮肤 皮下组织 肌层 睑板 睑结膜
.
2
眼睑解剖功能特点
皮肤薄而富于弹性、皮下组织疏松 反射性的闭睑动作 瞬目运动 排列整齐的睫毛
.
3
眼睑皮肤
表皮(基底层,棘细胞层 ,颗 粒层 ,角 质层)

中医眼科学——胞睑

中医眼科学——胞睑

17
第二节 胞生痰核(霰粒肿)
西医相关知识:
亦称睑板腺囊肿,本病为睑板腺管闭塞,腺 内分泌物潴留,特别是其中的脂肪成分,刺激 该腺体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果。病程较缓慢。
硬结 无疼痛 表面皮肤 患处结膜 肉芽
2020/9/24
18
2020/9/24
19
第二节 胞生痰核(霰粒肿)
本病发病以青少年、中壮年居多,与此年龄 段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 三、临床表现:
16
第二节 胞生痰核(霰粒肿)
一、概述 本病是指胞睑内生核状硬结,而又不红
不痛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霰粒肿。又名胞睑肿 核、睥生痰核等。
二、病因病机 1、脾失健运,痰湿内聚,上阻胞睑脉络,与
气血混结而成本病。 2、脾胃蕴积湿热,灼湿生痰,痰热相结,阻
滞脉络,以致气血与痰热混结于睑内,发为本病。
2020/9/24
22
第二节 胞生痰核(霰粒肿)
(二)外治法 1、敷法 (1)局部可采用湿热敷以助消散。 (2)用紫金锭磨汁,外涂患部皮肤以消肿散结。 (3)生南星适量,醋磨,加冰片少许,敷眼睑患处。 (4)五倍子、生半夏各10克,蟾酥0.5克,共研细末,
2020/9/24
14
第一节 针眼(麦粒肿)
(5)放血疗法:消毒患侧耳廓,用三棱针在耳尖 穴部位直刺1.5毫米深,挤出3~4滴血。治疗过程 中要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严防感染。耳尖部有冻 伤或炎症者禁用此法。 (6)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或眼药膏涂眼,如妥 布霉素眼水、眼膏;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氧氟沙星 眼水等。
2、热毒上攻 症状:局部红肿灼热疼痛,硬结较大,可兼
见头痛、发热,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红, 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解毒。 方药:仙方活命饮加减。

眼睑与泪器病

眼睑与泪器病

3.诊断与治疗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六、内眦赘皮
定义:是指遮盖内眦部垂直的半月状皮肤皱褶。在所有 种族3~6个月的胎儿中常见,有些民族在出生前即已 消失,但在蒙古族人中终身存在。 1.病因与临床表现:病因不十分清楚。外观如图所示。
2诊断与治疗
Company Logo
七、睑裂狭小综合征
3诊断与治疗
Company Logo
(五)接触性皮炎
1病因:接触过敏原所致。各类眼药水、眼膏、化妆 品及眼 镜架等。全身过敏接触某种食物或药品。 可以接触后立即发生,也可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生。 2临床表现:急性皮炎或慢性、亚急性湿疹表现。
3.诊断与治疗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眼睑位置、功能异常和先天异常
(一)单疱病毒性睑皮炎 1.病因:单纯疱病毒感染 2.临床表现:眼睑皮肤出现成簇丘疹、半透明水疱、继发细 菌感染。
3.诊断与治疗
Company Logo
四 、病毒性眼睑皮炎
(二) 带状疱疹病毒性皮炎
1病因: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三叉神经半月节或三叉神经第一 支。 2临床表现:前驱症状+病变区剧烈疼痛+特征性成簇水泡+永 久性瘢痕。疼痛持续数月。
第四节 眼睑肿瘤
一、良性肿瘤
(一)眼睑血管瘤:血管组织的先天发育异常。 1.毛细血管瘤Capillary Hemangioma 病因: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组成。有自发消退倾向。 临床表现:
诊断与治疗:
Company Logo
第四节 眼睑肿瘤
2.海绵状血管瘤 病因:由内皮细胞和管壁有平滑肌大血管腔组成。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泪溢、角膜结膜干燥、肥厚、 上皮角化、暴露性角膜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睑缘的作用
• 维持眼表完整性(结膜干细胞的来源) • 腺体分泌部位,维持泪膜稳定 • 睑缘是泪膜重新分布、形成、保持泪膜稳定,形成组织-气体 界面的重要部位 • 结构异常或炎症可导致眼表的损伤
睑缘解剖和睑缘炎分类
皮肤炎症、角化、溃疡 前 部 睑 缘 炎
1 前 部
睫毛
皮脂腺炎症、皮脂溢 睫毛毛囊炎症、溃疡
寄生虫性睑缘炎
蠕形螨
睑缘炎病因
病 因
感染因素
非感染因素
细 菌
葡萄球菌
棒状杆菌属
寄生虫等
毛囊蠕形螨
眼部因素 MGD 脂 溢
全身因素
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
生活习惯
化妆品
皮肤病相关
真 菌 病 毒
结膜炎
揉 眼 SJS 高热环境 卫生习惯
痤疮丙酸杆菌
屈光不正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
• 1666 年,德国Meibom医生 首先描述睑板腺结构 • 1982年,Korb和Henriquez首次提出MGD • 后睑缘炎的主要病因
异常脂质 细菌代谢产物 细菌毒素
干眼症
水液缺乏 蒸发过强
睑缘形态异常 睑缘角化 倒睫
刺 激
药 物 角结膜病变
病 情 反 复
上皮损伤、基质浸润、溃疡 新生血管、云翳、斑翳形成
典型病例-1
右眼
左眼
女 20岁
双眼红,视力下降半年,抗病毒治疗,视力逐渐下降
典型病例-2
女 22岁
双眼红,流泪、畏光1年,视力下降半年,抗病毒治疗
睑缘炎
眼表损害
睑板腺缺失
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MGD的诊断与治疗”
MGD 与干眼的关系
睑板腺萎缩
正常
开口和 分泌导 管阻塞
中央导 管扩张
腺泡 萎缩
角化
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MGD的诊断与治疗”
睑板腺萎缩
睑板腺萎缩
睑板腺萎缩
睑板腺开口变化
开口阻塞



症Hale Waihona Puke 过度角化开口睫毛异生
角化、开口消失
睑缘炎相关角膜损害的发展规律
睑板腺解剖
• 全身最大的皮脂腺 • 上睑多,长,细;下睑短.宽
睑板腺解剖
睑脂的排出
• 动力:
睑板腺细胞不断分泌产生的压力差 眼睑肌肉的机械挤压
• 特点
45%开口排放
间歇性:再次分泌需2小时
鼻侧1/3活跃腺体数量最多 眼睑的温度影响流动性和粘性
中华眼科学会角膜学组“MGD的诊断与治疗”
MGD与睑缘炎的病理机理
睑缘解剖与其常见病的病理机理
常见的疾病
• 睑缘炎 • 睑腺炎 •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缘的解剖
毛囊 游离缘 前缘
后缘 睑板腺
Knop E et al. The lid wiper and muco-cutaneous junction anatomy of the human eyelid margins: an in vivo confo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J. Anat. (2011) 218, 449 –461
睑缘解剖
全身最大的皮脂 腺 不与毛囊直接接 触
开口位于灰线与 Marx线之间
睑缘的解剖
Knop E et al. The lid wiper and muco-cutaneous junction anatomy of the human eyelid margins: an in vivo confocal and histological study. J. Anat. (2011) 218, 449 –461
睑板腺改变




睑板腺改变




对 侧 眼
前睑缘炎
红眼边
毛囊脓肿、睑缘切记
睫毛脱落
睑缘充血
睫毛根部鳞屑
后睑缘炎
睑缘充血
睑缘角化
睑板腺阻塞 炎 症
异常分泌物 开口阻塞
混合型睑缘炎
睑缘充血 睫毛囊炎症 睑板腺开口阻塞
睑缘鳞屑 睑缘角化 睑板腺开口阻塞,消失
与角结膜炎的关系
睑缘炎、睑板腺功能不良
皮肤
相 互 影 响 睑板腺 粘膜 相 互 促 进
睑板腺功能障碍 睑板腺皮脂溢 睑板腺炎症
2
后 部
后 部 睑 缘 炎
睑缘炎分类
脂溢性睑缘炎
1 非感染性
睑板腺功能障碍(MGD) 过敏性睑缘炎 皮肤病相关性睑缘炎
细菌性睑缘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痤疮丙酸杆菌
2
感染性
病毒性睑缘炎
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寻常疣病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