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在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的填列规律

合集下载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二、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期初-期末)+预收账款的(期末-期初)-当期计提的坏帐-票据贴息-现金折扣+前期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部分±其他调整2、收到的税费返还,包括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的(期初-期末)+(预付账款+存货)的(期末-期初)-(应付职工薪酬中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部分;计提折旧中计入制造费用部分等)+存货损失-存货盘盈±其他调整。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应付职工薪酬部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中应付职工薪酬部分+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非经营活动的应付职工薪酬部分的(期初-期末)数额部分。

6、支付的各项税费=利润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管理费用中税金部分+增值税中(当期预交的增值税+当期交纳上期的增值税)-为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有关税费+“应交税费”中扣除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部分的(期初数-期末数)+递延所得税资产净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负债净增加额。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计入应付职工薪酬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实际没有发生支出的部分(如:计提累计折旧、摊销无形资产等)-计入管理费用中的税费-存货盘亏损失+存货盘盈。

8、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和合营中的权益等投资收到的现金。

注意:不包括收回债券投资的利息部分以及收到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此部分记入“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的现金中”9、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的现金反映企业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债务工具和合营中的权益投资分回的现金股利和利息等,不包括股票股利。

现金流量表各项填列科目汇总~太全了!

现金流量表各项填列科目汇总~太全了!

现金流量表各项填列科目汇总~太全了!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报表之一,该些数据真的是算到头秃,你知道应该如何精简现金流量表吗?不要着急,公式马上来了!一、经营社会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销售商品、直接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项年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资金余额-应收票据彩京)+(预账款的期末余额-预收账款的期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票据贴现的利息2.购买商品、接受军役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账款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账款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当期列作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员工薪酬-净额列入生产在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固定资产修理费3.收到的税收返还收到的增值税即征即退款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所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年初资金余额-应对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期末余额】5.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交税费二级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6.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竞赛活动现金=其他管理费用+其他销售费用二、投资项目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1.收回项目投资所收到的现金本项目可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取得拿下收益所收到的现金=现金股利+利息收入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债权性投资,其利息收入在本房地产项目中反映。

不包括股票股利。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本息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现金净额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

现金流量表附表怎么填列

现金流量表附表怎么填列

现金流量表附表怎么填列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现金流量表附表编制要点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报告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各项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结合管理需要进行不同形式的划分。

现金流量表分为主表和附表(即补充资料)两大部分。

主表的各项目金额实际上就是每笔现金流入、流出的归属,而附表的各项目金额则是相应会计账户的当期发生额或期末与期初余额的差额。

附表是现金流量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笔者对现金流量表附表填列所进行的总结。

一般情况下,附表项目可以直接取相应会计账户的发生额或余额,分述如下:1.净利润,取利润分配表“净利润”项目。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3.固定资产折旧,取“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所属的“折旧费”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4.无形资产摊销,取“管理费用”等账户所属“无形资产摊销”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取“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所属“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

6.待摊费用减少,取“待摊费用”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7.预提费用增加,取“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期初余额的差额。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取“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所属“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等明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贷方发生额的差额。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取“营业外支出”账户所属“固定资产盘亏”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与“营业外收入”账户所属“固定资产盘盈”贷方发生额的差额。

10.财务费用,取“财务费用”账户所属“利息支出”明细账户借方发生额,不包括“利息收入”等其他明细账户发生额。

现金流量表填列技巧整理

现金流量表填列技巧整理
对外投资
发生额列示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本期处置而转出
发生额列示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持有待售资产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
净值列示
投资支付的现金
划分为持有待售的资产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
净值列示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本期增加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
汇兑损益引起的短期借款增加(如影响金额较小可不填列)
本期增加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短期借款
有追索权的债权保理所取得的借款
本期增加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短期借款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应为本期归还的短期借款)
本期减少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工程物资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
本期增加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固定资产清理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
本期减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无形资产
处置转出原值
本期减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摊销(计入期间费用部分)
本期增加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生产性生物资产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
本期增加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油气资产
一般该科目归属分类
本期增加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现金流量表的填制方法详解新准则

现金流量表的填制方法详解新准则

现金流量表的填制方法详解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填列方法〔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一应收帐款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一应收票据期末余额+预收帐款期末余额一预收帐款期初余额一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一非收现的应收款项减少〔如贴现利息〕〔二〕收到的税费返还=企业交税交费后由税务等政府部门返还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关税,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各种税费.本工程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等账记的记录分析填列. 〔三〕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企业收到的罚款收入+经营租赁收入+加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假设金额较大应单独列示〕〔四〕购置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本钱〞+进项税+存货的期末余额一存货的期初余额+应付帐款的期初余额一应付帐款的期末余额+应付票据的期初余额一应付票据的期末余额+预付帐款的期末余额一预付帐款的期初余额一当期列入生产本钱的〔职工薪水,福利费,折旧费用〕一当期列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水,福利费,折旧费用〕〔五〕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本钱〔薪酬〕+制造费用〔薪酬〕+营业费用〔薪酬〕+治理费用〔薪酬〕+应付职工薪酬的期初余额一应付职工薪酬的期末余额〔不包含在建工程人员工资如有为一应付职工薪在建工程〔薪酬〕期初余额一应付职工薪在建工程〔薪酬〕期末余额〕PS:企业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职工薪酬〔包括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但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除外.支付的在建工程、无形资人员的职工薪酬除,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工程反映.〔六〕支付的各项税费=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个人所税税+社保费+堤围防护费等PS:该工程反映企业当期实际上缴税务部门的各种税费〔包括企业本期发生并支付的,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以及预交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预交的营业税等费用.本工程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七〕①支付其他与经营活有关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一购置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一支付经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支付的各项税费②支付其他与经营活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治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本钱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PS:1、可根据补充资料推算出经营活的现金净流量,再以倒推的方式计算出此工程.2、本工程反映企业支付的除上述各工程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流出.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填列方法〔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PS: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那么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工程中核算.〔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二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PS:本工程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分得的现金股利,从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回利润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因债券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不包括股票股利.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PS:本工程反映企业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包括因资产毁损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但现金净额为负数的除外.〔4〕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PS:本工程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还有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十〔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那么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工程中核算.PS:本工程反映企业购置、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及增值税款、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现金支出.本工程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局部,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资本化的借款利息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单独反映.可根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分板填列.〔六〕投资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那么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工程中核算.Ps:本工程反映企业取得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权益性投资和债券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可根樨“交易性融资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扭亏为盈有至到期投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记录分析填列. 〔七〕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本工程反映企业购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置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局部,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如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等. 〔八〕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本工程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以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流出.其他现金流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独列工程反映.本工程可以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有关账户的记录分填列.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填列方法〔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PS:本工程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减去直接支付给金融企业的佣金、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由企业直接支付费用,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工程反映.〔2〕取得到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归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PS:企业归还的借款利息和债券利息,不包括在本工程内,应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反支付的现金〞工程反映.〔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PS:本工程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5〕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租凭费、捐赠支出、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汇兑损益PS:本工程反映企业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子公司现金流量折算为人民币时,所采用的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幸免汇率折算人民币金额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按期末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应作为调节工程,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反映.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初余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工程-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工程+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工程-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工程.调整时总体就是根据这个思路进行的.内容及填列方法(1)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本期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记入当期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工程,减少了净利润,但实际上并未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因此,应在净利润的根底上进行调整,当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假设恢复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应从净利润中将其扣除.本工程可根据“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计入治理费用等期间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局部已列入了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局部那么可能通过销售本钱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形成企业的存货.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根底上将其全部加回.当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包含在存货中时,虽然未影响净利润,但是增加了存货,这里也将其加回,然后在“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工程中再将其以相同净额扣除,形成自动平衡.本工程可根据“累计折旧〞、“累计折耗〞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或根据有关费用账户借方发生额中的折旧费计算填列.(3)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时,有的计入治理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计入期间费用局部列入利润表,计入制造费用局部那么可能通过销售本钱列入利润表,也可能增加期末存货,调整思路同“固定资产折旧〞,均应在净利润的根底上将其全部加回.本工程可根据“累计摊销〞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或根据治理费用和其他业务本钱账户借方发生额中“摊销无形资产〞等计算填列.(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时,计入了治理费用或制造费用等.本工程确实定原理与固定资产折旧工程相同,应在净利润的根底上将其全部加回.本工程可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业务,不会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增减变化,假设导致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一致,一定是这种业务影响了净利润,因此,应在净利润的根底上加回或扣除.本工程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中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和“营业外收入〞的贷方发生额中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分析计算填列.如收益>损失,那么用〞号填列.〔6〕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计入了营业外支出,使净利润减少,但这局部损失并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在调节净利润时加回.固定资产盘亏的处理,也会影响净利润,也应在净利润根底上加回.本工程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中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减去“营业外收入〞的贷方发生额中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的差额填列.如收益>损失,那么用“一〞号填列.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使净利润减少,但这局部损失并没有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所以应在调整时加回.〔8〕财务费用该工程应加的是“不属于经营活动的财务费用〞.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可以分别归属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假设既影响净利润又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那么不需进行调整;假设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业务,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工程本身完成,如应收票据贴现业务〔不附追索权〕,记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收工程的减少〔减:增加〕〞工程完成.对属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只影响净利润,但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在净利润的根底上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与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应全额考虑,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不予考虑.本工程可根据“财务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⑼投资损失〔减:收益〕投资收益是由于投资活动所引起的,与经营活动无关.也就是说,该工程影响净利润的变化但不会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假设为投资收益,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假设为投资损失,调节净利润时应加回.本工程不考虑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影响的净利润.本工程可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损失-收益〕,计算时不考虑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影响的净利润.〔10〕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本工程可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11〕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本工程可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的差额填列〔12〕存货的减少〔减:增加〕存货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存货增加,说明现金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存货减少,说明销售本钱增加,净利润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存货的增加数,或加上存货的减少数.在存在赊购的情况下,还应通过调整经营性应付工程的增减变动来反映赊购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假设存货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那么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对外投资减少的存货,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等业务.本工程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工程〔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的差额+“存货跌价准备〞账户〔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13〕经营性应收工程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工程主要是指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局部〔包括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等.经营性应收工程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经营性应收工程增加,说明收入增加,净利润增加;经营性应收工程减少,说明现金增加.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减去经营性应收工程的增加数,或加上经营性应收工程的减少数.假设经营性应收工程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那么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收到客户以固定资产抵债业务减少的应收账款等.本工程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工程〔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的差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14〕经营性应付工程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性应付工程主要是指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局部〔包括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等.经营性应付工程的增减变动一般属于经营活动.经营性应付工程增加,说明存货增加,最终导致销售本钱增加,净利润减少.经营性应付工程减少,说明现金减少.所以在调节净利润时,应加上经营性应付工程的增加数,或减去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数,假设经营性应付工程的增减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那么不能对其进行调整,如债务重组业务中以固定资产抵债减少的应付账款等业务.本工程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应付职工薪酬〞〔除在建工程人员〕、“应交税费〞〔除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税金〕等工程〔期末余额一期初余额〕的差额之和填列.。

现金流量表编制技巧口诀

现金流量表编制技巧口诀

1、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2、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3、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4、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5 、所得税直接转,营业外去找固定资产 6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7 、为职工支付的单独处理。

详解:(一)第一句话“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是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未收的税金再单独做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

简言之,在进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的处理时,(1)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借方或贷方)贷:主营业务收入应收票据应交税金(2)对贴现息处理借:财务费用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 万元(假如 3 月份发生)后5 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 万元。

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来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 万元。

贴现时:借:财务费用1 万作现金流量表时:借:银行存款9 万财务费用1 万贷:应收票据10 万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 万(3)对应交税金的调整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贷:应交税金(二)第二句话“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说的是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三)第三句话“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 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而后面把6 项内容仅调回来。

这6 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四)第四句话“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相关对应科目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相关对应科目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相关对应科目我们日常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可以根据会计报表的相关科目,快捷编制完成,方法及公式如下: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收到的税费返还=(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6.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如何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正确反映坏账准备

如何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正确反映坏账准备

如何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正确反映坏账准备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涉及坏账准备的有两个项目: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2.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

其中“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是根据资产负债表上应收款项期初、期末金额的差额填列,而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款项金额又是根据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填列的。

这样,当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准备时,按《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说明填写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试举例说明:甲企业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计提。

2004年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万元,坏账准备账面余额0.5万元。

本期发生坏账损失2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1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应收账款5万元,本期销售产品价款8万元,款项没有收回。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假设本期无其他业务,不考虑成本结转和增值税,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

则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10-2-5+8=11万元,期末应计提坏账准备: 11×5%-(0.5-2+1)=1.05万元,期末坏账准备余额为:11×5%=0.55万元。

本年净利润为:产品销售收入-计提的坏账准备=8-1.05=6.95万元,现金流量表主表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收回以前年度已核销坏账1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应收账款5万元=6万元。

资产负债表上填写的期初应收账款为:10-0.5=9.5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为:11-0.55=10.45万元,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减少-0.95万元(9.5-10.45)。

按《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要求,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净利润”为6.95万元,“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为1.05万元,“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为-0.95万元,则“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95+1.05+(-0.95)=7.05万元。

显然,这和主表上的金额6万元是不一致的。

发生错误的原因就在于,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款项已扣除了坏账准备,所以这种调整方法将计提的坏账准备、转销的坏账及收回已核销坏账在上述两个调整项目中重复填列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坏账准备在“资产减值准备” 项目处的填列规律 • 填列金额(X)=(坏账准备年末余 额)-(坏账准备年初余额) • 计算判断结果: 1、当X>0时,在“资产减值准备”处 填正数 2、当X<0时,在“资产减值准备”处 填负数
2
• 企业既计提了坏账准备,又发生了坏账损 失,还发生了已核销坏账收回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在现金流量表附表的填列规 律 一、填列规律 (一)应收账款在“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处的 填列规律 填列金额(X)=(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的 年初数+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 款项目的年末数+坏账准备) 计算结果判断: 1、当X>0时,在“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处填正 数 2、当X<0时,在“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处填负 1 数
应收账款 年初100 ①200 ②2 ③3 ④2 年末298 坏账准备 年初10 ②2 ③3 ⑤18.8 年末29.8

5• • • • • 来自 • • •6、利润总额=200-18.8=181.2 7、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9.8-298*5‰)-(10-10* 5‰ ) =28.31-9.5=18.81 8、应纳税所得额=181.2+18.81=200.01 9、应交所得税=200.01*30%=60.003 10、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 =18.81*30%=5.643 11、所得税费用=60.003-5.643=54.36
90+10-(268.229.8)=-198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
3
9
10
6
• 12、借:所得税费用 54.36 • 递延所得税资产 5.643 •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60.003 • 13、净利润=181.2-54.36=126.84 • 14、资产负债表
项目 期末余额 268.2 应收账款 递延所得税资产 8.493= (5.643+2.85) 60.003 应交税费 年初余额 90 2.85=(10-10* 5‰ )*30% 0 7
• 例:某企业2007年初的应收账款总账账户的余 额为100万元,坏账准备的年初贷方余额为10万 元,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为10%,企业本年赊 销产品一批,货款为200万元(暂不考虑增值 税),本年发生坏账损失2万元,收回2006年已 核销的坏账为3万元,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0%。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计算2006年的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并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坏账准备为:年初数为10,年末数 为29.8 • 15、现金流量表附表中经营活动现 金流量净额=3 • 16、填附表
8
项目 净利润 加:资产减值准备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
金额 126.84 19.8 -5.643
计算过程
29.8-10=19.8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
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
-198
60.003
3
• • • • • • • • •
解答过程: 1、借:应收账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2、借:坏账准备 2 贷:应收账款 2 3、借:应收账款 3 贷:坏账准备 3 4、借:银行存款 3 贷:应收账款 3
4
• 5、借:资产减值损失18.8(298*10%-11) • 贷:坏账准备 1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