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考人物及教育观点大全

合集下载

重点人物及教育观点(教师资格证)

重点人物及教育观点(教师资格证)

一、学记常考教学原则汇总(必背常用教学原则和重要人物观点)启发性原则: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3、君子之教,喻也循序渐进原则:1、学不躐等2、杂施而不孙。

则坏乱而不修3、不陵节而谓之孙教学相长原则: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二、重要人物教育观点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学之父(1)教育遵循人的自然发展原则(2)提出“泛智教育”(3)最早论述班级授课制2、康德(1)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3、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倡导自然主义教育(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4、洛克《教育漫话》(1)白板说(属于外铄论)(2)主张“绅士教育”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科学教育学之父(1)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主要基础(2)三中心论: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3)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2)教育无目的论(3)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7、陶行知(1)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8、卢梭《爱弥儿》(1)倡导儿童本位教育观9、柏拉图《理想国》(1)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教育”1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倡导“教学遵循自然”原则11、昆体良《雄辩术原理》(1)把学习过程分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三、教育发展阶段一些代表人物及其著作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2、凯洛夫《教育学》3、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4、杨贤江《新教育大纲》5、赞可夫《教学与发展》6、布鲁纳《教学过程》7、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8、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被称为“活的教育学”10、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考人物,你都认识他吗?

教师资格证笔试常考人物,你都认识他吗?

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笔试时,你经常会遇见一些教育学人物,常常会让你感觉两眼发黑,有一种“这是谁?这又是谁?”的感觉。

这些重点人物及其教育学观点是笔试考试的重点之一,今天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本科目中常见的重点人物及其观点,建议收藏哦~一、罗杰斯观点:①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②倡导“非指导教学”模式;③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④创立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

二、裴斯泰洛齐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观点:①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③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⑤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⑥形式教育论代表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克伯屈观点:①活动中心课程论(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②创设设计教学法。

四、桑代克著作:《教育心理学》观点:①教育心理学之父;②尝试—错误说代表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③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

五、维果斯基观点: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②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了低级与高级两种心理机能;③提出心理发展观;④倡导内化学说;⑤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⑥倡导支架式教学。

六、布鲁姆观点:①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体系;②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七、班杜拉观点:①提出德育社会模仿模式;②观察学习。

将其具体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③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成败经验是影响个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

八、夸美纽斯人物地位:教育学之父著作:《大教学论》观点:①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③教学思想:“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④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⑤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2022年教师资格笔试《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人物思想汇总

2022年教师资格笔试《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人物思想汇总

1.夸美纽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1、捷克教育家,受人文主义影响。

2、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3、教育目的:永生、现世4、泛智教育,提出普及初等教育。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

5、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微信订阅号NTCECN6、论述班级授课制7、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

8、高度评价教师职业,强调教师作用。

9、百科全书式的课程教育家。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2.卢梭法国《爱弥儿》1、性善论2、教育的任务“归于自然“,倡导自然主义教育。

3、教育目标:培养与公民、国民对立的自然人。

4、教育目的:个体本位论,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5、学生观:儿童中心论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6、把儿童成长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和青春期。

3.康德 18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理性主义。

著作:《康德论教育》1、“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对象”2、教育目的:自由3、教育万能论。

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学者之一,特普拉第一位教育学教授。

4.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1、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2、要素教育论3、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4、个人本位论。

5、形式教育论。

个人本位论的其他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和萨特。

5.洛克《教育漫话》1、“白板说”“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教育之故。

”教育万能论”2、绅士教育论3、形式教育论6.保罗.朗格朗 1970出版《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7.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苏联教育家,《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8.斯宾塞教育目的上:教育准备生活说,最早提出课程一次《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实质教育论,反对古典语言和文学的教育,倡导科学教育。

9.凯洛夫(1893-1978)《教育学》1939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世界上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人物及教育观点系统梳理孟子:1.最早将“教”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2.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写了《学记》;3.内发论代表人物;荀子:1.最早将“德”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2.外铄论代表;3.提出“闻之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艾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级”一词;孔子:1.《论语》;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3.庶富教;墨子:1.“兼爱”“非攻”;2.注重实用技术;3.三表法老子:绝圣弃智论王守仁:1.心学;2.随人分限所及;3.“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颜之推:1.提出“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观点;朱熹:1.因材施教;2.《四书集注》;3.读书法苏格拉底:产婆术又叫问答法和助产术柏拉图:1.《理想国》;2.“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3.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1.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4.主张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5.提出“文雅教育”概念昆体良:1.《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培根:1.科学归纳法第一人;2.近代实验科学鼻祖;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独立出来;4.代表作《新工具》夸美纽斯:1.教育学之父;2.《大教学论》;3.班级授课制;4.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6.“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卢梭:1.《爱弥儿》;2.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3.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和“自由人”;4.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洛克:1.《教育漫画》;2.白板说;3.绅士教育;4.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1.慈爱的儿童之父;2.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4.提倡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6.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7.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1.科学教育学之父;2.现代教育学之父;4.传统教育代表人物;5.代表作《普通教育学》;6.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旧三中心----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7.四阶段教学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8.教育性教学原则;9.社会本位论代表;10.实质教育论代表杜威:1.实用主义代表;2.进步主义代表;3.现代教育代表;4.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5.新三中心----儿童、活动和经验中心;6.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重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7.五步教学法;8.教育无目的论;9.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10.教育适应生活说斯宾塞: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教育预备说(也叫教育准备生活说);3.科学知识最有价值;4.将课程一词用于教育学科领域;5.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赞可夫:1.《教学与发展》;2.发展性教学理论;3.促使学生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1.《教学过程》;2.结构主义学说;3.发现教学法;4.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苏霍姆林斯基: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2.《帕夫雷什中学》;3.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4.“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之外,教师不作任何别的计划”布鲁姆:1.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掌握一切知识”;2.教育目标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梅尹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批判教育学代表马卡连柯:1.《教育诗》2.《塔上旗》3.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4.提出集体教育理论或者平行教育理论;5.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理论,体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凯洛夫:1.《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3.劳动起源学说的代表;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学说代表;孟禄:心理起源学说代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劳伦兹:“关键期”概念,也叫敏感期或最佳发展时期弗洛伊德:1.内发论;2.提出人格三我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善或道德原则;3.动机说威尔逊:1.基因复制;2.内发论代表格赛尔:1.双生子爬楼梯实验;2.成熟势力说;3.内发论代表霍尔: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2.内发论代表高尔顿:1.优生学;2.内发论代表勒温:将教师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怀特海:综合课程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论---观点:社会问题是学校课程的核心问题奈勒:存在主义课程论---观点:课程应该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观点: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泰勒:1.“现代课程之父”;2.泰勒原理---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3.目标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英国)罗杰斯:1.人本主义代表人物;2.非指导性教学;3.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4.认为师生关系的品质有:真诚、接受、理解迪克和科里:目标模式肯普:过程模式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皮亚杰: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3.道德对偶故事法;4.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四个阶段科尔伯格:1.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2.道德两难故事法;3.海茵兹偷药拉斯、哈明:价值澄清模式麦克菲尔:体谅关心模式班杜拉:1.社会模仿理论/社会学习理论;2.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性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3.将强化分为:直接性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4.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是:成败经验维果斯基:1.最近发展区;2.文化历史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3.心理发展观;4.内化学说;5.支架式教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重点是:0-1.5岁培养信任感;1.5-3岁培养自主性;3-6岁培养主动性;6-12岁培养勤奋感;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教师资格证必考人物及教育观点大全

教师资格证必考人物及教育观点大全

教师资格证必考人物及教育观点大全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2.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3.“有教无类”——孔子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7.“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8.因材施教——孔子9.“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10.“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1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1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1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15.“师严然后道尊”——《学记》16.“君子之教,喻也”——《学记》1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18.“学不躐等”——《学记》19.教学相长——《学记》20.循序渐进——《学记》21.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22.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23.《大教学论》,“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捷克)24.“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25.《教育漫话》;“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洛克26.“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27.《爱弥尔》——卢梭(法国)28.“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德国)29.《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30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31.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32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33.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34.教育即生活——杜威35.“在做中学”——杜威36.儿童中心主义——杜威37.《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38.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39.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40.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霍尔、格赛尔41.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42.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43.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44.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45.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4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47.“学而时习之”——孔子——巩固性教学原则48.“温故而知新”——孔子49.“不陵节而施”——《学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50.“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5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52.“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人物观点梳理

教师招聘考试重点人物及教育观点系统梳理孟子:1.最早将“教”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2.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写了《学记》;3.内发论代表人物;荀子:1.最早将“德”字和“育”字合在一起使用;2.外铄论代表;3.提出“闻之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知之不若行之”艾拉斯莫斯:率先使用“班级”一词;孔子:1.《论语》;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3.庶富教;墨子:1.“兼爱”“非攻”;2.注重实用技术;3.三表法老子:绝圣弃智论王守仁:1.心学;2.随人分限所及;3.“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颜之推:1.提出“与善人居,如如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观点;朱熹:1.因材施教;2.《四书集注》;3.读书法苏格拉底:产婆术又叫问答法和助产术柏拉图:1.《理想国》;2.“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3.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1.提倡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历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原则;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4.主张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5.提出“文雅教育”概念昆体良:1.《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2.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培根:1.科学归纳法第一人;2.近代实验科学鼻祖;3.首次提出把教育学独立出来;4.代表作《新工具》夸美纽斯:1.教育学之父;2.《大教学论》;3.班级授课制;4.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6.“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康德: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学;卢梭:1.《爱弥儿》;2.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3.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和“自由人”;4.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洛克:1.《教育漫画》;2.白板说;3.绅士教育;4.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1.慈爱的儿童之父;2.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3.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4.提倡情感教育和爱的教育;5.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6.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7.形式教育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1.科学教育学之父;2.现代教育学之父;4.传统教育代表人物;5.代表作《普通教育学》;6.认为伦理学和心理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旧三中心----教师、教材和课堂中心;7.四阶段教学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8.教育性教学原则;9.社会本位论代表;10.实质教育论代表杜威:1.实用主义代表;2.进步主义代表;3.现代教育代表;4.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5.新三中心----儿童、活动和经验中心;6.教育的本质----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的重组改造、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7.五步教学法;8.教育无目的论;9.活动中心课程论代表;10.教育适应生活说斯宾塞: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教育预备说(也叫教育准备生活说);3.科学知识最有价值;4.将课程一词用于教育学科领域;5.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赞可夫:1.《教学与发展》;2.发展性教学理论;3.促使学生得到一般发展;布鲁纳:1.《教学过程》;2.结构主义学说;3.发现教学法;4.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苏霍姆林斯基:1.《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2.《帕夫雷什中学》;3.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4.“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工作计划之外,教师不作任何别的计划”布鲁姆:1.掌握学习理论--“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能掌握一切知识”;2.教育目标三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梅尹曼和拉伊:实验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文化教育学;鲍尔斯、阿普尔:批判教育学代表马卡连柯:1.《教育诗》2.《塔上旗》3.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犯的教育改造工作;4.提出集体教育理论或者平行教育理论;5.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体现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理论,体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凯洛夫:1.《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2.《教育学》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3.劳动起源学说的代表;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利托尔诺、沛西·能:生物起源学说代表;孟禄:心理起源学说代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劳伦兹:“关键期”概念,也叫敏感期或最佳发展时期弗洛伊德:1.内发论;2.提出人格三我结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完善或道德原则;3.动机说威尔逊:1.基因复制;2.内发论代表格赛尔:1.双生子爬楼梯实验;2.成熟势力说;3.内发论代表霍尔:1.“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2.内发论代表高尔顿:1.优生学;2.内发论代表勒温:将教师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怀特海:综合课程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中心主义课程论---观点:社会问题是学校课程的核心问题奈勒:存在主义课程论---观点:课程应该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观点: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不过是平等中的首席泰勒:1.“现代课程之父”;2.泰勒原理---即目标、内容、方法、评价;3.目标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克伯屈: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道尔顿制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英国)罗杰斯:1.人本主义代表人物;2.非指导性教学;3.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4.认为师生关系的品质有:真诚、接受、理解迪克和科里:目标模式肯普:过程模式洛扎诺夫:暗示教学理论沙塔洛夫:纲要信号教学法皮亚杰:1.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道德认知发展模式;3.道德对偶故事法;4.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四个阶段科尔伯格:1.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2.道德两难故事法;3.海茵兹偷药拉斯、哈明:价值澄清模式麦克菲尔:体谅关心模式班杜拉:1.社会模仿理论/社会学习理论;2.将观察学习分为:直接性的观察学习、抽象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3.将强化分为:直接性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4.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是:成败经验维果斯基:1.最近发展区;2.文化历史发展观--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3.心理发展观;4.内化学说;5.支架式教学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其中重点是:0-1.5岁培养信任感;1.5-3岁培养自主性;3-6岁培养主动性;6-12岁培养勤奋感;12-18岁培养自我同一性。

教师资格考试人物及代表作(最全)

教师资格考试人物及代表作(最全)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重要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最全)教育学1、苏格拉底:古希腊人,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国外最早使用“启发式”教学(我国是孔子)2、柏拉图:古希腊人,《理想国》3、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政治学》,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最多提倡全面发展和和谐教育4、卢梭:法国人,《爱弥尔》,近代启蒙主义代表5、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讲授教育学;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6、赫尔巴特:德国人,《普通教育学》(第一部规范形态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率先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用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传统教育学代表7、洛克:英国人,“白板说”;提倡绅士风度;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漫话》;个人本位论8、杜威:美国人,《民本主义与教育》(实质教育理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活动课程的提出9、凯洛夫(苏):《教育学》(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论述教育学)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10、舒尔茨:“人力资源论”11、弗洛伊德、孔子:内发论12、荀子、华生:外铄论13、斯宾塞:英国人,《教育论》第一个把“课程”一词用于教学教育科学的倡导者14、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1632年写,近代最早教育学专著“泛智”教育思想最早从理论上讲述“班级授课制”教育学开始成为独立学科15、埃拉斯莫斯:最早正式用“班级”一词16、第斯多德:“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17、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转思”18、马卡连柯(苏):“平行影响”教育思想19、皮亚杰、科尔伯格:德育德认知模式20、彼得麦克菲尔:德育的体谅模式21、班杜拉: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22、裴斯泰洛奇:瑞士人,第一个建立分科教学法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的运用;开师范教育先河;“和谐全面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23、布鲁纳:美国人,《教育过程》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提倡发现学习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代表24、维果茨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创造“最近发展区”25、培根:1632年,首次在学科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划分出来26、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一般发展论27、利托儿诺: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28、孟禄:教育起源论29、杨贤江:1930年《新教育大纲》30、福禄培尔:德国人,《人的教育》对学前教育的研究教育心理学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考试用书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必考人物及教育观点大全
在各地教师招聘考试中,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及其作品观点等知识点历来是考试命题的重点之一。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辅导专家周君老师分析各地历年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对该类考点进行总结梳理,供大家学习。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2.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3.“有教无类”——孔子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5.“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7.“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因材施教——孔子
9.“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0.“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1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1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15.“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16.“君子之教,喻也”——《学记》1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18.“学不躐等”——《学记》19.教学相长——《学记》20.循序渐进——《学记》
21.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2.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23.《大教学论》,“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捷克)
24.“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夸美纽斯
25.《教育漫话》;“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26.“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27.《爱弥尔》——卢梭(法国)
28.“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德国)
29.《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
30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31.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 32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33.现代教育代言人——杜威 34.教育即生活——杜威35.“在做中学”——杜威
36.儿童中心主义——杜威 37.《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38.当代《教育学》——凯洛夫(苏联)
39.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
40.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霍尔、格赛尔
41.外铄论——荀子、华生、洛克
42.把“课程”一词用于教育科学;教育科学倡导者——斯宾塞(英国)
43.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
44.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凯洛夫
45.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4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
47.“学而时习之”——孔子——巩固性教学原则
48.“温故而知新”——孔子
49.“不陵节而施”——《学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50.“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51.“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52.“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夸美纽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53.“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54.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大教学论》
55.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
56.“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马卡连柯(苏联)
57.德育的认知模式——皮亚杰(瑞士).科尔伯格(美国)
58.德育的体谅模式——彼得•麦克费尔(英国)
59.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班杜拉 60.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埃拉斯莫斯
61.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62.“平行影响”教育思想——马卡连柯
保罗朗格郎:法国教育家,1965年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

布鲁纳:美国教育家,他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展学习的理论。

布鲁姆:美国教育家。

他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位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柏拉图:古希腊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柏克赫斯:他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道尔顿制。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其作品为《民本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教育观点“做中学”,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

“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裴斯泰洛奇:瑞士平民教育家。

他的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地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一体化,使头、心和手得到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格赛尔:美国心理学家。

他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

他和斯宾塞是实质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以他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学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他是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建构教育学体系。

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他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

是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他试图以心理学的“痛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

他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这是一种外铄论观点。

凯洛夫:苏联教育理论家。

他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

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

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夸美纽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他的《大教育学论》。

他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

柯尔伯格:美国心理学家。

经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

卢梭: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洛克:19世纪英国哲学家。

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代表作《教育漫话》中。

他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为绅士。

他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卡连柯: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培根: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623年他首次提出: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

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

《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苏格拉底: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

他的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舒尔茨: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

他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涂尔干: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威尔逊:美国生物社会学家。

他认为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是:基因复制。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赞可夫:苏联教育家,他在《教学与发展》中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高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