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习俗

合集下载

中国人如何庆祝中秋节

中国人如何庆祝中秋节

中国人如何庆祝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团圆和感恩的象征。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人有着许多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传统习俗。

一、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在这一天,人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美食和茶水,然后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到户外或者阳台上观赏明亮的月亮。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团圆和美好的象征。

人们会欣赏月亮的美丽,并且祈求幸福和好运。

二、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它是一种圆形的糕点,通常有各种不同的馅料,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人们会在中秋节前购买或者自制月饼,并且和家人一起分享。

吃月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种表达亲情和友情的方式。

三、赏花灯中秋节期间,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花灯展览。

人们会去公园或者广场欣赏各种精美的花灯,这些花灯通常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如龙、凤、狮子等。

赏花灯是一种欣赏艺术和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一种增进家人和朋友之间感情的机会。

四、传统游戏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参与一些传统的游戏活动。

其中最受欢迎的游戏之一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花灯上贴上谜语,然后其他人需要猜出答案。

这不仅考验了智力,也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龙舟比赛,人们可以观看或者参与其中,感受刺激和团队合作的快乐。

五、家庭聚餐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所以家庭聚餐是不可或缺的。

人们会准备丰盛的晚餐,包括各种传统的菜肴,如烤鸭、蟹、鱼等。

家人们会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畅谈家常。

这是一种表达亲情和感恩的方式,也是增进家庭关系的机会。

六、送礼物在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互相赠送礼物。

这些礼物通常是一些精美的食品,如月饼、糖果等。

通过送礼物,人们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的关爱和祝福。

同时,接受礼物的人也会感到温暖和开心。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人民团圆和感恩的重要节日。

通过赏月、吃月饼、赏花灯、传统游戏、家庭聚餐和送礼物等方式,人们庆祝中秋节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习俗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习俗

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习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有许多传统文化习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习俗:
1. 赏月:中秋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赏月。

人们往往在户外庭院、屋顶或公园等地方欣赏明亮的圆月,并举行庆祝活动。

2. 吃月饼:中秋节的标志性美食就是月饼。

人们会互赠月饼以表达思念和祝福。

传统的月饼有各种口味,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3. 点灯笼: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点亮各种彩色灯笼,放在室内或户外,增添节日氛围。

4. 赏菊花:中秋节也是赏菊花的好时机。

人们在花展上观赏各种品种的菊花,并比赛彼此的菊花艺术。

5. 猜灯谜:传统的中秋节活动之一是猜灯谜。

在灯笼下,贴着一些隐晦的谜语,人们可以猜谜语并获得奖品。

6. 赛龙舟:在南方地区,中秋节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组成队伍划龙舟竞赛,以纪念屈原。

7. 祭拜月神:有些地方会在中秋节祭拜月亮。

人们会供奉水果、糕点等,在月下祈求好运和丰收。

这些传统习俗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共同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亲情、团圆的温暖情感。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中秋节

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之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的四大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农历八月的中秋之夜,人们欢聚一堂,共度中秋佳节。

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秋节的来历、习俗以及传统食品。

一、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流传的版本是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炎热的阳光照耀下大地干旱无水,百姓们受苦不堪。

为了拯救人民,英勇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使得大地重新恢复了平静。

同时,后羿还得到了日晷和不死药的赐予。

然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偷吞下了不死药,她因此飞升到了月宫。

后羿为了怀念妻子,每年在中秋之夜设宴款待朋友,并且把嫦娥的形象赋予到那轮明月上,赏月成为了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二、中秋节的习俗1.赏月: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赏月。

在中秋夜,人们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或者和亲朋好友一同前往户外赏月。

赏月的同时,大家会品尝着月饼、瓜果等美食,边赏月边聚餐,共同享受团圆的喜悦。

2.吃月饼:中秋节的最传统美食就是月饼了。

它的形状像圆月,寓意着团圆和完美。

月饼有很多口味,例如莲蓉、豆沙、五仁等,每个地区的口味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食品。

3.搭建月亮形状的灯笼:搭建月亮形状的灯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

人们用彩纸、竹篾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灯笼,如兔子、仙鹤等,然后在户外摆放或悬挂起来,增添了节日的喜气和灿烂。

4.玩灯谜:中秋节期间,人们还会玩灯谜游戏。

各种灯谜和谜底都会写在纸上,挂在灯笼上,在大家一起猜谜的同时,增进了亲人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三、中秋节的传统食品1.月饼:中秋节的主食是月饼,它是用细面和糖制作的圆形糕点,通常有各种馅料。

月饼的种类繁多,有豆沙、莲蓉、五仁等,每种口味都有独特的风味。

2.柚子:中秋节时,柚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水果之一。

柚子象征着团圆和平安,人们喜欢将柚子作为中秋节的礼物互赠,寓意着祝福。

3.蟹:中秋节正值蟹肥时节,所以许多地方将蟹作为中秋节的特色美食之一。

中秋节的风俗与礼仪

中秋节的风俗与礼仪

中秋节的风俗与礼仪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也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庆祝日之一。

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不仅欣赏月亮,还有一系列的风俗与礼仪搭配,丰富了这个特殊节日的庆祝方式。

一、赏月中秋节的主题之一就是赏月。

在这个晴朗的夜晚,人们会提前准备好月饼、茶水等,找一个开阔的地方,邀请亲朋好友一同赏月。

不论是在家中的院子里,还是在公园广场上,都能看到人们拿着望远镜仰望夜空,欣赏着皎洁的明月。

这个习俗代表着人们对家人团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吃月饼中秋节的另一个重要风俗就是吃月饼。

月饼作为传统的中秋节食品,其外皮馅料丰富多样。

人们常常会准备各式各样的月饼,如蛋黄莲蓉、五仁、豆沙等口味,供亲朋好友共同品尝。

在吃月饼时,人们会互相祝福、分享喜悦,象征着团圆和幸福。

三、猜灯谜中秋节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活动,那就是猜灯谜。

在一些公园、广场上,人们会悬挂起灯笼,并在灯笼上写上谜语。

参与者们可以通过猜谜的方式互动、娱乐。

这项活动不仅考验智慧,也增加了节日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四、手制花灯除了猜灯谜,人们也会制作和展示手制花灯。

花灯制作需要精巧的技艺和耐心。

无论是猜灯谜还是欣赏花灯,人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和团结的力量。

五、祭拜月神关于中秋节的风俗与礼仪,人们也会进行祭拜月神的仪式。

在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女神的象征,因此会在中秋节这一天摆上香案,供奉月神,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进行中秋节庆祝活动时,人们会注重礼仪。

亲友团聚,相互敬酒、问安,表达节日祝福。

对长辈行拜年礼以示敬意,同时也传递了家庭的联系和情感。

中秋节的风俗与礼仪丰富多彩,不仅凝聚了亲情,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这些风俗与礼仪不仅是庆祝中秋节的方式,更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追求吉祥幸福的体现。

无论是赏月、吃月饼,还是猜灯谜、祭拜月神,都代表了人们的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改变,但中秋节的风俗与礼仪仍然深入人心,世代相传。

我家乡过中秋节的习俗

我家乡过中秋节的习俗

我家乡过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我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我家乡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赏月祭拜每年的中秋节,我家乡的人们都会提前准备好祭拜月亮的物品,如水果、香烛、纸钱等。

到了晚上,大家会聚集在户外空地或庭院中,摆放祭拜物品,点燃香烛,虔诚地向月亮祈福。

赏月期间,人们会聊天、品尝月饼、赏月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二、品味传统美食中秋节的标志性美食当属月饼了。

在我家乡,月饼是中秋节期间亲友间互赠的重要礼品。

制作月饼的传统工艺在这里得到了传承,每逢佳节,手工制作的月饼摆满了各大超市和菜市场。

此外,还有其他传统美食如粽子、柚子等,人们会品味这些美食,共享团圆的快乐。

三、赛中秋除了传统的庆祝方式,我家乡还开展着别具特色的习俗活动--赛中秋。

这是一项集观赏、娱乐和互动为一体的传统活动。

赛中秋分为各类比赛,如诗词比赛、灯谜猜谜比赛、舞龙舞狮表演等等。

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和游客前来观赏,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共同度过了一个热闹而难忘的中秋节。

四、民俗表演中秋节期间,我家乡还会举办一系列的民俗表演,例如传统音乐表演、舞蹈演出、戏曲表演等。

这些表演常常富有地方特色,展现了我家乡独特的文化魅力。

人们欣赏表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秋节带来的欢乐和温馨。

五、家庭聚会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的家乡人们非常注重家庭聚会。

在这一天,亲人们通常会回到父母家中,共同度过中秋佳节。

家人们一起品味美食,共享团圆的快乐,聊天、开心地度过这个夜晚。

六、传统竞技中秋节是欢乐的日子,我家乡也有一些传统的户外竞技活动。

比如,踩高跷、放风筝、斗鸭子等。

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人们的身体,也增加了节日的乐趣。

而在这些竞技活动中,我更喜欢放风筝。

放着五彩斑斓的风筝,享受秋风的轻抚,感受着自由的快乐。

七、民间故事传承中秋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家乡人们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这一天,家长们会向孩子们讲述各种民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传统中秋节礼仪

传统中秋节礼仪

传统中秋节礼仪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并且会遵循一定的礼仪。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秋节的礼仪,包括拜月、赏月、送礼等方面。

首先,拜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在户外或者室内摆上一张桌子,上面放上一盘水果、一些糕点和一杯茶。

然后,人们会跪在桌子前面,向天空拜月。

这个仪式象征着人们对月亮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拜月的同时,人们还会祈求好运和幸福。

其次,赏月也是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在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会聚集在一起,一边品尝着月饼,一边赏月。

赏月的同时,人们会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有时还会吟诗作对。

这种活动不仅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到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除了拜月和赏月,送礼也是中秋节的重要传统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以表达彼此的关心和祝福。

常见的中秋节礼物包括月饼、糕点、水果、茶叶等。

送礼的同时,人们还会写上一些祝福的话语,例如“中秋快乐”、“阖家幸福”等。

这种传统的送礼行为不仅能够增进亲情和友情,还能够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

除了以上提到的传统礼仪,中秋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习俗。

例如,人们会在中秋节期间制作和食用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的代表性食品,有着丰富的种类和口味。

人们会在制作月饼的过程中加入各种各样的馅料,例如莲蓉、豆沙、五仁等。

此外,人们还会在中秋节期间举行一些传统的游戏和活动,例如猜灯谜、打陀螺等。

总的来说,传统中秋节的礼仪是丰富多样的,包括拜月、赏月、送礼等方面。

这些礼仪不仅体现了人们对月亮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还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亲近。

同时,这些传统礼仪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今天,虽然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人们依然会秉承传统礼仪,庆祝中秋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优秀7篇)

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优秀7篇)

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优秀7篇)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7篇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希望在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篇一中秋由来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中秋的习俗赏月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赏桂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花香,再饮上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吃月饼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农历中秋节拜月的寓意篇二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中秋节的十大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十大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十大传统习俗中秋节的十大传统习俗习俗一:赏月****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习俗二:吃月饼《洛中记闻》记载,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

这可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关于月饼的记载。

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习俗三:祭月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习俗四:燃灯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杆,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

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习俗五: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巅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习俗
传统文化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习俗一: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节的习俗二: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
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

中秋节饮食推荐中秋节饮食推荐一、月饼
中秋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

风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

诗人兼美食家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

当时,杭州民间就有“又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

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中秋节饮食推荐二、鸭子
我国云南的仫佬族乡亲都要在八月十五这天买饼子,杀鸭子,欢度这个传统节日。

为了纪念以游村卖糖动员乡亲杀番鬼佬的卖糖佬一家三人,仫佬人每年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饼子、杀鸭子,以此教育后代不要忘记反抗侵略的斗争。

中秋节饮食推荐三、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中秋节饮食推荐四、田螺
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但为什么
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吃。

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时节。

中秋节饮食推荐五、南瓜
中秋节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要吃老南瓜。

中秋吃南瓜在江南这块比较盛行,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的南瓜不但个头最大,而且味道醇厚香甜。

中秋节拜月的原因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
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

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