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2021年乡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大全5篇

2021年乡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大全5篇

经验显示,成功多因于赤忱,而少出于能力。

胜利者就是把自己身体和灵魂都献给工作的人。

下面是为您推荐乡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5篇。

乡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

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

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

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

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2021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1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

2021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2021留守儿童现状视察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在生活中,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具有特色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上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为大家梳理的2021留守学童现状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留守儿童现状调研报告1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习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扶养留守儿童的监护一般是单亲监护或者隔代监护,监护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尤其是隔代监护,没开爷爷奶奶基本上都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学校教师虽然和留守儿童结对“成长导师”,但也只限于在校年后,留守无法兼顾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遇到困难不愿意或者不好意思向老师寻求帮助,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2、相貌行为存在缺陷。

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如普遍的自卑心理,人际交往本领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责任意识寻求保护或自我意识保护的意识特别强,在自我保护行为上出现过激行为发生等。

任性、压抑、敏感、不安、胆怯等性格以及因祖辈的溺爱造成的部分留守儿童我行我素、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性格,严重影响留守成年人以后儿童的健康成长。

3.生命安全状况不容忽视。

一是饮食卫生安全。

由于学校较远,父母不在身旁无人接送,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饭菜在学校留守解决。

由于留守成人缺乏营养观念,中午不好好吃饭,喜欢到校外小摊上买些辣条、炸火腿肠等垃圾食品,影响身体健康成长;二是生活卫生习惯存在蕴含隐患。

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监管,部分儿童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

二、对策与建议1、强化家庭教育和家长职权。

2021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5篇

2021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5篇

2021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5篇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一、监护人调查调查中,我们走访了名监护人,其中男性名,占 %;女性名,占 % ,%。

职业方面, %的监护人为农民;年龄结构方面,监护人的加权平均年龄为岁,其中60岁以上的监护人比例高达 %,70岁以上的达 %;婚姻状况方面, %,的监护人配偶健在, %的丧偶寡居;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关系方面, %的监护人为留守儿童的(外)曾祖父母或祖父母,监护人为亲戚的多是与留守儿童父母同辈的成年近亲属或者朋友。

在对监护人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不仅发现了与留守儿童父母方面相同的问题,对于高龄监护人,还有以下特殊的问题:(一)监护人自身精力和体力的不支在农村,加权平均年龄为59.29岁的监护人无论是在精力还是在体力方面,基本上是一个生活只能自理的群体,让这个年龄段的人监护儿童,对其而言实为力不从心,只能勉为其难地照顾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更为甚者,我们在实际走访中还发现了一些留守儿童反过来照顾监护人的“反监护”案例。

(二)监护人对儿童教育的误解与矛盾心理调查显示 %的监护人认为必须让留守儿童完成义务教育,其中 %的监护人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 %的希望儿童将来能上好的大学。

即便如此,仍有 % 的监护人认为“孩子只要读完书能识字将来能在家劳动就行”。

此外,在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和关注程度上,仅有 % 的监护人表示对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比较了解;在监护人与儿童的日常聊天中,学习的话题占 %,其次分别为要听话、注意安全和吃饭穿衣方面的问题;在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最担心的诸多选项中,对男孩和女孩的学习关注度分别为 %和 %为什么监护人在对儿童的期望、接受教育的态度和对儿童学习的实际关注度方面有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呢?我们在与教师、监护人、父母和村干部的访谈中找到了一些线索:一方面,监护人与父母一样对学校教育和自己的职责有着同样错误的认识和消极的态度。

大多数的监护人认为其主要责任就是照顾好留守儿童的生活,至于学习那是学校应该管的事,道德教育尽管他们也可以管,但主要还是儿童父母的责任。

高中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1_调查报告_

高中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1_调查报告_

高中生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202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走入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暑期生活状况,近日,剑阁调查队在汉阳镇中心村和武连镇计划村对4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走访调查。

一、留守儿童超五成,父母双双外出占绝大多数据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统计,2019年春季,全县27284名小学、初中生中,留守儿童占56.6%。

调查的汉阳镇中心村、武连镇计划村有小学、初中生138名,留守儿童达到80人,其中,父母双双外出的63人,占留守儿童的78.8%。

二、留守儿童以隔代照顾为主,暑期普遍继续留守留守儿童以爷爷、婆婆照顾为主,他们与父母的相聚,一年基本上只有一次,主要是父母返乡过春节或者春节期间到父母身边与其相聚,由于夏季高温,留守儿童暑期一般不到父母务工的城市相聚。

调查的40名留守儿童中,留守期间全部与爷爷、婆婆一起生活,今年暑期仍全部留守在家,仍全部由爷爷、婆婆照看。

三、留守儿童生活单调,暑期以玩耍为主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加之爷爷、婆婆的“过分”疼爱,暑假期间很少安排他们做家务,更不会安排他们做农活,特别是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几乎不做家务和农活,玩耍和作业几乎就是暑期生活的全部。

调查的40名留守儿童中,暑假期间,除了完成作业之外,全部以玩耍、看电视为主。

虽然有年龄稍大一点的7名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力的家务,但是,与同村其他小伙伴玩耍或在家看电视几乎是他们暑期的主要生活方式。

虽然所在乡镇也有暑假兴趣班,但出于经济和接送不方便等多种原因的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暑假被迫留守在家,40名留守儿童全部没有参加过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政府相关机构等组织的学习辅导、文体活动。

武连镇计划村罗如均表示,虽然镇上有适合自己孙子的培训班、兴趣班,但是,一个暑假三、四百元的培训费还是有点贵,同时,如果到镇上参加培训或兴趣活动,每天都要接送,有点费时费力,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中由其自由玩耍。

2021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参考范文五篇

2021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参考范文五篇

2021年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参考范文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一)按照团中央志工部的工作部署,我们对全省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进行了调研,团省委志工部在普遍调研的情况下,重点指导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大庆市和绥化市等地团组织对关爱农民工子女情况进行了调研。

各地调研组深入到社区、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中小学校、农民工较多的企业,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进行面对面访谈农民工、老师和企业经理等126人,本次调查共向160所中小学下发调查问卷1500份,收回1452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1380份,有效率为92%。

为力求全面真实地了解全省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我们向省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组、省农民工办公室、哈尔滨市农民工协会、省流动人口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掌握了相对较全面的资料,为下一步团组织制定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一、基本情况(一)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据统计,截止XX年底,全省农村现有留守儿童145,750人,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75,644人,占留守儿童的51.8%,母亲外出打工的27,011人,占留守儿童的18.5%,双亲外出打工的43,095人,占留守儿童的29.5%。

随父母进城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163787人,其中小学106502人,初中57285人,此次调研掌握的总数比XX年减少30%多。

(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年龄及分布农村留守儿童男女比例比较接近,且年龄在6 14岁居多。

分布在我省十三个市(地),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人数较多。

(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在省流动留守儿童领导小组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农民工子女读小学的占77.2%,初中占21%,高中占1.8%,其中寄宿生占26.1%。

父母外出后88.4%的孩子表示愿意读书,并有52.8%的孩子有考大学的愿望,他们与父母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课余时间有42%的孩子喜欢读书,但学习不够理想,成绩下降的占28%,没变化的占49.5%。

2021年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工作汇报】据悉,为及时准确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成长发展状况,掌握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及迫切需求,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___年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成课题组,国家统计局提供数据支持,开展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一、研究目标与方法1、研究目标:一是全面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地域分布等基本状况;二是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认识他们的分层特征和需求差异;三是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制定落实和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服务。

2、对象界定:本文所指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地区,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本文所指流动儿童是指随务工父母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生活学习半年以上的儿童。

儿童年龄界定在_岁以下(0-_岁)。

3、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定量研究部分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段成荣教授等承担,在___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数据中抽取_6万人口样本量,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把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数量、区域分布、年龄及性别特征等。

定性研究由全国妇联特聘专家王梦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郑新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高志强教授等承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实地调研,客观分析留守流动儿童成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的总体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整体情况和基本特征1、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六千万,总体规模扩大根据《中国___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_.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_.88%。

与___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学龄前儿童规模快速膨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___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留守儿童
调研时间:2021年10月
调研地点:中国农村地区
调研目的: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调研内容:
1. 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调研:我们访问了多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到他们的父母多在城市务工,孩子通常由老人或亲戚照看,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2.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研: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长期缺乏家庭关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 留守儿童教育调研: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发现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引导,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成绩上存在较大差距。

调研结论:
1.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指导,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2. 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3. 社会应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通过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帮助,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

建议措施:
1. 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教育支持。

2. 加强留守儿童监护工作,确保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得到关注。

3. 倡导父母在农村就业,减少留守现象发生。

通过以上调研,我们发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共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支持。

2021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2021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

2021年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五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精选(一)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间:20xx年8月 20xx年6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调查地点: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调查方法:教学工作参与、走访、访谈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调查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XX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以下占86.5%.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这个群体的关注。

20xx年8月底到20xx年6月底,我们到了镇雄县场坝镇摩多小学进行为期接近一年的顶岗实习支教生活。

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在平时休息的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我们实习的地方是相对较贫困的农村地区。

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我所教的班有96个学生,其中就有30多个孩子是“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差不多都是班里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和小朋友交流、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妇联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报告中根据《中国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与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