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的老黄牛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三字词语

比喻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三字
词语
1. 老黄牛:这个比喻源自黄牛的形象,黄牛是一种勤劳、耐力强的动物,常被用来形容那些默默耕耘、不辞辛劳的人。
2. 实干家:强调这个人注重实际行动,不空谈,踏踏实实地完成工作。
3. 勤奋者:直接点明了这个人的工作态度非常勤恳,努力不懈。
4. 老实人:突出了这个人的诚实和可靠,做事认真负责。
5. 敬业者:表示这个人对工作非常敬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6. 实干派:形容这个人是一个实际做事的人,注重实践,不空想。
7. 勤务员:强调这个人的工作是为他人服务,并且在工作中非常勤奋。
8. 劳动者:直接指出这个人是通过劳动来工作的,表达了对其勤劳工作的认可。
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
企业内的十种员工

企业内的十种员工1、自我感觉最牛B的人——财务部员工老子不求人,人人求老子!于是乎,这帮狗屎们天天拽得好像自己是救世主,是其他员工的再生父母一样,牛B!超级牛B!100%牛B!我活这么大了还真没看到过不牛B 的财务,这帮人其实在公司是同事们最不敢得罪、但更是最让人看不起,人际关系最差的一群人,当然,据我观察,也是离婚率最高的一类人。
2、最有城府最有心计的人——人力资源部员工每天的工作就是算计如何搞出用最小代价换取最大回报的提议来讨好老板,看谁不顺眼就想方设法算计如何在考核、薪酬奖金分配方面给他穿小鞋的鸟人。
3、智商最高情商最差的人——研发部员工技术过硬,为人木衲。
上台发言三分钟搞不出一句话来,向领导汇报工作结结巴巴没个半小时理不出个头绪来。
企业中最好管理的一群伪知识分子,可以被任意剥削,基本上不会反抗,或者从来就没有过反抗的意识。
4、最吊儿郎当和无耻的人——销售部员工老板们财富的来源,老板们最想讨好的一群人,这群人其实也是最无耻公司内口碑最差却又人际关系最和谐的一群人。
天天吊儿郎当的来公司报个到,调戏一下前台,和狐朋狗友打打电话,10点不到就开始琢磨找借口出门拜见客户,其实下午就是在家睡大觉,晚上则开始一天最疯狂和最“性福”的生活。
不过虽然无耻,但因其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反而在公司中人缘最好。
5、最表里不一内心最龌龊的人——采购部员工天天在老板面前装孙子,天天在同事面前装老实,公司的任何“办公室政治”从不参与,老老实实,哈巴狗、老黄牛般不理尘世的卖力的工作着。
其实这帮人,最敏感、最贪、最不把公司利益当一回事,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你以为他们真的老实,真的不贪?老板你把他工资减掉一半试试,看他还干不干?呵呵,工资啊,对他们来说,毛毛雨而已,虽然从此以后有了更多表面的牢骚。
6、最轻闲最没有上进心的人——前台一部电话、一台打印机、一部传真、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小叠钞票就是工作的全部。
金牛、地.雷、小马、老油条型员工……你知道你的员工属于哪种类型吗?

金牛、地.雷、小马、老油条型员工……你知道你的员工属于哪种类型吗?在网络招聘的盛行下,人才的高流动性是一种正常现象,企业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企业需要关注的是:到底流失的是哪类人才?如果是普通人才,适当的流失率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换血功能,但如果是优秀人才的流失,则真正是企业的重大损失,也就成了企业真正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员工的基本素质、工作业绩和潜能这三个纬度作为坐标轴,建立三维坐标体系,然后根据员工的具体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分类:▲Ⅰ类:明星员工。
其基本素质比较高、工作业绩比较好、潜能比较大。
这类人才往往具有比较好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工作业绩出色,人也比较年轻,具有非常好的可塑性和培养空间。
▲Ⅱ类:金牛员工。
其基本素质比较高、业绩比较好,但潜能比较小。
这类人才往往是一些从基层岗位逐步晋升上来的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技能,工作业绩较好,但由于学历较低,或者年龄过大,导致潜能受限,不太具备进一步开发、培养的空间。
▲Ⅲ类:老黄牛员工。
其基本素质比较低、业绩比较好、潜能比较小。
这类员工往往是一些从事基层岗位的员工,具有某方面的工作技能,对工作也兢兢业业,但由于学历比较低,潜能比较小,不太具备进一步开发、培养的空间。
▲Ⅳ类:地.雷员工。
其基本素质比较低,但业绩比较好、潜能比较大。
这类员工往往具有较好的教育及专业背景,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能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也有比较好的年龄优势;但这类员工往往品德出现问题,往往会利用公司资源牟取私利,从而在公司内造成比较差的影响。
▲Ⅴ类:小马员工。
其基本素质比较高,潜能比较大,但业绩不太好。
这类员工往往是一些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但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导致业绩不太理想。
▲Ⅵ类:老油条员工。
其基本素质比较高,但业绩不太理想,潜能也比较小。
这类员工往往是一些在企业工作时间久,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人际关系处理得不错,但对工作阳奉阴违,业绩比较差。
▲Ⅶ类:劣马员工。
俯首甘为“老黄牛”

俯首甘为“老黄牛”作者:张云龙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3年第05期劳动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美德和修养,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在“中国梦·劳动美”这一宏伟的主题下,让我们看到了那一批批因劳动而美,为中国筑梦的劳动者们,记者专访了镇江市房产登记管理中心工会主席、镇江市劳动模范陈闵俐,让我们以媒介的视角以点带面来的解读劳模们“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精神,请她解读一下老黄牛精神在今天所赋予的时代意义。
《现代企业文化》:“老黄牛”精神包含的内容有哪些?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陈闵俐:有人也许以为老黄牛很傻、很呆,其实老黄牛的聪明智慧和真诚厚道,几近达到完美的人格境界。
和某些人的机关算尽、自私自利相比,那真是大智慧了。
“老黄牛”精神包含:“勇于开拓,奋力创新,无论面前是荆棘,还是坎坷;是漫漫长路,还是千斤重负,都要负重奋进,义无返顾,勤奋耕耘”。
“老黄牛”的可贵之处在其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精神。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管是从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还是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看,“老黄牛”精神始终是我们取得各项成绩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
30多年来我们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正是数不清的“老黄牛”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社会有了今天的变化,也正是“老黄牛”精神换来的。
“老黄牛”精神不仅成就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更成就了一种作风,一种修养,一种风格,一种勇于接受一切挑战并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发扬老黄牛精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现实意义:多一些忠诚和善良,少一些虚伪和索取;多一些实干和奋斗,少一些虚骄和自满;多一些开拓和创新,少一些保守和懒惰;多一些坚韧和倔强,少一些畏难和圆滑。
《现代企业文化》:在今天看来老黄牛精神被赋予了怎样的时代特征和意义?陈闵俐:“老黄牛”精神始终与时俱进,印证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折射的是时代精神,体现着时代的强音,铭刻着时代的烙印。
化工企业警示片观后感

化工企业警示片观后感前几天看了化工企业警示片,那感觉就像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一下子让我清醒得不得了。
一开头,看到那些化工企业里出事故的画面,我都懵了。
那些爆炸啊,就像突然放了一个超级无敌大的烟花,但是这个“烟花”可一点都不喜庆,全是灾难。
火焰呼呼地往上蹿,浓烟滚滚得就像一条巨大的黑色恶龙,把整个天空都遮得严严实实的。
还有那些泄漏的化学物质,流得到处都是,就像恶魔在地上蔓延,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我心里就在想,这哪是企业啊,简直就是个随时会爆发的危险战场。
从这警示片里我也看出了好多问题。
首先就是人的麻痹大意。
你说那些工人在化工企业里工作,就像是在和一群危险的小怪兽打交道,得时刻小心着。
可是呢,有些人就不当回事儿,觉得“不会那么倒霉就出事儿在我身上吧”。
就像过马路不看车一样,心存侥幸,结果呢,“砰”的一下,事故就来了。
比如说有个场景里,一个工人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设备,他可能觉得自己是老手了,随便搞搞就行,没想到就是这么一随便,就引发了一连串的灾难。
这就好比你在厨房做菜,你觉得少放一点盐应该没事儿,结果最后那菜咸得没法吃,只不过化工企业里的这个“菜咸了”可是会出人命的啊。
再一个就是设备老化的问题。
那些设备在化工企业里就像一群老黄牛,一直在干活。
可是有些企业呢,不舍得给这些“老黄牛”好好检查检查身体,修修补补。
设备老化了就像人的身体老了一样,各种毛病就出来了。
这就好比你开着一辆到处都嘎吱嘎吱响的破车,还想跑长途,不抛锚才怪呢。
在警示片里,有的设备都破破烂烂的了,还在继续运行,这就像在一颗定时炸弹上还在不断加火药,能不出事儿吗?看完这个警示片,我觉得化工企业真得好好管管了。
安全制度不能只是贴在墙上当摆设,得像紧箍咒一样,紧紧地套在每个员工的头上,让他们时刻都不敢乱来。
对于设备呢,要像对待宝贝一样,定期检查、维护,不能让它带病工作。
而且啊,企业的领导得像个大家长一样,要有那种“我得保证我这一大家子人都平平安安”的觉悟。
团队离不开这五种人

团队中的五种人一、勇于创新之人(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他们会通过不断学习与思考,捕获最新信息,寻找最优方法,然后与时俱变,审时度势,顺势而动。
这种类型的团队成员观察细腻,嗅觉敏锐,具有超前意识,能够看到人所不知的机会,助企业强大。
(二)创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艰难和复杂,它只需要一个思维的转变,就能达成创新的成果。
二、胸怀大局之人(一)以大局为重胸怀大局的人一般表现为集体利益为先、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敢于担当;具有崇高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且善于激发每一位团队成员为完成任务而努力。
这种类型的团队成员具有战略思维,能够准确把握公司的发展方向,有效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
(二)能够站在公司的高度、站在领导的位置思考和处理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能够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负有号召力与感召力。
当问题发生时,胸怀大局的人不会推卸责任,不会埋怨与指责,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查找原因,积极地制定补救对策,把损失控制在最低。
然后提出改善方案,推此及彼,全面规避。
三、誓死追随之人(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集中反映出此类团队成员的性格特质。
他们的典型特征为具有超强的工作耐性与生活忍性,忠诚于企业,具有坚定的意念,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共同进退,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二)无论企业发展多么维艰,无论外界有多大的诱惑,无论工作中有多强的压力,他们始终表里如一,顽强地坚守着岗位。
1、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为以司为家,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不计得失,接受批评而无怨恨,竭尽全力地完成好工作任务。
他们发扬的是一种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把团队成员比作构建房屋的部件,则誓死追随企业的人,就是搭檐铺瓦的钢架构。
2、他们或许不在最顶端,但是却坚强地支撑着最顶端的辉煌。
他们深深地根植于地层,让房屋更加稳固,让居于顶端者获取一种安全之感。
他们的存在,使企业体现出一种凝聚力、一种战斗精神。
四、浩然正气之人(一)对于公司层面,他们敢于指出不足,提出改善意见。
四种人

第一种人是没有本事却有脾气的人;第二种人是没本事也没有脾气的人;第三种人是有本事也有脾气的人;第四种人是有本事却没有脾气的人。
第一种人是企业的害群之马,也是企业最不需要的人,他们的危害性在于,安排给他们的工作,不去分析如何完成,而在不能完成的情况下,他们却总能给你找出一大堆的理由与道理,甚至还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等等。
例如:领导把工作安排了给张三去完成,而张三自接到任务起就放在一旁,从不去思考如何把工作完成,心里只是在想:“工作嘛不就这样,总也做不完的。
”等到工作没有完成时,他就找出一大堆这个那个的理由,还抱怨这个人不好,那个人不好,到最后工作不但没完成反而被他的一团糟,工作无法再继续下去,只有移交给别的同事。
因此这种人企业必须给他洗脑,重新进行培训,实在不行就只有让他下岗。
第二种人是企业的“老黄牛”,你用鞭子打一下,他就动一下,而这种人在企业中也占多数。
较前一种人相比,这种人对于企业来说还是能用的,但他们的危害性在于,工作不能准时地保质保量完成。
例如:李四接到一项工作,如同前一种人一样,也将工作放在一旁,不去思考如何把工作完成,但这种人较前一种人更好的地方,就是他们在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下,能主动接受错误并在督促下完成此项工作。
所以李四在工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他虚心接受批评,及时改正错误,然后在别人的指点下完成了此项工作。
因此企业对于这种人是可以用鞭子去调教的。
第三种人是企业的“牛犊”,企业不能用鞭子去打,而是把他的鼻子穿起来,在前面牵着绳子让他自己跟着企业的步伐走。
这种人在企业只占小部分,他的危害性在于,在工作中出现了问题时,不能冷静处理。
例如:公司将一项重要的工作交给王老五,而王老五在接到工作后,对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思考,然后按照自己的计划一项一项地完成,但在工作完成后他开始沾沾自喜,不去回顾工作是否完美,也不接受别人的任何建议,以至于工作是完成下来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
如能克服骄傲自满的缺点,工作就可以完成的更出色。
几个老企业家的故事

几个老企业家的故事篇一:优秀企业家事迹努力开企业之花――记全国优秀建筑企业经理、河北省优秀企业家、河北省劳动模范××建筑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志,男,汉族,1939年出生,大专学历,经济师职称,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10月起担任现丰润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润建安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1992年10月以前的丰润建安公司是一个千疮百孔、亏损严重的企业,人心涣散,濒临破产。
为了挽救企业,在丰润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企业大胆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选举了新的企业领导班子,冯连合同志就是在此危难之时就任了公司总经理,担起了这副活企增效的重担。
这样,既保证了国有资产不流失,又消除了企业的债务包袱和体制弊端,激发了全员的风险意识和奋斗精神,使企业焕发出新的巨大生机与活力。
1998年,公司就晋升为国家一级资质建筑施工企业,并被评为河北省建筑业规模效益十强企业,纳税超百万元大户;1999年公司被评为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纳税超百万元大户;2000年公司被评为全国先进建筑施工企业,纳税超三百万元先进单位。
然而,改革需要勇气和代价,而诚意需要经受磨难和考验。
正是这场利国利民、轻企轻企、大发展的成功改革,使冯连和这位以国家、企业和职工利益为中心,不顾个人风险承担企业100万元贷款债务的企业家,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超过一年零六个月。
他被指控“挪用100万元资金”。
当真理与正义回归本来面目,冯连和被判无罪,被建筑安装公司数千名员工的欢呼和掌声包围时,这位寺庙白雪皑皑、奋斗终生的老党员眼里含着泪水。
他说的是:我将用我所有的力量让建筑安装公司重新站起来,更好地发展,为国家缴纳更多的税,为员工争取更多的福利,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企业的老黄牛冯连和以简单的言辞和坚强的行动,重新开始顽强的工作,再次把因严重亏损而濒临破产的丰润建安公司拉回到发展的轨道上,走上了腾飞的道路。
2022年底,丰润建安公司凭借一流的建筑企业的实力和信誉,再次证明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发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里的“老黄牛”
——记原料码头卸料机司机赵明良
简历:赵明良,1962年生,1985年1月以合同工形式进入宝钢运输部铁路站,从事养路工岗位,1992年12月份转岗成为原料码头清仓工,1995年3月转为机内工,1997年5月至今一直从事卸料机司机岗位。
出生在宝山盛桥的赵明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随着宝钢的建设发展,使得像赵明良这样的“脸朝黄土背向天”的农民跨入了企业的大门。
从85年进入宝钢到现在已经有28个年头了,赵明良从事时间最长的还要数操作大型桥式卸料机的港机司机。
他凭借对于工作的一份热爱和执着,从点滴学起、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他那淳朴的“老黄牛”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赵明良爱岗敬业,坚持标准化作业,排查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各类隐患,避免了一起又一起可能发生的事故,为码头的安全顺行做出了贡献。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是他坚守这么多年的人生信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行为,他就像一头俯首耕地的老黄牛,从没有怨言,也不会计较,笑呵呵的迎接每一天的开始。
赵明良是原料码头员工队伍中坚持严格苛求、标准化作业的最佳实践者的代表,他用默默无闻的行动推动了码头的建设发展,也创造了骄人的业绩,他已经连续8年被评为码头的
年度优秀员工(业绩为AA),所在的班组至今还保持着昼夜生产量吨位最高的记录,他是我们码头员工队伍学习的榜样。
一、老黄牛精神之“认真”
“同样是一亩三分地,不同的人去种,出来的产量和质量肯定是不同的,操作机器和种田一样,必须要认真和用心。
”这是老赵嘴边经常说的一句话。
放下锄头来到工厂后,老赵从一点一滴学起,凭着这份认真劲,他在较短时间内从一名农民转变为一名工人。
工作中他从不放过任何细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但保证了自己在生产作业中没有发生过一次操作事故,而且在设备保养点检过程中多次发现和消除各类重大设备隐患,赢得了身边同志包括众多点检人员在内的一致好评。
“港机设备是我们的生产工具,我们要善待它,这样它才能给我们带来高产出,点检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设备的状态。
”老赵有一个习惯,就是利用作业间隙会在机上转转,按照点检的线路和要求进行复查,尽可能发现一些异常情况,决不能让机器带病作业。
2013年2月19日是老赵中班,接班后按照接班点检的要求进行的设备的点检,没有发现异常情况,随后就投入了作业,这天接班时还下着雨,作业到吃晚饭时候雨已经停了,此时地面皮带也因检修停止了运转,赵明良吃过晚饭后就再次对于码头面大车行走部件进行检查,果然发现大车海侧上游第三台车车组上有一个车轮存在20cm 左右的裂缝,马上报告了作业长和分管点检。
“按照工作经验,有一些机械部件的裂缝在雨天不容易发现,等雨停了表面干了以后,有裂缝
的地方会有明显的水迹,这样类似于裂缝的缺陷会更容易发现。
”
还是由于认真的工作精神,赵明良在设备点检工作中会发现一些别人难以发现的问题,甚至有一些连专职点检也没有发现的原因被他破解了。
18U3#机横行小车海侧的电机进行了例行保养,安装完毕以后在生产运行中始终发现该电机的运行温度偏高,点检对于电机也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异常。
老赵利用多次作业间隙反复对于电机进行观察,最后终于在把旁边的冷却风扇滤网打开后找到了原因,冷却风扇电机轴和风扇轴孔之间的键销出现了问题,使得风扇风量达不到设计性能了,最终使得横行小车的电机得不到足够的冷却。
每每发现一个设备的异常或隐患,赵明良会感到莫名的欣慰,他把港机设备看成是帮助农民耕地的牛,“我们决不能让牛带病给我们工作,这样会累坏了牛,而且也干不好活。
”正是怀着这样的感情,赵明良把日常点检和保养工作看的特别重要,也非常认真和仔细,不会放过一丁点线索。
他的“认真”也感染了身边每一个员工,班组成员非常尊敬他,乐于向他学习。
二、老黄牛精神之“踏实”
对待标准化作业,在赵明良身上坚持着的可贵品格就是“踏实”,严格按照岗位规程要求执行,脚踏实地地完成每一个动作。
“就像在田地里除草,不能心急,因为这些草长在棉花苗一起,你必须静下心来,一颗颗的把草拔掉,不然的话,草没有除掉,棉花苗可能被你踩坏了。
”老赵经常性用干农活的体会来给身边的年轻员工讲道理。
由于这份“踏实”,老赵在作业中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典型的例子发生在
2011年3月3日,当天赵明良在进行正常作业时发现18U3#机在抓斗提升到停止位置时抓斗有些自动向下窜动,虽然幅度不大,但凭着多年的操作经验他意识到设备可能出问题了,他立即拍下了紧停按钮,然后向作业区汇报。
经检查果然出现设备故障,试想如果不是因为在操作中的这份“踏实和细心”,抓斗坠落至舱底的后果将不堪设想的。
2013年1月24日,赵明良在接班日常点检中发现18U3#大车15#16#联轴器制动轮上明显积碳、锈蚀痕迹。
执着的他不放过一点线索,在进一步大车试运转中发现有一个减速器轴没有转动,发现了此隐患后他一边向作业长汇报,一边对其它大车驱动装置进行排查,并强制打开每个电机制动器,一个个手动去盘制动轮后发现了17#19#23#三个减速器轴都与车轮脱离连接,这种带病运转一方面对于另外几个减速器电机明显产生超负荷运转,另外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并消除了港机的一个重大安全隐患。
三、老黄牛品质之“奉献”
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赵明良同样用热心和真诚关爱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特别是新进的员工。
他利用自己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在工作当中尽量照顾好他们,在一岗双责安全互保工作上更是如此。
他特别关注周围的作业环境,发现安全隐患会立即提醒相关人员,平时在作业中能够适时提醒到位,员工们都能体会到他的那种“默默的关心”,他也乐于这样“默默的奉献”。
每一次接班以后,他会在第一时
间来到我们码头人称之为“老虎口”的上下船的舷梯和跳板旁,会检查安全网是否系带规范和牢固,他会用脚去试一下跳板搁放是否稳当,安全扶手是否设置到位,因为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到我们员工上下安全的。
在舱口指挥时,大家看到最多的就是他那哨子不离口的认真劲。
他说码头卸船作业最危险的时候就在清仓阶段,卸料机、推扒机和清仓工在一起混合交叉作业,作为指挥手必须要眼睛紧盯舱内,推扒机和清仓工手里没有对讲机,只能通过哨子声音来不断提醒下面作业人员离开危险区域和制止他们的危险动作。
2012年新进厂的徒弟叶晓龙就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刚开始带教,赵明良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做规矩”,即现场作业中的安全要求,从走路到爬扶梯、从穿衣到戴安全帽,细细致致地讲了半天。
由于进厂时间短,小叶对这些要求掌握得还不是那么好,时常会犯些小错误,如走路时,总不走在安全通道上;现场的安全指示不明白等等。
赵明良可不放松,就为了让他走安全通道,每次发现他不认真走路,就利用作业间隙带着他将码头上的绿色通道走一遍,从船上到码头沿口,从码头陆侧到引桥,一圈又一圈,边走边教育,终于让小叶改掉了走路上的小毛病,也在这过程中对码头有了新的认识。
因为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小叶逐渐融入了团队,安全意识有了大幅提高,经过带教期,正式成为了一名卸料机司机。
正是这样的一名老师傅,用他的实际行动认真执行着岗位规程的每项规定,近三年来,曾6次被评为原料码头月度之星、1次评为文明之星。
从赵明良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老员工的坚持和执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