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马诗》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及答案一课一练

2020年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及答案一课一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课时
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
(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
(2)C
(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2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同步练习(含答案)12 古代诗歌三首精讲巧练·启迪导学一、主题探究1.《马诗》表面咏____________,实则咏____________,表现了志士的奇才异质、___________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

2.《石灰吟》借吟____________的锻炼过程,表现了作者不避________________,勇于自我牺牲,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精神。

3.《竹石》一诗中,通过描写竹子的品性,赞美了竹子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疑难探究1.《马诗》这首诗中的马的形象是怎样的?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作者怎样的精神和人生追求?3.《竹石》这首诗通过描写竹子扎根在岩石缝中的坚忍不拔的性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质?实战演练·化难为易A 基础知识必达标一、基础达标1.文学常识。

(1)《马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_____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是《___________》的第五篇。

(2)《石灰吟》是_______代政治家、军事家___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吟”是“_________”的意思。

(3)《竹石》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____________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上。

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韧顽强中,隐寓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刚劲风骨。

2.读重点字。

燕.山()踏.步()千锤万凿.()粉骨碎.身()3.解关键词。

(1)何当..金络脑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_____________________(3)任.尔东西南北风任:___________________(4)烈火焚烧若等闲..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4.默写填空。

2022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山东专版)专题16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综合训练(有解析)

2022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山东专版)专题16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综合训练(有解析)

2022年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山东专版)专题16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综合训练(有解析)专题16 课内外古诗文阅读综合训练阅读篇目篇目顺序阅读名称出处一《马师》《石灰吟》2022·枣庄·台儿庄区二《两小儿辩日》2022·临沂·兰山区三《守株待兔》2022·日照·东港区四《学弈》2022·德州·宁津县五《两小儿辩日》2022·济宁·金乡县六《学弈》2022·菏泽·经开区七《孟子》节选2022·青岛·市北区八《马价十倍》2022·济南·市中区九《华歆避难》2022·潍坊十《晏子之御》2022·德州·平原县十一《枭将东迁》2022·滨州·滨城区十二《北人食菱》2022·德州·陵城区一、(2022·枣庄·台儿庄区)诗词欣赏。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这两首诗都是____诗,借咏叹马、石灰,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

《石灰吟》以石灰作比,表达了诗人____的高尚品质。

2.朗读《马诗》时,前两句语速____,读出月夜的荒凉、冷寂之感;朗读《石灰吟》中“若等闲”可读得平稳、舒缓,读出其中____之意。

二、(2022·临沂·兰山区)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____?”一儿曰:“日初出____,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____?”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将原文补充完整。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马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马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马诗体裁:诗题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名字:李贺年代:唐代描述: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

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翻译:原文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原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

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

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

李贺《南园》《马诗》比较鉴赏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贺《南园》《马诗》比较鉴赏阅读答案及赏析

李贺《南园》《马诗》比较鉴赏阅读答案及赏析李贺《南园》《马诗》比较鉴赏阅读答案及赏析南园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吴钩,刀名。

凌烟阁,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等24位功臣之像列于凌烟阁上。

若个,哪个。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2分)(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试加以说明。

(4分)答:(1)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

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2)《南园》是直抒胸臆,较为痛快淋漓;《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抒情委婉,耐人寻味。

赏析中唐奇才李贺一生困顿坎坷,虽属皇族远枝,却一生沉伦下僚,不得仕进通显,一辈子只做过“奉礼郎”之类的小官(从九品)。

由于不堪“臣妾意态间”的屈辱,李贺辞官归家,加之身体羸弱,最终郁郁而死,终年才27岁。

如此身世,反应在其艺术作品中,李贺的诗词集奇峭、诡怪、雄浑、神秘为一体,高出平谷,不拘一格。

毛泽东也十分喜爱李长吉的诗,“天若有情有亦老”、“雄鸡一唱天下白”等句,几乎就是完全地直接“拿来”,可见长吉在润之先生心目中的位置。

本文开头四句诗,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第五首,在此诗中,诗人羡慕初唐那些能被在凌烟阁上图像的功臣们,羡慕他们都生活于一个伟大的时代,皆能以武功奇策博取功名。

在《南园十三首》中的第六首,李贺还怨怪自己是“寻章摘句老雕虫”,并幻想有朝一日“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南园十三诗》第七)。

试想,一手无缚鸡之力的瘦弱书生,由于生不逢时,仕途蹭蹬,竟悲哀地幻想自己能像侠客一样手提宝剑,归事猿飞捷走的高人成为武臣,看来穷途末路之中,物极必反,千载一人的鬼才也想效仿浑身武功的奇侠,可悲,可叹!这首诗由两个设问句组成,顿挫激越,而又直抒胸臆,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都淋漓酣畅地表达出来了。

部编版六下《马诗》《石灰吟》《竹石》古诗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下《马诗》《石灰吟》《竹石》古诗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六下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练习题(第2份,含答案)课堂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古代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答案】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答案】(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1.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一群小燕.(yān yàn)子飞过燕.(yān yàn)山山脉,飞向梦想起航的地方。

(2)战士们锻炼起来劲.(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劲.(jìn jìng)旅。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捶()凿()焚()洛()锤()函()烫()3.给下面的诗句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阅读理解《马诗》附答案

阅读理解《马诗》附答案

阅读理解《马诗》附答案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

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参考答案】
1.B
2.C
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
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4.(1)√(2)X (3)√。

文言文媱合《老马》李贺《马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媱合《老马》李贺《马诗》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

老马(其一)姚合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马诗(其二十三)李贺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釆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 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

B. 姚诗中老马“惆怅”的最直接原因是秋雨打湿了东郊路面,很难再像以前那样自由驰骋了。

C. 李诗“得”字,看似平常,却极有分量,对炼丹求仙的荒诞行径做了无情的鞭挞和辛辣的嘲讽,深得“一字褒贬”之妙。

D. 李诗“厩中皆肉马”结构上紧扣诗题;内容上用调侃的语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汉武帝,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

15. 两首诗都以马为中心意象,寄寓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三)需句名篇默写(8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徳养性的两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也表明了他的高洁品质。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女主人公和男子短暂的分别后对男子的思念之情,颇有点“望穿秋水”的感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中“ , 。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乐声的凄冷、幽怨,表达了作者此时内心的感伤。

(4)《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14. 答案是A。

“两首诗歌整体上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说法错误。

“都采用了托物言志” 错,李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另外“姚诗中的,老马,和李诗的,肉马'都是作者自身命运的写照”也有错误,李诗的的“肉马”是作者批判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

”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

②瘦骨:清瘦的骨头。

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

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与()一起被称为“小李杜”。

A.杜甫
B.杜牧
C.杜荀鹤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
【参考答案】
1.B
2.C
3.示例: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4.(1)√(2)X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