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

合集下载

02 化学热力学基础

02 化学热力学基础

2 化学热力学基础 习题1.已知:2Mg(s)+O 2(g )→MgO(s) ΔrHm =-1204kJ/mol计算:(1)生成每克MgO 反应的ΔrH 。

(2)要释放1kJ 热量,必须燃烧多少克Mg ?答案:(1)15.05kJ/g ;(2)0.04g知识点:难度:提示:题解:2.已知:Cu 2O(s)+21O 2(g)→CuO(s) ΔrH m =-143.7kJ/mol CuO(s)+Cu(s)→Cu 2O(s)ΔrH m =-11.5kJ/mol计算CuO(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答案:-155.2kJ/mol知识点:难度:提示:题解:3.当2.50g 硝化甘油[C 3H 5(NO 3)3]分解生成N 2(g)、O 2(g)、CO(g)与H 2O(l)时,放出19.9kJ 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1mol 硝化甘油分解的ΔrH 。

(3)在分解过程中生成每1mol O 2放出多少热量?答案:(1)C 3H 5(NO 3)3→23N 2(g)+27O 2(g)+3CO(g)+25H 2O(l);(2)1806.9kJ/mol ;(3)516.3kJ 知识点:难度:提示:题解:4.由热力学数据表中查得下列数据:ΔfH m(NH 3,g)=-46.0kJ/molΔfH m(NO,g)=90.29kJ/molΔfH m(H 2O,g)=-241.8kJ/mol计算氨的氧化反应:4NH3(g)+5O 2(g )4NO(g)+6H 2O(g)的热效应ΔrH m 。

答案:-905.64 kJ/mol知识点:难度:提示:题解:5.在一敞口试管内加热氯酸钾晶体,发生下列反应:2KClO 3(s)2KCl(s)+3O 2(g)并放出89.5kJ 热量(298.15K )。

试求298.15K下该反应的ΔH和ΔU。

答案:ΔH=-89.5kJ;ΔU=-96.9kJ知识点:难度:提示:题解:6.在高炉中炼铁,主要反应有:C(s)+O2(g)CO2(g)12CO2(g)+12C(s)CO(g)CO(g)+13Fe2O3(s)23Fe(s)+CO2(g)(1)分别计算298.15K时各反应ΔrH m和各反应ΔrH m值之和;(2)将上列三个反应式合并成一个总反应方程式,应用各物质的ΔfH m(298.15K)数据计算总反应的ΔrH m,并与(1)计算结果比较,作出结论。

热工基础试题及答案

热工基础试题及答案

热工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A. ΔU = Q + WB. ΔH = Q - WC. ΔG = Q - TΔSD. ΔS = Q/T答案:A2. 在理想气体的等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变化为:A. 零B. 正C. 负D. 不确定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基本定律?A. 第零定律B. 第一定律C. 第二定律D. 第三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1. 热力学系统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时,系统处于______状态。

答案:平衡2.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答案:不可能三、简答题1.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指出,不可能通过循环过程,将热量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2. 解释什么是熵,并简述熵增加原理。

答案:熵是热力学系统无序度的量度,通常用来描述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熵增加原理表明,在自发过程中,孤立系统的熵总是增加的。

四、计算题1. 假设有1 kg的理想气体,其初始温度为 300 K,压力为 1 atm。

如果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加热到 600 K,求气体的最终体积。

答案:首先,使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其中 n 是摩尔数,R 是理想气体常数。

由于过程是等压的,我们可以简化为 V1/T1 =V2/T2。

代入给定的数据,我们得到 V2 = (T2/T1) * V1。

假设初始体积 V1 可以通过 P1 * V1 = n * R * T1 计算得出。

由于 n 和 R 是常数,我们可以忽略它们,简化为 V1 = P1 * V1 / (R * T1)。

最终体积 V2 可以通过 V2 = (T2/T1) * V1 计算得出。

2. 一个绝热容器中装有 2 kg 的水,初始温度为20°C。

如果向水中加入 100 kJ 的热量,求水的最终温度。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热量的传递、热力学规律以及热力学系统的性质等。

在学习热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热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的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它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推广,它表明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做功。

2. 什么是热容?如何计算物体的热容?热容是物体吸收或释放单位温度变化时所需的热量。

计算物体的热容可以使用公式C = Q/ΔT,其中C表示热容,Q表示吸收或释放的热量,ΔT表示温度变化。

3. 什么是等容过程?等容过程的特点是什么?等容过程是指在恒定体积条件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在等容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功为零,因为体积不变。

等容过程的特点是内能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即ΔU = Q。

第二章: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性质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物质量,R表示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温度。

这个方程表示了理想气体的状态与其压强、体积、物质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2. 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有何关系?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即U ∝ T。

当温度升高时,理想气体的内能也会增加。

3.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与绝热过程有何区别?等温过程是指在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绝热过程是指在没有热量交换的情况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在绝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保持不变。

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是什么?它有哪些等效表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是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它有三个等效表述:卡诺定理、克劳修斯不等式和熵增原理。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基础习 题一、单选题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分别经历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到具有相同体积的终态,在绝热过程中的压强0p ∆与等温过程中的压强T p ∆的关系为( )A. T p p ∆<∆0B. T p p ∆>∆0C. T p p ∆=∆0D. 无法确定 2、系统的状态改变了,其内能值则( )A. 必定改变B. 必定不变C. 不一定改变D. 状态与内能无关3、将20g 的氦气(理想气体,且RC 23V =)在不与外界交换热量情况下,从17℃升至27℃,则气体系统内能的变化与外界对系统作的功为( )A.J 1023.62⨯=∆E ,J 1023.62⨯=A B.J 1023.62⨯=∆E ,J 1023.63⨯=AC. J 1023.62⨯=∆E ,0=A D. 无法确定4、将温度为300 K ,压强为105Pa 的氮气分别进行绝热压缩与等温压缩,使其容积变为原来的1/5。

则绝热压缩与等温压缩后的压强和温度的关系分别为( )A. 等温绝热P P >,等温绝热T T > B.等温绝热P P <, 等温绝热T T > C.等温绝热P P <,等温绝热T T > D.等温绝热P P >,等温绝热T T <5、质量为m 的物体在温度为T 时发生相变过程(设该物质的相变潜热为λ),则熵变为( )A. T m S λ=∆ B.Tm S λ>∆C.Tm S λ<∆D. 0=∆S6、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不同的过程,使其体积增加一倍,然后又回到初态,则( )A. 内能最大B. 内能最小C. 内能不变D. 无法确定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一过程后,温度升高了。

则根据热力学定律可以断定为:(1)该理想气体系统在此过程中吸热;(2)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正功;(3)该理想气体系统的内能增加了;(4)在此过程中理想气体系统从外界吸热,又对外作正功。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简答题:1、什么是准静态过程?答案:一热力学系统开始时处于某一平衡态,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后到达另一平衡态,若中间过程进行是无限缓慢的,每一个中间态都可近似看作是平衡态,那么系统的这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2、从增加内能来说,做功和热传递是等效的。

但又如何理解它们在本质上的差别呢?答:做功是机械能转换为热能,热传递是热能的传递而不是不同能量的转换。

3、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仅使其内能变化? 一系统能否吸收热量,而不使其内能变化?答:可以吸热仅使其内能变化,只要不对外做功。

比如加热固体,吸收的热量全部转换为内能升高温度;不能吸热使内能不变,否则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4、有人认为:“在任意的绝热过程中,只要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系统的温度就不会改变。

”此说法对吗? 为什么?答:不对。

对外做功,则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5、分别在Vp-图、Tp-图上,画出等体、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的曲线。

V-图和T6、 比较摩尔定体热容和摩尔定压热容的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表示1摩尔气体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不同点:摩尔定体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体积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摩尔定压热容是1摩尔气体,在压强不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1摄氏度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两者之间的关系为R C C v p +=7、什么是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答案: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而且不引起其它变化;不可逆过程:在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如果逆过程能不重复正过程的每一状态,或者重复正过程时必然引起其它变化。

8、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

答案: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工作的热机,它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使其全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自动地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9、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与第二类永动机?答案: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叫第一类永动机,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叫第二类永动机。

第 1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一)

第 1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一)
A.-484.5 B.0 C.-194.8D.-874.1
根据反应 ,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就是CH3COOH(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变],而
7.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
B.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能的
C.一切实际过程都是热力学不可逆过程
2.热力学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若某一系统从一始态出发经一循环过程又回到始态,则系统热力学能的增量是(A)
A.ΔU=0B.ΔU>0C.ΔU<0
U2=U1,U2—U1=0
3.对于封闭系统来说,当过程的始终态确定后,下列各项中(A)无确定值。
A. QB. Q+WC.W (当Q=0时)D.Q (当W=0时)
2. 的应用条件是恒容;W/=0;封闭系统。
3.已知反应
(i)
(ii)
则反应(iii) 的 为206.2kJ﹒mol-1。
反应(iii)=反应(ii)—反应(i)
4.已知298.15K时C2H4(g)、 及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变] (298.15K)分别为-1411 ,-1560 及-285.8 ,则 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为-136.8 kJ﹒mol-1。
第1章化学热力学基础(一)
一、选择题(均为单选题,将正确选项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1.系统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C)
A.T,P,V,QB.m,Vm,Cp,ΔVC.T,P,V, nD.T,P,U,W
原因:A中T,P,V是,Q不是,是过程量;B中Vm,Cp是,m不是,ΔV是状态函数的
变化,D中T,P,U是,W不是
的燃烧反应就是 的生成反应
4.反应 的标准摩尔焓[变] (T)即是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变] (T)。(×)

2.化学热力学基础

2.化学热力学基础

习 题二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θm r G 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应用Γess 定律不仅可以计算θm r H ∆,还可以计算θm r G ∆,θm r S ∆等;c.对于0>∆θm r S 的反应,标准状态下低温时均能正向自发进行; d.指定温度下,元素稳定单质的0,0,0==∆=∆θθθm m f m f S G H 。

2.对pQ H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因为p Q H =∆,所以Q P 也有状态函数的性质;b.因为p Q H =∆,所以焓可被认为是体系所含的热量;c.因为pQ H =∆,所以定压过程中才有焓变H ∆;d.在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定压过程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体系的焓值。

3.下列各物质中,稳定的单质是( )a.C (金刚石)b.S(1)c.Br 2(1)d.Hg(s)4.反应N 2(g)+3H 2(g)=2NH 3(g),298K 时,12.87-⋅-=∆mol kJ U m r ,则该反应的mr H ∆值为( )kJ·mol -1a.-87.2b.-92.2c.-82.2d.-4.9 5.已知反应:(1)H 2(g)+Br 2(1)=2HBr (g) 180.721,-⋅-=∆mol kJ H m r ϑ(2)N 2(g)+3H 2(g)=2NH 3(g) (3)NH 3(g )+HBr (g)=NH 4Br (s) 132.1883,-⋅-=∆mol kJ H m r θ则NH 4Br (s)的标准摩尔生成热为θm f H ∆( )kJ·mol -1a.-270.83b.270.83c.-176.20d.176.20 6.下面哪个反应表示()s AgBr H H m f m r θθ∆=∆的反应?( ) a.Ag +(aq)+Br -(aq)=AgBr(s) b.2Ag(s)+Br 2(g)=2AgBr(s)c.()()()s AgBr Br s Ag =+1212 d.()()()s AgBr g Br s Ag =+2217.下面哪个反应表示()124.394,-⋅-=∆mol kJ g CO G m f θ?a.C (石墨)+O 2(g )=CO 2(g)b.C (金刚石)+O 2(g)=CO 2(g)c. d.C 石墨)+O 2(g )=CO 2(1)8.乙烯的标准摩尔燃烧热是-1411kJ·mol -1,H 2O(1)的标准摩尔蒸发热是44kJ·mol -1,则反应:C 2H 4(g)+3O 2(g)=2CO 2(g)+2H 2O(g)的θm r H ∆等于( )kJ·mol -1122.922,-⋅-=∆molkJ H m r θ()()()g CO g O g CO 2221=+a.-1367b.-1323c.1455d.1499 9.标准摩尔熵θm S 的大小顺序为( )a.Cl 2O(g)<Br 2(g)<Cl 2(g)<F 2(g)<H 2(g)b.Br 2(g)>Cl 2O(g)>Cl 2(g)>F 2(g)>H 2(g)c.H 2(g)<F 2(g)<Cl 2(g)<Br 2(g)<Cl 2O(g)d.Br 2<Cl 2O(g)<Cl 2(g)<F 2(g)<F 2(g)<H 2(g)10.关于吉布斯自由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73K ,101.3kpa 的水变为同温同压的水蒸气,无论经历什么途径,该变化的0=∆G ;b.某一化学反应,其0<∆m r H ,则其m r G ∆值一定小于零;c.一个自发进行的反应,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等于体系对环境所作的最大功;d.一个反应的m r G ∆值越负,则该反应的速度愈大。

大学物理 第6章 练习答案

大学物理  第6章 练习答案

第六章 热力学基础练 习 一一. 选择题1.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气体将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A )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2. 对于理想气体系统来说,在下列过程中,哪个过程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内能的增量和对外作做的功三者均为负值。

( C ) (A) 等容降压过程; (B) 等温膨胀过程; (C) 等压压缩过程; (D) 绝热膨胀过程。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1)所示的abc 过程(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图1(2)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 。

判断这两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A ) (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B) abc 过程放热,def 过程吸热; (C) abc 过程def 过程都吸热; (D) abc 过程def 过程都放热。

4. 如图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变到平衡状态B(A p =B p ),则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系统必然( B ) (A) 对外做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二.填空题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不随时间变化的三个宏观量是P V T ,而随时间变化的微观量是每个分子的状态量。

2. 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外界对它做功为200J ,则该过程中需吸热__-200__ ___J 。

3.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某个热力学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240J ,气体向外界放热620J ,则气体的内能 减少,(填增加或减少),21E E = -380 J 。

4. 处于平衡态A 的热力学系统,若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变到平衡态B ,将从外界吸热416 J ,若经准静态等压过程变到与平衡态B 有相同温度的平衡态C ,将从外界吸热582 J ,所以,从平衡态A 变到平衡态C 的准静态等压过程中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为 582-416=166J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基础》计算题答案全1. 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3倍. (普适气体常量R = 1--⋅⋅K mol J 1,ln 3=(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 等温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333ln d d V V V V RT V VRTV p W 2分 =×298× J = ×103J 2分(2) 绝热过程气体对外作功为V VV p V p W V V V V d d 03003⎰⎰-==γγRT V p 1311131001--=--=--γγγγ 2分 =×103J 2分2.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图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1) A →B : ))((211A B A B V V p p W -+==200 J .ΔE 1=??C V (T B -T A )=3(p B V B -p A V A ) /2=750 JQ =W 1+ΔE 1=950 J . 3分B →C : W 2 =0ΔE 2 =??C V (T C -T B )=3( p C V C -p B V B ) /2 =-600 J .Q 2 =W 2+ΔE 2=-600 J . 2分C →A : W 3 = p A (V A -V C )=-100 J . 150)(23)(3-=-=-=∆C C A A C A V V p V p T T C E ν J . Q 3 =W 3+ΔE 3=-250 J 3分(2) W = W 1 +W 2 +W 3=100 J .Q = Q 1 +Q 2 +Q 3 =100 J 2分1 23 1 2OV (10-3 m 3)5 A BC3. 0.02 kg 的氦气(视为理想气体),温度由17℃升为27℃.若在升温过程中,(1) 体积保持不变;(2) 压强保持不变;(3) 不与外界交换热量;试分别求出气体内能的改变、吸收的热量、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普适气体常量R = 11K mol J --⋅)解:氦气为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3=i (1) 等体过程,V =常量,W =0据 Q =?E +W 可知)(12T T C M ME Q V mol-=∆==623 J 3分 (2) 定压过程,p = 常量, )(12T T C M MQ p mol-==×103 J ?E 与(1) 相同.W = Q ???E =417 J 4分(3) Q =0,?E 与(1) 同W = ??E=?623 J (负号表示外界作功) 3分 4. 一定量的某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装在封闭的汽缸里.此汽缸有可活动的活塞(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且无漏气).已知气体的初压强p 1=1atm ,体积V 1=1L ,现将该气体在等压下加热直到体积为原来的两倍,然后在等体积下加热直到压强为原来的2倍,最后作绝热膨胀,直到温度下降到初温为止, (1) 在p -V 图上将整个过程表示出来.(2)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3)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所吸收的热量.(1 atm =×105Pa)(4) 试求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解:(1) p -V 图如右图. 2分 (2) T 4=T 1?E =0 2分(3))()(2312T T C M MT T C M M Q V mol p mol -+-=???)]2(2[23)2(25111111p p V V V p -+-=?11211V p ==×102 J 4分(4) W =Q =×102J 2分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p 1,V 1)沿p ?V 图所示直线变化到状态B (p 2,V 2),试求:(1) 气体的内能增量. (2) 气体对外界所作的功. (3) 气体吸收的热量.(4) 此过程的摩尔热容.(摩尔热容C =T Q ∆∆/,其中Q ∆表示1 mol 物质在过程中升高温度T ∆时所吸收的热量.)T 3 T 4 T 2T 11212 (L)p (atm)OBAOVp 1p p V 1V 2解:(1) )(25)(112212V p V p T T C E V -=-=∆2分 (2) ))((211221V V p p W -+=, W 为梯形面积,根据相似三角形有p 1V 2= p 2V 1,则)(211122V p V p W -=. 3分 (3) Q =ΔE +W =3( p 2V 2-p 1V 1 ). 2分(4) 以上计算对于A →B 过程中任一微小状态变化均成立,故过程中ΔQ =3Δ(pV ). 由状态方程得 Δ(pV ) =R ΔT , 故 ΔQ =3R ΔT ,摩尔热容 C =ΔQ /ΔT =3R . 3分6. 有1 mol 刚性多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原来的压强为 atm ,温度为27℃,若经过一绝热过程,使其压强增加到16 atm .试求:(1) 气体内能的增量; (2) 在该过程中气体所作的功; (3) 终态时,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1 atm= ×105 Pa , 玻尔兹曼常量k=×10-23 J ·K -1,普适气体常量R = J ·mol -1·K -1)解:(1) ∵ 刚性多原子分子 i = 6,3/42=+=ii γ 1分 ∴ 600)/(11212==-γγp p T T K 2分3121048.7)(21)/(⨯=-=∆T T iR M M E mol J 2分 (2) ∵绝热W =-ΔE =-×103J (外界对气体作功)2分(3) ∵ p 2 = n kT 2∴n = p 2 /(kT 2 )=×1026 个/m 33分7. 如果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依照p a V /=的规律变化,其中a 为已知常量.试求:(1) 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所作的功;(2) 气体体积为V 1时的温度T 1与体积为V 2时的温度T 2之比.解:(1) d W = p d V = (a 2 /V 2)d V)11()/(2122221V V a dV V a dW W V V -===⎰⎰2分 (2) ∵ p 1V 1 /T 1 = p 2V 2 /T 2 ∴ T 1/ T 2 = p 1V 1 / (p 2V 2 ) 由11/p a V =,22/p a V =得 p 1 / p 2= (V 2 /V 1 )2∴ T 1/ T 2 = (V 2 /V 1 )2(V 1 /V 2) = V 2 /V 1 3分 8. 汽缸内有一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若经过准静态绝热膨胀后气体的压强减少了一半,则变化前后气体的内能之比 E 1∶E 2=解:据iRT M M E mol 21)/(=, RT M M pV mol )/(= 2分 得 ipV E 21=变化前 11121V ip E =, 变化后22221V ip E = 2分绝热过程 γγ2211V p V p =即1221/)/(p p V V =γ3分题设 1221p p =, 则 21)/(21=γV V 即 γ/121)21(/=V V∴)21/(21/221121V ip V ip E E =γ/1)21(2⨯=22.1211==-γ3分9. 2 mol 氢气(视为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标准状态,后经等温过程从外界吸取了 400 J的热量,达到末态.求末态的压强.(普适气体常量R =·mol -2·K -1)解:在等温过程中, ΔT = 0 Q = (M /M mol ) RT ln(V 2/V 1) 得0882.0)/(ln 12==RTM M QVVmol即 V 2 /V 1= 3分 末态压强 p 2 = (V 1 /V 2) p 1= atm 2分10. 为了使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2 J ,必须传给气体多少热量解:等压过程W = p ΔV =(M /M mol )R ΔT 1分内能增量 iW T iR M M E mal 2121)/(==∆∆ 1分 双原子分子5=i 1分∴ 721=+=+=∆W iW W E Q J 2分11.两端封闭的水平气缸,被一可动活塞平分为左右两室,每室体积均为V 0,其中盛有温度相同、压强均为p 0的同种理想气体.现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用外力缓慢移动活塞(忽略磨擦),使左室气体的体积膨胀为右室的2倍,问外力必须作多少功为了使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对外作功2 J ,必须传给气体多少热量 解:设左、右两室中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对外作功分别用W 1、W 2表示,外力作功用W ′表示.由题知气缸总体积为2V 0,左右两室气体初态体积均为V 0,末态体积各为4V 0/3和2V 0/3 .外力1分据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做功: W =(M /M mol )RT ln(V 2 /V 1) 得 34ln 34ln0000001V p V V V p W == 得32ln 32ln0000002V p V V V p W == 2分 现活塞缓慢移动,作用于活塞两边的力应相等,则W’+W 1=-W 221W W W --=')32ln 34(ln00+-=V p 89ln 00V p = 2分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A 态出发,经p -V 图中所示的过程到达B 态,试求在这过程中,该气体吸收的热量. .解:由图可得 A 态: =A A V p 8×105JB 态: =B B V p 8×105 J∵ B B A A V p V p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B A T T =,?E = 0 3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D B B A C A V V p V V p W Q -+-==6105.1⨯= J 2分13. 如图,体积为30L 的圆柱形容器内,有一能上下自由滑动的活塞(活塞的质量和厚度可忽略),容器内盛有1摩尔、温度为127℃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容器外大气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气温为27℃,求当容器内气体与周围达到平衡时需向外放热多少(普适气体常量 R = J ·mol -1·K -1)解:开始时气体体积与温度分别为 V 1 =30×10-3m 3,T 1=127+273=400 K∴气体的压强为 p 1=RT 1/V 1 =×105Pa大气压p 0=×105Pa , p 1>p 0可见,气体的降温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等体降温,直至气体压强p 2 = p 0,此时温度为T 2,放热Q 1;第二个阶段等压降温,直至温度T 3= T 0=27+273 =300 K ,放热Q 2 (1) )(23)(21211T T R T T C Q V -=-= K∴ Q 1= 428 J 5分 (2) )(25)(32322T T R T T C Q p -=-==1365 J ∴ 总计放热 Q = Q 1 + Q 2 = ×103J 5分A CB Dp (105 Pa)O V (m 3)2 5814 活塞1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经b 到达c .(如图,abc 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 (1) 气体对外作的功; (2) 气体内能的增量;(3) 气体吸收的热量.(1 atm =×105Pa)解:(1) 气体对外作的功等于线段c a 下所围的面积 W =(1/2)×(1+3)××105×2×10?3J = J3分(2) 由图看出 P a V a =P c V c ∴T a =T c 2分 内能增量 0=∆E . 2分 (3)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E ∆ +W = J . 3分15.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为 ×10?2 m 3,求下列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1) 等温膨胀到体积为 ×10?2m 3;(2) 先等体冷却,再等压膨胀到 (1) 中所到达的终态.已知1 atm= ×105Pa ,并设气体的C V = 5R / 2. 解:(1) 如图,在A →B 的等温过程中,0=∆T E , 1分 ∴ ⎰⎰===2121d d 11V V V V T T V VV p V p W Q )/ln(1211V V V p = 3分 将p 1=×105Pa ,V 1=×10?2m 3和V 2=×10?2m 3代入上式,得 Q T ≈×102J 1分(2) A →C 等体和C →B 等压过程中 ∵A 、B 两态温度相同,∴ ΔE ABC = 0 ∴ Q ACB =W ACB =W CB =P 2(V 2-V 1)3分又 p 2=(V 1/V 2)p 1= atm 1分∴ Q ACB =××105×-×10?2 J ≈×102J 1分16. 将1 mol 理想气体等压加热,使其温度升高72 K ,传给它的热量等于×103 J ,求:(1) 气体所作的功W ; (2) 气体内能的增量E ∆; (3) 比热容比?.(普适气体常量11K mol J 31.8--⋅⋅=R )解:(1) 598===∆∆T R V p W J 2分(2)31000.1⨯=-=∆W Q EJ 1分(3) 11K mol J 2.22--⋅⋅==∆TQC p11K mol J 9.13--⋅⋅=-=R C C p V6.1==Vp C C γ 2分17.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 0=×106 Pa ,V 0=×100 1 2 3 12 3abcV (L)p (atm)1 p2 V V VA B C等温-3m 3,T 0 =300 K 的初态,后经过一等体过程,温度升高到T 1 =450 K ,再经过一等温过程,压强降到p = p 0的末态.已知该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与等体摩尔热容之比C p / C V =5/3.求:(1) 该理想气体的等压摩尔热容C p 和等体摩尔热容C V .(2) 气体从始态变到末态的全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普适气体常量R = J·mol -1·K -1)解:(1) 由35=V pC C 和 R C C V p =-可解得 R C p 25= 和 R C V 23= 2分(2) 该理想气体的摩尔数 ==000RT Vp ν 4 mol在全过程中气体内能的改变量为 △E =??C V (T 1-T 2)=×103J 2分全过程中气体对外作的功为 011lnp p RT W ν= 式中 p 1 ∕p 0=T 1 ∕T 0则 30111006.6ln ⨯==T T RT W ν J . 2分 全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的热量为 Q = △E +W =×104J . 2分18.如图所示,AB 、DC 是绝热过程,CEA 是等温过程,BED 是任意过程,组成一个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