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的生物处理二 生物膜法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29.03.2021
编辑课件
21
2. 生物滤池(i)
•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 的实践基础上,经较原始的间隙砂滤池和接触滤 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已有百余年 的发展史。
• 污水长时间以滴状喷洒在块状填料层的表面上, 在污水流经的表面上会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成 熟后,栖息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经污水 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3.1适应冲击负荷能力强
• 微生物主要固着于填料表面,微生物量比活性污泥法 要高得多,因此对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引起的冲击负 荷适应能力较强。即使短时间中断进水或工艺遭到破 坏,反应器的性能也不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恢复起来 较快,因此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工业废水。另 外,生物膜反应器还可以处理BOD5低于50~60mg/L 的进水,使出水BOD5降到5~10mg/L,这是活性污泥 法无法做到的。
29.03.2021
编辑课件
9
3.2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高
• 单位容积反应器内的微生物量可以高到活性污泥法 的5~20倍,因此处理能力大,一般不建污泥回流系 统;生物膜含水率比活性污泥低,不会出现活性污 泥法经常发生的污泥膨胀现象,能保证出水悬浮物 含量低,因此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
29.03.2021
29.03.2021
编辑课件
17
– 4.6 生物厚度及活性
• 生物膜的厚度要区分总厚度和活性厚度,生物膜中的扩散 阻力(膜内传质阻力)限制了过厚生物膜实际参与降解基 质的生物量。只有在膜活性厚度范围(70~100nm)内, 基质降解速率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生物膜为薄层膜 时,膜内传质阻力小,膜的活性好。当生物膜厚度增大时, 基质降解速率与膜的厚度无关。各种生物膜法的适宜的生 物膜厚度应控制在159nm以下。随生物膜 厚度增大,膜内 传质阻力增加,单位生物膜量的膜活性下降,已不能提高 生物池对基质的降解能力,反而会因生物膜的持续增厚, 膜内层由兼性层转入厌氧状态,导致膜的大量脱落(超过 600nm即发生脱落),或填料上出现积泥,或出现填料堵 塞现象,从而影响生物池的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的两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两种方法

污水处理的两种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

有效地处理污水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还可以回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两种常见方法: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

一、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指通过物理方法将污水中的固体物质、悬浮物和沉淀物与水分离,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除砂除油:该方法通过不同尺寸的网格或沉沙池将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物质、沙石和油脂分离出来。

这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基本、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

2. 沉淀:沉淀是利用离心分离或重力沉降的原理,让悬浮物和沉淀物在污水中沉积下来。

常用的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降槽。

通过适当的控制沉淀时间和沉淀剂的添加,能够有效地将悬浮物和污水中的一些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去除。

3. 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滤、活性炭等)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固体悬浮物、细菌等微生物。

过滤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处理方法,常用于水厂的预处理过程。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具有降解有机物能力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处理。

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适宜的温度、通氧和通气等条件,促使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之一。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在适宜的环境下,利用附着在固体介质表面的微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

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对负荷波动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3. 植物净化法:植物净化法是利用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生物吸附、降解、转化等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常见的植物净化法包括湿地净化和人工植物净化池。

植物净化法不仅能够降解有机物,还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

总结: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

物理处理和生物处理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标题: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生物膜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水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工艺流程和发展趋势。

一、原理1.1 生物膜法是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净化水质的一种方法。

1.2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水质。

1.3 生物膜法中的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实现水质净化的目的。

二、优势2.1 生物膜法处理效果好,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2.2 生物膜法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2.3 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水量的处理需求。

三、应用范围3.1 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领域。

3.2 生物膜法也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3.3 生物膜法还可以用于景观水体和生态湿地的水质净化,保护水生态环境。

四、工艺流程4.1 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反应器、沉淀池等单元。

4.2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生物膜反应器,经过生物膜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后,水质得到净化。

4.3 净化后的水通过沉淀池沉淀悬浮物,最终得到清澈透明的水体,可以回用或排放。

五、发展趋势5.1 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将继续发展和完善。

5.2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生物膜法将更加高效、环保。

5.3 生物膜法还将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为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通过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优势、应用范围、工艺流程和发展趋势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生物膜法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力。

希望未来生物膜法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水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处理污水方法

生物处理污水方法

生物处理污水方法生物处理污水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方法。

它通常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膜法和生物固体床法等几种常见的处理工艺。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

1. 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将微生物暴露在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废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氧化降解的方法。

这种方法一般采用曝气池或曝气槽作为反应器,通过向污水中通入大量的空气使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提高,从而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进而降解和去除有机物。

这种方法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但处理效果较差,对氮和磷等无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理想。

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建立在固体或多孔载体表面的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旋转生物接触氧化器和固定化生物膜等。

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微生物附着固定在载体上,使其形成一种稳定的生物膜,通过附着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膜法具有生物量大、处理效果好、容量小等优点,但运行和管理成本较高。

3. 生物固体床法:生物固体床法通过在固定床中填充一种适合微生物生长的介质,使微生物生长附着在介质表面,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分解。

常见的生物固体床法有生物过滤器和人工湿地。

生物过滤器是将微生物附着在载体上,通过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载体床层时被附着的微生物进行降解。

人工湿地则利用湿地植物和湿地介质的综合作用,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进行降解和去除。

生物固体床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对一些特定的污水处理有较好的效果。

以上所介绍的生物处理污水方法都是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去除的。

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将以上几种方法进行组合,形成一种复合处理工艺,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污水处理需求。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生物膜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表面,通过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来净化污水的过程。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固定膜法和流动膜法两种形式。

固定膜法是将固体载体固定在反应器内,通过污水流经载体表面,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固定载体材料有生物滤料、填料、网格等。

流动膜法是将载体材料制成膜状,形成流动膜,污水通过膜表面,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流动膜材料有聚酯膜、聚丙烯膜等。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和沉淀等步骤。

1. 预处理: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操作,以保证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2. 生物降解: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在生物膜表面流动,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并进行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过程。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气体等形式,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3. 沉淀: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中仍可能含有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物质,需要经过沉淀处理来分离固体和液体。

常用的沉淀方式有重力沉淀、浮选沉淀等。

三、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减少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厂: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实现工业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3. 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相对较为简单,采用生物膜法可以实现对农村污水的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优缺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净化水质。

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法
➢ 外观及特性:外观呈黄褐色,易于沉淀分离,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0-100cm2/1me),尺寸 0.02-0.2mm,比重1.002-1.006之间,含水率99%。
组成:主要由菌胶团细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 的微生物群体。还含有一些无机物、分解中的有机物 和微生物自身代谢残留物。 • 原理:由污水中繁殖的大量微生物凝絮而成的绒絮 状泥柱,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3.污泥的最终处理 • 肥料 • 焚烧 • 填地或充作筑路材料
微生物处理发酵工业废水的展望
• 直接厌气处理; • 有机废水生产酵母蛋白饲料; • 光合细菌处理发酵工业潜力巨大,作为饵
• 一般污泥处理的费用约占全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 的20%~50%。
(一)污泥的脱水与干化 :污泥在浓缩池内静止 停留12~24小时,体积缩小为原污泥体积的1/3。
(二)污泥消化: 1.厌氧消化:将污泥置于密闭的消化池中,利用
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沼气 2.污泥好氧消化:利用好氧和兼氧菌,在污泥处
理系统中曝气供氧,微生物分解生物可降解的 有机物(污泥)及细胞原生质。
(七)pH值:对水体生物生长有较大影响,也直接影 响水处理工艺及装置的选用。
(八)大肠菌群数:是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大肠菌 群的数目,单位为个/L,它是常用的细菌学指标。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流程 污水处理方法分类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流程
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的固体污 染物质,物理处理法中的大部分用作一级处理。 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BOD只能去除30%左右。
• S菌氧化乙醇产生H2 • MOH:以H2为氢供体还原CO2产生甲烷
第三阶段--产甲烷
乙酸物 简 丙酸 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设备和应用案例。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上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进行降解。

生物膜法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和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膜反应器和后处理三个主要环节。

1. 预处理:预处理主要是对进水污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常用的预处理设备有格栅、砂池和沉砂池等。

2.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是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生物膜载体和微生物附着生长。

常用的生物膜载体有填料、滤材和膜等。

在反应器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3. 后处理:后处理主要是对出水进行进一步的固液分离和去除微生物。

常用的后处理设备有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设备等。

三、设备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设备主要包括预处理设备、生物膜反应器和后处理设备。

1. 预处理设备:预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格栅、砂池和沉砂池等。

格栅用于去除进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砂池和沉砂池用于进一步去除固体颗粒和沉淀物。

2. 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主要包括生物膜载体和反应器结构。

生物膜载体常用的有填料、滤材和膜等,反应器结构通常为圆形或者矩形。

3. 后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主要包括沉淀池、过滤器和消毒设备等。

沉淀池用于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过滤器用于去除微生物和细小悬浮物,消毒设备用于杀灭残留的微生物。

四、应用案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 市区污水处理厂:市区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膜法进行污水处理,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提供清洁的排放水质。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

污水处理工艺三个级别的处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废水的水体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工艺根据处理效果的要求,可以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级别的处理工艺。

二、一级处理一级处理是污水处理的初级阶段,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

常见的一级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污水处理、沉砂池和沉淀池。

1. 格栅污水处理:将污水通过格栅,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质和固体杂质。

格栅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具有不同的孔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格栅的作用是防止大颗粒物质进入后续处理单元,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沉砂池:将污水引入沉砂池,利用重力作用使较重的颗粒物质沉降到池底,形成污泥。

沉砂池通常具有较大的面积和深度,以增加沉降时间和效果。

沉降后的污泥可通过污泥泵或其他方式排出。

3. 沉淀池:沉淀池是一种大型容器,通过减慢污水流速,使悬浮物质在池内沉淀下来。

沉淀池通常具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以提高沉降效果。

沉淀后的污泥可通过污泥泵或其他方式排出。

三、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污水进行化学和生物处理,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常见的二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池和生物膜法。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处理工艺。

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搅拌和通气等方式提供氧气和养分,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微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降解等过程,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2. 厌氧池:厌氧池是一种无氧环境下进行处理的污水处理工艺。

在厌氧条件下,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有机酸和气体。

有机酸进一步被产生的厌氧菌降解,产生甲烷等气体。

厌氧池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质和产生可再利用的能源。

3.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利用生物膜降解有机物质的处理工艺。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的薄膜,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小城镇污水或有机工业废水。
优点: ①处理效果良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 95%以上; ②运行稳定、易于管理、节省能源;
缺点:
①占地面积大。不适于处理量大的污水;
②滤料易于堵塞;
③产生滤池蝇,恶化环境卫生;
④喷嘴喷洒污水,散发臭味。
三、高负荷生物滤池
1.特征及流程系统:
S0
Sa
高负荷生物滤池
Se
第四节 生物接触氧化
一、概述: 1.概念:
“淹没式生物滤池” “接触曝气池”
2.工艺、功能及运行方面的特征: (1)工艺方面的特征:
a.多采用蜂窝状或列管式填料; b.表面全为生物膜布满,丝状菌大量繁殖; c.利于生物膜更新,提高氧利用率;
(2)运行方面的特征: a.冲击负荷的适应性强; b.操作简单、运行方便,勿需污泥回流,不 产生污泥膨胀,不产生滤池蝇;
c.污泥量少,颗粒较大,易于沉淀。 (3)功能方面的特点:
多种净化功能,除有效去除有机污染物外, 如运行得当,还可以脱氮、除磷。
3.缺点: 设计运行不当,填料可堵塞,此外,布水、 布气不均匀,可产生死角。
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构造、形式: 1.构造: (1)池体:
填料:3.0~3.5m 底部布气层:0.6~0.7m 顶部稳定水层:0.5~0.6m 超高:0.5~1.0m 总高度:4.5~5.0m
厌氧层和好氧层;
理想情况:减缓生物膜的老化过程,不 使厌氧层过分增长,加快好氧膜的更新, 并且尽量使生物膜不集中脱落。
二、生物膜法的特征: 1.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①参与净化反应的微生物多样化; ②在每层(段)都自然形成自己独特的 优占微生物; ③生物食物链长; ④能够生长硝化菌;
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 ①对水量、水质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在低水温条件下,也能保持一定的净化 功能; ③易于固液分离; ④能够处理低浓度的污水; ⑤动力费用低; ⑥产生的污泥量少; ⑦具有较好的硝化与脱氮功能。
2.生物膜的构造;
基本构造:厌氧层、好氧层、附着水层。
3.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工况(净化机理)
氧的传递:空气中的氧溶解于水中,然后 通过附着水层传递给生物膜,供微生物呼 吸。
有机污染物:由流动水层 附着水层
细菌的代谢活动
生物膜
代谢产物:水、二氧化碳等通过附着水 层到流动水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通 过好氧层到附着水层到空气。
回流比:R=QR/Q 循环比:
F=(Q+QR)/Q
QR
=1+R
回流水的作用: ①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 ②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冲刷过厚和老化 的生物膜; ③抑制滤池蝇的过度增长;
④减轻散发的臭味。
2.构造特点: ①表面多为圆形;
②多使用旋转布水装置。
四、塔式生物滤池 1.特征: ①工艺方面的特征: 污水、空气、生物膜三者的接触非常充分; 生物膜能够保持较好的活性; 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能承受较大的有机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负荷; 塔式生物滤池只适于处理少量的污水,适用
1.盘片:轻质、高强、耐腐蚀、不变形、 易于取材;
a.盘片形状:圆形平板; b.盘片直径:2.0~3.6米; c.盘片间距:30mm d.盘片材料:大多由塑料制成; e.转盘级数。 2.接触反应槽: 转盘直径的35%浸没于反应槽的污水中,盘片 边缘与槽内面留100mm 3.转轴及驱动装置: 长度<7m;d=50~80mm 转速0.8~3r/min,边缘线速度15~18m/min
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②构造方面的特征: 塔身:高度:8~24米,D:H=1:6~1:8 滤料:宜采用轻质滤料; 布水装置:旋转布水; 通风:塔底有0.4~0.6m的空间 五、曝气生物滤池 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
曝气生物滤池构造示意图
第三节 生物转盘
一、生物转盘的构造及净化原理 1.构造:
第二节 生物滤池
一、生物滤池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概念:
类型:普通生物滤池、高负荷生物滤池、 塔式生物滤池。
二、普通生物滤池(滴滤池)Trickling Filter 1.构造: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
统。 (1)池体:方形或矩形; (2)滤料:是主体。
滤料应具有的条件:
a.质坚、高强、耐腐蚀、抗冰冻; b.较高的比表面积,宜于生物膜固着,也 应宜于污水均匀流动;
三、生物转盘的布置、工艺流程与组合: 1.布置形式:
单级单轴、单轴多级、多轴多级。 2.工艺流程:
四、生物转盘技术的发展 1.空气驱动:利用空气浮力使转盘旋转。 特点:
①较高的DO,去除率高; ②生物膜较薄,有较强的活性; ③气量调节装置; ④易于维护管理。 2.生物转盘与其它处理设备的组合: (1)与沉淀池相组合的生物转盘; (2)与曝气池相组合的生物转盘。
c.较大的空隙率; d.就地取材。 (3)布水装置:均匀布水 (4)排水装置
作用:排除处理后的污水
保证滤池的良好通风
组成:渗水装置、汇水沟、总排水沟
2.设计与计算: 水力负荷:1~3m3/(m2﹒d) BOD容积负荷:0.15~0.3kg/ /(m3﹒d) 3.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适用范围:处理每日污水量不高于1000吨
④生物转盘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击负荷;
⑤微生物的食物链长,产泥量少,质密、 易于沉淀;
⑥接触反应槽不需要曝气,污泥不需回 流;
⑦不需经常调节污泥量,不易产生污泥 膨胀,便于维护管理;
⑧不存在二次污染现象;
⑨流态:从一个生物转盘单元来看是完 全混合型的,但多级生物转盘又应作为 推流式来考虑。
二、生物转盘的组成及技术条件
第一节 概述
一、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降解的工况 1.生物膜的概念:
污水长期与一些滤料或某些载体流动接触, 这样就在这些载体上形成一种膜,这种膜 是由大量微生物的集体组成,称这层膜为 “生物膜”。
其成熟的标志;沿水流方向的分布,生物 膜上由细菌及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 对有机物的降解功能三者都达到了平衡和 稳定状态。
由盘片、接触反应槽、转轴、驱动装置组 成; 2.净化原理: 转盘的低速转动; 生物膜交替地与空气、污水接触; 生物膜进行吸附—吸氧—氧化分解过程。
二、生物转盘的特征:
①微生物浓度高,特别是最初几级;
②生物相分级,每级盘上生长着适应于 流入该级污水性质的生物相;
③污泥龄长,在转盘上生长着世代时间 长的微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