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场地下伏防空洞的处理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基坑的开挖施工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建筑基坑的开挖和支护面临一些特殊的挑战,比如在地下存在防空洞的情况下。
防空洞是为了承载空袭时的人员居住和避难而建造的地下洞穴结构,其存在会极大地影响建筑基坑的开挖和支护。
针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特点防空洞对建筑基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防空洞的存在会对建筑基坑的开挖方式产生影响。
如果防空洞处于建筑基坑的施工范围内,那么传统的简单开挖方式就不再适用,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开挖方案,避免对防空洞结构产生破坏。
防空洞的存在会对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和设计带来挑战。
传统的支护结构可能无法适应防空洞的存在,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设计。
如何保证防空洞的稳定性,同时完成基坑支护的施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防空洞对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和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筑基坑施工需要保证防空洞的安全和稳定,而在施工时也需要保证工人和设备的安全,这需要施工方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缺乏对防空洞结构的全面了解和评估。
由于防空洞往往是废弃的或者历史悠久的地下结构,其结构和稳定性往往难以准确评估,这给基坑支护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在存在防空洞的情况下缺乏规范和标准。
目前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主要集中在一般基坑支护技术上,对于存在防空洞的情况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指导。
缺乏针对性的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传统的基坑支护结构在面对防空洞时可能无法很好地适应,因此需要研究针对性的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针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防空洞结构的了解和评估。
通过各种非损检测和成像技术,可以对防空洞的位置、尺寸、结构和稳定性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为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完善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规范和标准。
建立一套针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开挖和支护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开挖和支护的要求和方法,保证基坑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被建设起来。
在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基坑的支护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就包括了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
防空洞是指为了应对战争或其他紧急情况而设置的用于避难、防护的洞穴或地下建筑。
在建筑基坑支护过程中,如果发现了潜在的防空洞,就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支护处理,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支护技术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持基坑土壤的稳定,防止土体滑动、塌方等现象的发生。
对于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来说,需要根据洞穴的位置、深度、大小等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需要对防空洞的位置和形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判别。
可以利用现代的测量技术,如地质雷达和激光扫描仪等来获取洞穴的详细信息,从而为后续的支护工作提供依据。
需要根据洞穴的位置和规模来设计合适的基坑支护结构。
常见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桩基、钢支撑和混凝土衬砌等。
在设计防空洞的基坑支护结构时,需要考虑洞穴和基坑的相互作用以及洞穴周围土壤的力学特性,确保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还需要采取合适的支护措施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可以对洞穴周围进行加固,如加设钢筋网或喷射固结剂等,以提高洞穴的稳定性。
根据洞穴的位置和形状,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如合理控制挖土深度和角度、采取分段开挖等,以减小施工对洞穴的影响。
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
由于存在防空洞的基坑支护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施工现场也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严禁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合理设计支护结构、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和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摘要】本文研究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通过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概述,防空洞存在的问题,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以及改进方向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进行案例分析。
通过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未来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建筑工程领域提供新的技术思路,解决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问题,提高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工程质量,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未来,随着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深入研究,相信可以为建筑工程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防空洞、研究、技术应用、改进方向、实例分析、总结、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防空洞历史悠久,是二战时期为抵御敌方飞机轰炸而修建的地下避难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中仍保留着大量的防空洞,而这些防空洞往往位于建筑基坑的周围。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作为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地基稳定性和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面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时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问题。
目前,关于如何有效地应对防空洞存在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
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加深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和认识,为后续的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1.2 研究意义:防空洞作为城市地下空间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其存在对基坑支护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针对防空洞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探讨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和顺利推进。
研究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方向,可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
深入研究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的实例分析,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经验和启示,推动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建筑基坑作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承载建筑结构和围护体系,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地区存在防空洞,这为基坑的支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充分考虑防空洞的存在,保障基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文旨在探讨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及其研究现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防空洞对基坑支护的影响防空洞是为了对抗战争时期空袭而在城市地下修筑的防空工事。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城市的地下存在大量的防空洞,这些防空洞的存在对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防空洞的存在会影响支撑方式的选择。
传统的基坑支护方式如桩墙支护、悬臂梁支护等往往会受到防空洞的限制,需要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才能确定适合的支护方式。
防空洞会增加土体的变异性,导致地下水位变化,加剧基坑支护的难度。
防空洞的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也需要充分考虑,以免对基坑支护的施工与安全带来不利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针对防空洞的详细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防空洞的深入调查和分析,确定其位置、结构、稳定性等关键参数,为支护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
2. 改良传统支护技术。
传统的基坑支护技术在考虑防空洞的情况下往往不够灵活,因此需要对传统支护技术进行改良,以适应防空洞的存在。
在防空洞周围采用加固或柔性支护措施,在选择支撑方式时考虑防空洞的位置等。
3. 开发新型支护技术。
针对防空洞的存在,需要开发新型的基坑支护技术。
开发专门用于防空洞周围支护的新型支撑结构、新材料等,以提高基坑支护的适应性和效率。
4. 强化施工监测与管理。
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防空洞周围土体和结构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基坑支护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防空洞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完善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地下空间利用需求逐渐增加,基坑工程也随之增多。
而一些城市地下空间中存在着遗留的防空洞,使得基坑支护工程面临更为复杂的条件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基坑支护,保障施工安全和基坑工程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于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还比较有限,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开展相关研究,探讨防空洞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优化方法,对于促进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进行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防空洞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基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为城市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以提高基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防空洞在基坑支护中的特殊性和影响因素,揭示其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总结现有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的优缺点,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探讨针对存在防空洞的基坑支护技术的改进方案和优化策略,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4.通过工程实例分析,验证和应用研究成果,为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综合以上目的,本研究旨在促进基坑支护技术在存在防空洞情况下的应用与发展,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和经济可行性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2. 正文2.1 防空洞基本情况防空洞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护人民避免空袭而建造的避难设施。
通常位于地下深处,具有坚固的结构以抵抗爆炸和坍塌。
防空洞通常设计为长而窄的隧道,内部设有床铺、储备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以供人们在空袭期间避难。
防空洞的深度和结构取决于当时的设计标准和使用需求。
一些防空洞设计得比较简陋,只能提供基本的保护,而另一些则配备了空气过滤系统和其他先进设备,为居民提供更为舒适和安全的避难环境。
地基基础遇地下防空洞处理方法探析

K e wo d : d r r u dar r i h le Uno dn rh Fo n ain y r s Un eg o n i— ad s etr la ig a c u dt o
焦作矿区采煤沉陷区治理 某小 区按规 划设计有 一建 筑面 积 1 2 m 的地下停 车场 , 98 停车场上部作为小 区绿化 , 闲活动 休
2 1 年第 3 00 期 总 第 11 4 期
福
建
建
筑
— —
No3 ・20l O
uct F j n Arhtcu e& C n t in ui c i t r a e o sr o
Vo ・1 1 l 4
地 基 基 础 遇 地 下 防 空 洞 处 理 方 法 探 析
韩 应 军 王 霞
(1 .河南工程技术学校 摘
44 0 ;. 5 0 0 2 焦作宏 图矿业设计有 限公 司
44 0 ) 5 0 0
要: 防空洞是城 市建设过程 中经常遇到 的一种 情况, 合理 的处理 方案需要结合地下 防空洞被 覆结构 、 质条件、 地 防空洞的现状
以及建筑物基底压力等情况等 综合考 虑。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 验 ,从探 明 防空洞具体 情况 ,洞体 强度 验算 , 绍 了卸荷 拱计 算 介
・9 O・
h — b+ h g 4 。 ( ) f l t ( 5 一 D / /2
() 1
一
式中, b为 半 个 拱 底 边 宽 度 ; h为 防 空 洞 高 度 ; 为 土 的摩
—
42 00
Z = —— 一
擦 角 ;f 岩 ( ) 固性 系数 , 称 普 氏系 数 , 实 粘 土 取 1 , 为 土 坚 又 密 。 2 卸 荷 拱 承 载 力 计 算 . 卸 荷 拱 除 承 担 上 覆 土 层 的 自重 压 力 外 , 可 承 担 一 部 分 外 还
基于建筑场地下防空洞处理技术的分析

落距 控 制 在 0 . 5 — 1 . 5 m之 间 , 以避 免 出现 斜 孔 。 当钻 孔 位 于地
下防 空 洞 内部 的侧 壁部 位 时 , 要控制好钻进部位 , 以预 防 出现
层: 防 空 洞 的 洞 口 多设 置在 较 为 陡坎 部 位 , 防 空 洞 的 结 构 多为
工 完 成之 后 , 便 可 以 在 钻 孔 当 中安 放 钢 筋 笼 , 并 及 时 灌 注 混 凝 土【 引 。 为 了 能够 更 好 地 隔 离作 为 地 下 车 库 的 防 空洞 。 使 之 免 遭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2 — 0 2 7 7 — 0 2
在 战 争 时期 , 防 空 洞 能 够发 挥 重要 的 作 用 ; 目前在 不 少 建
筑 的 基 础 下 部 仍 留下 部 分 防 空 洞 ,这 部 分 防 空 洞 是 不 允 许 擅 自拆 除 的 :防 空 洞 的 存 在 势 必 会 对 上 部 建 筑 场 地 的 承 受 能 力
破坏 . 则应做好孔壁的防护工作 . 避 免 灌 注 的循 环 液 从 孔 壁 当
拱形 . 其 高度 一 般 在 3 m左 右 , 宽度一般在 1 . 5 — 3 . 5 m之 间; 防 空 洞 内部 的 支护 材 料 包括 毛 石 、 泥砖 以及 水 泥 砂 浆 等 . 由于洞
内长 期 处 于 潮 湿 状 态 . 再 加 上年 代 久 远 . 支护 结构 已 经 遭 到 了
L 0 W C A R B o N W o R L D 2 0 1 3 , 6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通过对基坑支护技术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存在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的需求和改进方向。
文章介绍了基坑支护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现有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防空洞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提供启示,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最后强调了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为建筑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基于以上内容,本文旨在为基坑支护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基坑支护技术、防空洞、建筑基坑、研究、技术改进、研究方法、启示、展望、重要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物的基坑支护技术一直是建筑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对于建筑基坑支护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实际工程中,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比如建筑基坑穿越防空洞的情况。
防空洞是二战时期为了抵御空袭而建造的避难设施,这些防空洞通常位于城市地下,而建筑基坑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往往需要与这些防空洞相交。
如何在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中进行有效的支护,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基坑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也能够为城市建设和防空洞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和研究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在城市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地下车库、地铁等需要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展开建设,而这些建筑往往需要在地下进行基坑挖掘,基坑支护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尤为重要。
存在防空洞的建筑基坑更是需要更加专业和精准的支护技术,以确保基坑建设过程中不影响防空洞的安全和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 第1期2009年2月 电力学报J OURNAL OF EL ECTRIC POWER Vol.24No.1 Feb.2009文章编号: 100526548(2009)0120062203建筑场地下伏防空洞的处理技术研究李俊堂(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阳泉045000)摘 要:为保证防空洞上覆建筑物的稳定安全,同时满足人民防空建设的要求,防空洞处理已成为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建筑场地下伏防空洞的特点进行介绍,论述了建筑场地下防空洞处理的方法,重点说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建筑场地下防空洞采用压力注浆简单、易行,对目前仍利用的防空洞加固卓有成效。
关键词:新建场地;防空洞处理;研究中图分类号:TU431 文献标识码:B 防空洞作为上个世纪人民防空的重要设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和平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更要重视人防建设,尤其是城市人防建设。
我国于1997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张,建设用地日趋紧张,在防空洞上伏兴建建筑物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根据《人民防空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或组织个人不得擅自拆除人民防空工程,确需拆除的,必须报经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批准,并由拆除单位负责补建或补偿。
为保证上部建筑物的稳定,防空洞处理技术研究对于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防空洞特点上个世纪开挖的防空洞一般位于第四系地层中,洞口多位于土质陡坎部位,且以平巷为主,距地表约10m左右,其断面型式为拱形,洞宽2~3m,洞高约2.5m,支护材料以水泥砂浆、砖或毛石为主,防空洞在地下有分布不规则,呈树枝状分布。
由于年代较长,加之洞内较潮湿,部分砖砌防空洞表面已发生侵蚀,局部地段防空洞表面发生剥落、掉块。
2 防空洞处理2.1 废弃防空洞处理对埋藏较浅的废弃防空洞可采用大开挖的方法揭露防空洞,而后采用换填的方法进行处理,并严格按地基处理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承载力检验和变形计算;对埋深较大的防空洞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进行,注浆时,先对洞口进行封闭,而后沿防空洞延伸方向,布置注浆孔,孔距一般为8~10m,注浆材料以水泥、粉煤灰、石屑为主,水固比0.8∶1~1∶1,水泥、粉煤灰固相比1∶9~2∶8。
2.2 人防部门备案继续使用的防空洞处理这类防空洞处理时,首先应根据防空工程情况确定改造方案;二是再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三是采取必要的防空洞加固方法和改变建筑物基础的措施处理。
2.2.1 改变建筑物基础的措施处理对基底下埋藏较浅的防空洞,一般采用改变建筑物基础的措施处理,设计时多采用一桩分二,以承台跨越的方法,即沿防空洞两侧对称布置人工挖孔桩或独立基础,在上部采用承台或筏板跨越防空洞的方法进行处理2.2.2 防空洞加固方法处理对埋深较大的防空洞,本着经济合理,简单易行及不影响上部建筑物施工,确保防空洞上部建筑物地基稳定的原则,采用对防空洞进行挂金属网,防水砂浆抹面,然后洞内打孔注浆的方法处理。
3 防空洞加固设计3.1 加固范围确定防空洞加固范围包括所有通过建筑物内的防空洞,以及建筑物轮廓线以外一定安全距离以内的范围,安全距离根据拟建建筑物设计基底标高和防空3收稿日期:2008210205作者简介:李俊堂(1969-),男,山西五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地基处理技术方面的工作,(E2mail)ymxyytijt@洞的相对位置,按45°塌陷角进行计算。
3.2 注浆孔布置及孔深根据防空洞断面规格、现状、防空洞壁后充填情况及场地条件,加固钻孔多在洞顶、交界、直墙部位布置,开始向两侧布置,一般布置注浆钻孔3~5排,钻孔必须垂直于防空洞碹壁,孔深以打穿碹体至老土为止,孔径不小于Φ42mm,孔距2.0~3.0m。
3.3 注浆管选择及浆液配比注浆采用钢管,注浆管外露端挑扣加堵头,内部加工成花管。
注浆孔采用纯水泥封孔,水泥采用32.5#普通或复合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1~0.6∶1(质量比)。
3.4 注浆及结束标志采用小泵量低压力注浆,注浆时,发现浆液跑冒现象应停止灌注,及时封堵。
当注浆压力超过0.5~1.0M Pa,稳定时间在10min以上时,即可停止灌注。
3.5 挂网抹面为增加防空洞整体稳定性,防止防空洞表面发生剥落、掉块。
在处理地段采用洞内挂金属网,金属网规格50×50mm,采用扒钉固定,用防水砂浆抹面,厚度≥5mm。
4 工程实例及效果某住宅区场区下伏有防空洞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碹体采用红砖砂浆砌筑,洞高及洞宽分别为1.90m和1.50m,洞顶标高在693.13m,住宅楼基底标高705.35m(详见图1剖面图),场区地层由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松散,稍湿,厚度0.20~1.80m;②粉质粘土:稍湿~湿,可塑~硬塑,厚度为0.40~1.50m;③卵石:稍湿,中密~密实,中粗砂、砾石充填,厚度0.80~8.80m;④粉土:稍湿~湿,中密,厚度为2.40~4.10m。
⑤卵石:稍湿,中密~密实,卵石成分以石英砂岩为主,中粗砂、砾石充填,厚度为0.30~3.10m。
防空洞位于④层粉土。
根据防空洞断面规格、防空洞壁后充填情况及场地条件,共布置注浆钻孔3排,孔径Φ42mm,孔距3.0m(详见图2注浆管结构图)。
注浆采用钢管,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6∶1,50×50mm矿用金属网,M7.5防水砂浆抹面,厚度5mm。
本工程共布设注浆孔125个,注浆量159.46m3,挂金属网332.95m2,水泥砂浆抹面332.95m2。
图1 剖面图住宅楼于2004年6月竣工后至今,地基稳定,下部防空洞没有出现开裂、剥落、掉块现象,且加固后至今,一直用来贮藏物品。
图2 注浆管结构图5 结语针对建筑物下伏防空洞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重点对防空洞加固注浆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实践证明,压力注浆简单、易行,对目前仍利用的防空洞加固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1] 顾晓鲁.地基与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36 第1期 李俊堂:建筑场地下伏防空洞的处理技术研究46电力学报 第24卷 The Study on T reatment T echnology of Air2raidShelter U nder Building SiteL I Jun2tang(Yangquan Xinyu Geotechnical Co.Lt d,Yangquan045000,China)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 he stability and safty of t he overlying building,and meeting t he requirement s of t he const ruction of people’s air defense.It has become and unavoidable realistic problem to handle t he air2raid shelter.Through introducing t he feat ures of t he underlying air2raid shelter under buiding site,T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approaches to deal wit h t he air2raid shelter under buiding site,focusing on under t he existing technical conditions,t he new site using t he air2raid shelter p ressure gro uting is simple,easy to use,air2raid shelter is still an effective reinforce2 ment.K ey w ords:building site;air2raid shelter;p rocessing;research[责任编辑:任桂卿] (上接第38页)Study of Stability of the Foundation Pit without Any SupportFAN E n2hai1,ZHENG Ting2lan2(1.Engineering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030013,China;2.College of Science of TU T,Taiyuan030024,China)Abstract:In t his paper t he aut hor int roduces an example of t he p ractice on application of foundation pit wit hout any support of a tall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aiyuan.The main point s in calculation of stability of t he foundation pit wit hout any support is elaborated.It point s out t hatt he pit wit ho ut any support in t he engineering example not only meet s demands of stability of t he foundation pit,but also is economical in time and co st.Hoverer,it needs more experience in t he similar p rofect s.K ey w ords:high2rise building;foundation pit;stability;struct ure wit ho ut any support[责任编辑:任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