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实验》讲义
理论力学实验指书(定稿)

实验四非均质复杂物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转动惯量的理解;
2.掌握用等效方法求非均质摇臂的转动惯量;
3.了解等效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ZME—1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装置;
2.薄质圆盘“三线摆”2个;
3.不规则物体(发动机摇臂)1个;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拧松实验台右边的转轮锁紧开关,摇动手轮,将右边的一个圆盘往下放;
2.用水平尺测量摆线长,使圆盘下降至线长为30cm处,锁紧手轮;
3.给圆盘一个微小的摆角(小于6度),自然释放。用秒表测取10个摆动周期
的时间,并记录;
4.再使圆盘下降10cm,重复上述步骤3;
5.重复上述步骤3和4,直至摆线长为60cm位置。
六、注意事项:
1.不规则物体的轴心应与圆盘的中心重合;
2.三线摆的原始偏转角应小于或等于6度角;
3.两个三线摆的摆线长度应一致;
4.实际测试时,三线摆不应有较大幅度的平动。
七、思考题:
1.如果不规则物体的轴心与圆盘的中心不重合,将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
2.如果不规则物体的轴心与其本身的重心不重合,将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
把磅秤和支架放在台上把连杆的一端放在支架上另一端放在磅秤上使连杆的曲轴中心对准中心位置并利用积木块调节连杆两端的高度使它呈水平记录此时磅秤的读数
理论力学
实验指导书
机械工程系
余江沈小云编
广东海洋大学
2007年4月
前 言
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才聘用的市场化,都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为此,我们突破长期以来《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无实验的状态,初步建设了理论力学实验室,开展了《理论力学》实践教学活动。
理论力学完整讲义

理论力学一 静力学(平衡问题)01力的投影与分力 02约束与约束力 03二力构件04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05力矩与力偶理论06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和主矩 07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08零杆的简易判断方法 09刚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10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01力的投影与分力 基本概念:刚体: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平衡: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均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集中力:力在物体上的作用面积很小,可以看做是一个作用点,单位:N 。
分布力:小车的重力均匀分布在桥梁上面,这种力称为分布力(也称为均布荷载),常用q 表示,单位N/m ,若均布荷载q 作用的桥梁的长度是L ,则均布荷载q 的合力就等于q ×L ,合力的作用点就在桥梁的中点位置。
力的投影和分力 1)在直角坐标系: 投影(标量):cos x F F α= cos y F F β=分力(矢量)cos x F F i α=u u r r cos y F F j β=u u r r2)在斜坐标系: 投影(标量):cos x F F α= cos()y F F ϕα=-分力(矢量)(cos sin cot )x F F F i ααϕ=-u u r rsin sin y F F j αβ=u u r r02约束与约束力约束:对于研究对象起限制作用的其他物体。
约束力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作用在物体和约束的接触点处。
约束力大小:通常未知,需要根据平衡条件和主动力求解。
(1)柔索约束:柔索约束:由绳索、皮带、链条等各种柔性物体所形成的约束,称为柔索约束。
特点: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约束力:作用点位接触点,作用线沿拉直方向,背向约束物体。
(2)光滑面约束光滑面约束:由光滑面所形成的约束称为光滑面约束。
约束性质:只能限制物体沿接触面公法线趋向接触面的位移。
特点:只能受压不能受拉,约束力F 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13理论力学讲义第十三讲PPT课件

证明: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
A1
z
rArBBA
rA A
drA drB dBA dt dt dt
vAvB aAaB
O
rB B
x
退出
结论:刚体平动的问题,可归结为点的运动问题
B1
y
§8-1 刚体的平行移动
7
7 例8-1:曲柄滑块机构中,当曲柄OA在平面上绕定轴O转动时
,通过滑槽连杆中的滑块A的带动,可使连杆在水平槽中沿直 线往复滑动。若曲柄OA的半径为r,曲柄与x轴的夹角为ф=ωt ,其中ω是常数,求此连杆在任一瞬时的速度及加速度。
d
dt
d d dt d
/2
d d
an
0
0
an r
a r
a a2an2 a
ωα
a a2an2r12
arcatgarc1tg1.77
an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退出
ωα at
aθ
an
φ
x
O
§8-3 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例如:转动刚体从静止开始,以匀角加速度α逆时针转动,分析角位移
为0。90。时OM线上的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和全加速度的分布
O
at=xa
Mo
α
a 0。时OM线上at、an和a的分布: t
vr0
an r2 0
M
a r an r2 ?
9 9
转动的度量: φ=φ(t) 刚体的定轴转动方程
φ角位移
y
06理论力学讲义第六讲20040928

退出
2、而力系对于简化中心的主矩Mo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4-3 简化结果的分析·合力矩定理
8 8
序 主矢FR’ 主矩Mo 力系简化最终结果
1 F’R =0 Mo =0 1、则力系 平衡
2 F’R =0 Mo ≠0 3 F’R≠ 0 Mo=0 4 F’R≠ 0 Mo ≠0
2、合成为一 力偶 其矩m=Mo=∑Mo(F)
附加合力偶
FR F1 F2 Fn F FR' 主矢
结论:
m m1 m2 mn
m mo (F1) mo (F2) mo (Fn ) mo (F) Mo 主矩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可以得到一力和一力偶;
➢该力作用于简化中心,其大小及方向等于平面力系的主矢,
F1=141.4N,
F2=100N, F3=200N,
求向O点简化结果
y
主矢
FR F
FRX Fx FRy Fy
F2
FR
主矩
m mo (F)
解:
FRx Fx F3 F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1 cos45
200 100 141.4 2 0
2
FRy
Fy F1 sin 45 141 .4
2 100 N 2
合力矩定理:
A O
F1 x
若平面任意力系可合成为一力时,则其合力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 等于力系中各力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F2
F1
A2
O A1
An
Fn
退出
FRo
m
O
FR 合力
A d O
mo (FR ) mo (F)
§4-3 简化结果的分析·合力矩定理
课件:05理论力学讲义-第五讲(2004.09.22)

(2)应用合力矩定理 Fn分解为圆周力Ft和径向力Fr
mo(Fn)=mo(Ft)+mo(Fr) =-(Fncosα)D/2 +0 =-75.2 Nm
§3-2 力偶及其性质
11
F2
F1
d
F2
F1 力偶:
某物体同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在同 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的情况;
力偶作用面、力偶臂
§3-2 力偶及其性质
ΣFx=0,ΣFy=0 平衡方程
第三章 力矩与平面力偶理论
3
§3-1 力矩的概念与计算 §3-2 力偶及其性质
§3-3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3-1 力矩的概念与计算
4
BF d
rA
力F对点O之矩: O 乘积Fd为量度力F使物体绕O点转动的物理量,这个量称为力F对
于O点之矩
mo (F) Fd
点O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d称为力臂;正负号表示物体绕矩心的 转向,力矩的单位是复合单位 牛顿·米或千牛顿·米,N·m或kN·m
A
F2
F1 F2 , FR F1 F2 0, AC
所以,力偶没有合力,不能和一个力等效
§3-2 力偶及其性质
13
力偶的性质:2.力偶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与矩心位 置无关,恒等于力偶矩,因此力偶对于物体的效应 用力偶矩度量。
任一点O为矩心:
mo (F, F') mo (F) mo (F') F(x d) F' x Fd O
理论力学
第五讲
上一讲 回顾
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或投影法
2
1、概念
汇交力系、力多边形(几何法)、力矢的投影(解析法)
2、结论
理论力学讲义

绪论一、理论力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什么是机械运动呢?所谓机械运动就是物体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热运动,电磁运动,化学反应,生命过程等不属于机械运动)理论力学包括以下三个主要部分:1 静力学:研究物体平衡时所应满足的条件。
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及力系的简化等。
2 运动学:只以几何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而不考虑引起运动的原因。
3 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理论力学属于古典力学范畴。
它以伽里略和牛顿的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客观物体机械运动。
现在工程实际中的大量物体都可以由古典力学来很好的解决。
二.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1 工程专业一般都要接触机械运动问题。
有些问题就要用理论力学知识来解决。
2 理论力学是一些工程专业课的基础。
如: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流体力学,飞行力学,振动力学,断裂力学,生物力学,以及许多专业课。
3 理论力学研究方法与许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不少相同之处。
因此,掌握这些方法对其它课程的学习有很多好处。
4在自然界,体育运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用理论力学知识解释,解决。
静力学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条件的科学。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在静力学中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 物体的受力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个数.每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位置。
2. 力系的等效替换:将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系用另一个与它等效的力系来替换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如用一个简单力系等效替换一个复杂力系,称为力系的简化。
3.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研究物体平衡时,作用在其上的各种力系所需满足的条件。
满足平衡条件得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1静力学公理一静力学基本概念1 刚体所谓刚体是这样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
新版理论力学实验报告课件.doc

实验一 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实验目的: 用悬吊法和称重法求出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位置。
二、实验设备仪器: ZME-1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直尺、积木、磅秤、胶带、白纸等。
三、实验原理方法简述(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适用于薄板形状的物体,先将纸贴于板上,再在纸上描出物体轮廓,把物体悬挂于任意一点 A ,如图1-1(a )所示,根据二力平衡公理,重心必然在过悬吊点的铅直线上,于是可在与板贴在一起的纸上画出 此线。
然后将板悬挂于另外一点 B ,同样可以画出另外一条直线。
两直线的交点 C 就是重心, 如图 1-1(b )所示。
F FABCWWA(a)(b)图 1-1(二)称重法求轴对称物体的重心对于由纵向对称面且纵向对称面内有对称轴的均质物体,其重心必在对称轴上。
ABWxCFN 1AWB F N 2xCl l (a)(b)图 1-2首先将物体支于纵向对称面内的两点,测出两个支点间的距离l ,其中一点置于磅秤上,由此可测得O,仍然保持中轴线水平,可测得B 处的支反力F N1 的大小,再将连杆旋转 180F 的大小。
重心距离连杆N2大头端支点的距离 x C 。
根据平面平行力系,可以得到下面的两个方程:FN1FN1lF N2W W x C0 根据上面的方程,可以求出重心的位置:x CF NFN11 lFN2四、实验数据及处理(一)悬吊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ACB(二)称重法求对称连杆的重心。
a.将磅秤和支架放置于多功能台面上。
将连杆的一断放于支架上,另一端放于支架上,使连杆的曲轴中心对准磅秤的中心位置。
并利用积木块调节连杆的中心位置使它成水平。
记录此时磅秤的读数 F N1=1375gb.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 F J1=385gc.将连杆转180 ,重复 a 步骤,测出此时磅秤读数 F N2=1560gd.取下连杆,记录磅秤上积木的重量 F J1=0ge.测定连杆两支点间的距离l=221mmf.计算连杆的重心位置(1375 385) 221x 86mm 重心距离连杆大头端支点的距离x C =86mm 。
理论力学说课PPT课件

机械运动实例
总结词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的传统应用领域,涉及 各种实际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
详细描述
机械运动是理论力学中最为常见的应用领域 之一。各种实际机械系统,如汽车、飞机、 机器和机器人等的运动规律,都需要通过理 论力学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研究机械运动, 可以深入理解力矩、动量、动能等力学概念, 以及它们在机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自我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掌握了理论力 学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对物理学
的理解更加深入
我认为自己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 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有所增强
建议
建议增加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 和实验,以更好地理解理论力学的应 用价值
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和公式,希 望能够有更多的解释和练习题
详细描述
力的分析方法包括矢量表示法、直角坐标表示法和极坐标表 示法等。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可以确定物体运动状态的变 化。力矩的计算则涉及到转动惯量、角速度和动量矩等概念 。
运动分析方法
总结词
运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物体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
详细描述
运动分析方法包括对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分析,通过求解运动微 分方程或积分方程,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 参数。这些参数对于理解力学系统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 要。
本课程总结
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改进方向
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深度,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本课程总结
01
加强实验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02
引入更多现代技术和方法,更新 教材和教学方法,保持课程的前 沿性
力学发展历程与展望
力学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论力学实验》讲义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机械设计系《工程力学》组编二O O九年十一月前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人才聘用的市场化,都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为此,我们突破长期以来《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无实验的状态,初步建设了理论力学实验室,开展了《理论力学》实践教学活动。
《理论力学实验》作为《理论力学》新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组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开阔学生的眼界,加强《理论力学》的工程概念,了解这门课程与工程实际的紧密关系,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大量与《理论力学》相关的产品和科研成果作为《理论力学实验》实践教学的内容,通过参观图片实物、实验演示以及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和动手实践达到实验的目的。
实验的结果考核将采取填写实验报告、撰写小论文和交习作的形式进行。
目前,《理论力学实验》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创新应用实验。
2、动力学参数测定实验。
3、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
第一项实验 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创新应用实验一. 实验目的1、 通过大量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向学生展示《理论力学》的工程意义和工程应用,开阔学生的眼界。
2、 通过学生对大量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的观察分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力学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锻炼他们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
二. 仪器设备 1、 挂图、照片。
2、 40余套产品、模型、设备和零部件。
三. 实验内容(一) 静力学部分(一)曲柄滚轮挤水拖把的受力分析与过程其计算简图如图2,应用虚位移原理可以得出D F 和B F 的关系。
]sincos1[sin22θθθOAABOAODOAFFBD-+⋅⋅⋅=二者的过程关系如下图:(二)桑塔那汽车用的千斤顶受力分析与自锁条件千斤顶受到平面汇交力系的作用,已知车重G ,容易求得1F 和2F 。
进一步,利用虚位移原理,可以求得手柄作用力F :dM F G M F E =⋅=,δδ 当螺纹升角小于摩擦角(m ϕα<)时,千斤顶还将发生自锁现象:(三)膨胀螺钉的应用技术与约束反力分析如图,膨胀螺钉的约束反力是一空间力系:F越大,静摩擦力也越大。
之所以能固接在墙中,机理如图,N(四)管子钳的受力分析与剪刀钳的受力分析管子钳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力学原理:(五)兔子挠骨抗扭强度测试仪——空间力偶等效理论的应用测试仪利用空间力偶等效理论,对下图的挠骨进行扭矩和转角的实验:得到二者的关系如图:其中右图为扭矩和愈合天数的关系曲线图。
(六)挖掘机部件的受力分析与求解各油缸的推力或拉力灵活、正确的选取研究对象是求解静力学问题的诀窍,如图所示的挖掘机受力分析:(七)静、动滑动摩擦因数的测定装置利用图示测定装置可以测定材料静、滑动摩擦因数:简化得到力学模型:利用临界条件和newton定律可以求得静、动摩擦因数。
(八)压延机的摩擦因数问题压延机的压延厚度和摩擦因数有关。
如图所示,要使得压延产生,必须使合力向右,进而可以求得厚度和因数的关系:剥毛豆机是一应用实例。
(九)滑动摩擦不自锁——自动关门的摇皮该设计同样应用了自锁原理,当升角(或倾角)不小于摩擦角时,机构无法实现静平衡。
(十)翻倒问题与起重机的稳定度这是典型的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问题,利用临界条件,可以求出平衡块的限重和稳定度:(十一)螺旋压榨机或螺旋拔销爪利用虚位移原理,可以求出主动力M和反作用力F之间的关系:M r F αtan 1=其中:r 为螺旋半径,α为螺纹升角。
(十二)桁架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与计算工程实际中的桥梁设计广泛应用了理论力学的知识: A .拱桥材料一般为脆性材料,单个构件受到平面汇交力系作用:B .桁架结构桥构件受到平面汇交力系或一般力系的作用,应用节点法或截面法可以求解:下图为一跨珩架在自重和一般载荷作用下的受力图:C.悬索桥悬索上的每一个节点为一平面汇交力系作用点:D.斜拉桥E.公路桥必须指出,以上各种桥梁除了需要进行静力平衡分析外,还需要进行动力计算,如模态分析,固有频率计算等。
(十三)应力集中概念、空间杠杆原理和弯曲技术在磁砖切割机上的综合应用瓷砖切割机综合应用了材料力学中的应力集中、理论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和弯曲技术:(二)运动学部分(一)计算机驱动器变角速度的控制驱动器中包含有涡轮蜗杆机构、摩擦传动和凸轮紧固等。
为保证线速度不变,在信号接受点不断变动的情况下,驱动器转盘的角速度也是时变的:(二)旋转式、往复式剃须刀的比较,曲柄框架机构与外壳振动控制的技术下图为剃须刀的示意图,其中包括可剃须区和不可剃须区:在电机转速为定值的情况下,根据切削速度和转速的正比关系容易确定出最佳效果的剃须区域。
应用曲柄框架机构,将电机转动变为刀片的平动,显然比上面的旋转式更为合理和有效:为了避免振动,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曲柄上装偏心块;二是采用两排运动方向相反的动刀片。
(三)推土机的机构运动与分析其中OABC为一四连杆机构。
(四)多功能万花尺——刚体平面运动时,平面图形上各点有不同的轨迹小齿轮作平面运动,各个点的运动轨迹不同。
(五)剥线钳的运动特征机构把剥线的两个过程统一起来。
(六)跳“的嗒”舞(“踢踏舞”)音乐鞋的传动机构与运动分析跳舞鞋利用刚体定轴转动理论中的多级齿轮传动和凸轮传动,左右两只鞋的凸轮设计成相位差45度,即可实现“的嗒”节拍。
(七)绕线器的转速比与圈数指示器利用刚体定轴转动的角速度(转速)和齿数之间成反比的关系,容易实现圈数的计算。
(八)悬浮平衡与气流速度测定仪利用悬浮力和流速的关系可以实现悬浮平衡和物料输送,还可以测定流速。
(九)不可见轴转速的测定方法&来确定转动的角速度利用曲柄滑块机构把转动变为平动的特点,可以通过测定平动的加速度y&ω。
(十)评估房屋抗震特性的方法与分析通过安装加速度传感器的方法来模拟地震,进而设计减震器。
(三) 动力学部分(一)非均质发动机摇杆对轴转动惯量的等效方法A . 均质圆盘转动惯量求法与误差分析理论值计算公式:221mr J oz =从线性振动微分方程推导,利用实测数据得出的计算公式:lmgr T J oz 22)2(π= 经过验证,摆长对于测量误差有重要影响(越长精度越高)。
B . 等效方法在物体为非均质的情况下,如果(a )、(b )两者的质量和摆周期相同,则它们的转动惯量亦相同,而后一种情形的转动惯量是可以计算得到的。
C .高科技上的拓宽应用(二)拳击机拳击力的标定方法——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与恢复系数利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碰撞理论中恢复系数的定义,可以求出拳击力和恢复系数:)cos 1(2)1(121210α-+⋅'+=gl m m m m gt e F m21128.08.0v v u u e e --=='(三)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A .复摆应用在“小爬虫”上使一个贫困村致富B .音乐的节拍器摆动周期和转动惯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电视塔用一串单摆控制“风振”利用11个质量不同、摆长不同的单摆构成的频带同塔自身的一阶模态和气流风谱频带相仿,使得塔振动产生的能量由单摆消除,达到控制“风振”的目的。
D.扭振减振器控制曲轴振动减震器的频率设计和曲轴的频率一样,使得曲轴系统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减震器的能量,从而减少了曲轴的震动,提高了使用寿命。
(四)汽车振动两自由度模型汽车在铅直平面内的振动可以简化为二自由度系统的模型:其两个主振型如图:(五)质点系动量定理的演示图示的弹性球系在理想情况下满足动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六)振动电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型电机,它将动力源和振动源合在一起,能产生可变的激振力:以上是两种振动电机。
(七)平衡的四个问题A.静力不平衡B.静力平衡C.动力不平衡D.动力平衡(八)振动产生优美动听的音乐A.吉它琴的弦振动根据上图可以写出数理方程,进一步求出振动频率。
B.八音琴的梁振动利用势能-动能的相互转化和振动理论设计的八音琴:C.汽车喇叭的膜振动(九)隔振理论及各种隔振器A.确定性振动的隔振理论隔振的两种方法——主动隔振和被动隔振:B.各种减振器及应用四.实验要求:1、积极动脑、动手,观察、讨论。
2、每人至少完成1篇小论文。
论文要求WORD文档,AUTOCAD绘图,字数至少2000个汉字,A4纸打印。
期末考试之前交。
3、爱护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模型、实物。
4、论文格式:见附页第二项实验动力学参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动力学参数的理解。
2、掌握动力学参数测定某些方法。
3、锻炼分析能力、实验方法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仪器设备1、多功能试验台。
2、常规测量仪器。
三.实验内容1、转动惯量的测定和误差分析。
2、固有频率的测定和分析。
3、求重心的实验方法。
4、四种载荷的区别和实验。
5、转子动平衡和动不平衡实验。
6、自激振动实验。
四. 实验要求1、认真观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ZME-1型介绍”光盘,了解六个实验的具体内容、使用仪器及操作步骤。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3、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4、爱护试验台和实验仪器、设备。
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ZME -1型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观看“理论力学多功能实验台ZME -1型介绍”光盘(约15分钟),了解六个实验的具体内容、使用仪器及操作步骤。
2、 观看理论力学实验(一)的喷墨板,了解六个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二、按序进行六个实验,并记录数据(三学时左右)1、 求弹簧质量系统的固有频率已知:高压输电线模型的质量m=0.138(kg),砝码规格分别为100克和200克。
计算:单自由度的等效刚度==l W k eq ∆/____________(N/m ) 固有振动频率==m k f eq o /21π____________(Hz )2、 实验方法求重心(1) 悬吊法对组合型钢悬吊两次,图示出重心位置(2)设法对连杆水平搁置,用台秤称出连杆重量=+=21N N F F W _____(N) 求出连杆的重心=⋅=WlF x N C 1_________(cm)3、 用三线摆求圆盘的转动惯量,并示出线长l 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已知:圆盘直径,D=100(mm),厚度3.5=δ(mm),材料比重5.7=γg/cm 3,吊线半径r=38mm 。
圆盘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2)2(21DM Jo __________________(kgm 2) 通过秒表测量三线摆周期,按公式l Mgr T J O 222⎪⎭⎫ ⎝⎛='π计算转动惯量O J '=_______(kgm 2)4、 用等效方法求非均质发动机摇臂的 转动惯量选择误差可接受的三线摆线长(60cm ), 已知等效用圆柱直径d =18mm ,高h =20mm , 材料比重4.7=γg/cm 3,两个圆柱对中心轴转 动惯量的计算公式为])2(21[222s m mr Jo +=测量与两个圆柱等重的非均质发动机摇臂的扭振周期T '=_______(s)应用上表及插入法,求得摇臂的转动惯量OJ '=_______(kgm 2) 三、请简述通过这次实验的收获1、 如何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与配件,演示受迫振动?2、 四种不同载荷分别作用于同一座桥上时,哪一种最不安全?3、 分析发动机摇臂质心与轴心相距较大时,对实验精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