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7——14课
《弟子规》第十四课教学设计

《弟子规》第十四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位叫李毓秀的秀才编写的。
它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整本书分为开宗明义、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这八章。
十四课是第四章《谨》里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的是饮食习惯,通过诵读、译解、明理和拓展这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让课文的意、理、文紧紧的结合到一起。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从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一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的朗读课文以及结合课文译解,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形式多样的朗诵比赛中,让学生做到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古文的优美韵律,懂得以课文中的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吃饭不挑食,不过量以及不喝酒,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设计理念1、从读中悟。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从中领悟道理。
3、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教学流程紧扣“饮食”这一主题,根据故事导入——熟读成诵——品读明意——明理导行,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4、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全文教学都以学生为先行者,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感,去悟,老师只是从旁进行引导和辅助,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遵循了新课标理念的要求。
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餐桌上的饭菜也越来越丰盛。
但是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同学们似乎有越来越多不吃的东西。
这不王奶奶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王奶奶的孙子小明今天在家发脾气了,原因是王奶奶没买他喜欢吃的烤鸭,王奶奶向他解释说今天去晚了没买到,但是小明就是不听还闹着不吃饭。
同学们你们说一说,这件事是谁的错,也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平时不喜欢吃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些东西,是自己不喜欢吃的,其实这个毛病很不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弟子规》的第十四课,看看古代的小朋友在饮食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精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弟子规》的内容,掌握每一节的主要含义,并能够背诵一部分章节。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将《弟子规》的核心思想与现实生活结合,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弟子规》,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增强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二、教学内容1.《弟子规》概述√背景介绍√内容结构√主要思想2.《弟子规》逐节讲解√第一部分:总序√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第三部分:三纲(君臣父子)√第四部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第五部分:日常生活中的规矩3.实践活动√讨论和角色扮演√实践训练与行为规范4.总结与评价三、教学过程第一节:导入与背景介绍1.导入√教师活动:√播放与《弟子规》相关的短片或音乐,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对《弟子规》的初步理解,例如:“你们听说过《弟子规》吗?它是什么样的书?”。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家庭中与《弟子规》相关的习俗。
√通过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兴趣。
2.背景介绍√教师活动:√介绍《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以及编写背景和历史意义。
√解释《弟子规》的目的:规范学生行为,培养道德品质。
√学生活动:√阅读《弟子规》的概述,讨论其编写背景和目的。
√提问学生对《弟子规》的初步看法和理解。
第二节:逐节讲解《弟子规》第一部分:总序1.内容:总序部分概述了《弟子规》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2.教师活动:√逐句解读总序的含义,解释为何《弟子规》值得学习和传承。
√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态度,鼓励学生用心学习,付诸实践。
3.学生活动:√背诵总序,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总序的理解。
√完成相关练习题,检验对总序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二部分:三才(天地人)1.内容:介绍天地人的关系,以及作为人的行为规范。
2.教师活动:√解读“天地人”的含义,讲解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
《弟子规》备课教案

《弟子规》备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
2. 使学生熟悉《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3. 培养学生践行《弟子规》中所提倡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与发展。
2.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 《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内容和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弟子规》的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二、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弟子规》的文本、图片和相关视频。
2. 教材:提供《弟子规》的权威注释和解读。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与《弟子规》相关的资料。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和结构,阐述其核心思想。
3.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讨论:组织学生就《弟子规》的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二、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讲解:15分钟3. 案例分析:15分钟4. 讨论:10分钟5. 总结: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一、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弟子规》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与《弟子规》相关的研究性作业。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就彼此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二、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弟子规》的学习感受和困难。
2. 教师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一、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权威的《弟子规》注释和解读。
2. 网络资源:推荐与《弟子规》相关的网站和论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文化遗址,加深对《弟子规》的理解。
二、拓展活动1. 举办《弟子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13篇)

《弟子规》教案范文(精选13篇)《》范文篇1活动目标:1、掌握读书方法,知道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2、懂得读书学习时要用心专一。
3、理解认读句子“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活动准备:1、ppt(人物行为对错图片、所学句子及译文、幼儿身体力行表图片)。
2、故事录音《喜欢阅读的小猴子》。
2、图书区的图书。
3、《幼儿身体力行表》。
活动过程:一、师幼谈话,说说自己平时读书的方法1、师幼问好活动开始,师幼互行鞠躬礼,问好。
2、师幼谈话师:孩子们,你们平时读书吗?你们喜欢读哪些书?幼儿回答。
(童话故事、动物大百科、漫画等)3、分享交流师:你们读的书可真多啊!那你们平时是怎样读书的?现在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幼儿回答。
(一页一页的读、轻轻的翻页、边看边读、不东张西望、坚持读完一本书再读另外一本等)4、教师小结师:刚才大家都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有的说一页一页的读,有的说轻轻的翻页,还有的说边看边读,那么到底怎样读书是正确的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图中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二、观察图片,辨别图中人物行为的对错1、提出问题出示图一(男孩儿边读书边看窗外的蝴蝶),师:男孩儿读书时在干什么?幼儿回答。
(看窗外的蝴蝶)师:他这样做对吗?那应该怎样做呢?幼儿回答。
(不对,读书时要专心,眼睛看着书上的内容)出示图二(阅读时用手指着),师:他们是怎样读书的?这样做对吗?幼儿回答。
(用手指着阅读,对)出示图三(认真阅读),师:再来看看这幅图,他们这样读书对吗?幼儿回答。
(这样读书是对的)出示图四(读书时一本没有看完就看另一本),师:他是怎样读书的?这样做对吗?幼儿回答。
(一本书没有看完就看另一本书,这样做是不对的)2、教师小结师:看了刚才这几幅图,我们知道在读书时要专心,要用眼睛认真看,一本书还没有读完就不要去读另外一本。
三、倾听故事,知道读书时必掌握的方法1、倾听故事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喜欢阅读的小猴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2、提出问题师:森林里住着哪些小动物?幼儿回答。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弟子规》教案(完整版)《弟子规》教案(完整版)第一问: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弟子规》为基础教材,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讲解和传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弟子规》的前五章,分别是:1.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4.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弟子规》的前五章内容,理解其含义和道理。
2. 培养学生孝顺、尊敬父母、关爱他人、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弟子规》中的古文理解和翻译,以及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实践。
2. 重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弟子规》的道理,并能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和尊重父母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弟子规》的思考和兴趣。
2. 讲解《弟子规》前五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其含义和道理。
3. 举例讲解如何将《弟子规》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并实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弟子规》的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弟子规》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分享彼此的体会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弟子规》1.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2.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4.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5.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弟子规》前五章的内容。
2. 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弟子规》的知识。
3.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学习《弟子规》的体会和心得。
2024年【转】《弟子规》教案完整版

2024年【转】《弟子规》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尊师重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修身齐家的传统美德。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弟子规》的内容,背诵并默写重点句子。
2.教学难点:理解《弟子规》的深刻含义,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弟子规》原文及注释。
2.教学课件。
3.小组讨论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弟子规》的兴趣。
简要介绍《弟子规》的作者、成书时间及背景。
2.讲解《弟子规》内容按照章节顺序,逐句讲解《弟子规》的内容。
通过实例、故事、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3.背诵与默写组织学生集体背诵《弟子规》的重点句子。
分组默写《弟子规》的重点句子,并进行比赛。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弟子规》的重点句子,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深入讲解针对学生在背诵和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讲解。
分析《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3.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弟子规》中的道德规范。
组织学生进行道德演讲,分享自己的感悟。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弟子规》的重点句子,巩固记忆。
2.交流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3.课外延伸推荐阅读:《弟子规》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课堂小结五、教学反思1.学生对《弟子规》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辅导。
2.部分学生对《弟子规》的道德规范理解不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引导。
1.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弟子规》的道德规范。
3.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弟子规》教案(集合)

《弟子规》教案(集合)《弟子规》教案1一、活动目的:从游戏到挑战闯关,到明辨是非,到感恩亲情这几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弟子规》的现实意义,从中受益。
今后还得多多学习《弟子规》,它会教我们从爱家人开始,学会爱师长、爱朋友的做人道理,还教我们如何处事,它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二、活动准备:1. 环境布置,制作课件、拍录像。
2.邀请个别学生家长参加主题班会,要求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惹父母生气的故事,收集身边的好人好事。
3.准备音乐《感恩的心》。
4.若干游戏、故事等。
三、活动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参加404班主题班会,今天我为大家准备的主题是:《弟子规》伴随我们成长,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弟子规》吧。
今天我们还请到几位家长,他们很热心地前来参与,说是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听听孩子们说什么,呆会儿也会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些问题的。
谢谢家长们。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诵读《弟子规》有那么些时日了,经过我平时的观察,发现课后有不少同学在走廊、操场上玩游戏、跳绳,边玩边读弟子规呢,都成随口溜了,那我们班也有同学玩这样的游戏吗?(有)那好,谁来露一手看:学生展示:若干游戏小结:谢谢大家的精彩表演。
主持人:看来,大家游戏时把《弟子规》念得挺上口的,不过,我们还得按老规矩检查一下,看是否每个人都能背诵呢?大家能接受我的挑战吗?(能)那我以抽查的形式来进行。
(一组:“父母呼……业无变”;三组“兄道长……勿见能”;男:“朝起早……致污秽”;女:“见人善……勿生戚”;个人:“凡是人……非言大”、“人有短……愈思勉”、“房室清……心先病”、“能亲仁……百事坏”)2、小结过渡:我看大家读得很好,我也考不倒大家,这一关算是过了,那有信心再闯一关吗?(有)那好,我这里已经为大家准备了几道题,想试试大家能不能回答?①一心只为他人着想,不自私自利,对有才华的人,学会欣赏,不嫉妒。
缘于:“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②不巴结富有,不在穷人面前骄横,不喜新厌旧,对老友要珍惜。
《弟子规》备课教案

《弟子规》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师长、友爱兄弟、孝顺社会的美德。
3. 提高学生自我修养、为人处世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观念。
3. 《弟子规》中的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
4. 《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5. 学习《弟子规》的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教学难点:《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和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在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4. 实践法:鼓励学生将《弟子规》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弟子规》文本及相关解读资料。
2.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3. 视频资料:选取与《弟子规》相关的视频资料。
4. 讨论话题:准备与《弟子规》相关的讨论话题。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在家庭伦理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1. 讲解:《弟子规》中的社会道德观念。
2.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
3. 讨论: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第三课时:1. 讲解:《弟子规》对个人修养的要求。
2. 实践:引导学生将《弟子规》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3. 总结:强调学习《弟子规》的意义和方法。
后续课时依次讲解《弟子规》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友爱兄弟、孝顺社会等,并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2. 讲解: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应用。
4. 讨论:探讨《弟子规》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同是人教学目标:1.能要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读准生字。
2.知道“仁者”是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人,知道亲近仁者的好处和不亲近的坏处都有哪些?3.背诵《竹石》,简单了解郑板桥其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什么样的人才是仁者?为什么课后读一读里说仁人是天下无敌的人?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弟子规中的这一段《弟子规》。
二、出示文段1.读文段,思考亲与仁,你是怎么理解的?2.读后分享,你心中怎样的人才是“仁者”呢?3.回忆故事一《雪孩子》,你能夸夸雪孩子吗?4.书中哪句话就是写出了这个意思呢?5.引申:那么什么是“存心”呢,说说你的理解吧!6.分享故事二《狐狸和乌鸦》,乌鸦最好没有吃到肉,你想对乌鸦说些什么呢?是的,如果是要巴结讨好别人,希望从别人身上得到好处,这样的赞美是不好的。
7.谁来读读书中的句子?8.各种形式诵读、背诵。
三、《梁上君子》,说说你的感受。
1.说感受。
2.辨析:a很多同学会跟着别人起哄去打架闹事,事后老师问他为什么要打架,他们往往会说,是某某叫我去,我就去了。
B当我们看到不知名的垃圾丢在我们的座位上时,往往都会再吧垃圾丢到别人的座位上,心想,这又不是我的垃圾,也是别人丢过来的,这样做对吗?3.是不是很多人都再做的事就是对的事?如果不是,用什么来区分?三、游戏中感悟1.游戏:你做什么样的人?重物篇老人:这包东西真重,害我满身大汗。
掉钱篇米妮:妈妈让我拿100元去买酱油,我得赶快去。
呀,我的钱怎么不见了!考试篇老师:「小花90分,小牛95分,君君,你看你考这是什么分数!」君君:「呜呜﹏我回家一定会被打……」作业篇小英:「今天的功课好难,我都不会写,怎么办?」跌倒篇美美走路走一走,不小心跌倒了:「唉呦,好痛喔!我走不动了。
」饼干篇伟伟下课买了一块饼干,正高兴的吃着:「好好吃喔!」(妹妹回到家)妹妹:「哥哥,我也好想吃喔!」2.背诵四、了解郑板桥,背诵《竹石》。
第15课不力行教学目标1.能要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读准生字。
2.知道学习和实践的关系,能运用“三到”的读书法,读书有始有终,抓紧时间,随记随问。
3.知道“吴下阿蒙”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意思,背诵《暮春即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同是人》二、出示学习内容1.讲三国故事《吴下阿蒙》,你从中懂得了什么?2.出示内容,诵读,读通顺,读准确。
3.分享故事:《防空演习》,说说含有这个意思的句子,并诵读。
4.辨析:《孔子违约去卫国》孔子这样违约对不对?5.互动说话,理清思路,拓展孔子名言。
6.诵读、背诵。
三、背诵《暮春即事》。
第16课房事清教学目标:1. 能要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读准生字。
2.能说出书房如何布置,如何爱惜图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3.能讲司马光如何爱惜书本,背诵《村居》。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东汉有一个叫陈蕃的少年,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他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屋里混乱不堪,纸屑垃圾遍地都是,便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做得对吗?应该怎样做?(生1:应该捡垃圾。
生2:应该打算卫生,把房间整理清洁干净。
)出示课题:房室清陈蕃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又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倍感惭愧。
这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故事。
二、我会读1.读准字音学习《国学》关键是要会读,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指名开火车读,教师适时指导。
2.读出节奏。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1)领读。
(2)指名读。
(3)拍手读。
(4)当作路队的口号,甩着胳膊,踏着步读。
3.读出趣味1.读《国学》是非常有趣味的事,我们可以弹着琴读,请注意手型,把桌子当作键盘,轻轻地敲击键盘,打着节拍轻声读课文。
2.把左手当作键盘,右手轻轻敲击左手打着节拍读。
3.男生女生比赛读。
4.师生赛读。
三、我会说读《国学》得理解意思,老师考考大家理解了吗?1.看图理解“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老师的办公室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笔墨纸砚放得整整整齐齐,可以用《弟子规》里的哪句话来说?生: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指名读,齐读。
有学生伸出大拇指读,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全部伸出大拇指读。
指导记忆:房室清()几案洁()房室清()()()有学生伸出大拇指读,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全部伸出大拇指读。
指导记忆:房室清()几案洁()房室清()()()2.看图理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古人读书写字都讲究姿势要端正,要心无杂念,可以用《弟子规》中的哪句话来说?指导读、背。
3.看图理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看图想起来了《弟子规》里的哪句话?指导读背。
4.听故事理解“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1)听故事端起课本看着书听故事,说说《弟子规》里的句子(老师读课本187—188页《司马光爱惜书本》)。
(2)说说你想起了哪句《弟子规》的哪句话。
(3)指导读背。
5.联系实际理解“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老师为什么经常说要读好书?请用《弟子规》中的句子来回答。
指导读背。
6.听故事理解“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1)听故事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经常受到族人的歧视。
在那个时代,既没有造纸术,也没有印刷术,流传的著作全靠传抄,自己想要保留别人的著作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刀往竹片上刻.把刻好的竹简按顺序保存好,那就当时的书。
《易经》便是孔子刻的,所以他经常翻阅,由于翻阅次数太多,十分结实的牛皮绳都断了好几次,孔子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成为名人的。
这就是《韦编三绝》的故事。
(2)用《弟子规》中的哪句话来形容孔子。
(3)指导读背。
四、我会背房室( ) 墙壁净几案( ) 笔砚正墨( ) 心不端字( ) 心先病列典籍( ) 读看毕( )虽有急( ) 有缺损( )非圣书( ) 蔽聪明( )勿自暴( ) 圣与贤( )房室清墙壁净( ) ( )磨墨偏心不端( ) ( )列典籍有定处()( )虽有急卷束齐()( )非圣书屏勿视( ) ( )勿自暴勿自弃( ) ( )房室清()( ) ( )磨墨偏()( ) ( )列典籍()()( )虽有急()()( )非圣书()( ) ( )勿自暴()( ) ( )五、律动(唱弟子规)六、我会用1.学校给我们每个班里都配备了一个小书架,一(4)班的小书架上的书整整齐齐,可是有的班级书非常乱,窝角了、缺损了也没人管,请您在书架的旁边写提示语提醒同学们爱惜书,可以写《弟子规》里的哪句?(“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或者“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
2.这段时间喜羊羊因为好奇,老去看凶杀、残暴的书,晚上吓得睡不着觉,你想用《弟子规》里的哪句话劝劝他?(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第7课对饮食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全文,读出节奏感和韵律感。
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知道课文关于饮食、行动方面的规范,并能在生活中努力践行其中的一部分做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学文(一)对饮食,勿拣择。
食适可,勿过则。
1.这句话就讲到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了,就是吃饭问题,古人又是怎么说的呢?2.对饮食,勿拣择,对于吃的喝的,不要挑三拣四,挑肥拣瘦;食适可,勿过则。
食物够吃就行,吃个七八分饱就好,不要吃撑了,这样会伤到胃的。
3.吃饭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a不要挑食:现在大人们都希望小朋友吃饭不要挑食,不要只吃肉,也要多吃各种蔬菜和米饭,要营养均衡。
有小朋友吃饭的时候说,青菜不好吃,我要吃肉,或者说妈妈烧的鱼不好吃,我要吃饭店烧的鱼,这样都是不应该的。
b不浪费:现在很多人吃东西经常要浪费,去饭店吃饭点了很多,吃不完,觉得打包回家很没面子,就都浪费了,这是非常非常不应该的。
因为食物是很宝贵的啊,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有感激的心情,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在挨饿啊。
所以浪费是非常非常罪过和可耻的事情。
问题?有没有小朋友每次吃饭不剩一粒饭?每周一句:勿以恶小而为之。
c少吃垃圾食品(带一些给孩子们看,准备饮料、饼干、火腿肠等食品到课堂):4.说说我们的安全食物“病从口入”,我们吃东西也要有选择,不要吃一些“垃圾食物”。
你有没有在吃垃圾食物?全球十大「垃圾」食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一、油炸类食品1. 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2. 含致癌物质;3.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1. 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
导致鼻咽癌;2. 影响黏膜系统(对肠胃有害);3. 易得溃疡和发炎。
三、加工类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等)1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2 .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诸位朋友,一个新鲜的肉放在空气中,多久就臭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左右。
结果这些肉制品居然可以放多久?有的放三年,有的放五年。
什么力量造成的?放了很多防腐剂。
所以听说现在制造木乃伊也不需要放防腐剂了,很多人死了以后就不烂,长期吃这些防腐剂。
这肉制品里面还含有亚硝酸盐,这是三大致癌物之一。
因为我们现在也可以了解到癌症的比率有多高?四分之一。
有没有最新数字?已经往三分之一迈进了。
对。
癌症是不是抽签的?是不是?「真衰,我得了癌症」。
有果必有因,所以当你饮食很注意,然后心情又很好,常常读诵《弟子规》,不看别人的缺点,就看自己的,这样就不会心情那么不好。
因为看到自己缺点就努力去改,你就会有成长的喜悦。
因为癌症的病因,除了饮食之外,还有一个比饮食更厉害的,情绪,所以要管好我们这颗心。
心又好,吃的又注意,保证你跟癌症是绝缘体。
所以诸位朋友,你有没有信心不得癌症?有,掌声鼓励一下。
四、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1 .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脏功能造成负担);2.严重破坏维生素;3热量过多、其他营养成分低。
五、汽水可乐类食品1 .含磷酸、碳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2 .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胀感,影响正餐。
六、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1 .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2 .只有热量,无其他营养成分。
七、罐头类食品(包括鱼肉类和水果类)1 .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2 .热量过多,其他营养成分低。
八、话梅蜜饯类食品(果脯)1 .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2 .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
九、冷冻甜品类食品(冰淇淋、棒冰和各种雪糕)1 .含大量奶油,极易引起肥胖;2 .含糖量过高影响正餐。
十、烧烤类食品1 .含大量三苯四丙(三大致癌物质之首);2 .一只烤鸡腿等于60支烟的毒性;(给爸爸准备水果,让他少抽烟)3 .导致蛋白质碳化变性(加重肾脏、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