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合集下载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信号通过基极电容耦合到晶体管的基极,经过放大后输出到负载电阻。

本文将详细介绍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路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它由一个NPN型晶体管、一个输入电容、一个负载电阻、一个偏置电阻和一个电源组成。

偏置电阻用于提供适当的偏置电压,以确保晶体管工作在合适的工作区域。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电路的直流分析。

在直流分析中,我们可以假设输入信号为零,即直流情况下没有输入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输入电容视为开路。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1.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方程:IC=βIB+(1+β)IB0其中,IC是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B是基极电流,β是晶体管的放大倍数,IB0是逆向饱和电流。

2.输入回路的欧姆定律:VBB-IBRB-VBE=0其中,VBB是偏置电压,RB是偏置电阻,VBE是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根据晶体管的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将VBE近似等于0.7V。

通过解这两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基极电流IB和集电极电流IC,从而得到电流放大倍数β。

从而我们可以计算出输出电压的增益Av=ΔVO/ΔVD(其中ΔVO是输出电压变化,ΔVD是输入电压变化)。

接下来,我们进行电路的交流分析。

在交流分析中,我们考虑输入信号,并将输入电容视为闭路。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小信号模型来近似分析。

小信号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将非线性的晶体管电路线性化,以便我们能够使用常见的线性电路分析方法。

在小信号模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等效电路来表示晶体管的特性。

该等效电路由一个输入电阻ri、一个输出电阻ro和一个电流放大倍数β组成。

根据这个等效电路,我们可以将输入信号与输入电阻串联,将输出信号与输出电阻并联。

根据这个等效电路,我们可以计算出电路的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和电压增益Av。

输入电阻Ri等于输入电阻ri与偏置电阻RB并联的结果。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1. 什么是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拓扑结构。

在该电路中,晶体管的发射极是输入端,集电极是输出端,基极则承担控制电路的作用。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音频放大器、无线电发射器等。

2.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涉及三个主要元件:NPN晶体管、输入信号源和负载电阻。

输入信号源提供输入信号Vin,并通过耦合电容Cc与晶体管的发射极相连。

NPN晶体管的基极由偏置电路提供稳定的直流偏置点,并通过耦合电容Cb与输入信号源相连。

输出信号Vout通过负载电阻RL从晶体管的集电极中获取。

工作过程如下: 1. 输入信号Vin经过耦合电容Cc传入晶体管的发射极,同时也通过耦合电容Cb传入晶体管的基极。

2. 当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期到来时,基极电压将上升,使得晶体管导通。

这样就会使得集电极与地之间的电阻产生电压降,从而产生电流流过负载电阻RL。

3. 通过负载电阻RL,输出信号Vout被提取。

4. 当输入信号的负半周期到来时,基极电压下降,晶体管截止,此时集电极电流变为零。

3.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相位反转原因在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期到来时,晶体管导通,输出信号Vout存在。

而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期到来时,晶体管截止,输出信号Vout为零。

因此,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存在180度的差异,即相位相反。

这种输出信号相位反转的现象有以下原因: 1. 在晶体管导通状态下,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期会使得晶体管发射极电位上升,集电极电位下降,导致集电极电流产生电压降,从而产生输出信号。

而在晶体管截止状态下,输入信号的负半周期使得集电极电位恢复到正常状态,没有输出信号。

2. 晶体管是一个双极型的器件,其放大特性表现为电流的放大。

当晶体管导通时,输入信号的正半周期电流被放大到输出信号中,而在负半周期时,因为晶体管截止,没有电流被放大,所以输出信号也就不存在。

共射共基共集基本放大电路特点和典型功能

共射共基共集基本放大电路特点和典型功能

共射共基共集基本放大电路特点和典型功能共射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特点如下:1.输入端是基极,输出端是集电极,负载在集电极和地之间连接,所以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都是单端的。

2.共射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高,可以用于增大小信号的幅度。

3.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可以适配不同的信号源和负载。

4.共射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稳定性好,因为其电流放大特性不依赖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

5.共射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带宽,适用于高频信号的放大。

共射放大电路的典型功能:1.信号放大:共射放大电路可以将微弱的输入信号放大为较大的输出信号,常用于放大音频信号。

2.隔离:共射放大电路可以隔离输入和输出,避免相互影响。

3.构成振荡器:通过适当的反馈,共射放大电路可以构成无源振荡器。

4.调制解调:共射放大电路可以用于调制解调,如调幅、调频等。

共基放大电路是一种特殊的放大电路,其特点如下:1.输入端是发射极,输出端是集电极,负载在集电极和地之间连接,所以共基放大电路的输入是单端的,输出是双端的。

2.共基放大电路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可以适配不同的信号源和负载。

3.共基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较低,一般小于1,但是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4.共基放大电路具有较小的带宽,适用于低频信号的放大。

共基放大电路的典型功能:1.电压放大:共基放大电路可以将小信号的电压放大为较大的电压。

2.频率转换:共基放大电路可以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常用于信号调制等应用。

共集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放大电路,其特点如下:1.输入端是基极,输出端是发射极,负载在发射极和地之间连接,所以共集放大电路的输入是单端的,输出是双端的。

2.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较低的输出阻抗,可以适配不同的信号源和负载。

3.共集放大电路的电流放大倍数较低,一般小于1,但是具有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4.共集放大电路具有较大的带宽,适用于高频信号的放大。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画出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将直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短路。
R b1 C b1
+
u-i
短路
+ 置VC零C
Rc
C b2
T 短路
+
uo RL -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交流通路
+
+
ui RB -
+
T Rc
+
RL u o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
T rbe
26(mV)
C = 12V , RB1 = 20kΩ ,
RB2 =10kΩ, RC=2 kΩ,
RB1
RE=2 kΩ,RL=3 kΩ,β =50, UBE =o.6V。试求:+
C1
+
1)静态值 IB、IC 和UCE 。
u i
RB2
2) 电压放大倍数Au ,输入 -
电阻 Ri和输出电阻 Ro。
+
Rc
+VCC C2
T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1.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图所示是一个典型的共射基 本放大电路。电路中各元件的 作用如下所述:
(1)三极管T。它是放大电 路的核心器件,具有放大电流 的作用
(2)基极偏流电阻RB。其作 用是向三极管的基极提供合适 的偏置电流,并使发射结正向 偏置。
R b1 Cb1
+
u-i
+ VCC
RL
u
o
-
+
+
u i
R B1
R B2
rbe
-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伏安特性分析: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它描述了晶体管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伏安特性曲线通常具有三个区域:截止区域、饱和区域和放大区域。

在截止区域,输入电压较低,晶体管处于截止状态,没有电流通过。

在饱和区域,输入电压较高,晶体管处于饱和状态,有最大的电流通过。

在放大区域,输入电压介于截止电压和饱和电压之间,晶体管将以放大信号的形式输出。

2.小信号模型分析:在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通常是小信号,我们可以将晶体管视为线性放大器。

我们可以使用小信号模型来简化电路,将晶体管视为电流放大器和电压放大器。

在这种情况下,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共射极放大器。

3.增益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增益是指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比值。

放大增益通常用β表示,β是晶体管的电流放大因子或射极电流与基极电流之比。

增益值可以通过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来计算。

4.截止频率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是指输入信号频率超过该频率时,晶体管的放大增益开始下降。

截止频率可以通过晶体管的频率响应特性来确定。

5.稳定性分析: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稳定性是指输出信号对于电源电压和温度变化的抗干扰能力。

稳定性分析可以通过电压分压器和电流源的设计来实现。

除了上述的分析,还可以对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进行功率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电流增益分析等等。

这些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且有助于我们进行电路设计和性能优化。

总结起来,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是一种重要的放大电路,需要对其伏安特性、小信号模型、增益、截止频率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进行电路设计和优化。

基本放大电路其分析方法

基本放大电路其分析方法

二、基本放大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一个放大器一般是由多个单级放大电路所组成,着重讨论双极型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组态,即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三种基本放大电路。

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推及其他二种电路,其中将图解分析法和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作为分析基础来介绍。

分析的步骤,首先是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然后分析其动态技术指标。

对于放大器来说,主要的动态技术指标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在实践中,放大器的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它能够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要求的数值,为了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先从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学习:图称为共射极放大电路,要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极反偏Ib=(V BB-V BE)/Rb,对于硅管V BE约为左右,锗管约为左右,I B=/Rb这个电路的偏流I B决定于V BB和Rb的大小,V BB和Rb 一经确定后,偏流I B就固定了,所以这种电路称为固定偏流电路,Rb又称为基极偏置电阻,电容Cb1和Cb2为隔直电容或耦合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传送交流,隔离直流”,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三极管的基极对集电极的控制作用来实现的.如下图上图是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简化图,它在实际中用得比较多的一种电路组态,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常用的有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非线性失真、频率失真以及输出功率和效率等。

对于不同的用途的电路,其指标各有侧重。

初步了解放大电路的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后,就可以对放大电路进行分析。

主要方法有图解法和微变等效法。

.图解分析法静态工作情况分析当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时,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不变的直流,称为直流工作状态简称静态,在静态工作情况下,三极管各电极的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数值,将在管子的特性曲线上确定一点,这点称为静态工作点,下面通过例题来说明怎样估算静态工作点。

解:Cb1与Cb2的隔直作用,对于静态下的直流通路,相当于开路,计算静态工作点时,只需考虑图中的Vcc、Rb、Rc及三极管所组成的直流通路就可以了,I B=(Vcc-)/Rb(I C=βI B+I CEO )I C=βI B,V CE=V CC-I C R C如已知β,利用上式可近似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一、复习引入复习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各元件的名称和作用。

二、新授(一)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1)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无输入信号(u i=0)时电路的状态称为静态,只有直流电源U cc加在电路上,三极管各极电流和各极之间的电压都是直流量,分别用I B、I C、U BE、U CE表示,它们对应着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固定点,习惯上称它们为静态工作点,简称Q点。

I B、I C、U BE、U CE通常表示为I BQ、I CQ、U BEQ 和U CEQ。

(a)共射放大电路 (b)直流通路图1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及其直流通路静态值既然是直流,故可用交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来分析计算。

在如图1(b)所示共射基本电路的直流通路中,由+U cc —R b—b极—e极—地可得:一般U CC>U BEE,则I BQ=(U CC-U BEQ)/R b≈U CC/R b当U CC和R b选定后,偏流I B即为固定值,所以共射极基本电路又称为固定偏流电路。

如果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且忽略I CEO,则I CQ≈βI BQ由+U cc—R c b极—c极—e极—地可得U CEQ=U CC=I CQ R C如果按上式算得值小于0.3V,说明三极管已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I CQ将不再与I BQ成β倍关系。

此时I CQ称为集电极饱和电流I CS,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电压称为饱和电压U CES。

U CES值很小,硅管取0.3V。

可由下式求得I CS =(U CC-U CES)/R C一般情况下,U cc>U CESI CS≈U CC/R C(2)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输入电阻R i为R b与r be的并联值,所图2 R i基本共射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R i=R b//r be≈r be当us被短路时,i b=0,i c=0,从输出端看进去,只有电阻Rc,所以输出电阻为R0=R C从图2中输入回路可以看出U i=i b r be令RL′=RC//RL,其输出电压为U O=-i c(R C//R L)=-i c R L′=-βi b R L′因此,电压放大倍数为A u=u o/u i=-iβR L/r be式中,负号表示U0志u r相位相反。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解读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解读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分析解读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基本放大电路结构,由晶体管的射极连接到负载电阻,集电极通过电阻连接到直流电源。

在此结构下,输入信号为电压信号,输出信号也为电压信号。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射极作为输出端,负载电阻通过集电极与直流电源相连。

输入信号通过耦合电容连接到基极。

该电路结构的特点是电流放大倍数大,输入阻抗小,输出阻抗大。

因此,它适合作为信号放大器使用。

下面我们将对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首先,我们来看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通过将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移到集电极所连的负载电阻上,得到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

在该模型中,集电极电阻、等效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在直流条件下都是无穷大,可以忽略。

这样可以简化电路分析,只需关注放大电路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接下来,我们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根据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电压增益的表达式。

通常情况下,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负值,可以通过对电路参数的调整来改变增益的值。

其中,负载电阻的值越大,电压增益越大,但同时输出阻抗也将变大。

除了电压增益外,我们还可以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通常情况下,晶体管的集电极电容和输入电容将影响电路的频率特性。

为了获得更宽的频率响应范围,可以通过添加补偿电容来提高电路的频率响应。

此外,共射极放大电路还有一些特殊的应用。

例如,在无线电通信领域中,共射极放大电路常常用于放大电路和混频器电路中。

在音频放大器中,共射极放大电路也是常见的电路结构。

总体来说,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基本放大电路结构,具有电流放大倍数大、输入阻抗小和输出阻抗大的特点。

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分析3.2.1基本共射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概念:基本放大电路一般是指由一个三极管与相应元件组成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

a.放大电路主要用于放大微弱信号,输岀电压或电流在幅度上得到了放大,输岀信号的能量得到了加强。

b.输岀信号的能量实际上是由直流电源提供的,经过三极管的控制,使之转换成信号能量,提供给负载。

2.电路组成:(1)三极管T;(2)VCC :为JC提供反偏电压,一般几〜几十伏;(3)RC :将IC的变化转换为Vo的变化,一般几K〜几十KVCE=VCC-ICRC RC,VCC同属集电极回路。

-般为几十K-几千—V BE一般,硅管V bE-0r7V镭管V BE=0.2V当V nB»V Bir Bt:R V BB打怎——(6)Cb1,Cb2:耦合电容或隔直电容,其作用是通交流隔直流。

(4)VBB : 为发射结提供正偏。

信号源O------- *—(8)Vo :输出信号(9)公共地或共同端,电路中每一点的电位实际上都是该点与公共端之间的电位差。

图中各电压的极性是参考极性,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3.共射电路放大原理4.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 /输出电阻Ro/通频带片变化亠耳矗变化变化远坠込畑变化巴变化h聽——=40址4/<■ ~ 0 Z B二1,6mAI CE =I CC-I C R C =5.61Av,--\mV = -SuA—>A RE =MR =0.=必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电压和电流福度得到 了放大”所以输出功率也会有所放大4对放大电 路而言有:电压敬大倍数:冬二嚟哼电流放大倍数:梓=曲淳 功率放大借咯心尸二碍仔J 巒 通常它们都是按正弦量定义的.放大倍数定 义式中各有关昼如图所示4+ *陌:R L « * Ml M M M⑵输入电阻Ri输入电阻是龙明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电流大 小的参数<■代大,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的电流 小*反之则大。

, 尽的定义:坨堤⑶输出电阻Ro输出电阳是衣明放大电路帯负载術能力•吆大农明 放大电路帯负载約能力差,反之则强。

&的定义::信号源:>A(b)(b)从负载特性曲线求&~~I热 放大电路>A 放大电路根擱圏e),时.测补"良电盯辟时的输出为戍" 则* R严-<^-^)^1?^ -K y'j一门扯注亞::放皿数、输入电肌、输出电阻通常祁是在疋強信号下的交流幣数,只有任放人电跑赴于放\ 状态旦输山不失真的条件卜r仃恵义.(4)通频带放大电路的增益J(/)是频率的函数.在低倾段和高频段放大倍数都要下降外当月(/)下降到中频电压放大倍数的R.2时,即A(fJ = A(fJ = ^^0.7A,相应的频率:齐称为下限频率几称为上谡频率问题1 :放大电路的输岀电阻小,对放大电路输岀电压的稳定性是否有利?问题2:有一个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的频率成分为100 Hz〜10 kHz,那么放大电路的通频带应如何选择?如果放大电路的通频带比输入信号的频带窄,那么输岀信号将发生什么变化?3.2.2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1.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静态:只考虑直流信号,即Vi=0,各点电位不变(直流工作状态)。

动态:只考虑交流信号,即Vi不为0,各点电位变化(交流工作状态)。

直流通路:电路中无变化量,电容相当于开路,电感相当于短路。

交流通路:电路中电容短路,电感开路,直流电源对公共端短路。

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是保证动态工作的前提。

分析放大电路必须要正确地区分静态和动态,正确地区分直流通道和交流通道。

交流通路2.静态分析⑴静态工作点的近似估算法护已知硅管¥曲=07¥,300K占4K舌猪管V BE=0,2V以及p(40), " "根据直流通賂则有:^CQ =B= 1*6加orCIH电容Cb]和(二断开i亢流通路即能通过n流的通逍“从C、B… EL向外看,有建流负载电阻,兀、R b c1 ■K・;G = JZ [• /(吃&: =5.6r 周定偏流瞰路Q: (40uA, 1.6mA, 5.6V)RA电橇容疣于「流和电交当路直源合对相短©T I4K6KK<Ncc15V例3.2.2:电路及参数如图,求 Q 点值&CC15VI33OK330KRb0.5K__ I ' 27 °』 a 4()ti J330 + 51x0.5 /? = 50»l /r « 办=50x 40M = 2mAVcE ~ Vcc — IcRc — I E R U 佥 Vcc— lc( Re + R J = 15-2x4.5 = 6I 7O.5KRI.亡流通路固定山R 申品.射机佑说取茴£边吐ffife 通跻I33OK Rb15V1p=40168K Rti15VRbz J O.5KpRe 112K°: (5②42"必,67)fc 佥 * =0 4 =2mA二嗨47 B念+(1+翘)傀V CE ^V cc -(R c + R ei + /?f2y c = 15-2x (4 卡 j )三 6Jrn 流通路%刃5叽2R 机■心 Rb\ + Rb2 10,2人^3B =心+氐2(町画直流通路(b)把电路分为线性和非线性 两部分 如果咕40U A AR C -4K.V CC -I2VV Bh :输入特性仗》作非线性部分的供s 1 vn 曲线4t)uA9〉作线性部分的伏安特性I 由线 冃流负鞍线V CE -t2 - 4 \c (V c<: 12V .比.4K) nj 两点法做门线NR 12 V®), N(03 mA)(e>££f^MN rai b 4OuAE 由找的^£^(5.6V4 6mA} 就皿册态】作屈Qb的方法同二极管图解 输出特性 分析乂EicI B =100U A 3I B =40U A 2I B =20U A直流 负载线6 8 10 12I B =80U A(<6VT U6mA)_I B =60U AI B-40U A,R 匚=4K 、 V tX -12VIc%改变:Rn T —> is 4<—> Ic > V CE T->Q 点沿MN 向下穆动r H r I Rc氐故变T-> A/.V 的斜率变小I — AflV 绕M 点逆时针转动f Vcs — Vcc — L RcVg 改变:-卩宾T-> A 不变-> Vci TL t MN 向右平移土 他 U fa-IOOuA3OOK RbT 0=40*Ip-SOuA 、J B -60U A ^^9I B =40U AI[j-20uAIlli2 46810 12I B IOO U A1In 8OuA In 6()uA[R 4O U A 22I B 20U A6 8 10 12 VCE2-Jic 伽.!)In-IOO A -►VCEi e=P>^O,Xsin mt(niA)—*v cc^3.2sinwt(V)V CE-2.4V-8.8V峠=0X)2 宫incot(V)—>i b 2()sin<ot(uA)命20uA 60uA截止失真: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三极管的截止区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压表现为顶部失真饱和失真:由于放大电路的工作点达到了三极管的饱和区而引起的非线性失真。

对压表现为底部失真。

注意:对于PNP管,由于是负电源供电,失真的表现形式,与ic(mA)IB 80U A3 IB^60U AI H 40U A40uAI R=20U A610 12 VCE22-嚴止失眞I B iOOuANPN管,输出电NPN管,输出电NPN管正好相反。

交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幽定方法: 乩通过输出特性曲线上的。

点做一条宜线.氏斜率为T 〃许。

是交流负较电阻。

氐交流负戟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

点的运动轨迹交流负载线和育流负我线相交与输岀功率和功率三角形放大电路向电阻性负载提供的输;1:功率匸在输出特性曲 线上,正好是三角 形41/?0的面积, 这一三角形称为功 率三角形* 要想尸。

大.就 藝使功率三角形的 面积大,即必须使 匕m 礼都要大。

作业 321 322 3.3.4 3.3.63.2.3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图解法的适用范围:信号频率低、幅度 较大的情况。

如果电路中输入信号很小,可把三极管特性曲线在小范围内用直线代替,从而把放大电路当作线性电 路处理一一微变等效电路。

1. 三极管可以用一个模型来代替。

2. 对于低频模型可以不考虑结电容的影响。

L i要设置在输 出特性曲线 放大区的中 间部位: 2要有合 适的交流负 载线。

交诜胡态范也 (动画)Q 位F 交流负栈线中间时.ic/mAZm =评鶴-o:输出短路时的輸入电阻A12 = j& :1输入开路时电压反馈系数屁2= j&|炖0输入开路时输出导纳1?21 =弄]踵=0输出短路时电流放大系数2.三极管共射h参数等效电路共射接法等效的双端口网络:输入:Vz I b输出;V Q k 输入特性衣达式:"肿汙£(i^ v CE)输出特性龙达式:Hz f 4 V€E)1. h参数等效电路% \hnV2 o令力前nO+V30如果h和V2SJSi源:仪=hi\• A-4- hu •注:由于和足正玆储弓*在频宰我低附兀押移”斫拙辜円瞇魏於示ClZS r rf VM=—|^ d^ +f ■ I|lb *rfVcF= /?n * A + Au * 匕*L= /?:r * h+ /?22 ・V…畑】/b* C Zc G时如对巾忙的影呵是三极管在Q点附近b与匕之阖的动态电阻’用心•丧示。

n b畑:基区休电阻说发射结正僞电阻26m V 尸叶= (1 + 0)—-—1E —严计h:hll = —\lBdVCE通常用匕表示hjp1f ce —ll22I见处对怙的影响,捷1陀这条曲线在Q煤的导数/?21 =^cZt/php=Z&在叹总ic/mA*x^/v三极管共射简化h参数等效电路323基本共射电路分析计算超略町和处影响的简化参数缭恳电路局2 吃e() O5 3/V^hRc0RAo/HRRRVj=尽,〃Ji 输出开路时的输出电压 iy :输出短路时的输出电流力0並O rbe 令刃b 。

鬆直2.计算输入电阻 Ri|«b Q rbe 令矶血KL ~ L■V ' 以:Ro = -=Rf 1J V '方法一:瓦=—內0盹P rbe 令矶脸啦e阮()3Rbl¥R bO^b Q%bA例 3.2.3: 求 Av , R i , Ro"=几•馄 +(1 +0山讥 v o = -A W R c= -7.62方法二:把输入伫号源短路<v s =o )但保留信号源 内阻.在输出端加信号匕,求此时的L , 则」“4 ^如图,如果幺一0,则L=0*所以pi b =o26加V筒态工作点(40uA, 2mA 1 6V)330K R hoV^cI*解:PHHP=50 %% =加+(1+0)石 100+51 X26/2-0.763K0.5K Rc1+召矶\\Rc^电路及琴数如图* ”肘lOOd求人护R r R oS 许X 需必所以:R 严A 讥Q +Z c>bR RR R 4K4K4K6SKIi0.1 RCbi耘%Cb]HF例 3.2.4 址极住讼电路t ;i 定丄件点(站画)解,(1)确直流通路求静态工作点电路及参数如图,P=4O, r bb-lO()£L (l)ilt?^态工作点〔2)求札,R r R Q尺=心〃氐+(1邛)叮=330Ky/26.263K=24.3K自流通路6XkR M0.4kR C 2气 J 一 "OIK T jF-i0.4K 畑 ___ d_ %j0.7% +(1 + 卩)(心 + Re2)^50uAVcE « Vcc — (Rc + Rc 1+ Rc 2)Zc = 15-2x(4 + .5) = 6r 仏=加 +(1+0)警J&3KQ匕=族几+ (1+0山心• • •V Q — "I c Rc =・卩 1 b Rc -二厂二•卩・Rc v_讥一族+(1+0)心 1-40x4尺=血〃[仏+(1+卩)心]=10.2// 4.733 = 3.23KC R°=Rc=4KRb2Rbl +Rb2V cc = 2.25V(2)阀微变等效电路.求A 、.Ri‘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