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常考的十大人物

合集下载

教育学常考人物及其常考理论

教育学常考人物及其常考理论

(一)国外常考人物及其常考理论1.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代表作:《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地位:(1)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代表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准)、《母育学校》理论:(1)“泛智”教育(2)教育适应自然(3)班级授课制(4)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循序渐进等原则3.卢梭代表作:《爱弥儿》、《忏悔录》理论:(1)自然教育思想(2)儿童本位教育观4.康德代表作:《康德论教育》地位: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5.裴斯泰洛齐代表作:《林哈德与格鲁德》理论:(1)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2)西方教育史第一个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3)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谐发展6.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理论:(1)“白板说”(2)“绅士教育”7.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理论:(1)教学四阶段论。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传统三中心论。

(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3)儿童管理的理论。

(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这家话强调了加强对儿童的管理。

)(4)教育性教学原则。

(西方教育史上,赫尔巴特首提出。

没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5)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8.杜威代表作:《民主与教育》理论:(1)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教育基础知识综合年代人物大全》

《教育基础知识综合年代人物大全》

《教育基础知识综合年代人物大全》人物:1 许慎(东汉):最早解释“教育”《说文解字》。

2 利托尔诺,沛西-能:提出“教育”生物起源说。

3 孟禄:提出“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4 米丁斯基,凯洛夫:提出“教育”劳动起源说。

5 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是否可教。

6 柏拉图:《理想国》,哲学王,知识是人先天就有的。

7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全面发展”。

8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古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9 培根:首次确立“教育学”是一门学科。

10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

11 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绅士教育。

12 卢梭:《爱弥儿》,知识通过经验来获得,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13 裴斯泰洛齐:教育学的心理学化。

14 康德(德国):康德小路,把“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爱看卢梭的《爱弥儿》。

15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之上,提出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6 杜威:实用主义,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无目的论,五步探究法,“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经验即课程,从做中学”17 梅伊曼和拉伊:提出“实验心理学”。

18 赞科夫:《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19 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情感目标,认知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20 布鲁纳:发现认识论,结构主义学说。

21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论。

2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思想。

23 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理论。

24 威尔逊:内发论。

25 格塞尔:内发论,双生子爬梯实验。

26 斯宾赛:“教育是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27 波斯纳:经验+反思=成长。

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

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

教育学人物归纳总结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和教育理论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研究者和学者。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人物。

下面将对部分教育学人物进行归纳总结。

一、古代教育学人物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提出了“教育无贵贱之分”的观点,倡导“以德育人”,形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

2.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

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3.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教育家。

他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目的性,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注重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结合。

二、现代教育学人物1.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教育家。

他提出了“自由与自治”的教育原则,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2. 约翰·路易斯·卢梭(1712-1778):法国哲学家、教育家。

他强调儿童天性的纯真和自由性,主张按照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进行教育,提出了“按性情而行”的教育原则。

3. 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4. 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教育家。

他主张教育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利益,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的公民。

5. 杜克·洛克(1632-1704):英国哲学家、教育家。

他提出了教育“从婴儿开始”的观点,主张幼儿教育从婴儿时期就应进行,以培养婴幼儿的感官、智力和情感。

6.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立者。

教育学考试常考人物及理论

教育学考试常考人物及理论

教育学考试常考人物及理论1.利托尔诺《论各人种的教育演化》、沛西•能《人民的教育》——教育的生物起源学说;2.孟禄《教育史教科书》——教育的心理起源学说;3.叶澜《教育概论》——教育的交往起源学说;4.《中庸》“修道之谓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环境决定论”;《荀子》“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一词最早出处;《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道德”二字最早合用;6.《学记》①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文献,相传是孟子的弟子乐正克所作;②“教学相长”“长善救失”;③“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的政治功能;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体性原理;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7.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8.《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9.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10.孔子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知新”、“性相近,习相远”;④最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思考,主张学习,思考和实践相统一,将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11.墨子①兼爱,非功,亲知,闻知,说知;——推理得到的才是真实的知识;②“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环境决定论”;12.老子一切回归自然;13.朱熹“明天理,灭人欲”;“循序渐进、熟读深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四书集注》《童蒙须知》《小学》——宋代以后封建社会学校的法定教材;“宽著期限,紧著课程。

教育学十大人物

教育学十大人物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 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 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 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 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 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 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 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 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 的正确结论。

《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 师和尊师的思想。《学记》是研究总过古 代教育思想和时间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 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 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 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 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 育遗产之一。《学记》是以《大学》为其 政治基础,以《中庸》为其哲学基础的。

三、《学记》主张及时施教。 “当其可之谓时”,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 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从教师教的方 面说,抓住一切施教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 育;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学生要按年龄 特征接受教育。就是学生在什么年龄阶段 应该接受什么层次的教育,不能错过应该 受教学习的时机,这就是适时受教。

四、循序渐进原则 《学记》总结了孔孟的循序渐进思想,提出了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敬 孙”,反对“杂施而不孙”,“及于数进”等教 学中杂乱无章,急于求成的做法,主张“先其易 者,后其节目”,重视“先河后海”,求其本末。 只有循序渐进,教学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会 失败。 《学记》对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 学两个主要方面作了全面的总结。一是指教的对 象学生,要按照学生年龄的顺序,而教之以相应 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 发,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而学生的学, 具体一切过程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循序 渐进原则就是要求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知识、学生 和教学三方面的顺序和客观规律。

教育学常考人物

教育学常考人物

(一)教育学常考人物1、柏拉图(古希腊):灵魂、理性智慧、《理想国》。

教育得最高目得就是培养治理国家得哲学家。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得一部教育著作),人文主义,遵循人得自然发展原则,“泛智教育”,班级授课制,“教育学之父”。

3、康德(德国):第一位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得教授,《康德论教育》(学生林克整理并发表),尊重自然、道德规范,用“儿童”代替“学生”。

4、洛克(英国):“白板说”,天赋论,绅士教育在家庭中实施,‘轻视国民教育’。

5、卢梭(法国):《爱弥儿》,遵循自然。

教育目得: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然发展得人,“个人本位论”或“儿童本位论”。

6、斯宾塞(英国):《教育论》,实证主义:科学就是对经验事实得描写与记录,主张启发学生学习得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7、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提出哲学基础与心理学基础,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

8、杜威(美国):《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强调儿童中心。

教育无目得论。

现代教育派,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得中心。

(二)心理学常考人物1、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心理学家,代表作《梦得解析》、《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纲要》等精神分析学派2、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

3、维果斯基:前苏联心理学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支架式教学。

4、埃里克森:现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提出人格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5、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提出儿童得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6、班杜拉:提出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理论,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7、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桑代克得学习律,提出联结学习理论,提出共同要素说,她在针对问题解决模式中提出试误说。

8、布鲁纳:倡导发现学习,提出教学四原则,提出认知表征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学习与教学基本原则。

教资常考人物45个汇总

教资常考人物45个汇总

教资常考人物45个汇总1、孔子: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朱熹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著名思想家。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优质

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优质

教育学10大常考人物1.孔子:春秋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论语》是最早涉及教育的文献“有教无类”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法首先施行因材施教学习过程:学——思——行教育价值取向为:社会本位论2. 孟子:战国时期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最早提出“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目标价值取向为:个人本位论身心发展动因学说:内发论3. 苏格拉底: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问答法而著名。

问答法,第一步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

助产术(产婆术)—启发性思想西方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4. 柏拉图:古希腊教育家、哲学家代表著作:《理想国》首次提出“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5.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代表著作《政治学》《论灵魂》(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首次提出自然教育思想。

6.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大教学论》,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萌芽标志“泛智教育”直观性教学原则系统论述学年制、班级授课制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7. 洛克:英国教育家代表著作《教育漫话》绅士教育白板说:外铄论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8. 卢梭:法国教育家代表著作《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9.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普通教育学》,标志科学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的两大理论基础:心理学、伦理学旧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首次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社会本位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10.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做中学新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教育无目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常考的十个人物及其主要教育观点
孔子1.
1.《论语》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4.教学过程:学-思-行
孟子(孟2.轲)
1.最早使用“教育”一词(《孟子·尽心上》)
2.内发论
3.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
杜威9.
《民主主义与教育》1.
2.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
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3.
教育无目的论4.
5.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10.舒尔茨
人力资教学原则: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学习,应4.该尽可能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呈现给学生
赫尔巴特8.
《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
2.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3.
4.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思孟学派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慎思之、笃行之
3.朱熹
最早使用“课程”两字: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苏格拉底4.
助产术1.
2.启发式教学
5柏拉图
《理想国》
6.昆体良
《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论着
7.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着作1.
2.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