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期末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旅游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8题,每题1分,共48分)1.中国戏曲发端于_______。

A、唐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B、汉魏时期的百戏C、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意识D、宋元时期的杂剧和南戏正确答案:C2.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_______。

A、蔡伦B、祖冲之C、毕昇D、张衡正确答案:A3.古典诗歌分为古体与近体两大类,始于_______。

A、唐代B、汉代C、南朝D、宋代正确答案:A4.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_______,第一个年号是建元。

A、汉武帝B、光武帝C、汉高祖D、秦始皇正确答案:A5.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_______。

A、“仓颉造字说”B、“百寿图”C、“敬惜字纸”D、“河图洛书说”正确答案:D6.东汉灵帝时,太学生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激烈的斗争,宦官一张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的打击,制造历史上臭名昭著的_______。

A、党锢之祸B、五侯秉政C、七国之乱D、八王之乱正确答案:A7.骈文句式以_______为主。

A、四八B、三五C、四七D、四六正确答案:D8.元杂剧作品有700多部,其中被称为“天下夺魁”的剧作为_______。

A、赵氏孤儿B、窦娥冤C、墙头马上D、西厢记正确答案:D9.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所遵循的美学原则的是_______。

A、以大观小B、散点透视C、遗貌取神D、焦点透视正确答案:D10.用儒家经义改造法律的最好方式是通过立法把儒家精神,礼治原则以及立法的规范直接融入法律之中,因此,东汉以后持续地开展引礼入法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至唐代得以完成。

这一过程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

A、《唐律》的颁布B、《唐律疏议》的颁布C、《法经》的颁布D、《春秋断狱的完成》正确答案:B11.唐时科举考试_______一次,考前各地举子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叫做“投状”。

A、每年B、四年C、两年D、三年正确答案:A12.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_______。

旅游文化期末试卷

旅游文化期末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 )1、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

( )2、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 )3、尧、舜、禹的时代,部落首领的继承实行“禅让制”。

( )4、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 )6、湖北随州出土的全套编钟,表明当时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 )7、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 )8、公元25年,刘秀建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在位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9、 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成都,221年,刘备建蜀,定都洛阳,229年,孙权建吴,定都建业。

( )10、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 )11、唐朝工匠李春营建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桥。

( )12、1127年,徽、钦二帝被俘虏,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赵构称帝,在江南偏安立国,定都杭州,史称南宋。

( )13、北宋杰出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 )14、旅游资源贵在独特,独特性越大,则吸引性也越大。

( )15、据统计,我国现存姓氏有三千五百多个,而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一万两千多个姓氏。

( )16、目前,我国大多数国内和国际旅游者来我国的旅游,是属于观光旅游。

( )17、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10个、地支12个;天干地支搭配可用于纪年,称干支纪年法。

( )18、谥号是皇帝死后,大臣们根据皇帝生前事迹拟定的一种称号。

( )19、中国出现了很多古代旅游的知名人士,从形式上来看,徐宏祖是属于士人漫游。

( )20、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为仁、义、礼、智、信。

( )21、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神态逼真,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奇迹”。

( )22、四书五经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韩非子》;五经是指《诗》、《书》、《礼》、《易》、《乐经》。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篇一:旅游文化学概论—闫红霞—习题参考答案】txt>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有谢灵运、徐霞客、玄奘。

3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模式分析法、区域比较法、演绎法和归纳法。

二、简答题1.旅游文化的功能是什么?一般说来,旅游文化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保存与传承(认知)功能。

旅游文化是对各种旅游文化事象的记录和储存,是各种旅游文化成果的凝聚和沉淀。

二是教育与启智功能。

旅游文化不仅有积极的教化,而且还具有启智功能,能启发人的思维、启发人的智力,有助于人类的不断创新。

三是愉悦与审美功能。

人类对异国他乡的文化自有一种特别的新奇感,对优秀的文化自有强烈的愉悦感,旅游活动就是一种审美活动。

四是规范与凝聚功能。

施游文化特别是一些传统习惯和民间禁忌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

五是交流与经济功能。

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之间可以通过旅游介体(旅行社、旅游交通和导游等)实现沟通。

2.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地域性。

不仅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不同的国家,甚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旅游文化特征。

.民族性。

不同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旅游文化传统,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性还有旅游亚文化。

历史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传承性。

在历史时问序列上代代相传、承续不绝的特征。

当然,旅游文化的传承性包含进化、冲突和整合。

3.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从旅游文学中突出地表现出来,概括起来,就是重游传统,重人传统,政治传统和与民同乐传统。

4西方古代旅游文化的特征是什么?这种特征主要是早期旅游的宗教性。

希腊人对奥林匹斯诸神的崇拜构成了西方原始宗教的主要源头,也构成了西方古代旅游隐含的精神资源。

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一元神取代了多神教的统治,为数不多的外出旅游者又主要是赤足敝衣,一路苦行的朝圣旅游者。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旅游文化是指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文化的内容?A. 旅游目的地的自然风光B. 旅游者的旅游动机C. 旅游经营者的服务质量D. 旅游目的地的工业发展答案:D2. 旅游文化的核心是:A. 旅游产品B. 旅游服务C. 旅游体验D. 旅游营销答案:C3. 旅游文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旅游收入B. 促进文化交流C. 保护旅游资源D. 增加旅游人数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研究的内容?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目的地的人口数量答案:D5.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济收入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以上都是答案:D6. 旅游文化对旅游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旅游安全B. 旅游体验C. 旅游成本D. 旅游时间答案:B7. 旅游文化对旅游经营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经营成本B. 经营策略C. 经营风险D. 以上都是答案:D8. 旅游文化研究的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以上都是答案:D9. 旅游文化研究的学科基础包括:A. 人类学B. 社会学C. 经济学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是:A. 跨学科研究B. 定量研究C. 定性研究D. 以上都是答案:A11.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促进C. 相互制约D. 以上都是答案:B12.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3.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4.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5. 旅游文化与旅游管理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D16. 旅游文化与旅游教育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7. 旅游文化与旅游服务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18. 旅游文化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19. 旅游文化与旅游安全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B20. 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促进D. 以上都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21. 旅游文化的特点包括:A. 多样性B. 动态性C. 地域性D. 时代性答案:ABCD22. 旅游文化的类型包括:A. 自然旅游文化B. 人文旅游文化C. 社会旅游文化D. 经济旅游文化答案:ABC23. 旅游文化的功能包括:A. 教育功能B. 娱乐功能C. 经济功能D. 社会功能答案:ABCD24. 旅游文化的影响因素包括:A. 历史因素B. 地理因素C. 社会因素D. 经济因素答案:ABCD25. 旅游文化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旅游者的文化需求B. 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C. 旅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D.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ABCD26. 旅游文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A. 文献研究B. 实地考察C. 问卷调查D. 案例分析答案:ABCD27.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发展B. 旅游经济发展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C.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独立D. 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相互促进答案:ABD28. 旅游文化与旅游政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政策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政策的制定C.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政策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29. 旅游文化与旅游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规划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规划的制定C.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规划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30. 旅游文化与旅游营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A. 旅游营销影响旅游文化的形成B. 旅游文化影响旅游营销的策略C.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独立D. 旅游营销与旅游文化相互促进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31. 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旅游文化》考试题含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题含答案

《旅游文化》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___是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

()A、八达岭长城B、居庸关长城C、山海关长城D、金山岭长城正确答案:D2、年号始于西汉武帝即位之年的“___”。

()A、开元B、建元C、靖康D、万历正确答案:B3、始建于___世纪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

()A、7B、6C、5D、8正确答案:A4、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起承重作用的主要是___。

()A、大门B、斗拱C、大屋顶D、柱子正确答案:D5、羊肉泡馍起源于___时期的牛羊羮。

A、东周B、夏商周C、西周D、隋唐正确答案:C6、我国现存的牌坊中,有相当多的数量为___所建。

B、宋代C、元代D、明代正确答案:D7、汉语属汉藏语系,有___大方言。

()A、八B、六C、五D、七正确答案:A8、___又被称为“彩陶文化”。

()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良渚文化D、龙山文化正确答案:A9、百家宴是___地区元宵节的风俗。

()A、衢州开化B、杭嘉湖C、泰顺D、绍兴正确答案:C10、佛跳墙,原名“荤罗汉”,相传始于___。

()A、清代B、明代C、唐代D、宋代正确答案:A11、至___之际,湖南饮食文化的发展更趋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菜系。

()A、明清B、唐宋C、元明正确答案:A12、___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并从未中断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A、汉族B、壮族C、满族D、回族正确答案:A13、___选料精细,刀工严谨,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

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正确答案:D14、《创世纪》是___的史诗。

A、彝族B、纳西族C、苗族D、傣族正确答案:B15、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发现于1973年,是距今约___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A、8000B、9000C、6000D、7000正确答案:D16、麻婆豆腐起源于清___初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体现佛教的净土信仰。

()A、三世佛B、三土佛C、三方佛D、三身佛正确答案:C2、素有“熊猫之乡”之美称的是o()A、四川九寨沟B、吉林长白山C、贵州梵净山D、四川卧龙正确答案:D3、下列选项中,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吃粽子B、佩香囊C、赛龙舟D、赏灯正确答案:D4、下列菜系中,最早制定标准体系的菜系是o()A、鲁菜B、淮扬菜C、徽菜D、川菜正确答案:A5、下列名山中,以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o()A、武夷山B、泰山C、黄山D、三清山正确答案:D6、菜素有“南料北烹”“口味交融”的特点。

()A、杭州B、温州C、宁波D、绍兴正确答案:A7、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的名字来自于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靖康”是帝王的年号。

()A、元朝B、唐朝C、隋朝D、宋朝正确答案:D8、古代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是指某人在乡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

()A、院试B、廷试C、郡试D^会试正确答案:D9、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o()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正确答案:C10、苏州糕团,久负盛名,相传与有关。

()A、屈原B、伍子胥C、慈禧正确答案:B11、绍兴的“祝福”习俗是的风俗。

()A^春节B、元宵节C、清明节D、端午节正确答案:A12、元代 ______ 编订的《授时历》,推算一年的时间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

()Λ^孙思邈B、沈括C、徐霞客D、郭守敬正确答案:D13、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境界一一涅槃。

()A^道谛B、苦谛C、集谛D、灭谛正确答案:D14、被称为“造型地貌博物馆”的北雁荡山是以奇峰、怪石、幽洞、深谷闻名于世的。

()A、奇松B、飞瀑C^温泉D、云海正确答案:B15、太爷鸡是的经典菜。

()A、闽菜B、粤菜C、徽菜正确答案:B16、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分别指的是月。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的特点?A. 地域性B. 历史性C. 多样性D. 单一性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它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单一性并不是旅游文化的特点。

2.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遵循的原则是:A. 保护性开发B. 盲目开发C. 随意性开发D. 无序开发答案:A解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资源的破坏。

3. 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教育作用B. 娱乐作用C. 经济作用D. 政治作用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主要发挥教育、娱乐和经济作用,而政治作用并不是旅游文化的主要作用。

4. 下列哪个不是旅游文化资源的类型?A. 自然风光B. 历史遗迹C. 民俗风情D. 工业产品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等,工业产品不属于旅游文化资源的类型。

5. 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应该注重以下哪项?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文化效益D. 所有选项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应该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6. 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立法保护B. 宣传教育C. 随意开发D. 科学管理答案:C解析: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立法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管理,随意开发并不是保护措施。

7. 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升知名度B. 促进经济发展C. 增加就业机会D. 减少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升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而减少环境污染并不是旅游文化直接影响的结果。

8.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 经济效益优先B. 社会效益优先C. 文化效益优先D. 可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旅游文化》期末试卷答案

《旅游文化》期末试卷答案

10旅游《旅游文化》期末试卷(A)(开卷)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春游踏青郊游赏花 , 走门串户拜访亲友, 报赛酬神灵2.一为游学之旅学术之旅游说之旅3.隋唐4.张骞出使西域5.司马迁6.郦道元7.书画诗文8.两汉时的文人9.驿传及驿馆制度10.驿券、馆券、食券11.《马可波罗游记》12.《梦溪笔谈》13.综合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1.C 2.C 3. A 4.AB 5.B 6.A 7.ABC 8.ABC 9.B 10.C三、简答题(10分,每题5分)1.热带非洲为代表的黑色人种文化、欧洲为代表的白色人种文化、亚洲中国为代表的黄色人种文化。

2. 中原文化圈红山文化圈荆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巴蜀文化圈四、分析题(40分每题10分)1.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的承载者。

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的需求者。

(旅游者有着文化休闲、文化学习和提高文化素养等明确的文化需求指向),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

2.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

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文化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法宝。

3. 汉代司马迁出外旅行写下《史记》;北魏贾思勰进行农业旅行,写下《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亲身游历各地山川,名胜古迹,写下《水经注》;明代李时珍考察各地,写下《本草纲目》4. 文化旅游产品中的吸引要素(存在人的需要;有吸引力的地方;以及相关的信息推介,把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联系起来,使潜在文化旅游变为现实行为。

);文化旅游产品中的服务要素。

五论述题(10分)学生可相对自由发挥回答,言之有理有据者可得基本分·五分,更好者可酌情加分至满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旅游《旅游文化》期末试卷(A)(开卷)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春游踏青郊游赏花 , 走门串户拜访亲友, 报赛酬神灵
2.一为游学之旅学术之旅游说之旅
3.隋唐
4.张骞出使西域
5.司马迁
6.郦道元
7.书画诗文
8.两汉时的文人
9.驿传及驿馆制度
10.驿券、馆券、食券
11.《马可波罗游记》
12.《梦溪笔谈》
13.综合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C 2.C 3. A 4.AB 5.B 6.A 7.ABC 8.ABC 9.B 10.C
三、简答题(10分,每题5分)
1.热带非洲为代表的黑色人种文化、欧洲为代表的白色人种文化、亚洲中国为
代表的黄色人种文化。

2. 中原文化圈红山文化圈荆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齐鲁文化圈巴蜀文化圈
四、分析题(40分每题10分)
1.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的承载者。

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的需求者。

(旅游者有着
文化休闲、文化学习和提高文化素养等明确的文化需求指向),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

2.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

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文化是提高旅游竞争力的法宝。

3. 汉代司马迁出外旅行写下《史记》;北魏贾思勰进行农业旅行,写下《齐民要术》;北魏郦道元亲身游历各地山川,名胜古迹,写下《水经注》;明代李时珍考察各地,写下《本草纲目》
4. 文化旅游产品中的吸引要素(存在人的需要;有吸引力的地方;以及相关的信息推介,把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联系起来,使潜在文化旅游变为现实行为。

);文化旅游产品中的服务要素。

五论述题(10分)
学生可相对自由发挥回答,言之有理有据者可得基本分·五分,更好者可酌情加分至满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