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同步学习答案
领东小学五年下语文同步第二单元所有答案

领东小学五年下语文同步第二单元所有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1.春天,花园里的花有的张开笑脸,有的hán bāo yù fàng( ),真是千姿百态。
2.夕阳西下,我 liàn liàn bù shě( )地离开了美丽的桂林。
3.看着kě lián( )的流浪狗,我轻轻地 fǔ mō( )着,给予它关爱。
4.同学们 zhēng xiān kǒng hòu( )地走进操场活动。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 ”。
妥贴(tǒu tuǒ) 甄选(sāi shāi)聪颖(yǐn yǐng) 憨厚(hān gān)织成(chán cán) 乌贼(zéi zié)伎俩(jǐ jì) 惊骇(hài hàn)三、给“巨”“共”“乔”加之相同的偏旁共同组成新字,插入适当的括号里。
巨 ( )绝橱( ) 循规蹈( )共 ( )桥 ( )恭冷( )( )乔 ( )梁 ( )傲 ( )嫩四、词语训练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忧虑— ( ) 自私— ( ) 陶醉— ( )2.按要求写词语。
(1)把以下词语补足完备。
( )( )欲睡惨淡无( ) ( )然开朗威风(2)仿效上面加点词语的特点再写三个词语。
五、判断下列各句,是比喻句的画“ √ ”,不是比喻句的画“×”。
1.我像是一个被抓到的小偷,愧疚而苦恼,涨红了脸。
( )2.整个月牙泡泛着金光,在那一围黑绿中,恰似蓝天上一弯晶莹的新月。
( )3.我要关最后一页——痰了一口唾沫,似的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吃掉下去了。
( )4.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
( )5.一条条“白泥鳅”在水中钻去长蛇。
( )六、句子长廊。
1.月色洒落小院。
(扩句)2.同桌李明说,我断定他可能会考满分。
(在原句上修改)3.写下下面的句子运用的描绘方法。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解放牌汽车是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汽车品牌,是首个国产品牌汽车,终结了中国没有国产车的历史。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于()A.土地改革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抗美援朝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一五”计划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
对“一五”计划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B.我国开始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3.通过阅读“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表,可以看出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部门工业交通运输农林水利文化教育其他投资比例58.2% 19.2% 7.6% 7.2% 7.8%A.各行业均衡发展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优先发展重工业D.重视文化教育事业4.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刊发任平的文章《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分析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学校停课、工厂停工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毛泽东逝世5.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A.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6.“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这句诗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7.“焦裕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的事迹是()A.努力钻研技术,发明“万能工具胎” B.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制服井喷C.“甘当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在兰考治理“三害”,忘我工作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指出: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同步练习(含答案)1、综合性学习(12分)在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的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继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国……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
《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
材料二: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2009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赤胆忠心,殚精竭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推动了我国的“深探”(地球深层探测)事业,用5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20年的道路,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完成了跨代飞跃,书写了在地球深层探测领域的传奇,展示了归国科学家至诚报国的风采。
2017年1月,他不幸因病去世,年仅58岁。
(1)读过两则材料,你对“家国情怀”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回答。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材料三,补写对联。
(4分)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再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并说说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人有家国情怀。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分)(1)(4分)既是一种民族大义,也是文化传统,黄大年就具有家国情怀。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空气是由混合而成的。
2.《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3.风车能转动是因为具有流动性。
4.爸爸为给小明补过“六一”儿童节,6月5日带小明去游乐场玩充气城堡。
充气城堡是利用空气可以被性质。
5.空气是,具有、、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二、判断题6.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7.人们利用空气流动来发电。
()8.充满气的气球是圆形的,说明气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 )9.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是真正空着,而是充满着空气。
()10.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但有质量。
( )三、单选题11.下列物体和孔明灯升空原理一样的是()。
A.风筝B.普通的气球C.热气球12.坐在教室里能闻到食堂里菜香味的原因是()。
A.空气有质量B.空气能流动C.空气能被压缩13.在“乌鸦喝水”这个故事里,乌鸦能够喝到瓶子里的水,是因为()。
A.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B.石子占据一定的空间C.水占据一定的空间14.玻璃杯竖直倒扣在水槽中,观察到水槽的水位,杯底塞的纸A.下降B.上升C.没湿15.“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四、连线题16.将物品与利用空气的对应特征连起来。
扇扇子篮球可以压缩救生圈会流动轮胎质量小帆船五、综合题17.填一填18.雾霾天应该怎样做好做防护?19.请描述空气的特点。
20.探究空气的成分。
(1)扣上矿泉水瓶后,看到蜡烛,由此可以发现空气中有一部分的气体。
(2)蜡烛熄灭后,瓶中的水位会,请用虚线画出水位上升的大致高度。
1.【答案】多种气体2.【答案】空间;上升3.【答案】空气4.【答案】压缩5.【答案】气体;会流动;有一定的重量6.【答案】正确7.【答案】正确8.【答案】错误9.【答案】正确10.【答案】正确11.【答案】C12.【答案】B13.【答案】B14.【答案】B;D15.【答案】B16.【答案】17.【答案】(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能;能;有;会;能;不能;有;会;能;不能;有;不会18.【答案】⑴尽量减少外出和室外活动⑵必须外出时佩戴防雾霾专用口罩⑶从外面回来及时洗手洗脸⑷雾霾天少开窗,必要时开启空气净化器⑸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⑹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第二单元3课时亿以上数的认识解析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亿以上数的认识》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万级的包含有()、()、()、()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
【考点】整数的认识。
【解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表进行解答即可。
【答案】解:万级的包含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四个数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故答案为: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十亿、百亿、千亿。
【总结】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数位顺序,注意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
2.最小九位数是(),它比最大八位数多()。
【考点】整数的认识。
【解析】要使这个九位数最小,亿位上最小是1,其他位上最小是0。
,即这个数是:100000000;要使这个8位数最大,每个位上最大都是9,即这个数是99999999;求它比最大八位数多几,列式为:100000000-99999999=1,据此写出答案。
【答案】解:九位数最小是:100000000,,8位数最大是99999999; 100000000-99999999=1;故答案为:100000000, 1。
【总结】本题关键是确室最小九位数和最大八位数各是多少。
3.比最大的九位数多1的数是()。
【考点】整数的认识.【解析】因为最大的九位数是999999999,求比最大的九位数多1的数,用加法即可。
【答案】解:999999999+1=1000000000;故答案为:1000000000。
【总结】考查了整数的认识,应明确最大的九位数是多少,进而根据题意写出答案即可。
二、选择题。
1.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A.十亿 B.百亿位 C.百亿D.亿位【考点】整数的认识.【解析】由数位顺序表可知,一个数是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2百亿位。
【答案】解: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百亿位。
故选:B。
【总结】本题是考查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由数位顺序表即可写出答案。
2.一个数是十位数,它的最高位是()A.十亿位 B.亿位 C.千亿位 D.百亿位【考点】整数的认识.【解析】根据数位顺序表:从右向左依次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可知:该十位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据此写出答案即可。
人教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初识人物。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詹天佑是我国__________的__________工程师。
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杰出爱国北京张家口2.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詹天佑做了很多事情,文章主要写了三件事,请按工程进展的情况给这三件事排序。
(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B AA. 设计“人”字形线路B. 开凿隧道C. 勘测线路二、感受爱国。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选择。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_________,不但惹那些外国人________,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下面不属于詹天佑遇到的困难的是( )A.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B.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C.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D.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
否则讥笑DA(2)外国人是如何嘲笑中国人的?( )A. 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B.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2.从詹天佑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什么?请选择。
【A.身先士卒 B.一丝不苟 C.不耻下问】(1)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 )(2)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 )(3)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
( )BCA八达岭中部凿井居庸关两端凿进三、赏析杰出。
1.下面两幅简笔画画的是居庸关、八达岭,请画出詹天佑采取的不同的凿进方法,并在括号里标出相应的隧道名称及方法。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作者名片。
苏轼,字_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
他与其父________、其弟________合称“三苏”。
子瞻东坡居士苏洵苏辙《题西林壁》二、庐山奇景。
1.所见:作者看到的庐山样子各不相同,结合诗意请选一选。
A.遮天蔽日 B.重峦叠嶂C.奇峰陡峭 D.危崖险岩横看:山岭起伏、连绵不断侧看:_______ 远看:_______ 近看:_______俯瞰:深沟险壑 仰望:_______2.所感:_______不同,所看到的庐山样子也不同。
C A DB角度三、人生哲理。
1.析因:“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
(填诗中文字)2.导行:要想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我们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化:选择正确答案《题西林壁》告诉了我们什么人生哲理,用下面哪句话可以概括?(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身在此山中 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地看B一、作者名片。
陆游,字________,号________,今浙江绍兴人,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
我还学过他的诗《____________》。
务观放翁南宋示儿《游山西村》二、游中所遇。
1.农家待客:填空农家人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诗中词语)招待客人,可见他们对待客人很热情。
2.客人感受:选择正确答案( )A.农家的腊酒浑浊不清,引起客人们的不满。
B.农家人虽然不够富裕,但是他们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
一个“足”就充分说明了这点,所以我们不能笑话他们。
腊酒鸡豚B3.见到的景物:作者一路上看到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山、水、柳、花 重、复、暗、明三、游中所感。
第二单元同步学习标准答案

第二单元同步学习答案————————————————————————————————作者:————————————————————————————————日期:2第二单元《我的老师》5、特定称谓、引用6、C7、b8、梦中寻师9、“迷迷糊糊”是说“我”似醒非醒是的神志不清,而“模模糊糊”是指说话含糊不清。
所以不可互换。
10、作者为什么感觉假期漫长:体现了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11、c12、“我才醒了”的“才”是说“我”才醒,之前是在梦中。
“我才睡了”的“才”是说“我”睡的晚,入睡慢。
这两个词充分体现我对老师的思念之深。
13、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宽厚,仁爱,善解人意。
乐观,乐于助人14、概括我对老人的情感经历:”我“从刚开始的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到逐渐认识了他并欣赏他,后来的我永远忘不了他15、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中的一月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用词上有何特点?“依约”是按照规律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16、.“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楣与痛苦的”这句话包含有怎样的人生哲理?“倒楣”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
(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再塑生命的人》6、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老师高超教育艺术,“我”对老师赞美与感激之情7、第四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自己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渴望,对光明的渴望。
8、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与我光明希望、自由,为什么水对海伦凯勒有如此大的魔力?因为学会"水”字后,使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的老师》5、特定称谓、引用6、C7、b8、梦中寻师9、“迷迷糊糊”是说“我”似醒非醒是的神志不清,而“模模糊糊”是指说话含糊不清。
所以不可互换。
10、作者为什么感觉假期漫长:体现了作者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11、c12、“我才醒了”的“才”是说“我”才醒,之前是在梦中。
“我才睡了”的“才”是说“我”睡的晚,入睡慢。
这两个词充分体现我对老师的思念之深。
13、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善良,宽厚,仁爱,善解人意。
乐观,乐于助人14、概括我对老人的情感经历:”我“从刚开始的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到逐渐认识了他并欣赏他,后来的我永远忘不了他15、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中的一月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在用词上有何特点?“依约”是按照规律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显得生动、形象16、.“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楣与痛苦的”这句话包含有怎样的人生哲理?“倒楣”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
(正确地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7、读完全文,请谈谈为什么老人“不识字”而“我”还要称他为“老师”呢?他虽然不识字,但却懂得许多深奥的道理,而且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再塑生命的人》6、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老师高超教育艺术,“我”对老师赞美与感激之情7、第四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写出自己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渴望,对光明的渴望。
8、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与我光明希望、自由,为什么水对海伦凯勒有如此大的魔力?因为学会"水”字后,使作者理解了语言文字跟宇宙万物的对应联系,都有其独特的生命内容,互相不可替代。
这不仅激起她的求知欲望,而且使她明白了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爱心。
这是她思想的一个大飞跃,所以她有这样的自我评价。
9、你怎样评价莎莉文老师?深怀爱心的、博学的、懂教育的人,11、本文主要写了那几件事12、同学中敬爱T女士的“不止我一个”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
……牢记了原理。
”13、T女士没有接受母亲所买的贵重的衣料,而却接受了“我”买的一只红萝卜,这是为什么呢?T女士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却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14、作者对T女士的回忆是按照感情发展的线索写的,请你写出这一线索。
敬爱→敬慕和爱恋→沉痛而深切的思念8《我的早年生活》5、自立是骨,没有了自立,人生就疲软了自信是光,没有了自信,人生就暗淡了自自强是灯,没有了自强,人生就迷失了6、考试对于丘吉尔来说是一块冷漠的领地因为丘吉尔成绩差,其实就是考试成绩不佳的委婉说法。
7、每个人都是昆虫,我是萤火虫,的作用:这句话是丘吉尔的直白,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它体现了自信,蕴涵着努力8、第二自然段成语蛛丝马迹的含义,说说这个成语都写出了什么?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写出了在文中指我的文学露出一点蛛丝马迹,威尔登博士看出了我的文学。
希望采纳。
9、丘吉尔为什么强迫孩子读英语学好母语是一种荣耀,其实也是要求孩子爱国。
我们学好母语是应该的,英语是一种拓展,技巧。
10、丘吉尔的启示正确看待自己,正确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合理利用自己的爱好,并为之不懈的去奋斗。
11、.老人执着守护”亚心“。
12.、体验与大陆中心的零距离接触。
13.(1)表明老人没学过雕刻。
(2)表现他制作亚心石的执著,突出他对“亚心”的热爱。
14. C15. ①老人的所作所为堪称”奇迹“的原因:老人纯朴、善良、自觉承担守护“亚心”的责任;克服多种困难,执著地守护“亚心”,宣传“亚心”,痴情于“亚心”,理解了“亚心”的文化内涵;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做出了难能可贵的事。
②启示:只要执著追求,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
一个牧羊人的奇迹(1)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以牧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肯定会异口同声地说:“就他?不可能。
”(2)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放羊时发现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八个大字。
他陷入了沉思。
他想,既然是中心,那一定不简单啊,那一刻他作出了一个不简单的决定:每天守护这个中心牌。
(3)每天放羊的时候,吴庭德就守在“亚心”木牌的周围,看着它不受牲畜破坏。
下雨怕它淋着,天冷怕它冻着。
家里人笑他太傻,国家又不给一分钱,凭什么像看宝贝一样看着它。
村里人笑他太痴,一块木牌值得这么神经兮兮吗?吴庭德把那些冷言冷语当作耳边风,执著地守护“亚心”。
(4)亚洲中心设立之后,许多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尽管只是一块孤零零的木牌,他们也看得十分高兴:毕竟与亚洲大陆的中心零距离的接触了一番。
游客参观“亚心”,免不了和吴庭德老人聊上几句。
茫茫戈壁,在这亚洲中心的位置,吴庭德成了唯一的活风景。
为了让游客沾上中心的气息,吴庭德想了一个办法:每天砸一块小石头,把小石头砸成动物的模样,然后再砸出“亚洲中心”四个字,再把这些亚心石低价出售给来参观的游客。
老人砸出的亚心石简单地近乎石器时代的遗物,然而照样卖得火。
(5)四年过去了,吴庭德老人靠亚心石赚了一笔钱,就在这一年,国家投资150万元,建了一座高大的亚洲大陆地理中心塔,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骤然增多,家人期待吴庭德多砸出一些亚心石来卖,肯定能赚大钱。
(6)然而,老人不但没有把钱交给家里,反而将家里的四十只羊全卖了,用所得的钱买了两块石料。
此后,老人每天在亚心塔旁边,一斧一凿雕刻石狮。
两年过去了,他雕刻出了一雄一雌两座栩栩如生的石狮。
他说:“我怕亚心塔太孤单了,就刻了这两个石狮子陪伴它······”(7)值得一提的是,吴庭德老人压根儿就没学过雕刻!(8)有一个远方游客得知吴庭德老人创下如此人间奇迹,特意为他塑了一尊铜像,表达对他最崇高的敬意。
(9)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亚心塔,你一定会被吴庭德老人的石像所吸引。
这两尊石狮以无声的方式告诉你:执著痴情就是创造奇迹的一斧一凿。
有这两样东西在,一个普通的牧羊人也能创造出人间的奇迹。
1 概括第(3)段的段意…吴庭德执著地守护“亚心”。
2 根据第(4)段文意,世界各地游客来亚洲中心参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体验与亚洲中心零距离接触的感受3 第(4)段中,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砸”字来写吴庭德制作亚心石的情形?①表明吴庭德“压根儿”没学过雕刻,不是雕刻艺人。
②表现他制作亚心石的执著,突出他对“亚心”的热爱。
4 本文写作方法上没有采用的一种方法是(C )A前后呼应B正侧映衬C倒叙插叙D叙议结合5.文中的吴庭德老人的所作所为为什么堪称是一个奇迹?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怎样的启示?(1)他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做出了难能可贵的事。
(2)只要执著追求,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
希望能帮到你哦!!!评论(1)|8752013-02-18 11:25逝去繁华落幕|二级1.吴庭德执著地守护“亚心”。
2.体验与亚洲中心零距离接触的感受3.①表明吴庭德“压根儿”没学过雕刻,不是雕刻艺人。
②表现他制作亚心石的执著,突出他对“亚心”的热爱。
4.C5.只要执著追求,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
9《王几何》6、有人建议将本文题目改为“我的几何老师”,你认为可以么?理由。
不可以,因为“王几何”是对老师的爱称用这个题目更能突出我对老师的喜爱7、本文主要讲了王老师笑对新生、反手画图、交代绰号、请同学反手作图、讲道理等事件表现对老师的喜爱。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华大夫治牙的技术高,但记性差,帮警察抓犯人,认牙不认人.11. 从结构上讲为下文的小故事埋伏笔做铺垫;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12、 a 例如小说开头这样写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点评这样写虽然有夸张的感觉,但却能生动直接地让人感受到或体会到华大夫的高明医术。
13、王老师反手画图技震群生华大夫治病看牙一目了然华大夫一眼认牙震惊四座10《论语》5、1《论语》中能保持君子风格的句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思内“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以及“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相联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物理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1578、246910、310、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与论语那句话相印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13、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14、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15、孔子指出的是辨别好人与坏人的标准。
那么他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好人呢?什么样的人又能称得上坏人?【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还不能肯定。
”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
最好的人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16、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这句话的翻译是: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同意你的看法。
”子贡:“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
孔子:严格要求学生,实事求是。
第二单元综合学习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就是聪明的态度。
此句有五个“知”字,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聪明。
这里的“是”当“这就是”、“这才是”讲,有强调的意思。
殆:有害满则覆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译文: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在空着的时候是歪向一边的,盛满一半时就可以放得端正,而灌满就会倾倒了。
”7、诲女知之乎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孔子问于守庙者曰问于:向某某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