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学术思想治疗过敏性鼻炎

合集下载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思路(行者老师讲稿)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思路(行者老师讲稿)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思路(行者老师讲稿)鼻炎也是个慢性病了,鼻炎大都是过敏性鼻炎,受到寒热刺激影响,还有一定的时间性,我们中医看呢,鼻炎是上焦有寒湿的郁结,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虚实,总归是阳虚,阳气郁阻而导致寒湿郁结在上不得开达,每遇到一气旺的时候,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寒湿外露的现象,在临床上这时用姜桂汤效果是很好的,一般是桂枝30g、生姜50g这样用,可以鼓舞一身之气,把一身之气宣达开,病人就霍然而愈了。

但是,这个病根原在于脾胃阳虚,水寒土湿,中焦寒湿不化,有时候还涉及到中气不足,如果肺胃之气本来就不足,这时再用姜桂汤去耗伐肺胃之气,刚开始会有点效,然后马上就没效了,还有可能一上来就没效。

这是用热药的情况,还有用寒药的,有人治鼻炎一上来用霍胆丸,甚至直接用泄肝的药,像龙胆泻肝汤,凉膈散之类的,也会有效,因为阳气郁遏,像有外敌侵扰过来以后,自身阳气亏虚到一定程度,就要正邪交争,用寒凉药把正气消伐掉了,打喷嚏,流鼻涕等外在症状好了,用凉药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时间久了,土湿木陷这种现象就会发生。

所以治鼻炎就要分清,如果病人寒湿很盛,素来体质还行,壅滞重,直接用姜桂汤,加大温阳开寒的力度,另外再佐助白芍之类的,降胆胃之逆,所以应运而生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很多鼻炎上就有很好的效果,柴胡桂枝干姜汤这个方子同样没有扶土的药,所以有些病人就加黄芪,党参,像黄芽汤的意思来治疗,还有两种药非常重要,就是黄芩,天花粉,清上焦火热,阳明火上逆,导致打喷嚏,流鼻涕,下面还是寒湿,还要用姜桂。

这个鼻炎呢,用黄元御的理论去解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要考虑到如何去治,黄芽汤不是治鼻炎的,在黄芽汤的基础上要考虑到左路肝脾要升,右路胆肺胃要降,这就是一个大方子,为什么有的人开方子都很大,就是因为现代人得病都很复杂,不是那么单一的。

有位朋友用“桔梗元参汤”治好了自己十几年的老鼻炎,可以参考一下。

有位朋友用“桔梗元参汤”治好了自己十几年的老鼻炎,可以参考一下。

有位朋友用“桔梗元参汤”治好了自己十几年的老鼻炎,可以
参考一下。

有位朋友用“桔梗元参汤”治好了自己十几年的老鼻炎,可以参考一下。

“桔梗元参汤”是黄元御记载在《四圣心源》中的方法。

之前我讲过好几次这样的案例,确实收到了不错的回应。

但是鼻炎的问题有很多类型,一定要辩证,这里总结一下《四圣心源》中对于鼻炎的一些辩证和黄元御老师的方法。

1.鼻塞、清鼻涕多、受寒凉打喷嚏——寒——桔梗元参汤;
2.鼻塞、黄鼻涕、鼻涕黏稠、容易上火——热——五味石膏汤;
3.鼻塞、鼻孔发热生疮、容易便秘——热盛——黄芩贝母汤;
4.鼻塞、鼻音重、说话不清楚——寒湿——苓泽姜苏汤;
5.鼻塞、黄脓鼻涕、头发油腻、大便黏稠——湿热——温胆汤;
具体方法大家可以在网上自己搜索,仅供参考!
鼻炎问题的关键在于辩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饮食生活习惯。

再三嘱咐:这些很重要!。

巧得一方,治愈我多年鼻炎,感谢老中医这道良方

巧得一方,治愈我多年鼻炎,感谢老中医这道良方

巧得一方,治愈我多年鼻炎,感谢老中医这道良方我本年40岁,长时刻遭到鼻炎的困惑。

不知道从什么时分开端,鼻炎现已成为一向伴随着我的疾病。

或许时刻长了,我会习气,但是我真的不想让鼻炎相伴我终身。

对于鼻炎,最困惑我的表现即是鼻塞了。

不管是在什么时分,只需略微有一点影响,我的鼻子呼吸有时分,我正在作业写文章,鼻塞会让我心境烦躁,无法集中精力考虑,时刻长了,老板总以为我的作业有疑问。

我屡次向老板提出加薪,都没有被同意。

黑夜睡觉的时分,由于鼻塞,我老是会打呼噜,并且声响格外大。

老公很不高兴,老是对我说:“没有女性的姿态。

”尽管我知道这是玩笑话,但是我的自负依然遭到很大损伤。

我也期望老公能够歇息好,不受我的打扰。

所以,后来咱们就分房间睡觉了。

我知道这对夫妻感情影响很大,但是也只要这个办法了。

一切的不高兴本来都是能够防止的,现在我现已摆脱了这么多的困惑。

下面把我用的办法共享给我们:今日要给我们介绍一个专门医治鼻炎的丹方,出自哪儿呢?清朝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卷八。

黄元御,乾隆皇帝的御医,在中医界大名鼎鼎,而他最知名的丹方,即是治鼻炎的桔梗元参汤。

黄元御以为,鼻炎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转得不太灵光了,致使上面的气机堵在那里,所以会出鼻塞等表现,而这个丹方能够升降气机,去掉寒邪,且归于食疗规模,里边八成的药都是食物,十分安全。

其间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整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掉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能够散在表面之寒。

本草易通茶,调理鼻炎不复发,专业为广大鼻炎患者提供成分和效果:丁香、夏枯草、白芷、玉米须、金银花、菊花等根据祖传多年的偏方调制而成,专为各类鼻炎患者准备10案例康复患者达8-9例,遵循雷医师指导不复发,需要的可以添加雷医师官方微信号:2992185844,各大媒体现在竞相报道,神奇的药效不用怀疑。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的特效好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元御的【桔梗玄参汤】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的特效好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元御的【桔梗玄参汤】

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的特效好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元御的【桔梗玄参汤】儿子小杰,7岁半,体重26Kg,从出生就过敏性鼻炎常年复发。

2016年2月19日刻诊:呛咳不断,早晚尤其厉害;流清涕;每天偶尔喷嚏;有白色粘痰块;舌质淡,几乎无舌苔;咽喉后壁滤泡丛生,咽喉、扁桃体肿大,颜色发白,表面粘膜轻微糜烂;睡着后出盗汗,平常爱出汗;舌下静脉偏黑紫;脉浮细;偶尔有遗尿,打湿内裤拳头大一块;睡眠质量差,早上六点至7点之间自然醒,不像其它小孩早上必须要叫才醒。

治疗史:5岁以前几乎每月都要去医院西医多以头孢、地塞米松、喜炎平、肺力咳剂等激素、抗生素治疗,极易复发,5岁以后找某中医师治疗,他除了中药外常配头孢治咽喉肿大,虽有疗效但极易复发。

6岁后找刘方柏以小柴胡汤合苍耳子散治疗月余,疗效保持了3个月左右,以前每月必发1到2次,有时甚至迁延几个月,呛咳厉害时就不得不治疗了。

后来曾经找中医院儿科专家以西药辅舒良、录雷他定等药内服外喷一月,只能缓解,无法治愈。

过敏性鼻炎诱发过敏性支气管炎咳嗽,西医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曾经看到过罗大伦博士对此病的看法,他认为黄元御的【桔梗玄参汤】对流清涕的过敏性鼻炎有很好疗效,而打喷嚏的过敏性鼻炎需要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

我参考网上有人将两方合用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结合两方的药物组成以及治疗功效应该属于方证合拍。

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黄元御的【桔梗玄参汤】加味,拟方如下:1、麻黄10g2、炮附片18g3、北细辛10g4、干姜5g5、生半夏12g(捣碎,开水烫洗七次后入煎)(若用法半夏15g)6、生姜12g(上六味药冷水泡45至60分钟,待附片泡软后先煎40分钟再入其它药)7、桔梗12g8、玄参12g9、杏仁12g(捣碎)10、陈皮12g11、茯苓12g12、生甘草8g13、蝉蜕12g14、木蝴蝶10g15、党参20g16、苍耳子10g17、丹参10g(,因为儿子以前不喜欢当归浓烈的味道故选用丹参,后来反思应该用当归10g、川芎6g更对症。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

《四圣心源》读书笔记《中医祖传的那点东西----黄元御》——读书笔记伤寒悬解黄元御第一本书叫《伤寒悬解》,这是历史上研究《伤寒论》的重要著作。

黄元御有两本著作被关注的最多,分别是《长沙药解》和《玉楸药解》,书中对药性的解释非常透彻,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

在《长沙药解》中,黄元御把每味药在张仲景的各个方子里是怎么用的,作用在哪里,都给论述了一遍。

当然,最知名的还是《四圣心源》。

有的医生发现个别经方加上什么药,效果就不好了,把加上的药减去,效果就恢复了,所以中医有句话叫“经方不加减”。

中医认为不恰当地使用苦寒的药物会伤脾胃。

鼻炎有一个网友,自己的鼻炎怎么都治不好,无奈自己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挑了个治鼻炎的方子,结果很快就好了。

这个方子叫桔梗元参汤,是治疗鼻塞、鼻涕多的那种鼻炎,方子是:桔jie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这个方子多半的药物都是药食同源,桔梗是升的,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是升的,润燥解毒;杏仁是降的,降肺金之气;橘皮入气分,清理肺气,化痰降逆;半夏是降的,和胃降逆;茯苓是升的,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生姜是散寒的,可以散外表之寒。

茯苓、甘草、半夏、干姜、丹皮、白芍、牡蛎、桂枝茯苓去湿气,湿气去除,脾土才能减去负担,向上升,所以茯苓是使脾土上升的药。

甘草是补脾胃的,坐镇中州,是圆圈的轴心。

半夏,药性下行,燥湿,有了半夏,胃气就会下行。

干姜,是暖下焦的,一来可以助脾土上升,二来下焦暖,则肾水不寒。

丹皮是清肝胆之火的,白芍是揉肝的,滋肝经之阴血,丹皮和白芍在一起,可以使得横逆的肝气不再横行,肝气疏达了,就上升了。

牡蛎是下行的,它可以收敛浮火,使之随着胃气的下行而下降,将它们敛至下焦。

桂枝按照麻瑞亭的解释,也是疏肝升陷的,可以使肝气温暖,不至于瘀滞。

黄元御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疏肝,很多病人是因为肝气不舒,导致一起上升的脾土之气也出现了问题。

过敏性鼻炎个人最常用的三个方:1、柴胡脱...

过敏性鼻炎个人最常用的三个方:1、柴胡脱...

过敏性鼻炎个人最常用的三个方:1、柴胡脱...
过敏性鼻炎个人最常用的三个方:
1、柴胡脱敏汤:柴胡脱敏汤是周平安教授的经验方,由柴胡、黄芩、白芍、乌梅、甘草、防风为基本方,过敏性鼻炎加上辛夷和白芷,过敏性结膜炎再加菊花和石斛,过敏性咳嗽加桔梗、陈皮等等,这个方应该是我个人用的最多的一个方,临床使用案例早已超过千例,实际使用效果非常不错。

很多病友家里也常备这个方,在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时候使用。

2、桔梗元参汤:桔梗元参汤是黄元御的名方,由桔梗、元参、杏仁、橘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组成,这个方子临床中也常用,个人认为最大的优势是组成药物大部分是属于药食同源的范围,非常安全。

这个方同样有不少病友家里常备。

3、脱敏汤:此方是国医大师干祖望的经验方,由紫草、茜草、墨旱莲、蝉衣、干地龙组成,有明确的抗过敏作用。

新三个方是我在临床中治疗过敏性鼻炎使用比较多的三个方,多用在治标期,对控制症状有很不错的效果。

当然,临床中经常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加减,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健康科普大赛#
过敏性鼻炎的病友如需开方,请点击图片下方“向Ta问诊”咨询我。

清代名医黄元御学术思想

清代名医黄元御学术思想

清代名医黄元御学术思想2009-02-16 22:09:16| 分类:医道求真|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重视中气,扶阳抑阴。

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所谓土也,是阴阳升降之枢轴,阴阳五行变化和万事万物生化的根本。

在人体,中气即脾胃之气,是人体脏腑后天之根本。

1、阴虚的治疗:宜降肺胃而助收藏,不可滥用滋阴降火之剂,方用地魄汤:甘草、半夏、麦冬、芍药、五味子、元参、牡蛎。

2、阳虚的治疗:不仅要温肾助阳,更要健脾升阳,方用天魂汤:甘草、桂枝、茯苓、干姜、人参、附子。

3、气病的治疗:人体之气,肝左升而肺右降,中气为升降之枢轴。

肝气郁结之源,在于脾之不升;肺气上逆之因,源于胃气不降。

气滞于右胁及胸膈者,降胃泻肺,方用下气汤:甘草、半夏、五味子、茯苓、杏仁、贝母、芍药、橘皮。

(第五代传人麻瑞亭一辈子用“下气汤”加减治百病,效验传奇。

)气滞于左胁及脐腹者,治宜升补肝脾,方用达郁汤:桂枝、鳖甲、甘草、茯苓、干姜、砂仁。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胁下疼兼胃口疼》:治胁疼两方中皆用桂枝而不用柴胡,……柴胡能舒肝气之郁,而不能平肝木之横恣,桂枝其气温升(温升为木气),能舒肝气之郁结则胁疼可愈,其味辛辣(辛辣为金味),更能平肝木横恣则胃疼亦可愈也。

惟其性偏于温,与肝血虚损有热者不宜,故特加龙胆草以调剂之,俾其性归和平而后用之,有益无损也。

……方之要旨,不外升肝降胃,而桂枝之妙用,不但为升肝要药,实又为降胃要药。

]4、血病的治疗:血瘀之标在肝,之本则在于脾土之滞陷不升,宜温中健脾,活血化瘀,方用破瘀血汤:甘草、茯苓、丹皮、桂枝、丹参、桃仁、干姜、首乌。

治衄血必降胃气,降胃气必用半夏,不可以血证为阴虚而不用半夏,宜清金降胃,方用仙露汤:麦冬、五味子、贝母、半夏、柏叶、甘草、芍药、杏仁。

5、精病的治疗:肝气不升则郁结于下,扰动精室而下泄。

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

治宜培土疏木而交通心肾,方用玉池汤:甘草、茯苓、桂枝、芍药、龙骨、牡蛎、附子、砂仁。

〖鼻炎神方〗桔梗元参汤十年之总结

〖鼻炎神方〗桔梗元参汤十年之总结

【鼻炎神方】桔梗元参汤十年之总结写在开始前桔梗元参汤从2010年接触,并用来治好我爸爸的鼻炎,到现在也有十年了。

但就是这个小小的方,多次颠覆我的认识,所以我也在不断学习、不断体悟,也略有所得。

现在把这方最近十年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

原文方剂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中桔梗元参汤组成与主治原文如下:桔梗三钱元参三钱杏仁三钱橘皮三钱半夏三钱茯苓三钱甘草三钱生姜三钱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

套方阶段最初我是看到罗大伦博士的博客了解到这个方子,罗博士推荐的用方指征是治疗长期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的慢性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

然后我就试着使用,发现效果的确很好,基本可以达到一顿知,三剂好八成的效果。

不过这个阶段我基本都遵循罗大伦博士的建议不对该方加减,同时剂量也就保持原方不变,一钱折合三克。

所以我桔梗元参汤常用剂量如下:桔梗9克元参9克炒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治好了爸爸三十多年的鼻炎,这对我开始学习中医树立信心特别有帮助,简直就是看到了中医的奇迹。

个人早期医案-鼻炎鼻炎也会遗传吗?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多年。

因为打我记事起,家族亲戚有鼻炎的十有七八,父辈的基本上都持续了多年,大家都认为是遗传的。

我与小孩很幸运没得到这一遗传。

2011年2月,爸爸来帮忙我带小孩,那时鼻炎真是超级严重。

白天晚上不通气,只能用嘴巴呼吸,严重影响睡眠。

多数情况下流清鼻涕,但有时也流黄鼻涕。

并发咽喉炎,经常吐稀白痰,导致在城市里逛个商场都超级麻烦。

胃口、精神与体力都还不错,二便调。

舌质淡红舌苔白腻。

脉那时候还不会摸,只是感觉右手脉比左手脉大,脉都有力。

人经常感冒,畏寒怕风严重,甚至夏天都怕热水澡洗慢了点容易感冒。

爸爸在80年代初期做过鼻中隔弯曲手术,据他说也就是做的那一年很通畅,之后就越来越重。

什么滴鼻药都用了,也就是滴的时候可以通一两个小时。

并强烈表示要去做激光手术,当时刚好我了解到几个同事激光手术做过后效果并不理想,很快就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敏性鼻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但治疗起来颇感棘手,经常缠绵难愈。

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体会到黄元御的学术思想可谓切中病机,如运用得当,确实能收到桴鼓相应的疗效。

黄元御《四圣心源·鼻病根原》[1]说: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

……肺金不清,雾气瘀浊,不能化水,则凝郁于胸膈而痰生,熏蒸于鼻窍而涕化,痰涕之作,皆由于辛金之不降也。

又说:肺金生水而主皮毛,肺气内降,则通达于膀胱,肺气外行,则熏泽于皮毛。

外感风寒而皮毛闭秘,脏腑郁遏,内不能降,外不能泄。

蓄积莫容,则逆行于鼻窍,鼻窍窄狭,行之不及,故冲激而为喷嚏。

肺气熏腾,淫蒸鼻窍,是以清涕流溢,涓涓而下也。

《伤寒论》之麻黄汤[2]能开皮毛之闭,并降肺逆,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方。

方中麻黄开皮毛之闭,泄卫气。

桂枝益表阳,调荣卫。

卫闭则肺逆而不降,故用杏仁降肺逆。

卫气偏郁,运动不圆,中气必虚,故用炙甘草以补中气。

临症时常与黄元御之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进行加减治疗。

(1)根据脉象调整麻黄的用量。

如脉偏紧,麻黄用量则偏大,可用6~15g;如脉象偏润,则用3~6g。

(2)根据症状加减药物。

如清鼻涕多,加桑叶15~30g以收降肺金;如鼻塞不通,加牛蒡子10~20g,降肺逆而通鼻窍。

(3)根据脏腑的虚实加减药物。

如肺金虚或结滞,加生山药30g或麦冬15g补肺或开结滞;如脾土虚加’四君’之类;如木旺侮金,加生白芍15g以降甲木,甲木降则肺金降;如木虚脉润,加乌梅15~30g,大补木气以助肺金收降。

例1:患者,男,29岁,2009年10月30日诊。

打喷嚏、流鼻涕6年。

每于秋冬季时,由热到冷环境即发作。

发作时连打喷嚏,然后流清鼻涕,伴有持续性鼻塞,发作严重时咳嗽、哮喘。

在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中西医药治疗效果不佳。

现经常用滴鼻净以缓解鼻塞之一时。

刻诊:时常打喷嚏、流清涕,鼻涕量多,鼻塞持续不通。

纳可,二便调。

舌降红,苔薄白,脉弦,右关中沉取无力。

诊断:鼻渊(寒闭肺卫,肺金不降)。

治疗:开卫闭,降肺金。

方药:麻黄汤和桔梗元参汤加减。

生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2g,炙甘草6g,桔梗10g,元参20g,桑叶30g,薄荷10g,生山药30g,白扁豆20g,党参15g,7剂。

服完第三剂药时症状明显减轻,服完7剂药后略有鼻塞,其余症状基本消失。

加牛蒡子15g,续7剂而愈。

方解:麻黄开卫闭,薄荷助之,桂枝益表阳,杏仁降肺逆,桔梗、桑叶助之,桑叶并收敛清鼻涕,肺金郁遏而热,不能凉降,故用元参清热以助肺降,中虚土湿,升降不利,故用党参、山药、扁豆、甘草等补中去湿,以助升降。

二诊时加牛蒡子助通鼻窍。

药症相符,病愈。

例2,患者,女,30岁,2010年2月19日诊。

打喷嚏、流鼻涕4年,加重1年。

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患者一年四季均发作。

早晨起床后打喷嚏,流清涕,夜间鼻塞。

口苦,性急易怒。

冬季手脚冰凉。

舌尖红,苔薄白,脉弦,右尺不足。

诊断:鼻渊(水寒土湿,肺金不降)。

治疗:温水去湿,收降肺金。

方药:麻黄汤和桔梗元参汤加减。

生麻黄12g,桂枝10g,杏仁10g,生白芍15g,炙甘草10g,桔梗10g,元参15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丹参15g,牛蒡子12g,巴戟天10g,8剂。

二诊时症状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续7剂而愈。

方解:生麻黄开卫闭,桂枝益表阳,杏仁、桔梗降肺逆,元参清热以助肺降,丹参、牛蒡子活血通鼻窍。

患者肾水寒凉不能生木温脾,故木郁土湿。

乙木郁于下则性急易怒,甲木郁于上则胆经不降而口苦,水寒土湿则手脚冰凉。

故用巴戟天补肾阳,茯苓去土湿,陈皮、半夏降肺胃,桂枝疏木升肝经,芍药降甲木收降胆经。

因用药切中病机,故药到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