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教案四川大学.pdf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3. 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4. 现代通信技术的技术体系5. 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程。
2. 课件:现代通信技术的相关图片、视频和动画。
3.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通信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现代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体系,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现代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5.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与现代通信技术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提出的观点,评估其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对现代通信技术设备的操作熟练程度。
七、教学拓展1. 参观通信企业:组织学生参观通信企业,了解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现状。
2. 举办讲座:邀请通信领域的专家来校讲座,分享最新的通信技术发展和行业动态。
《现代通信技术》课件

频率和波长
在无线通信中,频率和波长是密不可分的概念。频率越高, 波长越短,波长和频率之间存在倒数关系。频率高意味着 信号传输距离短,但具有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
● 04
第四章 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基本原 理
互联网的基本原理包括IP地址的分配、域名解析以及数据 包交换。IP地址是互联网中设备的标识符,域名解析则将 易记的域名映射到IP地址,数据包交换是信息在网络间传 输的方式。
互联网协议
TCP/IP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互 联网协议
DNS协议
域名系统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
01 电子邮件
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
02 文件传输
将文件传输到远程主机
03 远程登录
远程控制其他计算机
互联网安全
防火墙
监控网络通信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加密通信
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防止数据被窃取
权限控制
蜂窝通信系统
GSM
全球系统移动通信
LTE
长期演进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 术
CDMA
码分多址
01 WiFi
无线局域网
02 蓝牙
短距离通信技术
03 ZigBee
低功耗短距禖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标准
3G 4G 5G
移动通信协议
TCP/IP HTTP SMTP
移动通信安全
加密技术 认证协议 防火墙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布式账本、智能合约和加密货币的 新型通信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安全性高等特点。
虚拟现实与通信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实现3D图像传输,提供交互式体验, 并实现视听融合,为通信领域带来全新体验和可能性。
《现代通信技术》整体课程设计

《现代通信技术》整体课程设计一、管理信息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时间:所属分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课程代码:制定人:批准人:二、基本信息学分:4 课程类型:理论+实训课学时:72 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测量授课对象:电子技术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实践能力,具有通信系统的安装、调试能力以及通信设备生产、技术支持能力,能适应通信技术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思想和方法,熟悉通信仿真工具的应用,了解通信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认识和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认识通信行业与通信工程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信号的(PCM)数字转换、复用传输和数字交换原理。
认识现代光传输系统、电话交换系统、移动通信系统、计算机IP网络系统等基本工作原理和系统网络组成;通过参观和实验项目,对通信传输、交换、移动和宽带网络等通信系统知识产生感性认识。
(3)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通信系统和通信设备的实践能力,具有通信系统的安装、调试能力以及通信设备生产、技术支持能力,能适应通信技术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5.第一次课设计梗概先带着学生列举出生活中所涉及到的通信实例,如固定电话通信,宽带上网,拨号上网,移动通信,CDMA等通信方式,从而引出本课程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接着给学生大体介绍本学期所要学习的主要知识点,及学生学习本门课后,所要达到的技能目标,使学生先对本课程有一个感性认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
最后对如何学好本课程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建议。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第三版教学设计

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第三版教学设计1. 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现代通信技术及应用第三版课程。
本课程涵盖了从传统通信到现代通信的发展历程以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特点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本教学设计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
2.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运用通信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输的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掌握数字通信系统的结构和信号处理方法;•掌握通信系统中的噪声、误码、调制、信道编码等理论;•了解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简单的数字通信系统3.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通信系统的分类和性能指标;•传统通信和现代通信的发展历史。
3.2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图;•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数字调制技术;•信道编码和纠错编码;•信道传输和检测;•改进数字通信系统的方法。
3.3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特点和应用。
3.4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和特点;•数据通信协议和安全技术。
4. 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讲授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内容来传授知识,包括讲解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提供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4.2 班级讨论和小组报告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供学生讨论,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研究和探讨,在课上进行展示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团队合作能力。
4.3 实验课和综合设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项目设计,以加深学生对通信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第一章:通信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1.2 教学内容通信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道、发送端、接收端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特点和区别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4G、5G、物联网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讨论法,探讨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小组讨论:学生能分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课后作业:学生能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信号与系统2.1 教学目标掌握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熟悉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2.2 教学内容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等)及其特点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线性、时不变等)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采用实验法,验证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第三章:数字信号处理3.1 教学目标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熟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离散化、滤波等)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FIR、IIR等)及其应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调制、解调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采用实验法,验证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构和应用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第四章:现代通信系统4.1 教学目标掌握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熟悉各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4.2 教学内容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编码等)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发送端、接收端、信道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4G、5G、物联网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采用讨论法,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课后作业:学生能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五章:通信系统性能评估5.1 教学目标掌握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指标理解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熟悉通信系统性能优化和提高的方法5.2 教学内容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概率论、信息论等)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主要指标(误码率、传输速率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噪声、信道特性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通信系统性能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指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通信系统性能第六章:无线通信技术6.1 教学目标掌握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熟悉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射频、微波等)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发射器、接收器、天线等)无线通信关键技术(调制解调、多址技术、信道编码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采用实验法,验证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无线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第七章:光纤通信技术7.1 教学目标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熟悉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7.2 教学内容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单模光纤、多模光纤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光源、光发射器、光接收器等)光纤通信关键技术(光调制、光编码、光放大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采用实验法,验证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光纤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第八章: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8.1 教学目标掌握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理解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熟悉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局域网、广域网等)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交换机、路由器、网卡等)数据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采用实验法,验证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数据通信与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关键技术实验报告:学生能掌握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第九章: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9.1 教学目标掌握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加密技术的作用理解加密算法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熟悉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窃听、干扰、破解等)加密技术的作用和分类(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加密算法(DES、RSA、AES等)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加密技术的作用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加密算法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采用讨论法,探讨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能回答出通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加密技术的作用小组讨论:学生能理解加密算法和通信系统的安全机制课后作业:学生能认识到通信系统的安全与加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十章: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掌握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熟悉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移动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等)通信技术在各领域的具体应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重点和难点解析1.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理解和掌握信号的分类、特点和处理方法,以及系统的概念、特性和分类是学习通信技术的基础。
现代通信理论与技术P9系统分析与设计XXXX.pdf

Pe
1 2
P(0 s1 ) P(1 s0 )
=
1 2
erfc
A 2σ
1 2
e
rfc
γ 2
2015/12/9
26
相干FSK系统的误码率
因为FSK信号的平均功率为
S
=
1 2
A2 cos2ωc1t A2 cos2ωc0t
A2 2
噪声功率为σ2,所以平均功率信噪比为
γ
A2 2σ 2
相干FSK系统的误码率: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数字载波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数字通信系统的通信链路分析; 数字通信系统设计。
2015/12/9
5
9.1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15/12/9
6
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传输信息的有效 性和可靠性是通信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指标。
2015/12/9
13
误码率的计算:
发 送 端 用 s1(t) 传 送 码 元“1”时,r(t)的条 件概 率密度函数和误码率分别 为:
p(r s1 )
1
(r-A)2
e 2 2
2
V
P(0 s1 ) p(r s1 )dr
发送端用s0(t)传送码元“0”时, r(t)的条件概率 密度函数和误码率分别为:
A
cos
0
c
t
0 t Tb , 以概率1 P传送码元“1”时 0 t Tb , 以概率P传送码元“0”时
带通滤波器让有用信号完整地通过,最大限度地 抑制输入噪声,其输出为
ri (t ) = s ASK (t ) + ni (t )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熟悉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4. 理解现代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通信的定义和分类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2.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发送端传输介质接收端3. 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的编码与解码信号的multiplexing 与demultiplexing4. 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特点和应用数字通信的特点模拟通信的特点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应用领域5. 现代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通信系统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通信技术。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3.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通信技术应用实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安排1. 第1-2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第3-4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 第5-6周: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的特点和应用4. 第7-8周:现代通信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5. 第9-10周:案例分析与讨论七、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讲解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通信技术的理解。
4. 小组合作:开展小组项目,共同研究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2024版现代通信技术课程范例

程范例•课程介绍与背景•基础知识与原理•有线通信技术及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新技术展望•实验环节与案例分析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01CATALOGUE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演进过程。
通信技术历史回顾当前通信技术前沿未来通信技术展望5G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6G 、量子通信、光通信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发展趋势。
030201通信技术发展概述课程目标与要求掌握现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信号与系统、信道编码、调制与解调等核心内容。
了解当前通信技术前沿和最新发展动态关注5G、物联网等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
具备分析和解决通信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提出优化方案。
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项目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号与系统基础介绍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讲解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线性分组码、卷积码等,以及调制技术的分类和原理,如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等。
介绍TCP/IP协议栈、无线通信协议(如4G/5G)、物联网协议等,以及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和关键技术。
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吞吐量、时延等,以及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和优化方法。
设计一系列实验和项目实践,涵盖信号处理、信道编码、调制技术、通信协议等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道编码与调制技术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实验与项目实践通信协议与网络课程内容与结构基础知识与原理02CATALOGUE信号与系统基础信号的定义与分类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包括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等。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掌握系统的描述方法,包括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等。
信号与系统分析方法学习信号与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如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
信道特性及传输媒质信道的基本概念了解信道的定义、分类及特性,包括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页]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课程编号20505240 授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2001必修课校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类型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64 学分数 4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64 学时;实践课学时教材名称现代通信技术作者杨万全熊淑华出版社及出版时间川大出版社2000年指定参考书[1] 现代通信原理[2] Digital andAnalogCommunicationSystems 5th E作者曹志刚Leon W.Couch II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Prentice Hall1997授课教师杨万全熊淑华郭庆功职称教授副教授副教授单位电子信息学院授课时间 2003~2004学年第2学期第 1 页[理、工科]周次第周,第1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概述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实习(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 让学生了解《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与参考书、课程性质和目的、课程主要内容、教学要求;2. 介绍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的教学内容;3. 学习通信的概念,了解现代通信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4. 学习通信系统的概念和通信系统的模型。
5. 学习数字通信的概念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教师自我介绍《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介绍z教材与参考书z教学要求z课程性质和目的z课程主要内容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概述z第1章内容介绍1.1 信息与通信(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1.1.1 通信(Communication)1.1.2 现代通信(modern communication)1.2 通信系统(communication system)1.2.1 通信系统的概念1.2.2 通信系统的模型(1)一般模型(the general model):(2)模拟通信系统(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3)数字通信系统(digital communication system):1.2.3 通信研究的基本问题课堂讨论、问与答(机动时间)210330405第 2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1.通信的概念以及对广义的通信概念的说明,信息与通信之间的关系,信息的表现媒体,信息的运载工具,通信对象。
2.现代通信的内涵,现代通信发展简史,媒体的种类与通信方式,对现代通信的要求,现代通信的某些特征,现代通信的地位3.通信系统的概念,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4.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概念,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5.根据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分析通信研究的基本问题。
讨论、练习、作业1.什么叫通信?为什么要进行通信?什么叫电通信?2.通信中传递的消息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哪些对应的通信方式?3.信息社会对现代通信有何要求?4.什么叫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作用?5.什么叫模拟通信?什么叫数字通信?它们各有何优缺点?各自的原理框图由哪些部分组成?6.现代通信中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哪些?教学手段PowerPoint电子课件,课堂讲授与讨论。
参考资料1.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Leon W. Couch II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5th E,Prentice Hall,1997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3 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周,第 2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概述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实习(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 学习、了解现代通信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包括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通信。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3 通信理论与技术(Communication Theories and Techniques)1.3.1 基带传输与调制传输(Baseband and bandpass transmission)1.3.2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Analog and digital communication)1.3.3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1)有线通信(Wired communication):(2)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3)电波传播的方式(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4)无线电通信的主要方式①微波中继通信(Microwave repeater communication)。
②卫星通信(Satellite Communication)。
③移动通信(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1.3.4 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通信(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 simplex and duplex communication)课堂讨论、问与答(机动时间)1051051030155第 4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1.为什么要进行调制传输?与调制有关的术语,连续波调制的概念与类型。
2.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的概念,无线电通信中电波的传播方式和无线电通信的主要方式(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3.单向和双向、单工和双工通信的概念。
讨论、练习、作业1.什么叫基带传输?什么叫调制传输?调制传输有哪些类型?2.什么叫有线通信?什么叫无线电通信?它们各有哪些主要类型?3.电磁波以哪些方式传播?4.什么叫微波中继通信?什么叫卫星通信?什么叫移动通信?5.什么叫单向、双向通信?什么叫单工、双工通信?教学手段PowerPoint电子课件,课堂讲授与讨论。
参考资料1.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Leon W. Couch II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5th E,Prentice Hall,1997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5 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周,第 3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1章现代通信技术概述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实习(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了解现代通信的主要理论与技术,包括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通信网理论与技术。
2.了解使用无线通信频率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法规,频段和波段的划分,常用通信频率的配置。
3.掌握表征通信系统性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
4.了解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和前沿研究课题。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1.3.5 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Multiplexing)(1)多路复用(Multiplexing):(2)多路复用的理论基础——信号正交分割原理。
(3)多路复用的实现:(4)多路复用的类型:1.3.6 通信网理论与技术(1)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2)选址通信的方式:(3)多址技术:(4)信息交换技术:(5)交换设备:(省略内容:1.3.7 ~ 1.3.15)1.3.16 通信频率配置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5 现代通信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补充内容)1.5.1 对未来通信的展望1.5.2 现代通信前沿研究课题课堂讨论、问与答(机动时间)15201515205第 6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1.宽带多路复用的理论基础——信号的正交分割原理,多路复用的实现方法,多路复用的类型。
2.通信网的四要素,通信网的发展方向(NII、GII和NGN),网络通信中的多址技术和信息交换方式。
3.无线通信频率的分配管理机构,使用通信频率进行远距离通信的法制观念,频段与波段的划分,常用通信频率的配置。
4.表征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指标。
5.理想通信、多媒体通信和个人通信的概念,面向未来的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沿研究课题。
讨论、练习、作业1.多路复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现代通信采用哪些方式进行多路复用?2.什么叫通信网?构成通信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3.什么叫NII、GII、NGN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什么要建设信息高速公路?4.网络通信中有哪些多址技术?5.信息交换的方式有哪些类型?6.什么叫程控数字交换?什么叫ATM异步转移模式?7.无线电波的波段是怎样划分的?常用通信频率配置在哪些波段?8.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各用哪些参数描述?9.未来通信将向什么方向发展?教学手段PowerPoint电子课件,课堂讲授与讨论。
参考资料1.曹志刚,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Leon W. Couch II ,Digital and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s5th E,Prentice Hall,19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资助的有关通信技术重点项目4.863计划中的通信技术主题注: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
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
第 7 页四川大学教案[理、工科]周次第周,第 4 次课备注章节名称第2章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噪声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验课();实习( )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通信信号的特性和功能。
2.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与分析方法、信号带宽的定义、信号的带宽与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
3.掌握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
4.掌握窄带带通信号和系统的描述和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提要时间分配第2章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与噪声 (Chapter 2 Signals and Noi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2.1 通信系统中的信号(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1)信号的概念(the Concept of Signal):(2)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功用(The function of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3)通信信号的属性:2.2 信号分析基础(The Fundamentals of Signal Analysis)2.3 信号在线性系统中传输(Signal transfers through linear system)2.4 窄带带通信号和系统(Narrow Bandpass Signals and Systems)2.4.1 窄带带通信号(Narrow bandpass signals)2.4.1.1 窄带带通信号的表示法2.4.1.2 希尔伯特变换和解析信号2.4.1.3 复带通信号与解析信号的关系2.4.1.4 带通信号的运算课堂讨论、问与答(机动时间)252015255第 8 页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讲述通信系统中信号的功用和通信信号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