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为了提高纺织行业人才的技能水平,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一项评价制度。
该制度旨在通过对纺织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为企业提供人才选拔和培训的依据,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机会。
该评价制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
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技能操作、技术知识、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评价过程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个环节,考试内容涵盖了纺织行业的各个领域,如纺纱、织造、印染、服装等。
该评价制度的实施对纺织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它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选拔和培养人才的标准,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人才管理。
另一方面,它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然而,该评价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其次,评价过程需要严格监管,以防止作弊等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最后,评价结果需要得到公正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以确保其在纺织行业中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总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是一个有益的制度,它为纺织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标准,同时也为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提升自身技能水平的机会。
然而,该制度的实施需要考虑到一些问题,如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监管和评价结果的认可等。
只有在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该制度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
继往开来 共创辉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端 小 平
夏令敏 夏 志 林
中国化 学纤维工业协会 会长
江 苏常熟服装城 管理委 员会 党工委 书记 、主任 江 苏德 赛化纤有 限公 司总经理
中国纺 织信 息 中心党委 书记
山 东省 纺 织 工 业 协 会 会 长 上 海 纺 织 协 会 会 长
中 国纺 织 工 业 联 合 会 副 会 长
中国流行 色协会 常务副会 长
绍 兴县 中国轻 纺城 建设 管理 委 员会 主任
中 国 纺 织 工 业 联 合 会 规 划部 主 任
粘伟诚
彭 燕 丽 童 之 琦
福 建鑫华股份 有限公 司总裁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 会长
中 国 纺 织报 社 社 长
中国纺织信 息中心副主任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 会人 事部 ( 党办 ) 主任
中 国 纺 织 工 业 联 合 会 会 长
王 天 凯
浙江金迭控 股有 限公 司董事局主 席
中国纺织信 息中心副主任
王 乐智
王加毅
山东同大海 岛新材 料股份 有限公 司总经理
中 国 长 丝 织 造 协 会 副会 长
河北省纺织与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 东省服 装服饰 行业协会会 长 山东省服 装行 业协会 常务 副会长
王 建 华
王 迪 勋
刘石 祯 刘 连 红
东莞 市瑞 通 实业投 资有限公 司 ( 门国际服 装机械 城 ) 事长 虎 董 江苏华佳投 资集团有限公 司董事长 中国纺织机 械 器材 工业协会 理事长
I
孽磐 。
吕洪 钢
中国纺织机 械 器材 工业协会 副理事长
董奎勇当选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中棉行协第六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立

CNTAC中国纺联114 中国纺织 20215月24日,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六届一次理事会和六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在江苏无锡举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纪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主任孙晓音,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韩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副会长董奎勇、副会长叶戬春、副会长郑洁雯、秘书长李杰等有关领导和嘉宾,以及中国纺联有关部门负责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和上下游相关产业负责人代表近3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洁雯主持。
大会对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期间开展的行业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
董奎勇当选为新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郑洁雯、李杰、王耀、景慎全及20家棉纺织企业负责人当选为副会长,李杰兼任秘书长。
梁龙董奎勇当选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中棉行协第六届理事会领导班子成立高屋建瓴 共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高勇致辞时对棉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对新一期领导班子的工作开展充满期待。
他首先介绍了目前我国纺织工业的运行情况和所面临的形势,他表示,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发展整体处于深度调整转型、着重提升发展质量的阶段,经济总量增速持续放缓。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巩固向好,内需市场明显回暖;纺织行业出口规模也超过了疫情前同期水平。
针对行业“十四五”发展,他表示未来风险丛生但机遇依然。
他强调,今后产业须直面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努力打通国际循环,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升发展的自主性、可持续性,增强韧性,保持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继续破解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尤其在纤维新材料、新型纺纱技术、织造智能化等方面,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路径;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动能,构建中国自主品牌及时尚软实力,实现产业绿色转型。
韩平就江苏纺织服装产业未来发展,建议企业要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新型纤维的研究攻关,引领纺织后续产品的开发;二是要大力推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三是要大力推进服装家纺品牌的建设,以品牌引领时尚;四是要大力推进绿色制造和加强生产和装备水平的提升。
中纺联松江检测中心简介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
-是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领导下的国家级纺织检测中心; -旨在整体提高我国纺织行业质量管理水平; -为纺织行业提供第三方公正检测、技术咨询、标准与检测培训等服务。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检测设备、先进的检测技 术、拥有经验丰富、熟悉国际标准的、优秀的、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 和专业检测技术队伍。具有获得国家及众多国际机构和国际买家认可的资 质: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CNAS的认可和CMA国家计量认证;是 与美国AATCC、ASTM、英国SDC,以及SDLATLAS、James H.Heal、xrite、Datacolor等国际标准机构和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奥地利兰精 (Lenzing)公司在中国唯一认可的对其产品检测的指定实验室;检测范围涵 盖纺织品全部检测项目并满足国内外客户的需求。
检测中心于2013年5月同时通过了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国家 实验室认可,可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第三方公正检测服务,并出具权威 的中英文检测报告。
松江检测中心占地1000平米,拥有各类世界顶尖的纺织品检测仪 器设备共60多台(套),可应客户要求可依据国际标准(ISO)、中国 国家标准(GB)、美国标准(AATCC 和 ASTM)、日本标准(JIS) 、英国标准(BS)、德国标准(DIN)、等对棉、毛、麻、丝、化纤、 纺织服装、纺织原料等项目进行全面的检测服务。
检测中心设备状况
❖ 美国安捷伦(Agilent)GC-MS气质联用仪; ❖ 美国珀金-埃尔默Optima 8000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美国培安(CEM) MARS 6微波消解仪; ❖ 美国亚太拉斯(Atlas) Ci3000+日晒色牢度测试仪; ❖ 美国天氏欧森(Tinius Olsen)H10KL万能强力试验机; ❖ 锡莱亚太拉斯(SDLATLAS) MMT液态水分管理测试仪、Autoburst自
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 纺织各行业展现韧性与活力

为“十四五”开局起好步,纺织各行业展现韧性与活力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1年第33期8月25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1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分析,2021年上半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来看增速尚未完全恢复,行业仍需持续努力。
作为工业体系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数据的市场敏感性比较高。
基于此,主要分行业基于自身的特殊性,对本行业进行了更加深入、全面、细化的分析,对全行业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从而形成对整个纺织行业发展比较明确的提示。
本期特刊登部分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为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参考。
2021年上半年化纤行业运行分析:整体运行态势良好,主要指标回升较快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纺织服装内需市场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市场需求也有所回暖,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为化纤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成本支撑。
化纤行业经济运行整体态势保持良好,主要运行指标出现较快回升。
展望全年,化纤行业运行仍将面临诸多考验,行业需要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化纤行业总体开工负荷较2020年同期明显提升,固然有2020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因素,但和近几年来同期水平相比也是处于高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6月,化纤产量为3337万吨,同比增加17.12%。
为了避免由于2020年低基数而造成的高增长对行业运行态势的误判,我们以2019年上半年为基期,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下同),化纤产量两年平均增速为9.10%。
分月度来看,随着去年春节后行业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化纤产量基数快速提高,导致今年1—6月的产量同比增速逐月回落。
二、成本支撑明显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市场持续走强,1—6月国际油价持续上涨,WTI原油价格由年初的50美元/桶左右,6月份突破70美元/桶,超过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油价水平。
受原油价格走高影响,化纤成本随之节节攀升,1—6月化纤市场价格涨幅明显。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佚名
【期刊名称】《纺织服装教育》
【年(卷),期】2011(026)006
【摘要】经国资委同意、民政部批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简称中纺联,缩写为CNTAC)。
中纺联主要是由与纺织服装行业有关的社会团体和法人实体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业性的社会组织。
中纺联的宗旨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维护行业、企业合法权益,坚持为企业、为行业、为政府服务,促进我国纺织工业健康发展,为中国纺织现代化建设服务。
【总页数】1页(P462-4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1
【相关文献】
1.中国纺织工业60年历史变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回顾
2.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正式加入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
3.王天凯当选会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4.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部李冬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吴迪——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5.练好内功加强合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谈中国纺织工业前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告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公告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奖)初评、复评工作已经结束。
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纺织科技奖评审委员会建议授奖的项目进行公示。
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20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布项目持有异议,可以书面方式向我办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客观公正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有效联系方式。
以单位名义提出异议的,须在书面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个人提出异议的,须签署真实姓名。
我办将按有关规定对其身份予以保护。
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原2020年 9 月27日中纺联奖办[2020]6 号公告因附件有误作废,以本公告为准。
联系方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办公室,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803房间,邮编100020。
附件:(1)“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名单 —— 技术发明奖;(2)“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名单 —— 科技进步奖。
2020年 9 月28日附件一:附件二:“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名单—— 技术发明奖贰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功能性易护理羊毛织物的生物法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江南大学、无锡协新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王 强、余圆圆、朱华君、范雪荣、赵 辉、陆春立2精油微纳胶囊的设计、制备及其在纺织品功能整理中的应用浙江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新天龙集团有限公司、义乌市中力工贸有限公司、杭州万事利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戚栋明、王春霞、张国庆、周 岚、马廷方、吴金丹“纺织之光”2020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项目名单—— 科技进步奖壹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数字化经编机系列装备及其智能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东华大学、福建屹立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孙以泽、孟 婥、陈玉洁、郗欣甫、李天源、蒋世楚、葛晓逸、颜 梦、徐天雨、杨德华、马文祥、苏柳元、孙志军、李培波、吴建通2VCRO 自动络筒机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中译语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邵明东、车社海、朱起宏、刘 铁、贾 坤、王海霞、王炳堂、许燕萍、张文新、闫新虎、国世光、刘晓良、王小攀、张 华、周 喜3高速经编机槽针的研发生产和应用东华大学、义乌云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佛洛德针业有限公司、海宁市栩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朱世根、丁 浩、胡菊芳、舒建日、白云峰、董威威、骆祎岚、潘益森、狄 平、朱巧莲4花式色纺纱多模式纺制关键技术及应用华孚时尚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高卫东、朱翠云、胡英杰、练向阳、郭明瑞、何卫民、瞿静、孙丰鑫、王蕾、刘新金、刘伟、高明初、周建5低能耗低排放织造浆纱关键技术及应用西安工程大学、银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五环(集团)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天健淀粉生物有限公司武海良、沈艳琴、何安民、刘相亮、周丹、姚一军、李冬梅、王卫、张明社6经编短纤纱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江南大学、江阴市傅博纺织有限公司、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越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射阳县杰力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蒋高明、万爱兰、张琦、郑宝平、夏风林、丛洪莲、洪亮、谢松才、李兵、黄翠玉7节能减排制丝新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纺织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飞宇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湖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傅雅琴、江文斌、叶文、汪小东、王瑞、陈庆华、谢乃钧、罗海林、钱建华、叶飞、董余兵8高品质喷墨印花面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青岛大学、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鲁丰织染有限公司、山东黄河三角洲纺织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房宽峻、王玉平、林虹、林旭、张战旗、杜红波、孙付运、刘秀明、林凯、陈为超、齐元章、陈凯玲、谢汝义、刘尊东、银倩琳9纳米颜料制备及原液着色湿法纺丝关键技术苏州世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常熟世名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吕仕铭、李敏、付少海、杜长森、杨雪红、李振峰、么志高、梁栋、冯淑芹、张焕志、陈冲、宋文强、卢圣国、徐利伟、胡艺民10120头高效率超细氨纶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桑向东、邵长金、孙湘东、魏朋、宋德顺、张一风、崔跃伟、姚永鑫、季玉栋、孟凡祎、袁祖涛、贾舰、张运启、张建波、章伟11高品质熔体直纺PBT聚酯纤维成套技术开发东华大学、无锡市兴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俞新乐、王华平、吉鹏、俞盛、王朝生、李建民、薛月霞、乌婧、吴固越、陈向玲、伊贺阳、陈烨、陆美娇、梅勇、伍国庆12长效环保阻燃聚酯纤维及制品关键技术北京服装学院、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州常兴化工新材料研制有限公司、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王锐、梁倩倩、朱志国、冯忠耀、边树昌、柴志林、葛骏敏、董振峰、张秀芹、陆育明、江涌、毕新春、王建华、郝应超、朱文祥13聚酯复合弹性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江苏鑫博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扬州惠通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建武、沈鑫、沈玮、程旻、仝文奇、林绍建、史科军、张源、阎斌、任玉国、张建纲、任二辉、姜胜民、周晓辉、金剑14百吨级超高强度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东华大学、江苏鹰游纺机有限公司张国良、刘芳、陈秋飞、陈惠芳、连峰、郭鹏宗、金亮、张斯纬、席玉松、李韦、夏新强、刘栋、李智尧、王磊、杨平15静电气喷纺驻极超细纤维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东华大学、上海士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美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深圳市安保医疗感控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富瑞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卓高建材有限公司、上海银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宝源净化有限公司、绍兴桂名纺织品整理有限公司丁彬、斯阳、赵兴雷、王学利、印霞、邓红兵、张剑敏、崔金海、贾红伟、蒋攀、王先锋、张宏强、李鑫华、于自强、金勇16高效低阻PTFE复合纤维膜防护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浙江理工大学、湖州禾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诚品实业有限公司、广东宝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盈天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于斌、孙辉、刘国金、朱斐超、李祥龙、李杰、郭玉海、王峰、朱海霖、孙利忠、姜学梁、胡晓环、黄煦钧、聂发文、余媛17超大口径耐高压压裂液输送管编织与复合一体化关键技术五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大学、苏州大学王东晖、孙启龙、王萍、沙月华、龙啸云、季涛、高强、叶伟、秦庆戊、夏平原贰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全模式低浴比染色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高勋绿色智能装备(广州)有限公司、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绍兴锦森印染有限公司、福建福田纺织印染科技有限公司萧振林、陈晓辉、谢龙汉、廖少委、崔桂新、胡容霞、庞明军、葛锦琦、陈茂哲、余波宏2新型高速纺熔复合非织造布生产线及工艺技术项目中国纺织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安浩杰、陈曦、帅建凌、崔洪亮、赵建林、王卫东、梁占平、慎永日、郝丽霞、郭奕雯3HCP2025智能组合式粗纱机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崔桂华、王震、赵传福、王森栋、任义利、李建霞、王成吉、马敏、孙杰、徐先晓4宽幅高产热风法薄型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常熟市飞龙无纺机械有限公司、南通大学臧传锋、李昱昊、戴家木、仇群仁、韩雪龙、韩一斌、颜祖良、徐志高、徐守利、唐颖5宽幅高速化妆棉裁切机研制及关键技术研究东华大学、苏州铃兰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彭倚天、丁彩红、邹鲲、杨延竹、黄瑶、戴惠良、赵建刚、朱臻刚6多纤维用精梳装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河南昊昌精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德州恒丰集团、山东恒丰新型纱线及面料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李新荣、马千里、王建坤、原建国、吉宜军、王思社、周志强、乐荣庆、金凯震、刘春国7基于数据流的智能纺纱工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环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程隆棣、张红霞、和杉杉、王晓芸、魏家坤、赵素华、鲍劲松、李杰、马法红、张洁8面向服装个性化定制和团体定制的智能裁剪系统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江苏省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陶晓华、徐锡方、朱建龙、黄颂臣、岳春明、杜劲松、胡惠平、郏静忠、周建、刘立冬9高性能高尔夫服装人体工学研发关键技术与应用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刘莉、谢秉政、胡紫婷、冯玲玲、唐新乔、陈阳、史民强、代丽娟、刘正东、梁丹10防护服导热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特种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杨成丽、王慧、胡尊芳、付伟、冯洪成11基于多元感知着装测体技术的服装智能定制试衣系统研发与应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市服装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龙头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龙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螺服饰有限公司袁蓉、胡旭纯、朱晋陆、徐增波、李天剑、王卫民、崔岳玲、徐律、王佳佩、李晔敏12系列国际标准ISO 17881:2016纺织品某些阻燃剂的测定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长春海关技术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斯颖、康宁、李爱军、郑宇英、周晓、牟峻13轻质高强纺织复合材料标准研究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章辉、吕静、孙颖、王宝军、徐路、郑宇英、刘梁森、王立新、任鹤宁、张一帆14GB/T 35754 — 2017《气体净化用纤维层滤料》东北大学、江苏东方滤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蓝天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抚顺天宇滤材有限公司、福建福能南纺卫生材料有限公司、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李桂梅、常德强、柳静献、李昱昊、冀艳芹、张旭东、崔渊文、陈俞百、江海华、何建勋15非织造材料空气过滤性能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广州纤维产品检测研究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王向钦、张鹏、张传雄、朱锐钿、刘飞飞、漆东岳、杨欣卉、雷李娜、郑锦维16纺织产品模块化碳足迹和水足迹核算与评价方法及应用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华都纺织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丁雪梅、王来力、吴雄英、阎岩、刘国荣、李昕、胡柯华、孙丽蓉、朱俐莎、刘占鳌17GB 50565 — 2010《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勘察设计协会、湖南省轻纺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恒天(江西)纺织设计院有限公司李熊兆、李学志、孙今权、罗文德、黄志恭、刘强、李道本、黄志刚、徐福官、谢祥志18轻纺消费品中有害物质关键检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杭州海关技术中心、浙江省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浙江理工大学吴刚、丁友超、陈海相、何坚刚、董锁拽、王力君、张明誉、李艳、严颖鹏19GB/T 36020 化学纤维浸胶帘子线试验方法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帝凯工业布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李红杰、孙静、何泽涵、郝振华、朱晓娜、徐小波、杨志超、万雷20生态纺织品安全预测评估系统及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长春海关技术中心、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李爱军、周晓、斯颖、马咏梅、胡婷婷、张勋、康明芹、马书民、李文君、王准21纺织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孙淮滨、张倩、赵明霞、牛爽欣、白婧22全球纺织行业生产力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乔艳津、董奎勇、闫博、郭燕、胡发祥、翁重、宋秉政、吴猛、曹文娜23纺织领域先进基础材料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李鑫、华珊、蒋金华、蔡倩、钱晓明、王颖、白琼琼、陈烨、肖长发、曲希明24高品质喷气涡流色纺纱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邹专勇、卫国、姚江薇、荣慧、杨克孝、奚柏君、刘国奇、程四新、刘东升、王利清25喷气涡流纺高支高混比汉麻家纺面料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凌良仲、卢雨正、孙仁斌、马春琴、凡启光、苏旭中、袁久刚、韩晨晨、姜亚飞、严以登26舒适阻燃抗静电保暖纺织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赖俊杰、王俊丽、瞿静、王怀峰、何国英、夏磊、杨世滨、丁艳然、张义男、张国兴27喷气涡流纺超高支合股纱的产品开发及技术研究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德州学院刘琳、张会青、张伟、姚园园、白杨、张英、王利军28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混纺纱及纬曲线织物关键技术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大生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东泰色织有限公司、江苏鼎新印染有限公司陈志华、张进武、徐晓红、张炜栋、杨继烈、仲岑然、赵瑞芝、宋波、张曙光、李斌29全气候热湿舒适纱线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嘉兴学院、南京东华纤维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施宋伟、王朝生、李喆、张传雄、陈明宏、程国磊、陈驹、王宝秀、雷现平、陈军30集聚型赛络菲尔复合纺纱技术研究及其产品开发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纺织信息中心陈启升、钟军、孔聪、李洋、宋静、宋富佳、李晓菲31高档精纺面料多元复合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济宁强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汶上如意技术纺织有限公司、山东如意毛纺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丁彩玲、孙润军、刘晓飞、董洁、王洋洋、秦光、祝亚丽、张红梅、金帅、冯燕32高性能高档粗梳羊绒纤维纱线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康赛妮集团有限公司金光、陈文浩、冯玉明、邱定坤、薛惊理、秦保新、朱贤康、侯占昌、徐亚波、张卫民33喷水织机异经异纬涤纶织物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江苏德顺纺织有限公司、江苏德华纺织有限公司吴国良、钮春荣、茹秋利、郭建洋、徐金兰、吴保虎、王星华、倪琪、刘小南、张浩34汉麻抗菌巾被类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滨州亚光家纺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营口市新艺纺织有限责任公司郑振荣、王红星、朱晓红、赵文伟、赵晓明、张富勇、王洪金、刘雁雁、刘建勇、李翠玉35多组分纤维面料功能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山东沃源新型面料股份有限公司武光信、刘文和、陈作芳、东明洪、张宗坤、唐凯、王红玲、唐守荣36新型结构山羊绒竹节纱研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浙江中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沈伟凤、许笑强、陈东升、钱惠菊、曹阳、程飞、凌爱芬37纺织品清洁化生产用液状分散染料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江南大学、菲诺染料化工(无锡)有限公司、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公司王潮霞、殷允杰、卜广玖、马新华、王震、李柏毅、陈坤林、陆前进、王海生、刘坤玲38印染废水处理优化运行与云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于广平、赵奇志、程晧、刘坚、王志广、王琳、廖勇、何王金、冯建业、秦长贵39阻燃抗浸复合面料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常熟理工学院、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张迎春、陆鑫、赫荣君、杨青、葛川、陈丽颖、张悦、孟雅贤、陶忠华、倪成涛40多元嵌段改性有机硅水性乳液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三元纺织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曹政、李益民、陈华群、王胜鹏、缪华丽、陈英英、吴良华、陈八斤、张鹏、蔡唱41硫化牛仔清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河北科技大学、河北新大东纺织有限公司、石家庄美施达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姚继明、张维、侯贺刚、魏赛男、刘幸乐、黄艳东、麻丽坤42功能性微胶囊制备及应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常州大学、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常州美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河北永亮纺织品有限公司、江苏汉诺斯化学品有限公司沈守兵、彭勇刚、纪俊玲、梅山标、宋春常、陈海群、汪媛、罗艳、陈群、戴萍43高效低能耗深井曝气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浙江金佰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绍兴市柯桥区西纺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谢家海、谢燚、戴骏强、邹东刚、赵素云、陈晓玲、李万发、俞亦政、谢菲、平建明44高速高品质棉丝光关键技术与装备杭州集美印染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潘仁昌、王炜、于长海、方娜、徐锐、徐祥、白江海、俞丹45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的研制及高品质免烫全棉面料的开发浙江灏宇科技有限公司、江南大学章金芳、袁久刚、陈万明、娄江飞、张忠、范雪荣、张永高、徐华君、王力、史元庆46高纱支纯棉免烫衬衫及其制作方法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张玉高、周立明、袁辉、徐斗峰、刘霞、宋均燕、白玉林47原位聚合聚苯胺复合导电纱线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绍兴文理学院、苏州大学、盐城市丝利得茧丝绸有限公司、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通宝缘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洪剑寒、潘志娟、韩潇、陈建广、陈忠立、田龙、杨俊峰48碱法浆粘胶纤维生产及废液中半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大学么志高、张林雅、庞艳丽、郑东义、于捍江、张浩红、宋杰、周殿朋、张荣生、韦吉伦49多功能高仿毛特种长丝的研制及产业化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纺优丝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占海华、许志强、李顺希、王勇、张艳、黄芽、孙睿鑫、李志勇、孟旭、尹霞50PTT/PET双组分弹性复合长丝产业化技术开发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俞洋、刘少波、张须臻、黄华福、杨卫星、胡建松、劳海英、吕惠根、钱跃兴、陆晓丽51高品质多功能原液着色聚酰胺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景丰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理工大学、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剑、宋明、孙侠、邱志成、金志学、姜炜、李文骁、甘丽华、陈欣、张堂俊52熔体直纺高效柔性添加成套装备及工艺开发与产业化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无锡聚新科技有限公司崔利、吉鹏、顾自江、李国平、陈向玲、陈志强、李群、姚敏刚、冯斌、崔恒海53环保型再生纤维及纺织制品的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敦奴联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新天元织造有限公司、杭州硕林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张红霞、祝成炎、王浙峰、汤其明、金肖克、孙伟、姚海鹤、徐青艺、田伟、贺荣54基于物理循环利用的聚合物改性及其大直径单丝研发与产业化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大学马海燕、杨西峰、高强、马海军、朱海燕、邵小群、徐燕、王城55嵌入式感温织物制备关键技术及其智能监测系统武汉纺织大学、烟台明远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烟台明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枝江市劳士德纺织有限公司张如全、李德骏、吴英、陈义忠、周绚丽、唐卫峰、钟安华、蔡光明、陈刚、胡权枝56防护服装多重危害防护机理与成形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苏州大学、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江南大学、代尔塔(中国)安全防护有限公司、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南通大学卢业虎、刘福娟、关晋平、柯莹、李秀明、张成蛟、徐毅、何佳臻57增强型吸附杂化中空纤维分离膜技术开发及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天津工业大学、天津汉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王捷、刘丽妍、崔钊、韩永良、赵义平、张阳、白静娜、郑洋洋58金属纤维滤材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山东泰鹏新材料有限公司孙远奇、马红杰、范明、张涛、栾智兴、王立宏、卢文婷、李松、王芳雪59防冲击耐切割手部防护装备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赛立特(南通)安全用品有限公司、南通大学、上海赛立特安全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睿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严雪峰、赵卫、马岩、郭滢、张秀云、管钰泽、兰善兵、陶春明、陈振前、赖青香60防渗胶超薄型机织粘合衬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上海天强纺织有限公司、浙江银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洋热熔粘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孟、凌秉文、李哲龙、李国华、李刚、穆立东、陈勇、黄山61可重复用PET/PTFE系列医用防护面料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中纺院(浙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安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海印染有限公司、上海英之杰纺织品有限公司崔桂新、杨国荣、李建华、田矿、黄雪良、余浪、李翔、许增慧、曹晨笑、李俊玲62空间点阵结构增强充气材料的制备及产业化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天纺检测有限公司蒋生华、刘向东、沈国康、李妮、王建平、蒋秦峰、邓秀妍、钱建华、祝国成、肖远香。
中国纺联携手12个地区开启共建“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

中国纺联携手12个地区开启共建“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作者: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24年第01期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纺织大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江苏省常熟市、江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山东省滨州市、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江西省于都县12个地区成功签订《合作共建“纺织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及编制发布“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行动指数”》框架协议。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纺织行业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做出贡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于2023年8月发布了《建设纺织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纲要(2022—2035年)》。
《纲要》提出了动态评价全国和重点区域纺织产业地位强大稳定程度的重点任务,以及形成纺织现代化先行区的行动方案。
为落实好《纲要》要求,本次大会上,中国纺联着手与国内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共同开展“纺织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合作共建和“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行动指数”编制发布工作。
据了解,盛泽镇、常熟市等12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和2个时尚小镇,相继自2019年起开始与中国纺联共建“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先行区”,推进产业集群向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
下一步,中国纺联将联合本次签约共建的集群地区共同组织深度调研,按照“发展纺织现代化体系行动指数”指标体系,全面评估当地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及发展潜力,形成指数评价报告。
并组织行业权威专家团队结合指数评价情况进行内部诊断,研判集群发展优势、有益经验和短板不足,提出促进集群升级发展的重点方向、可行路径和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同时,中国纺联將充分统筹行业资源,协助各地区推进“纺织产业集群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实施,为集群提供专家智库、信息咨询、宣传推广、活动举办、平台对接等方面的服务支持。
(综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上海纺织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简介
成果一:基于前端治理的针织印染工艺再造和产业化应用
推广单位: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
成果介绍:该项目主要针对以棉为主的针织印染企业前处理加工的技术改造和工艺设计,解决传统技术加工中水电汽等消耗较高的问题。
采用本技术后,水电汽消耗减少30%~70%,废水排放量减少30%以上,废水pH值降至8以下,COD下降30%左右。
可针对不同的面料和加工要求等提供个性化的系统解决方案;解决传统技术加工中布面易产生色块、色条等问题;同时降低棉纤维、面料等的损伤,获得优良手感。
该技术成果已服务近百家企业,为印染产业的前端治理的可行性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该项目荣获201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二:高温低NOx煤粉锅炉在印染行业中应用技术研发
推广单位:上海题桥纺织染纱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该项目研发了一种以高温低NO X液态排渣煤粉燃烧器为核心的完整技术系统的工业锅炉。
在煤粉燃烧器内采用集中供粉和分区段配风控制技术、高热负荷状态下低过量空气燃烧、煤粉气化燃烧以及烟气中心回流再燃烧等技术的组合,实现了煤粉在高温燃烧过程中抑制NO X生成,并促使NO X还原成N2,达到低NO X排放目的。
煤中的灰渣在旋转流场的作用下被燃烧室的壁面捕集并在高温下成液态渣除去,进入炉膛的是洁净的高温火焰。
高温低NO X煤粉燃烧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燃烧器技术、燃烧器与锅炉匹配技术、煤粉储存技术、煤粉供料技术、燃烧控制技术等单元。
该项目荣获“纺织之光”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三:差别化原液着色纤维和多元复合功能纤维
推广单位: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发挥“差别化+”产品的优势,将差别化功能性与原液着色相融合,生产功能性、差别化的原液着色纤维,既环保又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如原液着色高色牢度纤维、原液着色异形截面纤维、原液着色功能性纤维,实现了纤维的功能性与染色同步生产,产品色牢度高、功能持久,兼顾了低碳环保、高牢度、功能性、时尚等等诸多优点。
多元复合功能纤维,赋予单一织物纺织品至少2~3种,甚或5种以上功能,如吸水速干抗菌防臭纤维,吸水速干抗紫外线纤维,吸水速干凉感纤维,以及吸水速干抗紫外线抗菌防臭凉感纤维等,可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
“咖啡炭聚酯纤维”和“凉感聚酯纤维”项目为“2014
年纺织行业新技术成果推广项目”。
成果四:仿棉针织运动面料的研究及开发
推广单位: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仿棉针织运动面料的研究及开发”项目开发制备了一种适用针织的高吸湿率仿棉聚酯纤维。
通过复合加弹制成具有短纤纱效果的长丝;优化了预缩、预定形工艺,避免了仿棉涤纶长丝高含油量造成的染色疵点问题及高温预定形造成的面料手感发硬问题;优化了仿棉涤纶与阳离子可染改性仿棉涤纶一浴法低浴比染色工艺,解决了面料染色时易出现的染色散点问题,并攻克了涤纶仿棉面料的染深难题。
通过优化磨毛工艺,改善了仿棉面料的表面光泽及手感;通过抗菌等功能整理,提升了面料附加值。
该项目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申请发明专利4项,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该项目荣获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成果五:高档导湿快干羊毛混纺针织面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推广单位: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介绍:“高档导湿快干羊毛混纺针织面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系统研究了防缩羊毛/改性涤纶混纺高支纱导湿快干针织面料的关键技术。
解决了高支防缩羊毛/改性涤纶混纺纱毛羽、毛粒、条干等纺纱技术难题;创新设计了高导湿针织面料结构;攻克了染整过程中同浴染色沾色严重、羊毛损伤大、光洁柔软性差等技术难点;研究改进了染色、剪毛等设备的关键装置;通过纺纱、织造、染整技术集成创新,形成了高档导湿快干羊毛混纺面料的产业化生产技术,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发明专利五项,其中授权一项,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两项;该项目荣获2013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