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_元稹
元稹的菊花带翻译

元稹的菊花带翻译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菊花是元稹所写下的一首名作,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shè):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lí):篱笆。
6、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7、尽:完。
8、更(gèng):再。
【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元稹简介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
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
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
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
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
不久,调任同州刺史。
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
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
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
此外,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
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
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
元稹《菊花》诗意

元稹《菊花》诗意元稹《菊花》诗意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稹《菊花》诗意,欢迎大家分享。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诗意: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shè):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lí):篱笆。
6、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7、尽:完。
8、更(gèng):再。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元稹菊花诗句的意思

元稹菊花诗句的意思‘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出自元稹《菊花》,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元稹菊花的意思,欢迎大家阅读!元稹《菊花》【原文】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陶家:陶,指东晋。
秋丛,即丛丛的秋菊。
【翻译】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东晋陶渊明以喜爱菊花著称于世,故后世诗文中每以“陶家菊”、“陶菊”称菊花。
菊花,历来被视作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与梅、兰、竹一起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前代诗人中吟咏赞美菊花的很多,如东晋陶渊明尤喜爱菊花,并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唐代诗人《云安九日》云:“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同时代的白居易亦有“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之句。
这些诗句中,诗人特别歌咏赞叹菊花能在百花纷纷枯萎的秋冬季节,不畏严寒,傲霜怒放的勃勃生机。
贞元十八年(802年),时年二十有四的元稹正在长安待选,踌躇满志的诗人面对秋冬时节却春意盎然的菊花,写下了这首咏菊诗,表达诗人对于菊花的由衷喜爱。
一、二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诗人缠绵痴迷于菊花的“爱菊图”。
语言直白浅露,平铺直叙,却充分描绘出诗人对菊花流连忘返的痴迷与喜爱。
尽管只短短的十四个字,但却从三个层面表达了诗人的爱菊之心。
第一个层面,“秋丛绕舍似陶家”,以“陶家”的典故说明诗人宅院周围秋菊盛开的'绚丽景象;第二个层面,“遍绕篱边”四字表明诗人因陶醉于秋菊的美丽而绕篱欣赏,品头论足。
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菊花_元稹

•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陶渊明
是晋朝大诗人,他喜爱菊花。
•3.“日渐斜”的意思是什么? •太阳渐渐地偏西。
秋丛绕舍似陶家,
• 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 好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 专心致志地绕着篱笆观赏,以致 太阳偏西了还舍不得离开。
不是花中偏爱菊,
• 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偏爱菊 花,
此花开尽更无花。
• 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后就没有 别的花可欣赏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 尽更无花”
• 这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诗 人强调了“偏爱”的自然因素,
即“此花开尽更无花”。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更
抒发了诗人对菊花的赞 美之情。
•元稹(779~831),是唐朝著 名诗人,和白居易一起被称为 “元白”。
•菊 花
•【唐】元 •秋丛绕舍似稹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 jú shè biàn jiàn piān
•菊
舍遍渐
偏
•1.“秋丛”的意思是什么?
•指一丛丛的秋菊。
•2.“似陶家”的意思是什么?
菊花唐元稹原文及赏析

菊花唐元稹原文及赏析本文是关于元稹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以下是小编带来菊花唐元稹原文及赏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菊花朝代:唐代作者: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陶家:陶,指东晋陶渊明。
【鉴赏】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
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
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
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
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元稹菊花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⑴秋丛:指丛丛秋菊。
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
⑶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⑷遍绕:环绕一遍。
⑸篱(lí):篱笆。
⑹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因此应读xiá。
⑺尽:完。
⑻更(gèng):再。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
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
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

元稹《菊花》诗词赏析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
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元稹《菊花》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菊花唐代: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注释秋丛:指丛丛秋菊。
舍(shè):居住的房子。
陶家:陶渊明的家。
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遍绕:环绕一遍。
篱(lí):篱笆。
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
斜,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尽:完。
更(gèng):再。
赏析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
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
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
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
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
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
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
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是菊圣
和郭主簿
陶渊明
陶渊明爱菊,与众 不同之处,在于他 不仅注意到了菊花 的审美价值,并且 赋予菊花“君子” 的人格。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 诗意: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最偏爱菊 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后就没有别 的花可以欣赏了。
• 元稹(779~831),字微之, 河南人。曾经做过宰相,是唐 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同提 倡新乐府诗,世称“元白”。
菊 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jú 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shè biàn jiàn piān 舍 遍 渐 偏
1.“秋丛”的意思是什么? 指一丛丛的秋菊。 2.“似陶家”的意思是什么? 像陶渊明的家一样。陶渊明是 晋朝大诗人,他喜爱菊花。
3.“日渐斜”的意思是什么? 太阳渐渐地偏西。
菊 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 诗意:一丛丛的菊花绕着房屋开放,好 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我专心致志地绕 着篱笆观赏,以至太阳偏西了还舍不得 离开。 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诗人爱菊情深?
秋菊
陈毅元帅
秋菊能傲霜, 风霜重重恶。 本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耐寒, 风霜其奈何?
这两句诗说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从与众 不同的角度赞美菊花,表达了他特殊的爱 菊之情。
一丛丛的秋菊绕着房屋开放,好 像是到了陶渊明的家,专心致志地
绕着篱笆观赏,以致太阳偏西了还
舍不得离开。不是因为百花之中我
最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凋谢之
后就没有别的花可欣赏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更 抒发了诗人对菊花的赞 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