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一、背景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的项目,旨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地方产业升级。
该项目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资源和地方政府的产业需求,为地方优秀科研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推动科研成果在地方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区域创新发展。
二、申报资格1. 申请者需具有博士学位,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
2. 申请者需在地方政府主导的重点科技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取得合作或支持。
3. 申请者需具备独立申报和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有较强的科研团队组织和协调能力。
4. 申请者需具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能力,能够促进地方产业创新和升级。
三、申报内容1. 项目研究内容:申请者需清晰明确项目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符合项目的主题要求,与地方政府的产业需求相结合,体现创新性和前瞻性。
2. 项目研究方案:申请者需提供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进度安排等,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项目研究条件:申请者需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实验平台,能够有效开展项目研究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4. 项目研究预期效益:申请者需清晰说明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预期效益,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地方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申报流程1. 申请者需登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注册并填写项目申报书。
2. 申报书需包括项目基本信息、研究内容和方案、研究条件和团队、预期效益等内容,以及申请者个人简介和科研成果。
3. 申请者需提供相关的研究证明材料和合作支持函,并经过所在单位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核。
4. 申请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申报书,逐级审批,并按要求完成项目验收和结题报告。
五、申报要求1. 项目研究内容需与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有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一、综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是指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程序的实施细则,包括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的申报、评审、管理、发放等全过程的指导。
基金申报指南了解该过程的规章制度,明确该过程的实施细则和申报程序。
二、基金申报的程序
1.项目申报:申请人准备符合申报章程要求的项目申请书,提交申报。
审核通过后,
签署申报协议,缴纳一定数量的科学研究资金,建立项目。
2.评审及审批:提交项目后,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或者省科技部等科研机构进
行专业评审,并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决定项目的获批状态。
3.发放办法:申请人须按规定的发放办法和时限,及时向基金申报机关提交详细的经
费使用等资料,发放资金。
四、申请资格
1. 基金申请人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凡以个人名义多次申报且获得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终身不得申报;
3. 参与其他国家科研项目的,三年内不得申请;
4. 全职教师、无固定期的实习人员及非营利组织的专业工作人员均可申报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
五、申报做法
1.首先,申报人需要提出清晰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内容、总体框架、目的和技术
指标等;
2.其次,准备详细的预算以及研究时间表,如研究内容、任务分工、时间安排等;
3.然后,将报告和其他所需证明文件收集在一起,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格式
进行书写;
4.最后,申请人需要进行书面审查,确保报告的书写格式和拼写无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20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2023一、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最重要的科学研究项目之一,旨在推动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开展。
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遵循一定的指南和规定,本文将就2023年的申报指南进行详细介绍。
二、申报前准备1. 了解基金面向的项目范围:申请人应仔细阅读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范围,确保自己的研究项目符合基金的要求。
2. 确定研究方向和主题:申请人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研究团队组建:申请人应建立一个有实力和经验的研究团队,包括合适的研究人员和研究设备。
三、申报材料准备1. 申请书:申请书是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核心文件,需要清晰地描述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和预期成果,并阐明项目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2. 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应对研究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时间安排、预期成果等。
3. 过往研究成果:申请人需要提供过往的研究成果,以证明自己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力。
4. 课题预算:申请人应根据实际需求提供详细的课题预算,包括经费的使用计划和预期效益。
5. 研究人员简历:提供研究人员的姓名、职称、学历、工作经历等详细信息。
四、申报流程1. 网络注册:申请人需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官方网站上注册一个个人账号,填写申请基本信息,并生成一个申请号。
2. 申请书填写:在个人账号下填写申请书,并按照要求上传相应的附件材料。
3. 导入课题预算:将编制好的课题预算导入系统,并按照要求填写经费使用计划。
4. 等待评审:申请材料提交后,将进入评审流程。
评审时间一般为3-6个月。
5. 评审结果:待评审结束后,申请人可以登录个人账号查询评审结果。
若获得批准,将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
五、注意事项1. 申请人要尽早准备申报材料,确保在申报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所有的准备工作。
2. 申请书和研究计划书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避免出现拗口和模糊不清的表达,以确保评审专家能够准确理解你的研究内容和意图。
作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导

作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申报指导第一部分:引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研事业的一项重要支持,旨在促进基础研究和创新成果的发展。
本指导旨在协助申请者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充分展现科学研究的价值和创新性,提高项目申请的成功率。
第二部分:申报准备明确研究方向:在选择研究方向时,要确保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范围相符。
仔细研究基金指南,选择与自身研究方向紧密相关的主题。
充分阅读文献:对所选研究方向的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动态有充分了解,并在申请中展现出对相关领域的深刻理解。
明确研究问题:项目的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而有挑战性的,能够引起同行的兴趣,并在学术上具有独特性。
梳理研究思路:确定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项目书写要点题目:确保题目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研究的核心内容。
摘要:摘要应概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预期结果等关键信息,以吸引评审委员的兴趣。
项目背景与意义:详细介绍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明确项目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研究内容与目标:具体描述研究计划、关键问题及拟解决的目标。
研究方法:详细阐述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创新性与前瞻性:突出项目的创新点,阐述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展示项目的前瞻性。
预期成果与影响:明确预期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学科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团队与研究条件:介绍研究团队的专业背景和实力,以及所需的研究条件和支持。
第四部分:申报材料提交审核材料完整性:提交前仔细核对所有材料,确保申报书、个人简历、研究团队等相关材料齐全。
语言表达与排版: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排版整洁有序,提高文档的可读性。
第五部分:注意事项提前联系评审专家:在提交之前,可以通过适当的渠道提前联系可能的评审专家,以获取有益的建议。
及时调整:如有需要,根据评审意见及时调整申报材料,突出项目的亮点,提高评审通过的可能性。
合规申报:严格按照基金指南的要求,确保申报过程的合规性。
结语:希望本指导能够为申请者顺利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提供参考和帮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
申请人须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用于支持自然科学研究的资助项目,旨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申请人在申请基金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1. 申请人资格: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大陆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在职科研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和成果。
申请人应具备独立完成申请项目的能力。
2. 申请项目选择:申请人应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领域选择合适的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为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四种类型,申请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项目类型。
3. 申请材料准备:申请人需要准备详细的申请材料,包括研究计划、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
申请人还需要提供个人简历、学术论文、获奖情况等相关信息。
4. 申请流程:申请人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递交申请材料,具体时间可根据基金会官网公布的通知进行申请。
申请通过初审的项目将进入评审阶段,评审将由专家组组成对项目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确定是否获得资助。
5. 经费使用和项目管理:获得基金资助的项目必须按照申请书中的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合理使用经费。
申请人需要按照
规定向基金会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以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的主要内容,申请人在申请过程中还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指南和通知,确保申请材料的完整和准确性。
申请人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官方网站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和申请指南。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一、项目申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在申报项目之前,需要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2.查阅相关文献:在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之后,需要广泛查阅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现有的研究进展,从而找到自己的研究切入点。
3.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在了解现有研究基础之后,需要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明确研究的具体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并合理安排研究时间以保证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二、项目申报内容1.项目摘要:项目摘要是项目申报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包括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创新性和意义等内容,能够准确、简明地概括整个项目的内容和特点。
2.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在研究内容中,需要明确具体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描述研究的重要问题和难点,以及自己的研究方案和方法。
同时,还需要突出自己的创新点和研究的独特之处,以显示项目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3.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在研究方法中,需要详细描述用于实现研究目标的具体方法、技术和实施步骤,以说明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4.预期成果和影响:在预期成果中,需要明确项目完成后预期能够取得的具体科学和实际应用成果,以及对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和贡献。
同时,还需要说明预期成果的创新性和重要性,以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5.项目预算和时间安排:在项目预算中,需要列出项目所需的预算和经费分配,包括设备购置、材料费、人员费用等。
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项目的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保证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三、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1.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在项目申报中,要注意组织结构和语言表达的规范和清晰。
要按照项目内容的逻辑顺序来组织申报材料,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避免使用过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以确保评审人员能够清楚地理解项目的内容和意义。
2.创新性和可行性:在项目申报中,要注重体现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

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自然科学基金是支持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重要渠道,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指南已经发布,以下是对其内容的详细介绍:一、基金类别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继续设立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优青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等五种基金类别,以支持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
1. 面上项目:适用于具有博士学位或相当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2. 青年项目:适用于3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在职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3. 优青项目:适用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获得期满后连续3年内的科学研究人员;4. 重点项目:适用于已经在某个特定研究方向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人员;5. 重大项目:适用于现阶段国际学科前沿领域和我国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
二、申请程序1. 申请资格:申请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较好的科研成绩,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2. 投稿方式:申请人员可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冠方全球信息站进行网上申报;3. 申报书准备:申请人员需准备好完整的申请书、个人基本情况表、填表说明和研究成果清单等材料;4. 专家评审:申请书通过初审后,将由基金委安排专家进行评审,择优资助。
三、资助标准1. 面上项目:资助额度最高为50万元;2. 青年项目:资助额度最高为25万元;3. 优青项目:资助额度最高为100万元;4. 重点项目:资助额度最高为300万元;5. 重大项目:资助额度视情况而定。
四、注意事项1. 申请人员在填写申请书时,应严格按照指南要求,确保信息准确、完整;2. 申请人员在填写个人基本情况表时,应详细列出个人科研经历、获奖情况等;3. 申请人员在申报过程中如有疑问,可及时交流基金委相关工作人员。
五、申请时间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时间为每年的3月1日至5月5日。
六、结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支持力量,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认真阅读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南,如实申报,争取更多资助,为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基金项目类型及资助范围
1. 面上项目:资助在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开展的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基础研究。
2. 青年基金项目:资助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在职科技工作者开展基础研究。
3. 重点项目:资助在重点领域或交叉学科开展的基础研究。
4. 重大项目:资助在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需求领域开展的基础研究。
二、申请条件
1.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内有一定学术水平。
2. 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重大项目除外)。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研诚信。
4. 项目申请人须在辽宁省内单位工作。
三、申请材料
1. 项目申请书。
2. 申请人简历。
3.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概述。
4. 预算说明。
5. 其他有关材料(如合作协议等)。
四、评审程序
1. 资格审查。
2. 同行专家评审。
3. 专家评审会评审。
4. 资助决定。
五、资助期限及经费使用
1. 资助期限一般为3-4年。
2. 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研究所需的直接费用。
3. 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规范。
六、结题与检查
1. 按期结题。
2. 提交结题报告。
3. 接受检查和评估。
以上是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的主要指南,供参考。
实际申报时还需查阅当年的申报通知及具体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一、重点项目支持领域及方向(一)光电子信息领域1、电子信息与器件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多级调制格式光信号处理的新器件和新技术;新型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基于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可调微波低通滤波器;高性能导热压敏胶膜制造关键技术; 新型香蕉型双轴向列相快速响应液晶材料合成技术。
2、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基础研究车用大容量电池组自适应控制与均衡管理技术;汽车电子嵌入式基础软件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
3、光通信与物联网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下一代光接入网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可见光通信理论与关键技术;光通信器件高加速试验与故障模式;物联网视频感知与智能分析技术;车联网智能交通关键技术。
4、无线通信与组网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异构无线网络认知重构理论与技术;高能效无线网络协作理论与技术;体域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三网融合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大规模三维传感网理论与技术;Web社会媒体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监测技术。
5、信息获取与智能监控关键技术基础研究低质量监控视频人脸图像超分辨率技术;基SAR图像处理新方法;智能视频检测与智能监控关键技术;材料表面缺陷视频技术;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三维音频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红外热像人体目标检测跟踪和识别; 基于混合模型的航空重力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多通道多尺度图像融合技术。
6、信息管理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知识融和与服务;云终端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云计算与云存储中的隐私保护和安全保障机制; 不确定性数据溯源管理与查询技术;语义搜索关键技术;海量数据挖掘及应用。
7、光电子信息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桥梁非接触激光在线检测技术;高端激光加工设备通用主动视觉全程引导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与LED照明关键技术;激光技术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太赫兹无损检测关键技术;激光医学技术及其应用。
(二)生物医药及人口与健康领域1、非传染性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靶向治疗和预防的研究包括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分子、基因水平诊断和早期靶向治疗。
2、临床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研究紧密结合临床重大需求,创新研究临床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如生物传感器、药物支架、基于基因和分子生物学的疾病早期诊断试剂盒,快速清洗与干燥装置等。
3、新药的研发和药物制备研究研究新药设计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基于基因网络的新药靶标研究;开展药物高效表达和纯化方法研究;研究无机纳微核壳药物缓释载体的合成和组装;研究干预海洛因复吸药物及机制。
纳米药物和诊断制剂研究,开展肿瘤诊断的新型纳米显影剂研究;开展荧光纳米检测材药物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4、民族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药效分析,中药改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研究由当地特色中药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的确证、提取和鉴定方法;开展中药植物治疗艾滋病、糖尿病、肝病、炎症、甲状腺肿等疾病的基础研究;开展中药抗肿瘤转移复发、抗病毒、抗生育的基础研究。
5、干细胞与器官移植的研究研究干细胞在重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已经临床应用;研究DCD器官移植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
6、常见恶性肿瘤预防和治疗的基础研究研究本地区常见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形成、生长和转移的调控机制和筛查方法;探索肿瘤诊断的新方法;研究与肿瘤相关的放射诊断、疼痛处理等的新技术。
7、常见口腔系统疾病治疗技术的研究研究口腔疾病成因机制及防治技术;研究牙周炎发病的分子机制,包括龋齿疫苗的研究,牙周炎疾病的诊断、处理和预防等。
8、其他常见难治性疾病的研究9、研究临床上常见多发难治性疾病成因的相关机制以及治疗新策略研究HIV的免疫应答治疗机制与方法。
(三)农业领域1、农作物种质创新与育种关键技术研究抗虫水稻培育;水稻育种新技术集成;基因表达调控技术改良水稻穗型;玉米淹水胁迫响应ERF基因的发掘及耐渍性遗传改良。
2、作物高产高效栽培与植物保护技术的研究作物微量元素营养机理与微肥施用;土壤硫化矿物的催化氧化过程及动力学研究;作物真菌病害及安全控制;重大害虫性信息素的研究;生防菌EA19防治小麦赤霉病害的研究;分子靶标导向的绿色化学农药生物设计。
3、畜禽遗传繁育、健康与高效养殖基础研究CEBPβ基因在猪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中的机制研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诱导自吞噬发生机理及其营养调控技术;仔猪肠道健康营养调控关键分子机制及技术研究;基于贵金属发光团簇的动物重大疫病快速检测新技术研究。
4、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池塘养殖鱼类肌肉品质的形成机制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草鱼消化纤维素食物的机理研究;湖北黄鳝种质资源挖掘、开发和创新利用;克氏原螯虾人工增殖的营养调控及机理研究。
5、园林植物种质创新和繁育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悬铃木关键开花基因的鉴定及应用研究;厚朴人工复合群落目的活性物质定向培育研究;湖北地方野生葡萄种质资源研究;柑橘根际球囊霉素的相关功能研究;红菜薹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早抽薹等重要性状的QTL定位。
6、农产品产后加工技术的研究蛋品科学与加工利用;淡水鱼肌肉蛋白质体外自组装机制与凝胶质构调控;魔芋葡甘聚糖脂肪模拟物高效制备机理及应用基础研究;聚糖醛酸类食品天然高分子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研究;小麦胚芽稳定化过程中风味物质的研究及控制;酿造微生物的高耐性机理及其生香与高产机制;果蔬生物保鲜机理及生物保鲜剂的制备技术。
7、现代农业工程先进技术的研究油料连续螺旋压榨过程的数学模拟与实验研究;县域农田旱情遥感差异化诊断模式研究。
(四)新能源领域1、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研究研究新型高效燃料电池技术;新型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及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的新型膜电极技术;智能区域建筑光伏发电并网一体化技术;规模化风冷发电机的连锁脱网预警与反脱网关键技术;氢能的存储和运输技术等。
2、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生物质燃气技术;导电高分子电极材料的织物电池技术;研究能源气体吸附存储新材料;开发富油微藻技术等。
3、半导体储能新技术研究炭束阵列负载纳米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及储能机理;陶瓷相变储能材料;导热型大容量无机相变储热技术与相关材料等。
(五)新材料领域1、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开发高强度铝合金零件热冲锻成形技术;中碳合金结构钢铸坯的轧制技术;纯净钢中残余元素的控制技术;开发纳米晶高硅电工钢铁芯;研究非均相钢铁合金表面的自组装技术等。
2、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高荧光效率窄带隙光电功能材料;等离激元增强的金属纳米结构与半导体复合光电材料;多酸有机-无机杂化光电转换材料;稀土配合物/聚合物纳米杂化发光材料;典型相变材料力学行为的多尺度与多场耦合效应;微波碳热还原法制备晶须复合功能材料等。
3、化工新材料研究磷酸铁锂的自组装合成与改性技术;对可见光敏感的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与应用技术;仿生超疏水纳米材料;以水止水型弹性密封的防水材料;长寿命石英玻璃热处理技术;非茂类双核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技术等。
4、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新型光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优化技术;甲壳素衍生物的均相制备技术;研究有序性纳米阵列型复合生物材料;研究生物柴油基钻井液材料等。
(六)先进装备制造领域1、数控机床制造研究重型机床切削加工技术;高可靠性数控机床技术;大行程超精密工作台的误差测量技术;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旋转机械故障识别与预测技术等。
2、交通装备制造研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节能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电动汽车和规模充电站应用技术;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汽车空压机曲轴制造关键技术;新型脉动式无级变速器技术;汽车高强钢板冷加工技术等。
3、冶金/能源设备制造研究冶金高温炉衬新技术;石油能源钻探的新技术;天然气勘探钻完井新技术等。
(七)资源与环境领域1、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研究不同处理工艺对城镇污水二级出水溶解性有机物特性的影响;湖北天鹅洲湿地保护及麋鹿种群生态学的研究;白酒行业废水生物处理的基础问题研究。
2、土壤污染防治环境中持久性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风险评价研究;磷矿废弃地先锋物种的优选及其对磷的消减机理。
3、大气污染与噪声控制低剂量环境激素和重金属联合暴露对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多孔介质床料抑制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有机物排放的机理。
4、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钢铁烧结烟气MFC生物电催化逆转化净化与生物燃料合成;脱乙酰酶与壳聚糖酶联合降解几丁质制备壳寡糖以降低环境污染;纳米矿物材料负载大分子胺类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研究。
5、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典型入侵植物治理及乡土植被恢复;浮床栽培蔬菜根际微生态研究;生态边坡工程与生态景观恢复研究;基于cDNA 文库的鞘蕊苏有效成分合成酶基因调控研究;基于降低高温窑炉热污染的不烧梯度化保温材料的制备原理;环境监控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
6、资源开发非常规油气勘探钻完井技术;类生命行为驱动的钢铁制造系统物能资源配置研究;合成碳酸二苯酯磁性催化剂构效关系及磁场流化性能的研究;LED荧光粉涂覆和成型中的流动与传热及其对工艺的指导;低品位磷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7、灾害防治建筑结构智能“监测-控制”防灾体系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异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电动土工合成材料及电渗排水固结机理研究; 深部工程岩爆灾害硬性结构面作用机制与风险评估研究。
二、面上项目支持领域及方向(一)光电子领域1、电子与信息系统围绕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及应用研究;涉及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2、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及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涉及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与软件方法学、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多媒体与虚拟现实等研究方向。
3、控制理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网络环境下控制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多机器人协调控制;网络信息处理与理解;生物信息的提取、识别与应用。
4、光电子高密度光存贮、光显示新技术与器件;高速实时光信息和图像获取与处理;光量子信息理论与实验研究;超快激光与超快过程的新现象与新技术研究。
(二)生物医药及人口与健康领域1、临床常见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与早期诊断和预防研究2、转化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和研究,如各类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疾病诊断、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和开发研究。
3、创新药物的开发与研究。
面向常见重大疾病,尤其是针对特异性靶点和关键环节的靶向药物的研发。
(三)农业领域1、植物、作物、微生物和分子生物的研究植物的系统发育和演化的理论与实践;植物种质保存与种质创新;作物遗传改良、栽培与耕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重要经济作物的生物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微生物物种资源与基因资源研究;微生物代谢途径及调控研究;生物大分子互作、蛋白质组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组学新技术新方法。
2、动物、畜牧、兽医和水产的研究动物的系统发育和演化的理论与实践;动物物种鉴定、描述、分类和动物保护;畜、禽、蚕、蜂种质资源保存和优异基因发掘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及杂种优势的分子数量遗传机理;畜禽饲养环境控制及粪污无害化处理;动物重大疾病快速诊断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