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市高考二模试卷(文综地理部分)和答案
2012年广州二模试题及答案(word整理版)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4月综合测试(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狡黠.(xiá) 盥.洗(huàn) 肖.像(xiào) 铩.羽而归(shā)B.木讷.(nà) 收讫.(qì) 塞.责(sâ) 栉.风沐雨(zhì)C.桎梏.(kù) 整饬.(chì) 辟.邪(bì) 岿.然不动(guī)D.哂.笑(shěn) 聒.噪(guō) 挑.灯(tiǎo) 怏.怏不乐(yàng)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抛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2012年广州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部分试题

2012年广州市高考二模文综地理部分试题
2013年高考历史解题技巧一般来说,要注意以下三点:1.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很高,必须准确、全面、牢固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只有依托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结合题意进行分析比较,运用灵活的解题方法,迅速答题。
2.紧扣题目设问的指向,也就是要抓住题干中那些标志这类题型的特定词句,如“主要在于”“主要因为”“最根本”“最能说明”等。
只有深入思考,才能揭示出本质问题,找出问题涵盖最全面和解释最深刻的选项。
3.掌握好选择最佳选项的方法。
由于程度型选择题的结构特点是几个备选项与题干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
高考地理综合分析题常常是地理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最感头疼的一部分。
它在整篇地理试题中占分名义上是三分之二,其实往往超过这个数,因为在选择题中有些带图题或无图考题,也需要通过正确的分析思虑才能获得答案。
我们先从这类题目的特点要求入手。
这部分试题有图和文两部分合成,也有光图一部分。
图即指各种类型的图,文则包括各种文字材料或表格,要求是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提问。
言下之意就清楚了。
第一要求读懂图文资料提供的地理背景和地理信息,以及包含的地理知识,其中隐性的地理知识一定要善于挖掘出来并且明朗化。
其次要理解吃透提问的要求,用你对图文资料的理解和领会,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字回答问题。
2013年全国各高校艺考报名时间汇总。
2012年和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大题答案和解析

(2013 广东高考 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
(4分)(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4分)(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6分)(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40.(28分)(1)南热带雨林气候(2)地震火山(3)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第④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两点得4分;满分6分)(4)原因: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5)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学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等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等特征。
【解题思路】(1)通过纬度提示,可知该国主要位于南半球、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雨林气候;(2)通过材料中“板块边界”和支题干“海啸”的提示,可知此处自然灾害是指“火山、地震”;(3)爪哇岛纬度不超过10°S故下垫面温度高,多上升气流;水域面积大,水汽来源充足;通过材料二可知,该岛地形复杂,气流不稳定,更有利于对流产生;(4)渔业资源丰富的程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产量大,二是类型多。
2012年高考试题——文综地理(广东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答案】D【解析】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卫星导航失效,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 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答案:A解析:本题提及的海洋“生物泵”作用,从其概念“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知它对于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可能增加或减少CO2浓度,进而可缓解全球变暖。
广东省2012年高考文综模拟试题(二).概要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模拟试题(二)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执行“一船三站”的科学考察任务,计划于2012年4月8日回国。
据此并结合南极地区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说法,正确的是A.极昼极夜时间长城站最短B.昆仑站在长城站的西南方向C.三个考察站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同D.中山站至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00千米2.在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考察期间A.太阳直射点一直位于南半球B.南极圈以南地区一直处于极昼C.天津一直是昼长大于夜长D.南极大陆一直被极地高压控制,盛行东南风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升。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500多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2012年高考文综广东卷(含详细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4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4页)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 卫星导航失效B. 风力电厂增产C. 生活耗能降低D. 人口迁移加快2.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 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该作用可能( )A. 加快洋流流速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D. 缓解全球变暖3. 65=100014⨯-老龄(岁以上)人口数老少比少儿(岁)人口数,表1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A. 波兰B. 西班牙C. 白俄罗斯D. 匈牙利4. 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果符合事实的是 ( )A. 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 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C. 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 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 5. 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 滑坡B. 地面沉降C. 陨石坠落D. 泥石流6. 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综地理部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电厂增产C.生活耗能降低D.卫星迁移加快2.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该作用可能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 D.加快海洋流速3.老少比=65014老龄(岁以上)人口数少儿(岁)人口数×100,下表是2009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国家0-14岁人口比重(%)老少比波兰15 87西班牙15 113白俄罗斯15 93匈牙利15 107A.波兰B.西班牙C.白俄罗斯D.匈牙利4.地球大气与海洋是相互作用的,下列作用过程及其结构符合事实的是A.大气通过降水将水分输送给海洋,驱动洋流B.海洋通过辐射等形式将热量输送给大气,影响大气环流C.大气通过对流将臭氧输送给海洋,加重赤潮D.海洋通过蒸发将水汽输送给大气,形成信风5.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泥石流B.地面沉降C.陨石坠落D.滑坡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地理答案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40.(28分)(1)全年温和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2)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地带)水分(3)①土壤肥沃,水分适宜,有利于葡萄生长;②葡萄生长期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③葡萄成熟后气温低,能够自然冰冻。
(4)①少耕、免(休)耕,退耕还草;②加强牧场生态管理,划区轮牧;③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农业;④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与推广等)。
41.(28分)(1)乙丁丙甲(2)旱地建筑用地(3)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4)①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④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38.(25分)(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6分)(2)传统手工业。
(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3分)(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
(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
(6分)39.(27分)(1)科举制度;(2分)“究天理”(2分)(2)变化: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2分)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3分)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3)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3分)于是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地理
2012. 4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公布:“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 59: 59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
自1972年至今共闰秒24次,都是“正1秒”,还没有出现过“负1秒”。
1. 上述现象,反映了地球:
A. 全球变暖加剧B .地壳运动减缓
C.公转速度加快 D .自转速度减慢
下图是我国北纬30°植被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完成2〜3题。
iso 85 90 95 l'X> Krt 116 H5 120 |:5 fJ/Jt
2. 造成我国100°E以西地区植被叶面积指数较小的最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C•冰川 D. 土壤
3. 我国100°E以东地区植被叶面积变化,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 .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下图是世界海洋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 最容易出现海啸的海区是
A . X B. Y C . M
5. 最可能没有大陆架的海区是
D. N
D. N
Y
乎
印
A . X B. Y C . M
6•引起右图埃及人口密度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经济
B. 地形C•气候
D.河流
开放改革以来,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的并
购、重组和扩张的大潮一直此起拔伏。
下
图是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发展阶段示意
图,完成7〜8 题
mm
上歐圮90年代纪10年代
(中曲燈内)(肖外》
7. 我国工程机械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最主要区位条件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城市化发展迅猛
C. 第三产业发展
D.欧美市场的兴起
8. 我国企业在海外布局考虑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 .动力C•技术 D.劳力
9. 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呈现东北大规模增加,而东南沿海地区则显著减少,引起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区位原因是
A区域间经济差异 B.农业技术发展
C.水资源空间差异 D .全球气候变化
《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指出,中国逾50个城市地面正在下沉,其中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是中国三个主要的沉降区。
完成10〜11题。
10. 引起我国上述地区城市地面下沉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震破坏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地质构造不稳定
D.气候变化
11. 我国治理上述地区城市下沉最主要的措施是
A加强地震预报,提高抗震能力 B.节约用水,人工回灌地下水
C.加固地质构造,减少地铁建造
D.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0. (30分)宁夏盐池县马儿庄乡地处我国自然环境敏感地带,年平均气温8.9C,
年降量306. 87mm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马儿庄乡示意图。
材料二:1955〜2005年马儿庄乡人口与耕地的关系,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关系资料(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
(1)马儿庄乡的地形、地势特征是。
(4分)(2)1955〜1995年间,马儿庄乡草地植被与羊只数量关系是①
反映了草原生态存在②的环境问题。
(4分)
(3)马儿庄乡地区人们最主要生活饮用水源是①,判断理由
是②。
(6分)
(4)在50年代,马儿庄乡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①
7
经过50年的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经历了从②业向③的转变,引起这种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④。
(8分)
(5)为了防止生态环境的迸一步恶化,马儿庄乡应如何进行国土综合治理。
(8分)
T
tf
马儿生序示总隔
1®驚144$用巧轉叮
n ^1 It-
—
_T MP
IOF
他
越
轴
5OM
坤
"
c
芒
££
41. (26分)人口、能源、环境是人类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和巴西人口迁移示意图。
(1) 美国的人口迁移特点是 ① ;巴西人口的分布特点 是 ② 。
(4分)
(2) 与美国相比较,巴西东南部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除造成环境污染、住房紧 张、交通拥挤、绿地面积减少外,还容易引 起 ① 和 ② 等问题,出现 ③ 的特殊 城市功能区现象。
(6分)
(3) 美国(玉米乙醇)和巴西(甘蔗乙醇)约占全球生物乙醇 90%分析两国 大力开发生物燃料的主要原因。
(8分)
(4) 巴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构成独特,分析其原因及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 8分)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A B C C D B C A B B
二、非选择题
材料二:2007年全球生物乙醇生产统计示意图和 成示意图。
2005年巴西二氧化碳排放量构 芙国本土人口亘心变化示童閨 巴西人二圧移示总图
&7%
mocr 年全球生绚乙曲生声裟计示意圏 2005年巴西二氧ft 谨捧成置枸我示童国
40. (30 分)
(1 )地势平坦、高原(每点2分,共4分)
(2)①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羊只数量越多;
②过度放畜;草地质量不断降低;草场退化;草地承载力下降(每点2分,共4分)
(3)①地下水②气候属于干旱、半干旱;无河流(每点2分,共6分)
(4)①草地②畜业③农业、畜牧业兼有(混合农业)④人口增长过快(每点2分,共8分)
(5)控制人口数量;退耕还林、还牧;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合理排灌,减少盐碱化;发展滴灌等农业技术,节约用水;调整农业结构;植树种草,减少沙化。
(每点2分,答对其中4点,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
分)。
41. (26 分)
(1)①向西、向南阳光地带②集中在东部(东南)沿海(每空2分,共4分)
(2)①礼会治安②就业压力(失业人口多)③贫民区(每空2分,共6分)
(3)自然条件优越,利于玉米和甘蔗大规模生产;玉米和甘蔗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玉米和甘蔗原料廉价;生物乙醇生产技术水平较高;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世界石油、
天然气价格高企;国内能源需求量大,大量进口石油、天然气。
(每点2分,答对
其中4点,则可给分,共8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4)原因:亚马逊平原有着非常丰富的热带雨林;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约占世界森林的20% , 是世界最重要的碳源;毁林开荒、破坏森林等土地使用变更,排放大量的二
氧化碳;巴西属于发展中经济国家,工业和交通等总排放量较少。
(每点2
分,答对其中2点,共4分)
全球环境:毁坏雨林,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二氧化碳总量增加,气候变暖;破坏森林,改变世界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格局;破坏森林,世界物种多样性减少(每点2分,
答对其巾2点,共4分;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本小题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