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散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中药地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地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

中药地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地龙简介地龙,学名川霞薯,是地龙科动物的一种。

中药地龙来源于地中生长的藤本植物地龙。

地龙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山区。

中药地龙常被用作一种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医疗功能。

下面将介绍中药地龙的具体作用与功能主治。

中药地龙的作用1.补益作用:地龙具有补益气血、强身健脾的作用。

常见的地龙补益配方如地龙散,可用于治疗气血两虚、心悸失眠等病症。

2.活血化瘀作用:地龙含有多种生物碱和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瘀血堆积,有助于治疗疼痛和肿瘤等症状。

3.镇痛作用:地龙中的化学成分可作为镇痛剂使用,对于缓解疼痛效果显著。

地龙可用于治疗头痛、胸痛、肩颈痛等症状。

4.抗炎作用:地龙中的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炎作用,有助于缓解炎症症状和促进伤口愈合。

地龙可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等炎症相关病症。

5.抗癌作用:研究显示,地龙中的活性成分对抗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有助于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地龙还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中药地龙的功能主治1.健脾益气:地龙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气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2.安神定志:地龙可舒缓神经系统,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对于失眠、健忘、焦虑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3.舒筋活络:地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风湿痛等症状,具有舒筋活络的作用。

4.化瘀散结:地龙能够活血散瘀,有助于消除瘀血积聚,适用于治疗瘀血症状,如瘀血瘤、瘀血症等。

如何使用中药地龙地龙可以制成中药饮片、中药粉末、中药汤剂等形式供患者使用。

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调节。

通常建议口服使用,也可以外用于疗伤、消肿等情况下。

注意事项1.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避免使用地龙,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肝脏功能异常、高血压等患者在使用地龙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3.个别人群对地龙可能产生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以上是对中药地龙作用与功能主治的介绍。

地龙散加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地龙散加减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地龙散加减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地龙散加减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地龙散加减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药材的认识不足,现在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补品越来越多,地龙散加减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大家来了解一下地龙散加减。

【处方】地龙9克,苏木9克,桃仁9克,土鳖9克,麻黄3克,黄柏3克,元胡10克,制乳没各10克,当归12克,川断12克,乌药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调补肝肾。

主气血留滞,经络受阻,肝肾不足。

腰肌劳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食前服。

【摘录】杨定明方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地龙散加减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

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生活常识分享。

地龙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地龙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地龙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功能主治
地龙是一种中药,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效果,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和症状:
1.温经止痛:地龙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寒症引起的疼痛,如
寒性腹痛、寒性月经不调等。

2.活血化瘀:地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各种疾
病,如瘀血性痛经、瘀血性痛症等。

3.软坚散结:地龙可用于治疗肌肉、筋骨等部位的积聚和结块,如痰核、
癥瘕等。

4.清热解毒:地龙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热毒病症,如痈
疮、疮疡等。

用量
地龙在中医临床中往往作为辅助药物使用,通常搭配其他中药使用。

其用量应
根据具体病情、体质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以下是地龙的常见用量范围参考:
•干燥制剂:每次15-30克,一日2-3次。

•鲜品:每次30-60克,一日1-2次。

•炮制品:每次9-15克,一日2-3次。

•酒炒品:每次3-6克,一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例如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
等因素都会影响用量的确定。

此外,使用地龙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通常情况下,地龙不宜与辛辣刺激性食物一起食用,以免影响药效。

2.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龙。

3.长期大剂量使用地龙可能会出现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
腹泻等,应及时就医。

4.存放地龙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止药性变化。

总之,地龙作为一种中药,具有丰富的功能主治和用量范围。

在使用地龙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嘱使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地龙散治疗坐骨神经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地龙散治疗坐骨神经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地龙散治疗坐骨神经痛配方、医案、经典案例【药物配方组成】地龙、川牛膝各15g,苏木、黄柏各12g,当归、桃仁、乳香、没药各10g,麻黄、甘草各6g,肉桂3g【随症加减】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伴放射痛甚者加延胡索、炒川楝子;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郁李仁;久痛入络者加炒杜仲、补骨脂或制马钱子、制蜈蚣;兼寒湿者去桃仁,加独活、桑寄生、鸡血藤.【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功效】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络止痛.【经典案例医案】临床治疗86例,治愈55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治验;赵某,男,47岁.1996年3月10日就诊.腰痛2年,加重7日.伴有左下肢放射痛,无明显外伤史.来时2个人搀扶,痛苦面容,腰部僵硬,上身前倾,腰椎弯向右侧,不能直立.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便干溺赤,舌红根部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数.检查:第5腰椎左侧、环跳穴、委中穴及承山穴均有明显压痛,左侧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神经系统正常.X线片示第5腰椎横突肥大,左侧尤为突出.诊断"坐骨神经痛",证属湿热浸淫,气血瘀滞.施以基本方加大黄、泽兰、延胡索、炒川楝子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3剂后,大便通利,症状显着改善,不需搀扶亦能缓慢行走.继服6剂,诸症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经验心得】朱震享在《丹溪心法·腰痛》中归纳腰痛病因曰"腰痛主湿热".郑树珪在《七松岩集·腰痛》指出"然痛有虚实之分,…为湿痰瘀血凝滞不通而为痛,当依据脉证辨悉而分治之",阐明了腰痛病证的不同病因及辨证治法.足太阳经从头走足,除与督脉经气相通外,还分夹脊两条支脉行于腰背部,下行到胭窝合二为一,由小腿后侧行至足背外侧.根据"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理机制,选用地龙散加减治疗湿热浸淫,气血瘀滞之坐骨神经痛,证因相应,药证相合.方中地龙、牛膝通利经络、强健筋骨,苏木、桃仁、当归活血理气,乳香、没药散血消肿,甘草、肉桂益气通脉,黄柏清热除湿,麻黄引诸药入经,尤善走太阳经脉.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清热除湿,通络止痛之效.【方剂出处】华刚,等.地龙散加减治疗坐骨神经痛86例. 陕西中医,2006,27(5):524。

地龙的功效和作用

地龙的功效和作用

地龙的功效和作用地龙,又称地黄,为葛藤科植物地黄的干燥根茎。

地龙自古以来在中医药领域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补中益气之大补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实践中。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地龙的功效和作用。

1.养血安神:地龙主要功效之一就是养血安神。

在中医学中,血是维持心脏功能、供给脑部正常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血虚易导致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心悸失眠等症状。

而地龙具有滋阴补血的作用,常被用于治疗血虚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状,能够安神养血,提高睡眠质量。

2.益肾壮阳:地龙对于肾脏的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常见的壮阳药材之一、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易导致男性阳痿、早泄、尿频等问题。

而地龙具有温肾壮阳的功效,可以增强肾脏的阳气,改善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提高男性的性欲和性能力。

3.滋阴清热:地龙具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月经不调、口干舌燥等症状。

地龙能够滋润阴液,增加体内的阴水,有助于平衡阴阳,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火热症状。

4.强化免疫:地龙含有丰富的多糖和黄酮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发现,地龙对巨噬细胞的抗炎、抗肿瘤、增强免疫等功能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5.镇定安神:地龙对中枢神经具有一定的镇定作用,可以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改善焦虑、烦躁、失眠等症状。

地龙可以平衡神经系统,增加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地龙还具有调养肝脏、保护心脏、促进骨骼发育等作用。

总之,地龙是一味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滋补肾阴、养血安神、壮阳驻颜等方面。

不过,由于地龙属于温补类药物,适合体虚、气虚、阳虚者使用,阴虚火旺者应慎用。

对于地龙的使用,应遵循医嘱,从量、时、法等方面合理运用,以充分发挥其疗效。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

地龙的功效与作用地龙是一种传统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能够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龙的功效与作用,以便读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

地龙是地下生长的草本植物,属于黑曜蕨科。

在中医药理论中,地龙具有温补肾阳、活血化瘀、止血通络的功效。

它主要生长于我国的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等地。

地龙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根茎,质地坚硬,呈灰褐色。

地龙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配方中,常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以加强疗效。

地龙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1. 温补肾阳:地龙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的症状。

肾阳不足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病症,可以导致腰膝酸软、畏寒怕冷、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地龙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可以改善这些症状,促进肾阳的恢复和增强。

2. 活血化瘀:地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症状。

瘀血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病症,可以导致疼痛、肿胀、淤血等症状。

地龙可以通过活血化瘀的作用,改善这些症状,促进瘀血的消散。

3. 止血通络:地龙具有止血通络的作用,能够治疗出血性疾病,并促进血液循环。

地龙可以促进血管的收缩,增强血管壁的弹性,从而止血或减轻出血症状。

同时,地龙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瘀血和肿胀的症状。

4. 抗炎抗氧化:地龙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伤害。

地龙中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的能力,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

5. 其他作用:除了上述主要的功效与作用外,地龙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地龙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它还可以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

此外,地龙还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荷尔蒙的分泌和调节。

地龙作为一种传统草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能够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

地龙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瘀血、出血性疾病等症状。

在使用地龙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和病症选择剂量和配方。

地龙的功用发挥

地龙的功用发挥

亦常以活地龙的白糖浸出液,或与白糖捣烂, 涂敷患处,治疗痄腮、丹毒、臁疮、缠腰火 丹、中耳炎、湿疹、水火烫伤等,均有一定 的疗效。
地龙之所以能治这些炎症性疾患,从现代药 理作用来看,除本品具有一定的抗菌抗感染 作用外,可能是由于它降低炎症区毛细血管 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同时由于局部组织 血循环改善,促进了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所治。
《本草拾遗》谓其“涂丹毒,漆疮”;
《圣惠方》以其主治“风火赤眼”及乳痈初 期;
《扶寿精方》治对口疮已溃烂出脓者,以本 品研细末调敷;
《外科全生集》小金丹,以之与当归、麝香、 五灵脂等为丸内服,治疗流注、痰核瘰疬未溃 者;
现代还用地龙于周围血管病变引起的脱疽、 脉痹等证,如活血通脉汤以本品配丹参、赤芍、 鸡血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效。
治疗头痛、跌打伤痛证:
地龙能通经活络,除常治风湿痹痛、中风偏 瘫外,古今还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头痛、跌打伤 痛等。
如《圣济总录》地龙散,以之与荆芥、生姜 等同用,用治风热头痛;
又如《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头痛宁,则用本 品配川芎、当归、桃仁等,治疗血瘀头痛;
若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本品有清热平 肝息风兼通络止痛之效,每与其他平肝息风之品 如天麻、钩藤等同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地龙有显著降血疗伤 之品共用,如《证治准绳》地龙散,以之与 当归尾、苏木、桃仁等配伍。
现代研究亦表明,地龙可显著降低血小板聚 集性、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增强红细胞膜 的稳定性和红细胞变形性而改善血液循环, 显示“活血化瘀”作用。
治疗多种炎症性疾患:

地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图片及功效

地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图片及功效

地龙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地龙简介地龙(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又称麦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

地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

2. 地龙的主要成分地龙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次黄嘌呤、多种氨基酸、有机酸、植物甾醇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地龙许多药理作用。

3. 地龙的作用与功能地龙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要包括:•滋阴润燥:地龙能够滋润肌肤,具有明显的滋养作用。

常用于治疗口渴、咳嗽、干咳无痰、便秘等症状。

•清心安神:地龙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焦虑、失眠等情绪问题。

可以作为镇静剂使用,对焦躁不宁、心神不宁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降血脂:地龙中的植物甾醇等成分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

•抗氧化:地龙中的多糖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有助于延缓衰老过程。

•增强免疫力:地龙中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平喘:地龙中的次黄嘌呤具有平喘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4. 地龙的主要功效地龙的药用功效主要包括:•清热利尿:地龙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够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缓解水肿等症状。

•养阴生津:地龙能够滋养肌肤,提高皮肤的光滑度和弹性,增加皮肤水分,达到养颜的效果。

•润肺止咳:地龙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喉痛等症状。

•治疗心脏病:地龙中的植物甾醇具有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减肥瘦身:地龙能够调节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堆积,有助于减肥瘦身。

5. 如何使用地龙地龙可以用于中药煎剂、药丸、药片、口服液等各种剂型。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使用方法:地龙口服液•材料:地龙50克,生地黄30克,熟地黄20克,甘草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1.将地龙、生地黄、熟地黄、甘草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30分钟。

2.煎煮后,用纱布滤去渣滓,得到口服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龙散的功效与作用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地龙散,那么地龙散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
地龙30克(微炒)蜴蜥30克(微炙)芎藭30克桂心30克干姜15克(炮裂,锉)苏枋木30克(锉)木香22.5克蒲黄22.5克赤芍药22.5克牡丹皮22.5克水蛭22.5克(微炒)桃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
【制法】
上十二味,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主妇人气血不调,腹中积聚,瘀血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以温酒调下。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
【处方】
肉桂地龙各1.2克黄柏甘草各3克羌活6克苏木1.8克麻黄1.5克桃仁6个当归梢0.3克独活3克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主跌打损伤,瘀血停聚,腰、脊、胫、媏、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25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
地龙(洗去土,焙)穿山甲(以皂角灰炒黄)各15克朱砂6克(研细)
【制法】
先将前二味研为细末,入朱砂,再研和匀。

【功能主治】
主小儿风热瘾疹,发热恶寒,耳尖及手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紫草煎汤调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
地龙(去土,炒)7.5克猪牙皂角1挺
【制法】
上药煅存性,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主鼻息肉。

【用法用量】
先将鼻腔洗净,以蜜涂之,然后敷少许药末于蜂蜜表面。

【备注】
据原书记载,使用本方后,鼻腔会流出清水,这是药物取效的反应。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
地龙3钱(去土),谷精草2钱,乳香(锉)1钱。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眼眉骨及头脑俱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于烧香饼子上取烟,用纸筒子罩熏鼻中,偏痛随左右用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
地龙粪。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毒箭所伤。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熟水调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
地龙3条,盐半两(炒)。

【功能主治】
青蛙蛇螫。

【用法用量】
上相和,研令烂。

以面围毒处,敷药于上。

须臾化为水,不过2-3次。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
【处方】
地龙(白颈者,于瓦上炒)5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蒺藜子(炒,去角)2两半,赤小豆(炒)2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攻腰脚疼及(疒帬)痹。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晚食前生姜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
【处方】
地龙(去士)、延胡索、荜茇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
如左牙疼,用药1字入左耳内;右牙疼,人右耳内。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
地龙1两(微炒),蜴蜥1两(微炙),芎穷1两,桂心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苏枋木1两(锉),木香3分,蒲黄3分,赤芍药3分,牡丹3分,水蛭3分(微炒),桃仁1两(汤浸,
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气血不调,腹中积聚,瘀血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处方】
猪脂、蚯蚓。

【制法】
上捣如泥。

【功能主治】
代指。

【用法用量】
敷患处,1日4-5次。

【摘录】
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处方】
地龙1两(微炒),滑石1两,腻粉1钱,麝香1钱(细研),自然铜半两,绿豆粉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血淋,烦热涩痛,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甘草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青葱叶1茎(去尖头,作孔子),地龙1枚(置葱叶中,紧捏两头,勿令透气,候化为水)。

【功能主治】
蜘蛛咬,遍身成疮。

【用法用量】
涂患处。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
【处方】
地龙(炒)1分,干姜(炮)1分,当归(切,焙)1分,缩砂仁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因患泻痢后,脱肛不得收。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生蜜少许和热酒调下,每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
地龙末1两(微炒),好茶末1两,白僵蚕1两(微炒)。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白虎风,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
郁金(皂角水煮干)1两,甘草(炙)1两,白僵蚕1两,地龙1两,蝎1分,牙消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风热,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薄荷汤调下,儿小半钱。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四引丁时发方
【处方】
甘草、地龙末。

【功能主治】
阴囊肿大。

【用法用量】
用甘草煎汁,调地龙末涂之。

【摘录】
《外科大成》卷四
【处方】
地龙(去土,炒)半两,半夏(生姜汁捣作饼,焙令干,再捣为末)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头痛及产后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字至半钱匕,生姜、荆芥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六
【处方】
干地龙(烧灰)1分,黄矾1分,白矾(烧令汁尽)1分,青矾1分,巴豆(去皮心,研,纸压去油)1分,石胆1分,人粪灰(细研)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急疳。

虫蚀牙齿,连牙床骨,损坏疼痛。

【用法用量】
以绵裹少许,纳于蚛孔中。

如孔小,以针纳药。

1日1度换之,待恶物碎骨出尽为度。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
地龙(炒)、郁金、棕榈(烧令存性)、柏叶、地黄汁、胎发(泥裹烧过,去泥)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冲任气虚,经血暴下,兼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湿地黄汁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处方】
干地龙半两(微炒),虎睛1对(微炙),人参1分(去芦头。

以上3味同为末),金箔30片,朱砂1分,雄黄1分,天竺黄1分,代赭1分,铅霜1分,铁粉1分。

【制法】
上为细末,入前3味,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
小儿痫癫瘈疭,发歇无时。

【用法用量】
方中铅霜一分《直指小儿》作“轻粉半钱”。

用法以紫苏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处方】
地龙粪(韭菜地内者,火煅过)不以多少。

【制法】
上为细末,入腻粉少许,同研匀。

【功能主治】
下疳疮。

【用法用量】
先以甘草汤洗了,后用药干掺;或油调敷亦得。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对地龙散的一些介绍,其实养生方剂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的,因为,它在中医养生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