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方剂
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

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
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是中医药治疗咳嗽的重要方剂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咳
嗽分为多种类型,其中风热咳嗽是常见的一种类型。
风热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音嘶哑、咳嗽有痰、咳嗽时咽喉疼痛、咽喉干燥等症状。
针对这种类型的咳嗽,中医药有很多经典方剂可以治疗,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发散风热咳嗽的方剂。
首先是桔梗石膏汤,这是治疗风热咳嗽的经典方剂之一。
桔梗石膏汤的主要药
物包括桔梗、石膏、甘草等。
桔梗石膏汤具有清热化痰、润喉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嗓子疼痛、痰黄稠、咳嗽声音嘶哑的症状。
痰热咳嗽患者可服用此方剂,能有效改善症状,加快痊愈。
其次是银翘散,这是另一种常用于治疗风热咳嗽的方剂。
银翘散的主要药物包
括银翘、连翘、桔梗等。
银翘散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嗓子痒、咽喉疼痛、痰黄稠的症状。
痰症咳嗽患者常常服用银翘散可以改善症状,缓解咳嗽症状。
此外,还有石膏糖浆,石膏糖浆是一种常用的清热解毒疗痰的方剂。
石膏糖浆
的主要药物包括石膏、炙甘草、炒鳖甲等。
石膏糖浆有清热燥湿、疏风利咽的功效,适用于痰症咳嗽症状痰黄痰痒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痰。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

治疗感冒发烧的中药方剂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喉咙痛、咳嗽、发烧等。
中药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麻黄汤:麻黄汤是治疗感冒发烧的经典方剂,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它有温里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三黄石膏汤:三黄石膏汤由黄芩、黄连、黄柏和石膏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生津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口渴、咳嗽等症状。
3.银翘散:银翘散由连翘、桔梗、荆芥、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发汗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
4.葛根汤: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组成,有发表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
适用于寒邪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身体乏力等症状。
5.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由板蓝根提取而成,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的作用。
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喉咙肿痛等症状。
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注意事项: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感冒发烧有多种病因和病情,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合适的方剂,避免盲目使用。
2.找专业医生的指导:中药方剂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合理使用和剂量过大或过小。
3.按时按量服用:中药方剂的疗效需要持续的服用才能发挥出来,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
4.注意饮食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增加营养,多喝水,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5.休息调理:感冒期间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综上所述,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发烧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使用中药方剂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和休息,以加快康复。
火麻仁薏苡仁汤清热化痰止咳效果佳

火麻仁薏苡仁汤清热化痰止咳效果佳火麻仁薏苡仁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以火麻仁和薏苡仁为主要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该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被证实对于各种咳嗽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火麻仁薏苡仁汤的成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旨在帮助读者更加了解和认识这一中药方剂。
火麻仁和薏苡仁是火麻仁薏苡仁汤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
火麻仁性味辛甘微苦,具有理气和胃、止咳的作用。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渗湿、清热化湿的功效。
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彼此的疗效,达到清热化痰止咳的目的。
火麻仁薏苡仁汤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途径来改善咳嗽症状。
首先,火麻仁薏苡仁汤能够清热解毒,降低身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咳嗽的发生。
其次,该方剂能够化痰平喘,促进痰液的排出,减轻痰湿对于呼吸道的刺激,从而缓解咳嗽。
同时,火麻仁薏苡仁汤还具有润肺的作用,可以改善肺部组织的干燥状况,减轻刺激性咳嗽的发生。
临床应用中,火麻仁薏苡仁汤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所致的各种咳嗽症状。
例如,对于感冒引起的咳嗽、支气管炎导致的咳嗽以及慢性咳嗽等,该方剂都有良好的疗效。
实际应用中,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在火麻仁薏苡仁汤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减法,以提高疗效。
总结而言,火麻仁薏苡仁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效果,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化痰平喘以及润肺止咳的途径来改善咳嗽症状。
在正确认识和使用的前提下,火麻仁薏苡仁汤可以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对于个体差异较大的患者,以及伴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该方剂,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方法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等。
小青龙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咳嗽。
下面将介绍小青龙汤的一方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
小青龙汤是由陈皮、苍术、生姜、半夏、干姜、竹茹、黄芩、白芍、黄连等组成的方剂。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祛痰的作用,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小青龙汤进行一方加减的治疗。
首先,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咳嗽的症状来确定。
如果患者是湿咳,可以加入陈皮、苍术、半夏等药物,以增强祛痰效果。
如果患者是干咳,可以加入白芥子、白术等药物,以增加润喉效果。
此外,还可以加入肉桂、附子等药物,以温肺止咳。
其次,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病情的轻重来确定。
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较轻,可以减少一些生姜、竹茹等药物,以减轻刺激性。
如果患者的咳嗽症状较重,可以增加一些黄芩、生石膏等药物,以增加清热效果。
另外,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来确定。
如果患者是寒证型咳嗽,可以加入附子、肉桂等温阳药物,以温肺止咳。
如果患者是热证型咳嗽,可以加入黄芩、黄连等清热药物,以清热解毒。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小青龙汤的加减治疗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具体病情来确定加减的药物和剂量。
此外,加减治疗只是小青龙汤的一种应用方式,其他治疗措施如中药煎剂、针灸疗法等也可以结合使用,以加快康复。
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可以根据症状、疾病的轻重、患者的体质等来确定。
加减治疗可以针对咳嗽的不同症状进行调整,以提高疗效。
然而,使用小青龙汤一方加减治疗咳嗽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同时,患者还可以采取其他辅助疗法,如保持充足的休息、饮食调理等,以促进康复。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和调理来缓解和治愈的。
中药方剂治疗喉源性咳嗽48例疗效观察

效不满意 而就诊 治疗 。所 选病 例 有如 下 特征 : 咳嗽为初 始症 状 , 即在 治 疗过 程 随 中出现咽痒 或痛 , 加引 起 咳嗽 , 阵发 更 呈 性 , 至痉挛性 咳嗽 , 痰 或无 痰 。可 因 甚 少 寒冷 、 味刺激加 重 , 异 饮水 可缓解 。查体 :
咽部可见红或 红肿 , 的有 滤泡 , 肺 听 有 双 诊呼吸音清或粗 , 干湿哕音 。放射线 检 无
胸部正位 片所见 : 两肺 未见 异 常 。诊 断 : 喉 源性咳嗽 。证 属肺 失 宣 降 , 气郁 痰 阻。 治 宜宣肺降 气 , 解郁 化痰 , 咽。中 药方 利 剂 为 自拟 方 加玄 参 1 g 牛 蒡 子 1 g 5, 0 。前
成 痰 , 阻气 道 , 响肺气 之出入 , 痰 影 上逆 而
治 愈 3 例 (0 8 ) 好 转 1 4 7.% , 1例 ( 29 ) 无 效 3例 ( . %) 2.% , 6 3 。总 有效 率
为 9.% 。 37
咳。基本病 机为肺气壅遏 , 气郁痰 阻。治
宜宣肺 理气 , 痰止 咳 , 咽。在 自拟 中 化 利 药方 剂中杏仁 润燥 , 引邪下 行 , 白前共 加 同理 气 , 宣通肺 气 , 痰止 咳 ; 梗 、 干 祛 桔 射 为肺经利 剂 , 整咽喉之气机 , 调 与黄 芩、 甘 草共 同清肺 、 消痰 、 咽、 咳 , 解毒 抗 利 止 有 炎之功效 ; 百部 、 款冬花 、 紫菀 、 甘润苦 降 ,
中药 方剂 治 疗 喉 源 性 咳 嗽 4 8例 疗 效 观 察
咽痒者 加木 蝴 蝶 1g 蝉蜕 1 g 5, 0 。咽 部肿
高
巍
痛者加玄参 1g 牛蒡 子 1 g 人 肾、 经 , 5, 0, 肺 滋阴降火 , 散结 利 咽 , 毒 祛肿 。诸 药加 解 水煎 2次 , 武火 煮沸 后 , 1次 煎 2 第 0分 钟 , 2次 煎 1 第 5分钟 , 二 为一 , 3次 合 日 口服 , 日 1剂 。小儿 酌减 。治疗 5~1 每 0 日, 观察 治疗 结果 。服药期 间停 用抗 生素
百部治咳嗽方剂

【附方】
1.治卒得咳嗽生姜汁、百部汁和同合煎, 服二合.(《肘后方》)
2.治三十年嗽百部根二十斤, 捣取汁, 煎如饴.服一方寸匕, 日三服.(《千金要方》)
3.治肺寒壅嗽, 微有痰百部三两(炒), 麻黄三两(去节),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微炒, 煮三五沸).上为末, 炼蜜丸如芡实大.加松子仁肉五十粒, 糖丸之, 含化大妙.(《小儿药证直诀》百部丸)
4.治诸般咳嗽桔梗(炒)、荆芥、紫菀(蒸)、百部(蒸)、白前(蒸)各二斤, 甘草(炒)十二两, 陈皮(水洗去白)一斤.共为末, 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 生姜汤调下.(《医学心悟》止嗽散)
5.治小儿百日咳蜜炙百部、夏枯草各9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6.治肺结核空洞蜜炙百部、白及各12g, 黄芩6g, 黄精15g.煎服.(《安徽中草药》)
7.治肺实鼻塞, 不闻香臭百部二两, 款冬花、贝母(去心)、白薇各一两.上四味, 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 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百部散)
8.治蚰蜒入耳百部(切、焙).上一味, 捣罗为末, 以一字生油调, 涂于耳门上, 其虫自出.(《圣济总录》涂耳百部方
9.治头癣鲜百部30g, 鲜松针60g, 水煎.剃净头发, 洗除患处白痂, 再用煎液洗;继用松香、百草霜等量研取细粉, 调茶油, 涂患处.
10.治发虱, 阴虱百部捣烂, 按1:5比例浸于75%乙醇或米醋中12小时, 取浸出液涂患处.对家畜体虱亦有很好疗效.(9~10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11.治喉癣百部一两, 款冬花一两,
麦冬三两, 桔梗三钱.各为细末, 蜜炼为丸, 如芡实大.噙化, 日三丸.(《洞天奥旨》)
12.治绣球风百部根、赤螺(烧存性)、露蜂房(烧存性)各等分.上为细末, 用醋并酱相和涂之.(《新本草纲目》)。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

有哪些可以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咳嗽是独立的病症,又是肺系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是秋冬季常见病症。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介绍咳嗽的中药吧,仅供大家参考。
咳嗽的中药方1.风寒袭肺。
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
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解肌宁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吃生冷油腻食物。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禁止服用。
2.风热犯肺。
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川贝止咳露、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
寒咳、胃寒呕吐及糖尿病患者禁服。
3.风燥伤肺。
秋冬气候干燥伤肺,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黏稠难出、痰中带血丝、鼻燥咽干、身热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等。
治宜清热润燥、生津止咳。
可选用秋梨膏(由秋梨、浙贝母、麦冬、青萝卜、鲜藕、蜂蜜等制成),每次服15克,每日2次,温开水调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还有羊胆丸、莱阳梨膏等,也可参考选用。
忌食辛辣香燥、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宜戒烟。
4.痰热郁肺。
咳而气喘,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咯出,口鼻气热、口苦咽干、咽痛喉肿、胸痛胸闷,舌苔黄,脉弦数等。
治宜清肺泻火、化痰止咳。
可选用二母宁嗽丸(由浙贝母、知母、石膏、黄芩、栀子、栝楼皮、桑白皮、五味子、陈皮、茯苓、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其他功效相近的有清气化痰丸、羚羊清肺丸等,可参考选用。
5.痰湿蕴肺。
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伴有胸脘胀闷、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饮食减少、恶心呕吐、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治咳嗽的中药方剂

治咳嗽的中药方剂
治咳嗽的中药方剂有很多,不同的方剂对应不同的咳嗽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治咳嗽中药方剂的详细介绍:
1.桑菊饮加减
组成: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等。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热咳嗽,症见咳嗽频繁剧烈,咽喉干燥疼痛,痰粘稠或呈黄色,不易咳出,流黄鼻涕,口渴、头痛、乏力等。
1.止嗽散加减
组成: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等。
功效:宣肺疏风,止咳化痰。
主治:咳嗽迁延不愈或愈后复发,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等。
2.桑杏汤加减
组成:桑叶、杏仁、沙参、浙贝母、栀子、梨皮等。
功效:润燥生津,止咳化痰。
主治:干咳、呛咳不断、喉痒、咽痛、唇鼻干燥等。
3.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
功效:燥湿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痰湿咳嗽,症见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痰多黏稠或质稀,色白或灰,咳声闷重,胸中憋闷等。
4.桑白皮汤加减
组成:桑白皮、黄芩、贝母、杏仁、半夏等。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痰热咳嗽,症见咳嗽痰多,色黄黏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等。
以上是常见的治咳嗽的中药方剂,但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个人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加减和调整。
同时需要注意中药治疗需要坚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疗效,并且要注意饮食和休息等方面的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
风寒袭肺
方剂:三拗汤
功效:发散风寒,宣肺平喘。
歌诀:三拗汤中主麻黄,
杏仁宣肺气道畅,
调和药性须甘草,
寒咳痰多胸满上。
方剂:止嗽散(与三拗汤合用)功效:止咳化痰,疏表宣肺。
歌诀:止嗽散用桔甘前,
荆陈紫菀百部研,
诸般咳嗽凭加减,
姜汤调下约三钱。
风热犯肺
方剂:桑菊饮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歌诀:桑菊饮中连翘苇,
薄荷杏仁甘草配,
宣肺止咳疏风热,
风温咳嗽服之退。
风燥伤肺
方剂:清宣燥热,养阴润肺。
歌诀:桑杏汤中浙贝宜,
沙参栀鼓与梨皮,
干咳无痰身还热,
清肃良润燥能医。
方剂:杏苏散(见感冒篇)痰湿蕴肺
方剂:二陈汤
功效:燥湿化痰,和中理气。
歌诀:二陈汤用夏和陈,
益一干草与茯苓,
燥湿化痰兼理气,
湿痰咳嗽此方珍。
假如枳茹名温胆,
南戏枳实导痰名,
黄连加入温胆内,
黄连温胆治不寐。
木香香附合导痰,
顺气导痰醒心神,
苍术二陈善燥湿,
杏苏二陈降气灵。
方剂:三子养亲汤(与二陈汤合用)功效:降气消食,温化痰饮。
歌诀:三子养亲药有三,
气逆喘咳卧不安,
白芥苏子菜菔子,
痰多胸痞食难餐。
痰热郁肺
方剂:清金化痰汤
功效:清热化痰。
歌诀:清金化痰麦草知,
瓜娄橘红桑白栀,
桔梗黄芩苓贝母,
肺热咳嗽可以治。
肺火犯肺
方剂:黛蛤散治肝火咳,
肋痛痰黄或带血,
等分为末布包煎,
肝火刑金嗽必克。
方剂:泻白散(与黛蛤散合用)功效: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歌诀:泻白地骨桑白皮,
粳米甘草四般宜,
日晡烦热脉细数,
阴伤肺热咳喘医。
肺阴亏耗
方剂:沙参麦冬汤
功效:甘寒生津,清养滋阴。
歌诀:沙参麦冬汤微凉,
桑叶清宣邪热扬,
玉竹扁豆草花粉,
燥伤肺胃得慈航。
名医验方
方剂:锄云利痰汤(岳美中)功效:益肺,豁痰,止咳。
主治:咳嗽晨甚,咯痰不爽。
歌诀:锄云利痰汤杏仁,
沙参橘红马兜铃,
怀薇牛贝枳桔草,
咳痰不畅用之良。
方剂:清肺理脾镇咳汤(熊寥笙)功效:清肺理脾,镇咳豁痰。
主治:风寒咳嗽。
歌诀:清肺理脾镇咳汤,
陈夏芩草杏桔襄,
前胡苏梗炙批叶,
镇咳豁痰奇妙方。
方剂:蝉衣安咳汤(唐福安)
功效:风热咳嗽。
歌诀:蝉衣安嗽桔蒡甘,
车前仁草黛蛤散,
紫菀前胡枇杷贝,
疏风宣肺清热痰。
方剂:解郁宣肺止咳汤(汪新象)功效:解郁散邪,宣肺止咳。
主治:外感咳嗽,病程较长,夜间咳甚,吐清稀泡沫痰。
歌诀:解表宣肺止咳方,
细辛生姜或干姜,
紫芩半夏杏仁草,
枳壳五味共煎汤。
方剂: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肺气失宣,邪从热化之久咳。
歌诀:宣肺化痰草白前,
麻杏百部紫菀研,
桔梗桑叶桑白皮,
胁从热化久咳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