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最新)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实例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实例随着经济学的不断发展,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
它不仅在微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在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例,详细介绍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背景介绍:在某个城市中,市政府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决定在市中心设立一个垃圾处理厂。
这个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将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
市政府决定向居民们征求意见,是否同意建设这个垃圾处理厂。
这是一个典型的公共选择问题,需要居民们进行博弈,做出决策。
博弈论的应用:在这个问题中,市政府和居民们构成了一个博弈的双方。
市政府需要考虑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成本、环境影响等因素,而居民们则需要考虑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对自身生活的影响。
双方都需要做出决策,而这个决策将会影响到对方的结果。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问题。
首先,市政府需要做出决策,选择建设垃圾处理厂的成本和收益。
在这个问题中,成本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厂的费用、环保设备的投入等,而收益则包括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市政府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做出最优决策。
其次,居民们也需要做出决策,是否同意建设垃圾处理厂。
在这个问题中,居民们需要考虑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以及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等。
居民们需要权衡这些因素,做出最优决策。
最后,双方进行博弈,做出最终决策。
在这个问题中,最终的决策将取决于双方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较结果。
如果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成本过高,而收益过低,那么市政府可能会放弃建设垃圾处理厂;而如果居民们认为垃圾处理厂的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那么他们可能会同意建设垃圾处理厂。
结论:通过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做出最优决策。
在这个实例中,博弈论帮助市政府和居民们更好地权衡成本和收益,做出最优决策。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分析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分析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在相互作用时行为和决策的学科,其在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
公共政策制定也是一个博弈过程。
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和态度,并考虑这些因素将如何影响政策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论分析。
一、博弈论基础博弈论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决策互动的学科。
博弈论的核心概念是“策略”,即参与者面对可能的情境所采取的行动方案。
每个加入者都是独立的,即没有一个加入者的行动会影响另一个人的选择。
博弈论常用的模型是“囚徒困境”,这个模型通过两个囚犯被捕时分别选择认罪或不认罪向读者展示了合作的益处以及依赖于自我利益的负面影响。
这个模型揭示了协作和自利之间的冲突,是博弈论研究的基石。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相互作用的行为者也面临这样的决策。
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政策利益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利益相关方。
这种复杂的互动需要局部和全局的博弈论分析。
二、博弈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应用政策制定通常意味着确定一个特定政策的最佳途径。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不同部门或团体的利益可能会发生冲突,进而导致不同意见的碰撞。
博弈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以了解这些冲突和不公平的因素,并帮助他们制定最佳决策。
1.博弈论强调合作博弈论的一个主要观点是,当参与者的利益相互补充时,他们将倾向于合作。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合作是必要的。
例如,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上,社会各层次互相合作,可以集中资源解决问题。
政府和居民之间也需要合作,以确保交通运输的顺畅和可持续发展,这对于各方的利益是有益的。
2.博弈论强调分配博弈论还需要考虑收益的分配。
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不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和权益的分配问题,以寻找最佳平衡点,以保障各方利益。
例如,当政府考虑能源政策时,不同的能源供应商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权将需要考虑如何在支持一种能源的同时,尊重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合法利益。
3.博弈论强调信任博弈论强调的另一个概念是“信任”。
博弈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

例4: 设某个矩阵博弈为G={S1,S2,A}
其中策略集分别为S1={α1,α2,α3}. β 1,β 2,β 3, S2={β1,β2,β3}, α1, 支付矩阵为 α2, 1 4 2
α3
A5 6
3 2
2 6
由于局中人都是理性人,每一局中人必然会考 虑到对方会设法使自己获益最少,同时自己又 力求在各种可能情况下谋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14
博弈模型的三个要素
局中人(参与人,player)
策略(战略, strategy) 支付函数(得益, 赢得, payment)
15
所以,构成博弈有三个要素:
1.局中人或参与人(player):有权决定选择何种策略的参 加者。 根据局中人的多少,分为两人对策和多人对策 2. 策略(Strategy)和策略集:在每局对策中,参加对策的局中 人都有可供实际选择的完整的行动方案,成为策略集合。 其中,一种方案成为一个策略。如,{石头,剪子,布} 就是一个策略集。 根据策略集中元素个数多少,可分为有限对策与无限对策 3.支付函数(Payment): 又称为赢得函数,是指每一局对策结 束之后,对其中一个局中人来说,其得到的成果(也许 是物质或现金之类的收入或支出),统称为得益。常常 以某一函数统一表示。
精品文档博弈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精品文档2第第6章博弈论及其在决策中的应用内容概览6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62零和博弈矩阵博弈63二人非零和博弈64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精品文档3博弈论gametheory又称对策论策略运筹学等是研究竞争策略运筹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具有竞争冲突等问题的科学其应用始终与经济决策有密切的联系在市场竞争中大有用武之地
博弈论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最新)

博弈论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一.领导干部要学点博弈论1.几个富有启发性的案例案例1:商家作出最低价格承诺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最低价格承诺是指商家承诺自己的价格比任何对手都低,一旦有对手的价格比自己低,作承诺的商家将退回差额,并且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罚金。
思考:商家为什么要作出这种承诺呢?是为了促销或者恶性竞争吗?案例2:假设有三个候选人或候选方案:x、y 和z;有三个参加投票的人:甲、乙、丙。
三个人对候选对象的态度分别如下:甲:x y z;乙:y z x;丙:z x y。
(注:候选对象排位越靠前,表示越喜欢)现在分别有三个投票程序:程序1,x与y先pk,然后胜利者进入下一轮与z进行pk;程序2,x与z先pk,然后胜利者进入下一轮与y进行pk;程序3,z与y先pk,然后胜利者进入下一轮与x进行pk。
思考:(1)上面每个程序的最终获胜者是谁?(2)为了保证丙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z当选,如果丙能够操纵投票程序,他应该采用哪个投票程序?(3)如果您是甲,为了避免自己最不喜欢的丙当选,应该怎么办?案例3:夫妻博弈(又称协调博弈)妻夫足球芭蕾思考:夫妻博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局是什么?丈夫如何保证获得自己理想的结果——夫妻一起去看足球?妻子有没有办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体会: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的特点就是:在均衡状态下没有人愿意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博弈各方所选择的策略互相构成了最优反应。
案例4:开店博弈假设顾客均匀分布在一条街上,他们总是选择到离自己家最近得的商店购物;现有两位投资者均准备在街上开店,他们都希望到自己商店购物的顾客越多越好。
请问:投资者应该把商店开在哪里?这个例子对商业中心是如何形成的、政府在商业中心形成中应该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
这个例子在政治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案例5:智猪博弈小猪大猪按等问题:该博弈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智猪博弈在公共产品问题的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博弈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其核心思想是分析互动决策中各方行为者的决策策略与结果。
它提供了一种框架来理解和预测经济行为,尤其是在涉及多个参与者的情况下。
通过博弈论,经济主体可以在考虑其他主体可能反应的基础上做出更为理性的决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包括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实际案例以及其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研究的是在具有冲突和合作性质的环境中,各参与者如何根据潜在对手的可能行动来形成自己的策略。
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还要分析其他参与者的行为预期。
这种复杂性使得博弈论成为了理解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
在博弈论中,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参与者:博弈中每一个独立决策者都被视为一个参与者。
策略:参与者可以选择的各种行动方案,即他们在博弈中所采取的条件反应。
收益:参与者根据不同策略组合所获得的结果,通常用数值表示。
博弈论的主要类型博弈论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指所有参与者在同一时间作出决策,而动态博弈则考虑时间因素,决策可以分阶段进行。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知道对手的收益函数和策略;而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某些信息对于一些参与者是不可得知的。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中,一方的收益完全来自于另一方的损失;而在非零和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有可能同时获利或亏损。
这些基础概念构成了经济决策分析中的重要工具,使得理论家和实践者能够更好地解读复杂的市场行为。
博弈论在企业竞争中的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常常可以用博弈论来解释,无论是定价、产品发布还是市场份额争夺。
比如,在一个寡头市场中,几家主导企业对价格或生产数量做出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其他企业的选择。
以定价为例,假设两个公司A和B都生产同类商品。
在设定价格时,两家公司需要预测对方可能采取的价格策略。
如果公司A选择低价,目标是吸引更多顾客,那么公司B也会受到影响,它可能会选择降价以保持市场份额。
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有限信息和利益冲突下进行决策的科学。
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越来越认识到,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框架,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一系列经济行为和策略选择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首先,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经济学中,市场竞争模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博弈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工具,帮助我们分析不同市场机制下的竞争行为和策略选择。
例如,在两家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中,每一家公司都必须根据竞争对手的策略来决定自己的价格水平。
博弈论的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解释价格的波动和市场均衡的变化。
其次,博弈论在拍卖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拍卖是经济领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交易方式。
博弈论提供了拍卖理论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理解拍卖者在决定出价策略时面临的问题。
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我们可以预测不同类型的拍卖形式对拍卖结果的影响。
例如,第一价格封闭拍卖和第二价格封闭拍卖是两种常见的拍卖形式,博弈论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不同拍卖方式下的最佳出价策略和最终的交易结果。
此外,博弈论也在环境政策制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难题。
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合作关系。
例如,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各国政府必须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合作成本来制定减排政策。
博弈论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不同国家的策略选择和最终的合作结果。
此外,博弈论在公司战略决策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必须制定合适的战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博弈论提供了一个分析不同竞争策略的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竞争者之间的策略互动和结果。
例如,在定价决策中,公司可以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预测竞争对手的反应和市场均衡的变化。
此外,在合并与收购决策中,公司可以利用博弈论的工具来评估竞争策略和潜在竞争者的反应。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决策与博弈分析

公共管理中的政策决策与博弈分析在公共管理中,政策决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涉及各方利益的权衡和博弈。
政策决策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公共事务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博弈分析在公共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帮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首先,政策决策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等都会制定并实施各种各样的政策,以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然而,政策决策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深入调研、分析问题、权衡利弊、制订计划,并最终形成政策的过程。
这个过程往往需要多方合作和讨论,因为各方对政策所涉及的利益有不同的看法和诉求。
其次,博弈分析在政策决策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博弈分析是一种理论和方法,用于研究决策者在有限信息和资源条件下,与其他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策略选择。
在政策决策中,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博弈是常见的现象。
利益相关者可能追求不同的目标,有不同的态度和意见。
博弈分析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分析各方的决策策略,并预测各种可能的结果。
通过博弈分析,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权衡各方利益,避免潜在的冲突和问题,制定出更加有效和可行的政策。
在政策决策中,博弈分析可以应用于多个方面。
比如,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之间的博弈。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实施环境友好型生产和经营方式,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又如,在制定社会保障政策时,政府需要面对各方的利益冲突。
通过博弈分析,政府可以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方案,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并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外,博弈分析也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预测可能的行为和结果,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的行为往往是有限理性的,受到信息的限制和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影响。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博弈分析,模拟各种可能的行为和结果,从而制定出适应不同情况的政策策略。
这样可以增加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成功率,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博弈论是数学和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决策者在相互作用中所作出的选择。
它提供了一种分析竞争和合作行为的框架,适用于广泛的领域,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
在经济决策中,博弈论的应用可以帮助理解市场行为、制定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等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博弈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市场竞争、谈判策略、公共决策等方面。
博弈论基本概念在研究博弈论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博弈的定义博弈是指两个或更多个参与者(也称为“玩家”)就某一特定问题进行的相互作用。
在博弈中,每位玩家都有自己的策略选择,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
策略与收益每位玩家在博弈中有若干可选策略。
根据不同组合的选择,玩家会获得不同的收益。
收益矩阵是描述参与者选择及其对应结果的重要工具,通过收益矩阵可以直观地看到哪些策略能带来更好的结果。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当所有参与者都明确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并且没有人能够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取更高收益时,即达成了均衡。
这一理论对经济决策至关重要,因为它揭示了在理性参与者之间可能出现的稳定状态。
博弈论在市场竞争中的应用市场竞争是博弈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在市场上,各企业都是博弈的参与者,它们需要通过战略性地选择定价、广告投放、产品研发等行为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定价策略在许多竞争性市场中,企业面临着如何定价的问题。
举例来说,两家竞争对手A和B可能都拥有相似产品,如果A公司决定降低价格以吸引顾客,而B公司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
此时B公司可以采取降价或增值服务等策略来回应A公司的行为。
这种情况下,企业间的定价大战就体现了博弈论中的策略互动关系。
产品差异化企业还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假设两个公司正在争夺同一个市场。
一家公司决定集中资源打造高端产品,而另一家公司则推向低价市场。
通过这种方式,每家公司都试图利用自身优势占领不同客户群体,从而避免直接竞争,实现双赢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博弈论在公共决策中的应用
一.领导干部要学点博弈论
1.几个富有启发性的案例
案例1:商家作出最低价格承诺的真相是什么?所谓最低价格承诺是指商家承诺自己的价格比任何对手都低,一旦有对手的价格比自己低,作承诺的商家将退回差额,并且承诺支付一定金额的违约罚金。
思考:商家为什么要作出这种承诺呢?是为了促销或者恶性竞争吗?
案例2:假设有三个候选人或候选方案:x、y 和z;有三个参加投票的人:甲、乙、丙。
三个人对候选对象的态度分别如下:甲:x y z;乙:y z x;丙:z x y。
(注:候选对象排位越靠前,表示越喜欢)
现在分别有三个投票程序:程序1,x与y先pk,然后胜利者进入下一轮与z进行pk;程序2,x与z先pk,然后胜利者进入下一轮与y进行pk;程序3,z与y先pk,然后胜利者进入下一轮与x进行pk。
思考:(1)上面每个程序的最终获胜者是谁?(2)为了保证丙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z当选,如果丙能够操纵投票程序,他应该采用哪个投票程序?(3)如果您是甲,为了
避免自己最不喜欢的丙当选,应该怎么办?
案例3:夫妻博弈(又称协调博弈)
妻
夫足球
芭蕾
思考:夫妻博弈最有可能出现的结局是什么?丈夫如何保证获得自己理想的结果——夫妻一起去看足球?妻子有没有办法扭转这一被动局面?
体会:什么是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的特点就是:在均衡状态下没有人愿意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也就是说,博弈各方所选择的策略互相构成了最优反应。
案例4:开店博弈
假设顾客均匀分布在一条街上,他们总是选择到离自己家最近得的商店购物;现有两位投资者均准备在街上开店,他们都希望到自己商店购物的顾客越多越好。
请问:投资者应该
把商店开在哪里?
这个例子对商业中心是如何形成的、政府在商业中心形成中应该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有着很好的启示意义。
这个例子在政治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案例5:智猪博弈
小猪
大猪
按
等
问题:该博弈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智猪博弈在公共产品问题的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案例6:斗鸡博弈
乙
甲进攻
后退
问题:该博弈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
斗鸡博弈在市场进入、许多社会问题的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2.体会:什么是博弈?
(1)参与博弈的各方在利益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差异,这是形成博弈的基本要素。
(2)参与博弈的各方所获得的最终结果既取决于自己的决策,也取决于对手的决策。
(3)参与博弈的任何一方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手的反应并根据对手的反应来制定自己的最佳策略(思考:为什么田忌赛马不是博弈?因为齐王根本没有博弈的意识)。
经典的博弈现象:棋牌游戏、体育比赛、战争、商战、竞选。
世界只要有两个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博弈,但千万不要以为博弈就是勾心斗角、你争我夺。
3.博弈论就是要告诉人们如何在利益存在冲突的世界里,如何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博弈策略;如何实现博弈各方的合作。
其中后者是更加重要的。
二.博弈论的经典——囚徒困境及其应用
1.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乙
甲坦白
不坦白
2.囚徒困境理论的启示之一:双方的最佳策略均是“坦白”,然而双方得到的结局却是最糟糕的,它说明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个人选择与社会选择存在深刻的冲突;它说明许多具有广泛性的集体性的悲剧并不是像常人想象的那样
是人们素质低、愚昧的结果,而是一种囚徒困境。
3.囚徒困境理论启示之二——如何打造诚信社会
(1)为什么中国的商业诚信问题如此之多?流行的观点有两个,一是礼崩乐坏,二是法律惩治与政府监管力度太小。
(2)博弈论对诚信与合作的解释:决定人与人之间是否合作的关键也许是双方的博弈是否重复。
所谓重复博弈就是指双方多次玩相同的博弈。
A.一次性博弈由于缺乏来自未来的奖惩机会,可能刺激博弈双方选择不合作。
B.重复博弈由于存在未来的奖惩机会,会刺激博弈双方选择合作,但是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双方都看重未来的长期利益;二是每一次博弈结束后双方均认为存在下一次继续博弈的机会,即博弈是无限重复的。
C.在中国,改善商业伦理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鼓励与发展重复博弈,这更主要的是依赖博弈参与人自己的努力。
(3)在重复博弈中一定要警惕“最后一次不合作现象”,几乎所有的商业欺诈都与“最后一次不合作”有关。
三.政府配置资源一定就只能使用英国式拍卖吗?
1.基本的拍卖方式
(1)英国式拍卖:买方由低到高公开竞价,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品,并且以最高出价作为拍卖的成交价。
(2)荷兰式拍卖:拍卖主持人由高到低公开叫价,第一个应价的买方获得拍卖品,并且以他的应价作为成交价。
(3)密封第一价格拍卖:所有参与拍卖的买方向拍卖人递交密封的报价,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品,并以最高出价作为成交价。
(4)密封第二价格拍卖又称为“维克里拍卖”:所有参与拍卖的买方向拍卖人递交密封的报价,出价最高者获得拍卖品,但他只需要支付第二高的价格,即以整个报价中的第二高报价作为拍卖的成交价。
2.政府拍卖的基本特点:共同价值拍卖——拍卖品的价值具有共同性、不确定性、非独立性;在英国式拍卖下要避免“倒霉的赢家”。
3.选择建议:公共资源拍卖应该尽量采用密封第二价格拍卖;不良资产的处置应该尽量采用荷兰式拍卖。
4.特别提示:拍卖的对面就是招标,即招标是负拍卖。
四.如何才能让政府政策与单位规章制度不会遭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根源是什么?不是对策者
缺乏大局观念或者狡猾、自私自利,而是制定政策和规章制度的人缺乏博弈意识。
2.什么样的政策与规章制度才是可自我实施的
(1)观察纳什均衡有什么特点:没有人愿意单方面改变自己的行动。
经典案例:英国囚犯运送安全问题。
(2)可自我实施的政策与规章制度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被规制者按照政策与规章制度的要求去能够做构成了一个纳什均衡。
但是,在生活中经常很难做到这一点,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五.如何让别人“讲真话”?
1.为什么有人“讲假话?”(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生活中常态,如与用人单位或上级相比,求职者或被提拔者对自己的能力状况更加了解;商家比消费者更了解商品。
(2)人们有机会主义动机。
2、讲假话或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的后果:逆向选择。
3、博弈论关于解决讲假话问题的解决思路:通过巧妙的机制设计诱导大家讲真话。
(1)人才招聘、职称评定、商品质量方面的机制设计的例子。
(2)机制设计的基本要求:让信息优势方发信号,好
信号应该是人们的类型与发信号成本负相关,即能力(产品质量)越高的人,发信号的成本越低。
(3)两个问题:
A.为什么在我国文凭的人才识别功能会弱化?
B.为什么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在企业具有一定的股份?
六.什么样的政策与规章制度才不会朝令夕改
1.政策与规章制度要不会出现朝令夕改,就必须满足基本条件:政策与规章制度不仅在制定阶段是制定者的最优选择,在实施阶段也是制定者的最优选择。
博弈论把这一点叫做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2.案例:为什么凯恩斯主义的零通货膨胀相机政策会被固定规则的货币主义政策所取代?为什么跨国公司不太乐意去招商引资政策非常优惠的内地去投资?为什么财政包干制度要被分税制取代?
所有这些例子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给定对手相信这些政策、制度(相机政策、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财政包干制度),制定者有积极性反悔,除非制定者是重视自己声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