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一轮复习鲁科版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学案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复习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三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复习

金属晶体 金属键
石墨晶体
有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金属键的特性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 用力又叫范德华力,是分子 与分子之间微弱的相互作用, 它不属于化学键范畴。分子 间作用力广泛存在于分子与 分子之间,由于相互作用很 弱,因此只有分子与分子充 分接近时,分子间才有作用 力。
2.依据物质的分类 (1)离子晶体:包括强碱(如NaOH、KOH 等)、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 (2)分子晶体: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ⅣA族元素单质等)、气态 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大多数有机物是分子晶体 。
NaCl晶体结构
C60分子
专题归纳整合
专题一 晶体类型的判断
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判断
比较项目 晶体类型
组成微粒
原子晶体 原子
分子晶体 分子
离子晶体 阴、阳离子
金属晶体 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
石墨晶体 原子
比较项目 晶体类型
作用力类型
原子晶体 共价键
分子晶体 分子间作用力
离子晶体 离子键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 性质单元复习课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晶体中粒子的空间堆积方式,晶胞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2.晶胞中粒子个数及边长,密度等的计算。 3. 晶体类型与粒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4. 四类晶体的特征及代表物质
命题趋势 构成物质的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在必考中会出现考查简单知识的题目,
【答案】 (1)SO3 (2)Cl HClO、HClO2、 HClO3、HClO4(任写3种酸) (3)直线形 (4)共 价键 原子晶体
(5)Mg3N2 Mg3N2+8H2O ===3Mg(OH)2↓+
2NH3·H2O
专题二 几种典型的晶体模型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鲁科版

高考化学 一轮复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鲁科版

[解析] GaAs的熔点为1 238 ℃,其熔点较高,据此推知GaAs为原子晶体,
Ga与As原子之间以共价键键合。分析GaAs的晶胞结构,4个Ga原子处于晶胞体
内,8个As原子处于晶胞的顶点、6个As原子处于晶胞的面心,结合“均摊法”计
算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Ga原子,含有As原子个数为8×1/8+6×1/2=
1.原子晶体——金刚石与SiO2
(1)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与另外 4 个C形成共价键,碳原子采取 sp3 杂化, C—C键之间的夹角是109°28′,最小的环是 6 元环。含有1 mol C的金刚石中, 形成的共价键有 2 mol。每个晶胞含有8个C原子。
(2)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 4 个O成键,每个O原子与 2 个硅原子成键, 最小的环是 12 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 硅 原子。1 mol SiO2 晶体中含Si—O键数目为 4NA ,在SiO2晶体中Si、O原子均采取 sp3 杂化。
[解析] Cu个数:12×16+2×12+3=6,H个数:6×13+4=6。 [答案] CuH
7.石墨___个碳原子, ________个C—C键。
[解析] C个数:6×13=2,C—C键数:6×12=3。 [答案] 2 3
(1)晶胞是从晶体中“截取”出来具有代表性的“平行六面体”,但不一定是 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课 堂



第3节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考纲定位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了解金属 晶体常见的堆积方式。 4.了解晶体类型,了解不同类型晶体中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晶胞概念,能根据晶胞确定晶体组成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6.了解晶格能的概念及其对离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7.了解分子晶体结构与性质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辅导与测试 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课件 鲁科版选修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辅导与测试 第3节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课件 鲁科版选修3

第四页,共44页。
C 感悟 考点 透析
考向一 晶体( jīngtǐ)的常识
1.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结构特征
结构微粒周期性 结构微粒无序
有序排列
排列
自范性 性质特征 熔点
异同表现 二者区 间接方法 别方法 科学方法


固定
不固定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
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
第五页,共44页。
解析( jiě xī): 微观上分析可知:
ρ=2.8121×9×581.05-g8 ·cmmol3-×1 NA 由实验数据又知:
ρ=
5.849 g 25 mL-22.27 mL
=2.142
g·cm-3
故NA=6.09×1023 mol-1
答案(dá àn): 6.09×1023 mo
第九页,共44页。
C 感悟 考点 透析
考向二 几种(jǐ zhǒnɡ)典型的晶体模型
4.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 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 等的Na+共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 Cl-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 12个CO2分子
解析( jiě xī):
在NaCl晶体中,Na+和Cl-交替 排列,Na+和Cl-的核间距即是 由4个Na+和4个Cl-构成的小立 方体的棱长,该小立方体中含
Na+:4×
1 8

1 2
(个),含Cl-也为
12个。
第八页,共44页。
C 感悟 考点 透析

2021-2022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学案鲁科版

2021-2022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学案鲁科版

2021-2022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第3节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学案鲁科版【自学目标】1.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3.举例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自学助手】【例题1】已知BBr3的熔点是-46℃,KBr的熔点是734℃,试估计它们各属于哪一类晶体。

【解答】BBr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属于共价化合物,由于BBr3的熔点为-46℃,熔点很低,所以BBr3在固态时是以分子间作用力而形成的晶体。

KBr是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相对较高,所以KBr属于离子晶体。

【答案】BBr3是分子晶体,KBr是离子晶体。

【例题2】碳化硅的一种晶体(Si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

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分析:在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是有关SiC的结构知识,通过加工信息,并比较碳原子和硅原子的半径,应得出Si-Si键的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Si-C键比C-C键的键长长,所以键能由高到低的顺序应该是:C-C键>C-Si键>Si-Si键,由此可推出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③②【答案】A【自我检测】1.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A.硫 B.氦气 C.金刚石 D.金属镁2.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A.金属键 B.共价键 C.分子间力 D.离子键3.xx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的高压下,用激光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CO2,下列对该物质的推断一定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晶体中含有极性键 B.该原子晶体易气化,可用作制冷材料C.该原子晶体有很高的熔点、沸点 D.该原子晶体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4.在60g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物质的量为()A.1mol B.2mol C.3mol D.4mol5.金刚石和石墨两种晶体中,每个最小的碳环里所包含的碳原子数()A.前者多 B.后者多 C.相等 D.无法确定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溶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通常熔点就越高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7.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类似,对其做出如下推断:①SiCl4晶体是分子晶体;②常温常压SiCl4不是气体;③SiCl4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④SiCl4熔点高于CCl4。

高三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高三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教案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第3讲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考纲要求] 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金属键的含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4.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考点一晶体常识特征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微粒周期性有序排列结构微粒无序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有无熔点固定不固定异同表现各向异性各向同性二者区别方法间接方法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科学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胞(1)概念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中晶胞的排列——无隙并置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2并置:所有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4.晶格能(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1。

(2)影响因素1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2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深度思考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1)固态物质一定是晶体()(2)冰和固体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3)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律周期性的排列()(4)凡有规则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答案(1)×(2)×(3)√(4)×2.(1)立方晶胞中,顶点、棱边、面心依次被多少个晶胞共用?答案立方晶胞中,顶点、棱边、面心依次被8、4、2个晶胞共用。

(2)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多少个晶胞共用?答案六棱柱晶胞中,顶点、侧棱、底面上的棱、面心依次被6、3、4、2个晶胞共用。

题组一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则甲晶体中x与y的个数比是________,乙中a与b的个数比是________,丙中一个晶胞中有________个c离子和________个d离子。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含解析鲁科版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41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含解析鲁科版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的性质(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1.如图是a、b两种不同物质的熔化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是晶体②a是非晶体③b是晶体④b是非晶体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A[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由图a来分析,中间有一段温度不变但一直在吸收能量,这段就代表a晶体在熔化;由b曲线可知,温度一直在升高,没有一个温度是停留的,所以找不出固定的熔点,b为非晶体。

]2.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 NaOH Ar SO2B H2SO4石墨SC CH3COONa 水晶D Ba(OH)2金刚石玻璃24璃是非晶体。

]3.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BCl3Al2O3Na2O NaCl AlF3AlCl3干冰SiO2-107 2 073 920 801 1 291 190 -57 1 723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B4.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碘和干冰的升华B.Na2O2和C60的熔化C .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D .溴的气化和NH 4Cl 加热分解A [A 项的变化克服的都是分子间作用力,正确;Na 2O 2和C 60的熔化分别克服的是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B 项错误;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分别克服的是共价键和离子键,C 项错误;溴的气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NH 4Cl 分解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5.下列有关离子晶体的数据大小比较不正确的是( ) A .熔点:NaF>MgF 2>AlF 3 B .晶格能:NaF>NaCl>NaBrC .阴离子的配位数:CsCl>NaCl>CaF 2D .硬度:MgO>CaO>BaOA [由于r (Na +)>r (Mg 2+)>r (Al 3+),且Na +、Mg 2+、Al 3+所带电荷依次增大,所以NaF 、MgF 2、AlF 3的离子键依次增强,晶格能依次增大,故熔点依次升高。

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PPT(配套doc练习)

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性质 鲁科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PPT(配套doc练习)

(3)(NH4)2S (4)Na2S2
(5)CO2、CCl4、C2H2
(6)C2H2 (7)H2O2 (8)SiO2、SiC
考点深度突破
【示例1】 (2012·山东理综,32(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与饱和性 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
考点深度突破
(1)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的

子 晶 体 CsCl (型 )
Cl-有 8 个,每个Cs+(Cl-)
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s+(Cl-)有 6 个 (2)如图为8个晶胞,每个晶胞 中含1个Cs+、1个Cl-
考点深度突破
d.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如CH3—CH2—CH2—CH2—CH3>
④金属晶体: 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 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Mg<Al。
考点深度突破
探究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 (2)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 (3)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 ) ) )
3.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 ①不同类型晶体的熔、沸点高低的一般规律: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

②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 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
考点深度突破
(2)同种晶体类型熔、沸点的比较 ①原子晶体: 原子半径越 小 → 键长越 短 → 键能越 大 → 熔沸点越 高
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地 高 。如H2O > H2Te > H2Se >H2S。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章末知识网络构建学案鲁科版选修3

2021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章末知识网络构建学案鲁科版选修3

第3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
章末
知识网络构建
1.物质的聚集状态
固体⎩⎪⎪⎪⎪
⎨⎪⎪⎪⎪⎧晶体⎩⎪⎨⎪⎧晶体构造的堆积模型⎩⎪⎨⎪⎧① 的密堆积② 的密堆积
晶胞⎩⎪⎨⎪⎧描述晶体构造的根本单元:习惯采用的是③ 晶胞中原子占有率〔平行六面体〕:顶角:④ ;棱上:⑤ ;面心:⑥ ;体心:⑦ ;其他聚集状态的物质⎩⎪⎪⎨⎪⎪⎧非晶体:长程⑧ 和短程
⑨ ,无固定熔点液晶:沿分子⑩ 方向呈现 有序排列纳米材料:⑪ 排列长程有序, ⑫ 无序
等离子体:⑬ 和⑭ 组成
2.四种常见的晶体类型
(1)金属晶体
金属晶体⎩⎪⎨⎪⎧构造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⑮ ,微粒间的作用力是⑯ 性质特点:易导电、导热、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但熔、沸点个体差异大
(2)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构造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阴、阳离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⑰ 性质特点:熔、沸点⑱ ,略硬而脆,且在固态时不导电,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
(3)原子晶体
原子晶体⎩⎪⎨⎪⎧构造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原子,微粒间的作用 力是共价键性质特点:熔、沸点⑲ ,硬度⑳
(4)分子晶体 分子晶体⎩⎪⎨⎪⎧构造特点:形成晶体的微粒是分子,微粒间作用力是分子间作用力性质特点:熔、沸点○
21 ,硬度○22
【答案】 1.①等径圆球②非等径圆球③平行六面体④1/8⑤1/4⑥1/2⑦1⑧无序⑨有序⑩长轴⑪颗粒⑫界面⑬带电微粒⑭中性微粒
2.⑮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⑯金属键⑰离子键
⑱较高⑲高⑳大○21低○22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晶体和晶胞[记牢主干知识]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比较晶体非晶体结构特征结构粒子周期性有序排列结构粒子无序排列性质特征自范性有无熔点固定不固定异同表现各向异性各向同性二者区别方法间接方法:测定其是否有固定的熔点科学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①熔融态物质凝固。

②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③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2.晶胞(1)概念:晶胞是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晶体与晶胞的关系: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构成晶体。

(3)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如某个粒子为n个晶胞所共有,则该粒子有1n属于这个晶胞。

[练通基础小题] 一、基础知识全面练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2)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3)固态物质一定是晶体(×)(4)冰和固体碘晶体中相互作用力相同(×) (5)固体SiO 2一定是晶体(×)(6)缺角的NaCl 晶体在饱和NaCl 溶液中会慢慢变为完美的立方体块(√) (7)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的方法可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8)晶胞是晶体中的最小的“平行六面体”(×)(9)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晶体中粒子在微观空间里呈现周期性的有序排列(√) (10)立方晶胞中,顶点上的原子被4个晶胞共用(×)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则甲晶体中x 与y 的个数比是______,乙中a 与b 的个数比是______,丙中一个晶胞中有______个c 离子和______个d 离子。

答案:2∶1 1∶1 4 4 二、常考题点分组练题点(一) 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计算1.磁光存储的研究是Williams 等在1957年使Mn 和Bi 形成的晶体薄膜磁化并用光读取之后开始的。

如图是Mn 和Bi 形成的某种晶体的结构示意图(白球均在六棱柱内),则该晶体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 .Mn 2BiB .MnBiC .MnBi 3D .Mn 4Bi 3解析:选B 由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白球代表Bi 原子,且均在六棱柱内,所以Bi 为6个。

黑球代表Mn 原子,个数为:12×16+2×12+1+6×13=6(个),则二者的原子个数比为6∶6=1∶1。

2. Zn 与S 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Zn 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从晶胞图分析,含有Zn 离子为8×18+6×12=4。

S 为4个,所以化合物中Zn 与S 数目之比为1∶1,则化学式为ZnS 。

答案:4 ZnS [探规寻律]“均摊法”突破晶胞组成的计算(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粒子如果是被n 个晶胞所共有,那么,每个晶胞对这个粒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n。

(2)方法:①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不同位置的粒子数的计算②非长方体晶胞中粒子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石墨晶胞每一层内碳原子排成六边形,其顶点(1个碳原子)被三个六边形共有,每个六边形占13。

题点(二) 晶体的密度及微粒间距离的计算3.O 和Na 能够形成化合物F ,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 =0.566 nm ,F 的化学式为________;晶胞中O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计算晶体F 的密度(g·cm -3)________。

解析:O 2-半径大于Na +半径,由F 的晶胞结构可知,大球代表O 2-,小球代表Na +,每个晶胞中含有O 2-个数为8×18+6×12=4,含有Na +个数为8,故O 2-、Na +离子个数之比为4∶8=1∶2,从而推知F 的化学式为Na 2O 。

由晶胞结构可知,每个O 原子周围有8个Na 原子,故O 原子的配位数为8。

晶胞参数a =0.566 nm =0.566×10-7 cm ,则晶胞的体积为(0.566×10-7cm)3,从而可知晶体F 的密度为4×62 g·mol -1(0.566×10-7cm )3×6.02×1023 mol -1=2.27 g·cm -3。

答案:Na 2O 8 4×62 g·mol -1(0.566×10-7cm )3×6.02×1023mol -1=2.27 g·cm -34.某离子晶体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

X()位于立方体顶点,Y()位于立方体中心。

试分析:(1)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 与1个Y 形成的夹角∠XYX 是________。

(3)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晶体的密度为ρ g·cm -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 。

解析:(1)晶胞中,X 的个数=4×18=12,Y 在体内,个数是1个,则X 与Y 的个数比是1∶2。

(2)若将4个X 连接,构成1个正四面体,Y 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可联系CH 4的键角,知∠XYX =109°28′。

(3)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由题意知,该晶胞中含有12个XY 2或Y 2X ,设晶胞的边长为a cm ,则有ρa 3N A =12M ,a =3M2ρN A ,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 之间的距离为 2 3M 2ρN Acm 。

答案:(1)XY 2或Y 2X (2)109°28′ (3) 23M2ρN A5. 镧镍合金、铜钙合金及铈钴合金都具有相同类型的晶胞结构XY n及很强的储氢能力,其中铜钙合金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Ca 位于____区。

(2)铜原子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镧镍合金LaNi n 晶胞体积为9.0×10-23cm 3,储氢后形成LaNi n H 4.5的合金(氢进入晶胞空隙,体积不变),则LaNi n 中,n =____________(填数值);氢在合金中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3)由铜钙合金的晶胞结构图知,铜、钙合金中,N (Cu)=12×12+6×12+6=15,N (Ca)=12×16+2×12=3,N (Ca )N (Cu )=315=15,因镧镍合金与铜钙合金的晶胞结构相同,则在LaNi n 中1n =15,n =5。

1 mol 合金中含有N A 个该合金的晶胞,则ρ·9.0×10-23 cm 3·N A =M ,ρ= 4.5 g 9.0×10-23 cm 3×6.02×1023≈0.083 g·cm -3。

答案:(1)s (2)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或[Ar]3d 104s 1 (3)5 0.083 g·cm -3 [探规寻律]晶体微粒与M 、ρ(晶体密度,g·cm -3)之间的关系若1个晶胞中含有x 个微粒,则1 mol 该晶胞中含有x mol 微粒,其质量为xM g ;又1个晶胞的质量为ρa 3 g(a 3为晶胞的体积,单位为cm 3),则1 mol 晶胞的质量为ρa 3N A g ,因此有xM =ρa 3N A 。

考点二| 常见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基础自主落实]1.四种晶体类型的比较晶体类型比较项目分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构成粒子分子原子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阴、阳离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某些含氢键)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硬度较小很大有的很大,有的很小较大熔、沸点较低很高有的很高,有的很低较高溶解性相似相溶难溶于任何溶剂常见溶剂难溶大多易溶于水等极性溶剂导电、传热性一般不导电,溶于水后有的导电一般不具有导电性电和热的良导体晶体不导电,水溶液或熔融态导电物质类别及举例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气态氢化物、酸、非金属氧化物(SiO2除外)、绝大多数有机物(有机盐除外)部分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晶体硼),部分非金属化合物(如SiC、SiO2)金属单质与合金(如Na、Al、Fe、青铜)金属氧化物(如Na2O)、强碱(如KOH)、绝大部分盐(如NaCl)2.典型晶体模型晶体晶体结构晶体详解原子晶体金刚石(1)每个碳与相邻4个碳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2)键角均为109°28′(3)最小碳环由6个C组成且六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4)每个C参与4条C—C键的形成,C原子数与C—C键数之比为1∶2SiO2(1)每个Si与4个O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正四面体结构(2)每个正四面体占有1个Si,4个“12O”,n(Si)∶n(O)=1∶2(3)最小环上有12个原子,即6个O,6个Si分子晶体干冰(1)8个CO2分子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心又各占据1个CO2分子(2)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离子晶体NaCl(型)(1)每个Na+(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Na+)有6个。

每个Na+周围等距且紧邻的Na+有12个(2)每个晶胞中含□104个Na+和□114个Cl-CsCl(型)(1)每个Cs+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l-有□128个,每个Cs+(Cl-)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s+(Cl-)有8个(2)如图为8个晶胞,每个晶胞中含1个Cs+、1个Cl-金属晶体简单立方堆积典型代表Po,配位数为□136,空间利用率52% 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又称为A1型或铜型,典型代表Cu、Ag、Au,配位数为□1412,空间利用率74%体心立方堆积又称为A2型或钾型,典型代表Na、K、Fe,配位数为□158,空间利用率68%六方最密堆积又称为A3型或镁型,典型代表Mg、Zn、Ti,配位数为□1612,空间利用率74%(1)定义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为kJ·mol-1。

(2)影响因素①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

②离子的半径:离子的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

(3)与离子晶体性质的关系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且熔点越高,硬度越大。

小题热身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