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导向
能源环境概论讲义复习资料

按能源的商品性划分
商品能源是指在能源市场上作为商品销售的能源, 商品能源是指在能源市场上作为商品销售的能源,如 是指在能源市场上作为商品销售的能源 煤炭、石油、焦炭、核燃料、电等。 煤炭、石油、焦炭、核燃料、电等。 非商品能源是指未经商品流通领域, 非商品能源是指未经商品流通领域,未进入市场进行 是指未经商品流通领域 正规的买卖活动,一般是农民自产自用的能源,如柴 正规的买卖活动,一般是农民自产自用的能源, 草、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等就地利用的能源。 农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等就地利用的能源。 国际上的能源统计数据均限于商品能源。 国际上的能源统计数据均限于商品能源。 非商品能源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中广泛使用。 非商品能源在发展中国家农村中广泛使用。
短期内重复再生的能源。如煤炭、原油、天然气、油页岩、 如煤炭、原油、天然气、油页岩、
核燃料等。 核燃料等。
按能源技术开发的程度划分
常规能源也称传统能源,是指以往利用多年, 常规能源也称传统能源,是指以往利用多年,目 也称传统能源 前在科学技术条件已成熟,经济上比较合理, 前在科学技术条件已成熟,经济上比较合理,已 被人类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 被人类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的能源,如煤炭、 原油、天然气、 水能、生物质能等。 原油、天然气、电、水能、生物质能等。 新能源是指人类新近才开发利用或正在研究开发, 新能源是指人类新近才开发利用或正在研究开发, 是指人类新近才开发利用或正在研究开发 今后可以广泛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今后可以广泛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 热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燃料电池、 热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燃料电池、 现代生物质能等。 现代生物质能等。
能源的分类
(1)按能量的原始来源划分:地球以外天体、地球自身、地球与其他天 按能量的原始来源划分:地球以外天体、地球自身、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节能的热力学分析方法:锅炉、换热器、简单蒸汽动力循环的节能分析3个例子
M1
1
讲授
/
/
8
2.4
夹点技术及换热网络设计
夹点技术的理论基础,问题表法确定夹点位置和最小公用工程,换热网络的设计
M1
5
讲授
2
作业
9
第三章
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重点难点:三废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典型设备。
/
/
/
/
/
10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
Introduction to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
CNE123811015
开课院部
新能源学院
课程团队
环设与节能组
学分
1.5
课内学时
24
讲授
24
实验
0
上机
0
实践
0
课外学时
24
适用专业
环保设备工程
授课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
课程简介
(必修)
本课程是环保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是必修课。课程主要讲授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常规能源、新能源的利用技术,节能的分析方法和夹点技术,三废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典型设备,净能量分析法、㶲分析法等能源与环境系统的分析评价方法。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系统工程学,掌握各种能源利用技术、节能的热力学分析方法,掌握夹点技术并能利用夹点技术进行换热网络的设计,熟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节能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典型能源系统、用能过程和设备进行用能分析的能力,以及用能过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能力。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论文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程论文姓名:学号:201年月日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课论文摘要能源与环境工程学导论对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进行了大概的介绍,使我们对相关的本科专业内涵特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帮助我们形成较系统的专业认识。
本文为对课程的一些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能源与环境工程课程总结课程感受1.专业现状及前景习近平在十九大中表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结构不断改变,石油逐渐被天然气和核能取代。
与世界能源相比,我国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且因此造成了燃煤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环境代价高。
同时,传统能源面临着资源枯竭,污染严重的严峻问题,但其在世界和我国能源结构中依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该形式在未来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能源与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能源与环境专业在将来会有着可观的前景。
2. 课程总结:能源与环境工程学的应用2.1燃煤发电技术高效、清洁的 IGCC 发电技术:IGCC发电技术是指将煤炭、生物质、石油焦、重渣油等多种含碳燃料进行气化,将得到的合成气净化后用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电技术。
它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气化炉、空分装置、煤气净化设备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余热锅炉、蒸汽轮机发电系统。
IGCC 发电技术是未来煤炭能源系统的基础,对提高我国能源自给率、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目前,我国IGCC发展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2.2 新能源发电技术2.2.1太阳能目前成熟的太阳能发电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2 种。
前者是利用光学系统聚集太阳辐射能,用以加热工质产生高温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后者是通过光电转换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
[3]2.2.2 核能核能包括重核的裂变能和轻核的聚变能。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导向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导向第一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1、系统定义、特点和分类。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①整体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有序性⑥动态性分类: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开放系统与孤立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可控系统与不可控系统2、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和特点。
系统工程学: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的总称。
特点:①研究方法的总体性②处理问题的综合性③组织管理上的科学化和现代化3、系统方法是什么(定义)。
把系统工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系统方法4、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是什么,跟系统方法是什么关系。
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关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考方法,概括了系统工程的工作步骤和阶段,以及它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5、环境的定义和分类(构成环境因素和根源),以及各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根据环境成因分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人类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支撑、调节、涵养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适应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自然环境的恶化会破坏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致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自然环境有赖于人工环境的美化、衬托、补充,使之更利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但是,人工环境的不适当地建造和发展,也会损害自然生态,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根据根源分类:环境问题:狭义上,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

浅谈能源危机姓名:马小龙学号:130720125 班级:能源1301 摘要:人类的发展已经面临着一个能源瓶颈,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使用对我们的环境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而我们也正在承受着环境破坏带来的恶果。
可喜的是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产生的恶果,并且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我们努力正开发核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强调的可持续性利用。
新的能源体系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低碳或绿色经济的重要前提和必不可少的一环,其含义不仅包括能源转型、技术变革、还有发展观念等的转变。
关键词:煤碳、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风能、石油危机能源与人类息息相关,那什么是能源呢?能源其本意是指能量的来源。
现在,我们用这个词不是指它的本意,而是指产生能量的各种物质。
所谓能量,就是物质能够做功的能力。
它的基本类型有: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矿物能、原子能、生物能等等。
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具有能量的物质如煤炭、石油、核燃料、水、风、生物体等,或从这些物质中再加工制造出的新物质如焦炭、煤气、液化气、煤油、柴油、电、沼气等,都属于能源。
目前,能源这个词已经变成了燃料和热、电等的简称。
人类从一诞生就与能源密不可分,能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能源推动了机器转动,机器与人结合形成了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与能源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要,无论是人们的基本活动,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发展等方方面面均与能源密不可分。
人类社会不能没有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能源,人类社会离不开能源就像离不开空气、水、粮食一样重要。
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能源安全逐渐与政治、经济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
两次世界大战中,能源跃升为影响战争结局、决定国家的重要因素。
法国总理克莱蒙梭曾说,“一滴石油相当于我们战士的一滴鲜血”。
可见,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在那时便已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0-能源与环境专业导论_复习资料_xxxx.doc

第一部分学科与专业第一章德才能兼备、术业有专攻—高等工程教育概论一、简答题1.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与辨析2.简述工程的分类及范围3.什么是普通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学校?简述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概况、性质和职能普通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社会活动。
普通高等学校: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统招生),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
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引领文化4.简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概况5.简述科技和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
第二章能源澎湃动力无限—能源与环境纵横谈1.能源与动力的发展史2.能源—发展的动力3.能源与环境-成长的烦恼与困境,强力耦合的领域,广阔的发展空间4.能源与动力领域的发展方向第三章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的专业5.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及相关学科概况6.专业培养目标7.我院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8.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领域第四章学会学习、创造精彩-我的大学9.高等院校的教学特点10.工科的课程类型与大学的教学环节11.学习方法的重要性12.学好理论课、重视实验课、重视计算机的应用13.确立目标、编写程序、调试运第二部分能源与环境第一章绪论重点:14.掌握资源、能源、能量、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15.掌握能源的分类、环境问题由来与发展;16.了解能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7.了解全球能源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8.了解主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难点:1. 如何理解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3E)的关系。
2. 如何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3.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是什么?如何理解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
一、陈述题1、到目前为止,人类认识的能量有形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电磁能等六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一、引言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涉及能源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交叉学科领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概念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是研究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能源资源,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工程学科。
它涉及能源系统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旨在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发展历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起源于工业革命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突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焕发出新的生机。
四、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1.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各类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和政策措施。
2.环境污染治理: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不同环境领域的治理技术和政策研究。
3.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讨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1.多能源互补与一体化:促进各种能源形式的互补协调,推动能源系统的一体化发展。
2.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能源与环境的双赢。
3.全球合作与政策制定: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能源与环境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总结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学科,关乎全球能源安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通过不断深化学科研究和促进实践应用,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本文对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思考。
福建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复习重点总结

福建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复习重点总结能源与动力工程是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到能源的产生、转换、利用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复习重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福建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复习重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热力学与热工基础1.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平衡和平衡状态- 状态方程和状态图- 能量守恒和熵增原理2. 热力学循环及其性能参数- 热力学循环的分类与特点- 热力学循环的效率和热耗散- 工质的热力学性质与图表法3. 气体热力学与传热原理-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的定压定容过程、定容定温过程等- 传热的基本概念与传热方式二、热能工程1. 热机概论- 热机的分类与特点- 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效率- 内燃机与外燃机的区别与应用2. 蒸汽动力系统- 理想蒸汽循环与实际蒸汽循环- 热力循环参数的计算与优化- 热力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组成部分3. 燃烧与燃烧工程- 燃烧的基本过程与机理- 燃烧反应的热效应与热值计算- 燃烧器的种类与性能参数三、动力机械1. 内燃机概论- 内燃机的分类与工作循环-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与燃烧方式- 内燃机的性能参数与调节2. 液压与气压工程-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液压元件的工作特点与选择原则- 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3. 热力机械-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冷凝器与汽包的作用与结构- 蒸汽工程的安装与调试要点四、能源与环境1. 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分类与特点- 非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与问题-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前景2. 节能与环保- 能源的高效利用与节能技术- 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能源3. 涉及当前热点的能源与动力工程问题-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 新能源车辆技术与应用- 核电与核能安全问题通过对福建省考研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复习重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考生理清知识框架,掌握重点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概论复习导向第一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基础1、系统定义、特点和分类。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按一定规律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属的一个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
特点:①整体性②关联性③目的性④环境适应性⑤有序性⑥动态性分类: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实体系统与概念系统、开放系统与孤立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可控系统与不可控系统2、系统工程学的定义和特点。
系统工程学: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研究、设计和运行管理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技巧的总称。
特点:①研究方法的总体性②处理问题的综合性③组织管理上的科学化和现代化3、系统方法是什么(定义)。
把系统工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称为系统方法4、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是什么,跟系统方法是什么关系。
三维结构: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关系: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考方法,概括了系统工程的工作步骤和阶段,以及它所涉及的各种专业知识5、环境的定义和分类(构成环境因素和根源),以及各类环境之间的关系。
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根据环境成因分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关系: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人类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支撑、调节、涵养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适应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自然环境的恶化会破坏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以致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自然环境有赖于人工环境的美化、衬托、补充,使之更利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但是,人工环境的不适当地建造和发展,也会损害自然生态,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根据根源分类:环境问题:狭义上,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
广义上,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问题。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将其分为①第一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亦称原生环境问题,②第二环境问题,由于人类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亦称次生环境问题。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有哪些,简要介绍一下这些应用,并说明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清洁生产:(企业层次)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性的环境策略,以减少其对人类及环境可能的危害。
生态工业:(企业群落层次)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融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国民经济层次)对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7、能源和环境系统工程的定义和任务是什么。
定义:分析现有的能源与环境系统,通过对能源与环境实行最优设计、最有规划和最优管理,来创建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所需要的系统。
任务: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可以为世界、国家、地区、企业等能源与环境系统作预测、分析、规划、管理和评价等工作,具体说包括:1) 能源需求预测2) 能源供应预测3) 能源发展规划4) 能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5) 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控制6) 能源与环境系统分析第二章能源的开发利用1、根据来源,能源可以分为哪几类(具有两个分类标准,请都列举出来,分别是可以分为4类和3类),它们的来源或成因分别是什么?分为四类:1)太阳能 2)地热 3)核能 4)潮汐能分为三类:1)来自地球以为的能量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 3)地球与其他天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量2、解释和区别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每一种不超过30个字)。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使用时要不要经过加工转换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能不能不断地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人类所利用的时间长久以及现有技术的掌握程度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能不能直接通过燃烧获得能量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使用时对环境的影响3、能源效率和节能的区别,简要解释能源效率的第一定律效率和第二定律效率的定义。
区别:能源效率是指终端用户使用能源得到的有效能量与消耗的能量自闭;节能是指不必要的能耗能源效率的第一定律效率和第二定律效率的定义:第二定律表示的含义类似于火用()。
●第一定律效率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为能量既不能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据此,能源效率=能量收益/能量消耗●第二定律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为系统中的熵总是增加的,也就是说,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损失了它的“品位”,或者做某种作业的能力。
因此,转换效率既要考虑数量又要考虑“品位”的损失。
能源效率=做功能力收益/做功能力消耗4、清洁煤技术包括哪些。
煤炭加工技术有哪些,简要概括解释这几种加工技术(每一种技术不超过60个字)。
洁净煤技术是高效、洁净的煤炭开发、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技术的总称。
• 煤炭加工技术:1) 煤炭洗选技术2) 粉煤成型技术3) 动力配煤技术4) 水煤浆技术5、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解释(每一种技术不超过60个字)。
• 煤炭高效洁净燃烧技术:1)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2) 高效低污染的粉煤燃烧技术6、煤炭转化技术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解释(每一种技术不超过60个字)。
• 煤炭转化技术:1)煤炭的干馏技术2) 煤炭气化技术3) 煤炭的地下气化4) 煤炭的直接液化5) 煤炭的间接液化6) 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7) 燃料电池8)煤的多联产7、石油的元素组成和蒸馏组成(即在不同温度下常压和减压蒸馏的产物是什么)。
如何评价汽油好坏(即评价指标),解释一下每个评价指标(每个评价指标不要超过60个字)常压产物:汽油以及各种芳烃减压产物:柴油、石油焦和燃料油等评价指标:汽油的馏分组分和辛烷值8、解释抽水蓄能电站的原理和种类,其综合效率系数是什么意思。
原理: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再放水到下水库进行发电。
综合效率系数:抽水时有的电量与放水时产生的电量之比9、核电技术有几种,简要讲述一下其各自原理(每种原理不超过30字)和所使用的原料。
讲述一下核裂变反应堆的结构组成和各自作用(不超过100字)。
快堆为何叫做增殖堆,解释原因核电技术种类:核裂变反应堆、核聚变装置热堆:热中子反应堆。
包括轻水堆和重水堆,前者以普通水做冷却剂兼减速剂,以浓缩铀为燃料;后者以重水做冷却剂和减速剂,使用天然铀为燃料。
快堆:快中子增殖堆。
只有冷却剂,没有减速剂,直接利用核裂变产生的高速运动的中子来维持链式裂变反应的进行。
显著特点是产生比它自身消耗还要多的核燃料。
10、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技术有哪几种以及各子类(总共不超过100字)太阳能的光利用分为几方面。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分为哪四类(根据构造),简要介绍(每种不超过50字)利用技术::太阳能——热能交换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冷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技术、、、、、、、、、发电系统:塔式电站、碟式电站、槽式电站和烟囱发电11、简要解释一下生物质和生物质能的概念。
列举出生物质利用的主要技术。
列举生物质热化学和化学转换技术所包含的方法或技术。
概念:生物质是指有机物中除化石燃料外的所有来源于动、植物再生的物质。
生物质能是指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固定和储藏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主要技术:1)热化学转换 2)物理转换 3)生物转化生物质热化学转换的方法:燃烧、液化、汽化、热解生物质生物化学转换技术:生物质制氢、生物柴油、微生物制取酒精12、列举风力发电系统的种类,并简要解释其区别。
风能产生三种力以驱动发电机工作,分别为轴向力、径向力和切向力。
当气流经过风翼型叶片表面时,气体在叶片迎风面压力小于背风面,由此产生提升力,导致转子绕中心轴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
13、列举海洋能利用的种类,并做简要介绍。
种类:潮汐能发电、波浪能发电、温差能发电、盐差能发电14、列举地热能的来源和种类。
来源:地球的熔融岩浆加热作用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种类:水热性、低压地热能、干热岩地热能、岩浆热能15、可燃冰是什么,解释一下可燃冰的来源(存在位置)、成分、形成条件(共不超过100字)。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是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由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白色固态结晶物质,外观像冰。
来源:主要存在海洋底部某些部位条件:高压低温且有气源第三章制冷技术与能源环境1、制冷的定义、分类以及与低温的区别。
定义: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空间和实践范围内,将某种物质或者流体冷却,使其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状态的过程。
分类:原理,压缩式、热电式、吸收式、离心式制冷等。
用途:家用、商用、工业、车用制冷等。
按方法:天然、人工制冷。
区别:制冷一般指环境温度到120K温度范围的冷却,低温一般指低于120K 范围的冷却。
2、讲述常规制冷机(即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讲述吸收式、吸附式制冷剂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比较这三种制冷剂的优缺点。
原理:工质通过节流阀降温降压进入蒸发器,向室内吸热,达到制冷的目的,然后进入压缩机由低压转换成高温高压,在流向冷凝器,降温降压,向室外放热,工质再流进节流阀,如此反复循环达到制冷的目的。
吸收式制冷剂的种类有:以水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氨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醇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工质对。
吸附式制冷机的种类有:金属氢化物-氢、沸石分子筛-一氧化二氮、活性炭-氮气、POC-氧气制冷机。
吸收式制冷机是以热能为动力,利用工质的特性完成工作循环而获得冷量的装置。
吸附式制冷机是某些固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吸附某些气体或水蒸气,在另外温度和压力下释放出来,以此循环而获得冷量的装置。
与蒸汽式压缩机相比,吸附式制冷机结构简单,一次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噪声,能有效利用一些低品位热源等一系列有点,与吸收式制冷机相比,吸附式制冷机不存在结晶问题和分馏问题,且能够用于震动、倾颠、旋转场合。
3、建筑能耗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有哪些。
建筑物的得热量和空调的冷负荷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建筑能耗分为两大类:消耗电能的设备,有泵、风机和制冷机等。
消耗热能的设备,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等。
得热量:显得热和潜得热之和,潜得热是由于进入室内湿空气的得热量。
显得热是指由于传导、对流、辐射进入室内的能量。
冷负荷:为了维持室内设定的温度,在某一时刻必须由空调系统从房间带走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