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节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教案(4篇)

高一化学教案(4篇)

高一化学教案(4篇)高一化学教学教案篇一【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

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

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教学重点】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最新10篇】

高中化学教案【最新10篇】

高中化学教案【最新10篇】篇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对所学习的化学知识有相当一部分要求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11、知识与技能(1)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同时掌握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通过学生设计完成原电池构成条件的实验,学习实验讨论的方法。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运用。

2、过程与方法(1)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及利弊,建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新思路,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分析,提出实现新思路的各种推测和猜想等,培育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实验和科学探究,对比、归纳,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进展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神秘。

(2)通过原电池形成条件的探究,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体会实验在化学讨论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教学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讨论,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利用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启发、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纳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加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乐观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课必修一教案2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讨论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沟通。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一、教材分析《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本节课为《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以钠的性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钠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钠元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元素,也是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种金属元素,学习本节内容对以后其他金属的学习有指导性作用。

这不仅与本章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课时可以进行金属与非金属上性质上的对比学习,而且为学生学习以后的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并且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

同时学生在获取相关化学知识和实验研究技能的同时,可以将物质性质和物质用途相关联,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钠的原子结构,知道当元素最外层电子小于4时,容易失去电子,同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使学生对钠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学生在上一章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也为学生推测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的实验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仍存在不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沿着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的顺序展开,并有效地利用了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依据这些规律性知识,进一步对钠的性质作出推断和预测。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钠的性质,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1.从宏观上建立金属钠是一种强还原性金属单质的基本概念,从微观上明确金属钠的强还原性是其易失电子的重要表现。

2.通过完成金属钠的相关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自身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萃取的原理,掌握“萃取-分液”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合作的技巧和责任。

提高观察、类比、探究、思考、概括的能力。

2.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体会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3.通过给萃取下定义和描述实验现象,培养语言智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案”填写,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科学品质。

2.通过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3.通过亲自实验,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2.“自学—观察—模仿”教学,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观看教学录像、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萃取—分液”的操作要领。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分液:利用两种液体互不相溶、密度相差较大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附: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讲解化学实验安全规则海水净化——蒸馏,海水晒盐——蒸发,从原理上谈蒸馏、蒸发的区别与联系。

蒸馏引入冷凝管,落实蒸馏操作。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复习初中学过的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第二课时:粗盐杂质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的。

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是NaCl吗?利用溶解性表,以SO42-检验为例讲解离子检验。

利用溶解性表,将可溶性杂质变成不溶物除去。

学生做实验,重点体会检验时取用少量样品,除杂时用过量试剂。

可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问题。

第三课时:萃取。

最后布置作业:通过对3节化学实验课的体会,同学们谈谈对本章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

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有关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5篇

有关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5篇

有关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5篇有关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5篇教案中包含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和选择。

教案中设计的教学活动、讲解方式、问题引导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给大家分享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欢迎阅读!高中必修1化学教案精选篇1一、设计思想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注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引导—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人才。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中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

化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要求、学生的发展和认知水平,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重视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通过类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固体溶质溶解为例,分析溶质溶解过程中结晶与溶解速率的变化,并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以此顺势引入化学平衡状态概念,并强调在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这样层层引导,通过熟悉的例子类比帮助学生理解,借此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延伸,也是以后学习有关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的理论基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与核心,因此《化学平衡》是一节承前启后的关键课。

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特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三、学情分析学生在接触化学平衡前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可逆反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要接受和理解化学平衡这一抽象概念并非易事。

普通高中课程化学1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化学1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化学1教案
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3. 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 讲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介绍化学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第二课时:常见元素和化合物
1. 介绍常见元素和其在化合物中的性质;
2. 讲解一些常见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教学方法:
1. 授课结合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化学理论;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知识点的展示;
3.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估:
1. 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教学反思:
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作业:
1. 复习本节课内容,做好笔记;
2. 阅读相关资料,扩展化学知识面;
3. 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化学必修一教案

化学必修一教案

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习题+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导引】一、化学实验安全1.温馨提示:请你仔细阅读下列实验室规则。

1.只有当教师在场时才能进行实验,不能进行未经允许的实验。

2.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地阅读和思考实验内容,做好实验预习。

3.有些化学药品的化学式或名称非常相近,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仔细检查化学药品的标签,确保取用药品正确。

4.未经教师允许,不要把多余的药品放回到原来的试剂瓶中。

5.不要品尝实验药品。

口香糖、食物或饮料不应带进实验室。

6.闻物质的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不要把鼻子直接靠近瓶口闻味。

7.实验时,不要把试管的开口端朝向自己或你周围的同学。

8.任何实验室事故,无论多小,都应立刻报告教师。

9.一旦化学药品溅洒到你的皮肤或衣物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溅洒部位。

如果溅到眼睛上必须立刻用水冲洗并尽快送往医院。

10.实验完毕,将废物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按要求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2.识别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标识。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当粗盐中含有泥沙时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操作要点是: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一、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①让学生认识高中化学的知识结构②开始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③掌握高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知识结构的构建和教材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高中化学体系②采用化学图片实验谚语和谜语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③交流和讨论增强与学生的认识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增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②锻炼学生学习交流的能力二、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三、教法与学法交流、探讨与讨论、思考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当你们用充满疑问的眼神看我的时候,我想我不能不做一番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之前,我想由衷的祝贺各位在人海之中来到铜仁一中。

几年前,我和你们一样,经历初三艰苦的学习生活然后考入铜仁一中,那时我 15岁,也是我第一次实现第一个目标,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也在我沉浸在甜蜜的幻想之中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约而至,我没有了新的目标,学习的动力一下子无影无踪。

这样高一在恍惚之中度过,那是我很后悔的一年,后来我考入西南大学成为现在的身份。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化学老师。

化学名称:龙胜勇物理性质:色泽——肉色环保型质量——55KG 长度——头顶天脚踏地混合物味道独特无毒化学性质:像钾一样活泼的性格酒精灯一样的奉献多语言支持——普通话,铜仁话,铜仁普通话。

身体安康希望我们的相遇像浓硫酸和水的相遇一样能有无限的活力这就是我,一个今天将要和你们探讨五个问题的人1、化学与中国、化学美2、化学能够给你带来什么3、高中化学与高一化学4、高中化学怎么学5、关于青春(学生交流分享他们所知道的化学与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化学家的故事)老师补充介绍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的化学名人的简历以及他们对中国化学发展的贡献。

并且与国外化学发展作对比,简单介绍化学在当今社会的发展情况。

(学生列举他们在化学中发现的化学美的地方以及在化学课上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老师介绍化学美的时候通过谜语、图片、实验视频给学生展示。

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学生交流发表意见)老师补充①它提供给我们便利的生活条件,学习化学我们能了解许多生活常识;②化学是创造新事物改进社会的空间和推进社会发展的学科;③化学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资源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④最后化学帮助各位在高考中实现理想。

高中化学共八本书,分为必修2本,选修6本。

内容涵盖广丰富,在学修的版块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喜欢的模块来阅读。

在高考中,必修占据大部分的知识内容,选修也会有部分内容,我们会根据考纲的要求来安排选修板块的学习。

必修一的化学共有四章:第一章是实验和计量数物质的量的学习,比较基础但比较抽象。

第二章是化学反应类型的介绍重点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这章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做好预习和复习。

第三第四章是金属和非金属的介绍相对来说需要理解记忆的成分比较多。

高中化学怎么学?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建立一种以结构认识性质的学校理念很重要,知识点多很不容易记忆。

所以知识记忆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并且对比的记忆。

B、热爱化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如果没有学好一门学科,你是不会产生兴趣的,所以第一节课起,你要保证每节课的知识全部掌握,有问题有困难的及时处理询问。

C、独立思考、不耻下问高中也是大家成年的时间,很多时候要学会自己面对和处理问题,包括知识,你要学会独立思考,这样你才会快速的成长起来。

高中的知识比初中难度上有提升所以学习有困难无法自己解决的就要问同学或者老师。

D、预习——听课——复习这是学习的三部曲,预习能让你上课感到轻松,听课是学习好与不好的关键所以一定要保证效率,及时的复习巩固是学习的法宝。

E、要有一定量的习题训练化学属于理科的范畴,所以一定量的练习是不能少的,你的知识一定要通过习题加以巩固。

F、准备一个笔记本、错题本、草稿本5、朗诵《关于青春》同学们你们正处于人生最美丽的时光,我有很多话想和大家说,但是时间有限,在此我选择了一首诗想和大家分享。

这是一是关于青春的诗。

《关于青春》——席慕容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眼泪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哪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的去追索年轻的你如云影掠过而你的微笑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峦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岁月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生活给我们的青春只有一次,懂得珍惜把握自己的人生是我们最佳的人生态度。

其实用我们的化学来描写人生已经足够了:化学——chemistry——chem is try——化学是一种尝试。

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尝试探索呢。

最后祝愿各位在未来的学习中健康愉快!谢谢大家!作业布置:预习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板书:欢迎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与中国2、化学美在何处和用在何处3、高中化学简介4、怎样学习高中化学5、关于青春教学反思:本节课准备内容较多,所以有些内容并没有在课堂上都提到,上课时与同学们的互动并没有走进同学们去和他们交流,也没有照顾到后面的同学。

有待于加强改进。

整节课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淀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再向蓝色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SO2,蓝色逐渐消失。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根据上述实验判断H2O2和SO2反应能生成强酸B.蓝色逐渐消失,体现了SO2的漂白性C.SO2 中S 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 型D.H2O2是一种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2.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B.超导材料AB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说明AB2是电解质C.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以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D.人体摄入的糖类、油脂、蛋白质均必须先经过水解才能被吸收4.某废水含Na+、K+、Mg2+、Cl-和SO42-等离子。

利用微生物电池进行废水脱盐的同时处理含OCN-的酸性废水,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好氧微生物电极N为正极B.膜1、膜2依次为阴离子、阳离子交换膜C.通过膜1和膜2的阴离子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总数D.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为2OCN--6e-+2H2O=2CO2↑+N2↑+4H+5.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S SO2BaSO4B.SiO2H2SiO3Na2SiO3(aq)C.MgCl2•6H2O MgCl2MgD.N2NO2HNO36.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7.某药物丙可由有机物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甲)+(乙)一定条件−−−−−−→(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与乙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乙的化学式是C4H718OOD.丙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H318OH8.从杨树中提取的Z是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的组分。

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X+Y→Z反应属于加成反应B.Z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8种C.Z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Y可作为加聚反应的单体9.某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名称为乙酸乙酯B.显酸性的链状同分异构体有3种C.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除反应D.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10.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含少量Ca2+、Mg2+)并进行相关实验(装置如图),电解一段时间后,各部分装置及对应的现象为:(1)中黑色固体变红;(2)电极a附近溶液出现浑浊;(3)中溶液出现浑浊;(4)中溶液红色褪去。

下列对实验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1)中:CuO+H2ΔCu+H2OB.(2)中a电极:2H2O+2e-=H2↑+2OH-,Mg2++2OH-=Mg(OH)2↓C.(3)中:Cl2+S2-=S↓+2Cl-D.(4)中:Cl2具有强氧化性1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中含有的质子数为2N AB.l0g46%乙醇水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4N AC.1 Ll mol/L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N AD.浓硝酸热分解生成NO2、N2O4共23g,转移电子数为0.5N A12.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居家环境杀菌消毒B.加强生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有利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中国华为自主研发的5G芯片巴龙5000的主要材料是SiD.太阳能光催化环境技术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13.关于“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烧杯中称量B.在研钵中研磨C.在蒸发皿中加热D.在石棉网上冷却14.同温同压同体积的H2和COA.密度不同B.质量相同C.分子大小相同D.分子间距不同15.常温下,向盛50mL0.100mol·L-1盐酸的两个烧杯中各自匀速滴加50mL的蒸馏水、0.100mol·L-1醋酸铵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K a(CH3COOH)=1.8×10-5,K b(NH3·H2O)=1.8×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X是盐酸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图,滴加过程中溶液各种离子浓度逐渐减小B.曲线Y上的任意一点溶液中均存在c(CH3COO-)<c(NH4+)C.a点溶液中n(Cl-)+n(CH3COO-)+n(OH-)-n(NH4+)=0.01molD.b点溶液中水电离的c(H+)是c点的102.37倍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己知:乙醇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与HBr反应得到溴乙烷(CH3CH2Br),二者某些物理性质如下表所示:溶解性(本身均可作溶剂)沸点(℃)密度(g/mL)乙醇与水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78.5 0.8溴乙烷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8.4 1.4请回答下列问题:(1)B中发生反应生成目标产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下列合适的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选填②③④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