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1课《蝉》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42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对小小生命的怜悯
4.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在黑暗中掘土四年,现在
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
阳光中,什么样的钵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的欢
2.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 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 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称呼: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
五 读出虫趣
3. 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
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回顾旧知——说明文
1. 说明的对象 (说明谁?)
事物、事理
2.说明的方法及作用 (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 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4.说明的顺序 (有条理说明 )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的特点
A、语言平实 B、语言生动
三、整体感知
四、读懂虫性
《蝉》中,作者根据观察,客观地记录了蝉的 习性和成长规律,将蝉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 地描写出来,向世人们揭开了蝉世界的奥秘,这 体现了科普作品的知识性这一特点。
文体知识
►本文体裁:科学小品。 ►科学小品文,又名知识小品,是一种用小品文的笔调 介绍某一方面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既有科学性, 又有文学性。
第一个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 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 ❖ 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 ❖ 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蝉》课件(共4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蝉》课件(共42张PPT)

初识课文
蜣 qiāng(屎壳郎)
窠 kē( 鸟兽做的窝 )
墁 màn (用砖或石块等铺地面 )
纤 xiān ( 细小 )
鳍 qí(鱼类的运动器官 )
蚋 ruì ( —种小昆虫,体长二三毫米,头小,色黑,) 胸背隆起,吸人和牲畜的血液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匹敌:对等,相称。 罅隙:缝隙。 腾跃:跳跃。 开合自如: 分开收拢不受阻碍。 无动于衷: 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蝉挖地穴的方法,挖出的土的去向和身上带有泥点的 原因:
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 体,可以用来做灰泥。(见第4自然段)
所以,它工作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做成一圈涂 墁得很坚固的墙壁,以求适于上下爬行。(见第5自然段)
隧道的顶上留一层一指厚的土,用来抵御外面的 恶劣气候,直到最后一刹那。只要有一些好天气的气 息,它就爬上来,利用顶上的薄盖去考查气候的情 况。(见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写蝉怎样具体考查气 候的情况)

法布尔
学习目标
知识与方法:学习通过细致观察,用拟人等文艺性手 法和准确明晰的语言,说明一种动物生长过程和生活 习性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注大自 然,并且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目录
01导入新课 02预习巩固 03整体感知 04课堂小结 05布置作业
由于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的持久的观察,他笔下的昆虫故 事都显得生动有趣,而且还带上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观察的烙 印,使他的作品更富有深刻的意义。《昆虫记•蝉》共有“蝉和 蚁”“蝉的地穴”“蝉的音乐”“蝉的卵”四个部分。作者用 生动活泼、风趣形象的语言,详细阐明了蝉的生活习性,具体 介绍了蝉从卵到幼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统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蝉 课件 (共58张PPT)

统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  蝉 课件 (共58张PPT)

读读写写
yà qí bào shài suìdào èliè
dào xuán
●轧 鳍 暴晒
隧道
恶劣 倒悬
zhé zhòu xiān wéi fánɡ yù
●折皱 纤维
防御
ɡù jì lián jié tiào zǎo 顾忌 联结 跳蚤
chē zhé nián tǔ xún mì xuān nào huān yú
●分布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栖于沙漠、草原和森林。除每年仲夏出 现的三伏蝉——蛾蝉属等属的种类之外还有周期蝉。最著名的周 期蝉有十七年蝉和十三年蝉,又称质数蝉,由于生命周期是质数, 所以不会遇到上一世代所遇到的天敌。
昆虫知识:蝉的生长繁殖
●每年的6-7月会从蛹变成成虫然后在短短的数日内产卵,从卵开始, 到若虫在地底生活的过程,一直到最后一次脱壳变成成虫,在树上 大鸣大放,这段时间通常有一到两年。
●轧:yà ●本义:圆轴或轮子等压在物体上转。如:轧场(cháng ) ●衍义:引申指“排挤”。如:倾轧。 ●轧:zhá ●衍义:引申指“用机器把钢坯压成一定形状的钢材”。如:轧钢 ●轧:gá ●引申指“结交”。如:轧朋友得小心。引申指“结算、核对”。
如;轧账。引申指“观察;揣测”。如:轧苗头。
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两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其中在蝉类里它们的幼虫又称为“若虫”,它们的雄蝉会发出声音 吸引雌蝉来跟他交配,它再用它那根尖尖的产卵管,插进树中产卵, 直到第二年幼虫才会孵出,再在土中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破 土而出,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最后一次脱壳 也是它成为成虫的时候,成为成虫时它会发出声音,而雄蝉发出的 声音便是以每秒上百次的高频率,不断地震动著位於腹部的两片鼓 状膜,来发出尖锐响亮的声音。这种声音有助于雌蝉确定适合交配 的雄蝉的位置。

第21课 蝉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 蝉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采用R策略的动物,会生出大量的孩子,但代价是每一个幼体都 十分脆弱,面对敌害时几乎还手之力。大洋中有一种叫「翻车鱼」 的怪鱼,一次产卵达3亿粒,但即使如此,这种怪鱼却还是上了 濒危生物红名单。因为在危机四伏的海洋里,投胎成一颗鱼卵, 简直是上天的至高诅咒,能长大成鱼者,百不存一。 反过来就是所谓的K策略,一次只生育少数后代,但是因为从母 亲处得到了足够多的资源,大部分后代都有望活到成年,成为下 一代的繁殖者,所以其繁殖效率看似不高,但却往往会成为生存 竞争的赢家——以人类为终极代表。
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什么不同?作者 是怎么知道这种不同的?
外部形态不同。 蝉的窠形状是一个小圆孔,小圆孔约一寸口径,周围 一点土都没有。 构筑方式不同。 蝉构筑窠时是从地下往上,最后的工作才是开辟大门 口。 作者 是通过仔细观察它们遗留下的储藏室,然后分析 它的工 作方法得知的
第二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运用抒情、议论两种表达方式。用富有诗意的语言 总结蝉的一生,抒发对蝉经过艰苦劳动才换来短暂欢乐的 由衷赞叹和同情。 语言饱含深情,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 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的关爱,具 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蝉的“统治”为何那么选闹,你知道了吗?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蝉的地穴的?
由外及内的空间顺序。
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
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的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液体, 可以用来做灰泥。
做隧道的时候,泥土都搬到哪里去了呢?
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土成为泥浆,于 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 挤进干泥的罅隙。
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 衣服,长出能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 温暖的阳光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课件语文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0课《蝉》课件语文课件PPT
“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断续续的蝉声了。 近月来,窗外的蝉更知知不休的, 使事忙的人听了烦。”
厌烦
“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 身子小,叫的响,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
为什么聒聒?那是一个夏天”
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 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 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
作者简介 重点字词 阅读欣赏 内容解析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作者简介:
小思,本名卢玮銮(luán ), 另有笔名明川,香港作家, 出色的散文家,她的作品短 小精炼,表现出深刻的洞察 力。以笔名“小思”出版了 散文集《路上谈》、《承教 小记》、《日影行》、《不 迁》、《香港文学散文》等。
Back
重点字词:
Bac眼)
不管生命多么短暂, 都要好好地活
学完这篇哲理散文, 你有什么感受呢?
拓展延伸:
这是生命! 不屈的动力! 冲破一切的力量! —让我们为生命喝彩!
(关于一组生命的图片) Back
2008年,5月15日,北川。 下午3点,26岁的陈坚已经被 埋在北川地震废墟中60个小时 了,3块巨大的预制板压在他身 上,只露出一截胳膊。
收敛(liǎn) :收拢,合拢。 宽恕( shù) :宽容饶恕。恕,饶恕 颤动(chàn):物体振动 打颤(zhàn):打战,发抖 。 响彻( chè) 短暂(zàn )
走近蝉
蝉 的 一生
雌蝉通常于7月 到8月分产卵于 嫩枝的木质部内, 卵会在树洞里生
活十个月左右
卵孵化为幼虫
第二年6月卵孵化为幼虫,下树而 入地中,幼虫在地下生活是它生 命中最长阶段,一般要经过4至5 年,亦有经过12到13年,甚至长 幼虫变为蛹 达17年之久
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33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蝉》课件(33张PPT)

读准字音:
地穴(xué ) 金蜣(qiāng) 窠( kē )
涂墁(màn ) 蚋( ruì ) 匹敌( pǐ ) 纤弱(xiān ) 罅隙(xià )
鳍( qí )
车辙(zhé )
黏土(nián )
整体感知:轻声读课文,小组讨论

1、法布尔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 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
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者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
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不知。 第三层次(18-24):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活动。 第四层次(25-26):概括写蝉的生活历程。
走进文本,合作探究:
1.蝉的地穴是什么样子的?按什么顺序描 写?
(1)约两厘米半口径的圆孔,四周一点杂物也没有,
位置:阳光曝晒的小路上 近于垂直,底端完全封闭 (3)由外到内
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 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 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的传 世杰作《昆虫记》是一部十大卷的巨 著。 作者用富有诗意的文艺笔调向人们 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 虫世界。这与作者长期接触大自然和 喜爱文学,酷爱诗歌分不开。少年时 期的法布尔家境贫苦,为了帮助贴补 家用,便担当起给人放鸭的劳动。正 是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少年法 布尔爱上了昆虫研究这一行。
地点:细树枝上
方式:用胸部尖利的工具,在细树枝上刺小孔, 大概会刺三四十个小孔。 数量:每个小孔,一般约十个卵,总数三四百 个。
5、蝉在产卵的时候遇到的敌人是什么? 蝉用什么办法来拯救自己的家族的?
蚋:又叫“黑蝇”,头小,色黑,胸背隆起;吸食 人畜的血液;能传播疾病。 文章说蝉有个“本能”是指它 只会产卵却不懂得保护这些卵。 蝉拯救自己的家族就是要产大量 的卵,这样在遭到破坏时才可能 有幸存者,它产这么多卵,是为 了防御这种特别的危险。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 》 课件(42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蝉 》 课件(42张ppt)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蝉比作“矿工”“铁路工程师”,并将蝉与其进行比较,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蝉做隧道时墙壁不会塌的原因,易于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美。
第⑥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拟人。作者运用“估量”“小心谨慎”“溜”“击碎”等人格化的词语,写出了蝉遇到坏天气时的心理及其行动的敏捷,说明了蝉的聪明,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蝉的地下穴道
蜕皮的过程
产卵
蝉的地穴
再读课文,划分层次。
蝉的地穴第一层(1):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观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况。第二层(2—7):写对蝉的地穴的考察,详细地介绍了蝉建造地穴的过程。第三层(8—11):写对蝉的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
蝉的地穴考察(2—7)
化的手法,使蝉具有人的爱憎感情和思想行为,读来十分亲切。此外,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也为文章增色不少。让读者较容易从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对昆虫的热爱。
2.精妙动词的选择。
为了更科学、准确地展示蝉高超的掘土技艺,作者准确地选用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动词。如“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严紧的隧道底下。如果气候看来很温暖,它就用爪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其中的“溜”“击碎”等词生动传神地活现了蝉聪明、灵活的特点,也把作者对它的欣赏、喜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xià
xiāo
zhōnɡ
yōnɡ


màn
xiān

ruì
nián

词语解释
声音杂乱,不清静。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缝隙。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第21课《蝉》课件(共45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1课《蝉》课件(共45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形似小飞机,飞东又飞西,夏天吃蚊虫,还能报天气。 蜻蜓

有位小姑娘,夏夜赶路忙,虽然行路难,自带小电棒。萤火虫

一生都在忙,飞在百花乡,围着花儿转,花汁变蜜糖。 蜜蜂
一位小姑娘,身穿花衣裳,百花是朋友,春天聚会忙。 蝴蝶
吐出细丝线,织成天罗网,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蜘蛛
虽然不是鸟,夏日枝头叫,什么都不懂,偏说全知道。 知了(蝉)
3.词语辨析。 词语
臃肿
肥胖

都有“肥大而笨拙,不灵活”的意思。
指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 指(人体)脂肪多,多用于人或
异 胖,转动不灵活;也形容机构庞大,调度 动物。应用范围窄。
不灵活。应用范围广。
①机构 臃肿 ,人浮于事,这种状况必须彻底改变。 例 ②过度 肥胖 影响身体健康。
【三】
我是如何打 造你的“地 盘”的?
最后,我又是 如何“成年”
的呢?
(示例二)我家的门口是圆形 的,大约一英寸左右。不像 金蜣他们家门口总是堆着一 堆土,我家门口总是干净而 平整的。这是因为我们小的 时候从地下上来,最后的工 作才是开辟大门口。
(示例三)在地穴的隧道中我常常会爬 上爬下,当我发现外面有可怕的雨或 者风暴的时候,我就会小心谨慎地溜 回到我温暖而严紧的隧道底下,等待 外面温暖的阳光轻轻召唤我的时候, 我就会击碎天花板,爬到地面上来。
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昆虫。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 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寓意深远。“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 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它不食人间烟火、性情高洁、饮露而生;它出 土蜕变获得重生。今天,让我们走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看看他笔下 的“蝉”是怎样的吧。
预读先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20* 蝉/
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 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 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它短小精悍, 资料可靠,数据确凿,玲珑活泼,通俗生动,把科 学融于艺术之中,富于情趣,引人入胜。
知识备查
昆虫知识
蝉 昆虫,种类很多,雄的腹 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 尖锐的声音,幼虫生活在土里, 吸食植物根的汁液。成虫刺吸 植物的汁。
课堂检测
20* 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 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 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 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精读细研
20* 蝉/
本文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特别之处?
本文没有按照一般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先写卵,
再写幼虫,再写成虫。而是打破常规,先写幼虫到成
虫,再写卵到幼虫。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四年黑暗中的苦
工”,使行文摇曳生姿,不落俗套。
精读细研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20* 蝉/
1.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勇于探索。
( báo )薄饼 薄 ( bó )薄利
( bò )薄荷
预习检查 形近字
suì 火( 燧 ) suì( 隧 )道
20* 蝉/
蝇 ruì ( 蚋 ) nà( 呐 ) 喊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20* 蝉/
寻觅: 寻找。
暴晒: 在强烈的阳光下久晒。
隧道: 在山中、地下或海底开凿或挖掘成的通路。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静。嚣,吵闹、喧哗。
拓展探究
20* 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
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
拓展探究
20* 蝉/
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
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
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
拓展探究
20* 蝉/
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 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 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多达自身重量30倍 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
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 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 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
20* 蝉/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唐朝诗人虞世南写的一首题为《蝉》的诗。 蝉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昆虫,但我们对它的生活习性可 能并不了解。今天,我们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一 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小生命吧!
八年级语文上册
20* 蝉/
20* 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2.注重观Fra bibliotek和实验。3.尊重世间万物,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来做研究。
第二课时
20* 蝉/
上节课我们明确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蝉的地 穴和蝉的卵两方面了解了蝉的生活习性。今天让我 们再次走进课文,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
合作探究
20* 蝉/
通读全文,思考:作为一篇文艺性说 明文,本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具体体 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要说 明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文章生动活 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合作探究
20* 蝉/
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却是门外的统治者。有 了它的统治,这里无论怎样都是不安静的。
文艺化的笔调。本文不像一般的说明文那样平实,“统治” 二字用得十分有趣。
合作探究
20* 蝉/
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 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 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 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 救它的家族。
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
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
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拓展探究
20* 蝉/
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 不仅可以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 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 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 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 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 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 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 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臃肿: 过度肥胖或衣服穿得过多过厚而显得肥胖,转 动不灵。
罅隙: 缝隙。
坚韧: 坚固有韧性。
锐利: (目光、言论、文笔等)尖锐。
整体感知
20* 蝉/
速读课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从蝉的地穴和蝉的卵两方面介绍了蝉的 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幼虫 成虫 第二部分:“蝉的卵” 产卵 幼虫
精读细研
20* 蝉/
第一部分:“蝉的地穴”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蝉从幼虫到 成虫的成长过程的?
地面
洞穴
地上
洞口的形 状、大小
地穴的长 度、构造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符合蝉的幼虫的生长规律。
精读细研 第二部分:“蝉的卵”
20* 蝉/
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写蝉从卵到幼 虫的成长过程的?
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的。
语言既准确严谨,又生动有趣,富有感情色彩。这里的动 作描写非常准确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合作探究
20* 蝉/
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 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 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 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 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拓展探究
拓展阅读
20* 蝉/
小蜜蜂影响大生态(节选)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 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 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 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 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 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 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写作特色
充满文学色彩的语言。
20* 蝉/
本文的语言生动有趣,充满文学色彩,这个特点主 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 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蝉身为“可怜的母亲”生 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也写出了蚋残害生灵的可恨。这 就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使读者为这个小生物的成 长慨叹。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 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离壳过程。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20* 蝉/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56年 版)。王大文译。有删改。《蝉》是一篇事物说明 文(科学小品),实质上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 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蝉是大自然中一种极普 通的昆虫,作者对蝉做了长期、大量、细致的实地 观察,用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科学而又详尽地 介绍了蝉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产卵的
蝉卵遇到
蝉卵的孵化和
经过
的危险
幼虫的活动
卵产在哪里, 怎么产卵, 产多少卵
蚋借毁坏 蝉卵来繁衍 自己的后代
幼虫脱壳 变为成虫
精读细研
20* 蝉/
读课文,梳理蝉从产卵到成虫的生长过程。
成虫产卵——蝉卵孵化——幼虫走出壳外—— 幼虫落在地上——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幼虫钻进地里——幼虫从地穴爬出————— 幼虫爬上灌木枝或草叶———变为成虫——— 成虫离枝飞去——成虫交配(产卵,死亡)
语言饱含深情,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段抒情兼议论的 文字充满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世间万物 的关爱,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20* 蝉/
本文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客观地记录 了蝉的习性和成长规律,体现了对待科学的严谨 态度和热爱自然、讴歌生命的情感。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学习目标
20* 蝉/
1.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 地工作的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 法。(重点) 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文语言生 动性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在描述动物的过程中所寄寓的生活哲 理。(素养)
知识备查
20* 蝉/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 法国昆虫 学家。自幼爱好自然,经常观察昆虫 和贝类的生活情况。晚年详细观察栖 息于未垦地中的各种昆虫和蜘蛛,于 1879—1907年间将研究所得,陆续 写出《昆虫记》十卷。主要著作还有 《自然科学编年史》以及关于物理学 和化学方面的论著。
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
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
来传授花粉。
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
到达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
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
拓展探究
20* 蝉/
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
20* 蝉/
预习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