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红外线来人报警器的原理讲解
红外报警器的原理

红外报警器的原理
红外报警器主要依靠红外线的感应原理来实现对异常行为的监测和报警。
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
1. 红外探测器:红外报警器内部含有一个红外探测器,一般使用红外传感器或红外探测开关。
红外探测器能够感知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
2. 发射与接收:红外报警器通常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
发射部分会产生红外线,并将其发射出去。
接收部分则用于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
3. 防区设置:在安装红外报警器时,需要设置监测的防区范围。
通常,红外报警器会将监测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块,每个块都有一个对应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4. 感应和分析:当有人或物体进入红外报警器所设定的防区范围内时,红外线会被物体反射回来,并被接收器接收。
5. 比较和判断:红外报警器中的电路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较和判断。
通常,它会将接收到的信号与之前设置的基准值进行对比,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
6. 触发报警:当红外报警器检测到异常信号时,例如有人或物体经过时,它会通过触发器或控制器将报警信号发送出去,例如触发警铃、报警器或发送警报通知相关人员。
红外报警器的原理基于红外线感应技术,通过感知红外线的反射或衰减来判断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入防区,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用于安防系统、入侵检测和物体检测等领域。
红外线反射防盗报警器制作

红外线反射防盗报警器制作作者:曹强陈芳芳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11期在业余时间,笔者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了一个红外线防盗报警器,体积小,成本低,用红外线收发管进行检测,安装隐蔽,不易被发现。
探测信号采用脉冲信号,节能且抗干扰。
当有人试图闯入室内时,能自动进行声光报警。
一、红外线反射报警器框图(图1)二、红外线反射延时报警器工作原理D1、C1、三端稳压块LM7805、C2组成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输出5 V左右的电压。
D2、D3、D4组成降压电路。
C3、C4滤除高频杂波,减少干扰。
直流稳压电路给报警电路提供2.9 V 左右的电压。
当有人靠近进入室内,红外线被挡(图3为红外反射示意图),这时Q1的基极得到一个低电平,Q1、Q3组成开关电路,Q1的基极低电平使Q1管截止,输出高电平,Q3基极得到高电平Q3管饱和输出低电平提供给音乐芯片C002(图4)的四脚,使音乐芯片得到低电平触发。
D5是指示电路,当有人接近报警电路时D5指示灯亮。
Q2管的基极得到大约1.4 V的交流信号,推动Q2、Q4放大使三脚电感得到一个高压,促使压电陶瓷片产生机械振动,发出声音报警。
压电陶瓷片是一种结构简单、轻巧的电声器件,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耗电少的特点,利用压电效应的可逆性,在其上施加音频电压,可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压电陶瓷片的检测方法是将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拨到直流电压2.5 V挡,左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压电陶瓷片的两面,右手持万用表的表笔,红表笔接金属片,黑表笔横放陶瓷表面上,然后左手稍用力压一下,随后又松一下,这样在压电陶瓷片上产生两个极性相反的电压信号,使万用表的指针先向右摆,接着回零,随后向左摆一下,摆幅约为0.1~0.15 V,摆幅越大,说明灵敏度越高。
若万用表指针静止不动,说明内部漏电或破损。
■(作者单位:1 江苏省连云港市朐山中学;2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红外线防盗器原理

红外线防盗器原理
红外线防盗器是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它基于红外线的工作原理来实现监测和报警功能。
红外线是处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具有较长的波长。
红外线防盗器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电路,实现对入侵物体的检测。
红外线防盗器主要由两个组成部分构成: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
发射器会持续地发射红外线信号,而接收器则会接收并分析这些信号。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线的探测范围时,物体会对红外线进行反射或吸收。
接收器会检测到红外线信号的变化,如果变化超过设定的阈值,则触发报警。
红外线防盗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对红外线的遮挡或反射。
当没有任何物体遮挡红外线时,接收器会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处于正常状态。
然而,当有人或其他物体进入红外线的探测范围时,物体会遮挡或反射掉一部分红外线。
这个变化会被接收器检测到,触发警报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红外线防盗器可以通过调整探测范围和灵敏度来实现不同的安全需求。
一般来说,红外线防盗器的探测范围可以达到几米,而灵敏度可以调节以适应不同环境下的使用。
红外线防盗器在家庭、商店、仓库等许多场所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及时检测到陌生人或潜在的入侵者,有效地预防和防范盗窃行为。
另外,红外线防盗器还可以与其他安全设备如摄像头、报警器等联动,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安全保护。
综上所述,红外线防盗器通过利用红外线的工作原理,实现对入
侵物体的检测和警报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一、引言红外报警器是一种常用的安防设备,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业场所等地方。
它通过红外感应技术能够检测到人体的红外热能,一旦有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就会触发报警。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二、红外传感器红外报警器主要由红外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报警器组成。
其中,红外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起到感知人体红外热能的作用。
红外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红外发射器和一个红外接收器。
红外发射器会发射出一束红外线,而红外接收器则会接收到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回来的信号。
当有人体进入红外传感器的感知范围时,人体会发出红外热能,红外线会被人体吸收并产生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发生变化。
红外接收器会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
三、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是红外报警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接收红外传感器传递过来的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和判断。
信号处理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以排除一些干扰信号。
然后,它会根据预设的阈值,判断红外线的变化是否达到触发报警的条件。
如果达到触发条件,信号处理器会向报警器发送触发信号,使其进行报警。
四、报警器报警器是红外报警器的输出部分,它通常是一个声音或光线设备,用于提醒人们发生了异常情况。
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有人体进入监测范围并触发报警时,信号处理器会向报警器发送触发信号。
报警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发出声音或光线信号,以引起注意并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五、工作原理总结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红外传感器发射红外线;2. 人体进入监测范围,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并产生温度变化,红外线的反射或散射发生变化;3. 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的变化信号;4. 信号处理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判断;5. 如果达到触发条件,信号处理器向报警器发送触发信号;6. 报警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发出声音或光线信号。
六、应用场景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使得它在安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红外防盗报警器原理

红外防盗报警器原理
红外防盗报警器常用于保护房屋、商店、办公室等场所的安全,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的检测。
红外防盗报警器主要包含了红外传感器和报警装置。
红外传感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感知红外线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进入被保护区域。
当有人进入时,红外传感器将会检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然后将这个信号传送给报警装置。
红外传感器通常采用的是被动红外传感技术(PIR技术)。
该
技术基于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具有不同的热量特征,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这种热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靠近。
在无人经过时,红外辐射保持稳定,但当有人经过时,人体会带来一个热量的扰动,导致红外辐射的变化。
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这种变化后,会触发报警。
报警装置是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红外传感器检测到入侵行为后发出警报信号。
报警装置可以是声光报警器、电话报警器,甚至是与安防中心相连的报警系统。
根据不同的安全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报警装置。
红外防盗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的检测,通过红外传感器感知到人体的热量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进入被保护区域,并在检测到入侵行为后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红外防盗报警器成为一种高效可靠的安防设备。
自制一个红外报警器吧,只要触碰就会持续报警。

自制一个红外报警器吧,只要触碰就会持续报警。
自制一个红外报警器。
只要触碰红外线,就会报警,而且如果在远离红外线,报警不会停,除非断开电路。
原理
LED1对齐光敏电阻RL,当未触碰红外线时,红外线直视光敏电阻,光敏电阻阻值变低,相应的三极管Q1截止,光耦未触动,场效应管Q2不导通,LED2不亮。
当触碰红外线时,光敏电阻RL阻值变高,Q1导通,光耦的内部发光二极管点亮,照到内部的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阻值降低,Q2导通,LED2亮起。
当离开红外线时,光敏电阻阻值升高,Q1截止,光耦RL因内部的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二极管成串联,发光二极管发光,照到光敏二极管上,光敏二极管阻值降低,当外部Q1断开,电由光敏二极管到发光二极管。
当按K1开关时,光耦内部发光二极管,失电,光敏二极管阻值变大,在松开K1后,光耦不工作,Q2断开,LED2不工作。
改变R1电阻的阻值可以调节灵敏度。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创意电子DIY分享。
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原理
红外线报警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技术进行监测和报警的安防设备。
它主要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信号处理电路和报警装置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来监测目标物体的活动,并在发现异常时触发报警。
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红外感应和信号处理。
首先是红外感应部分。
红外感应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器发射一束红外线,然后由红外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
当有物体进入红外线的监测范围内时,会影响红外线的传播,导致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被传输到信号处理电路中进行处理。
其次是信号处理部分。
信号处理电路会对接收到的红外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比较处理,以确保信号的稳定和可靠。
一旦检测到异常信号,比如有人或动物进入监测范围,信号处理电路会立即触发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红外线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红外线的特性和物体的活动,因此它在安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家庭、商业、工业等各种场所的安防监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红外线报警器利用红外感应和信号处理的原理来监测和报警,通过对红外信号的处理和比较,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异常情况并触发报警。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适用范围广泛,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安防设备。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

红外报警器工作原理红外报警器(Infrared Alarm)是一种常用的安全防护设备,主要用于检测人体或其他物体的存在。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红外线辐射的检测和接收。
以下将详细介绍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一、红外线的基本概念红外线是指波长在0.76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频率在300 GHz到400 THz 之间的电磁辐射。
它位于可见光波长的下方,人眼无法直接感知。
二、红外报警器的组成部分红外报警器主要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处理电路组成。
1.红外发射器:它通过电流激发,产生红外光波的辐射。
常用的红外发射器有红外二极管等。
2.红外接收器:它接收发射器发射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常用的红外接收器有红外二极管和红外光电二极管等。
3.处理电路:它负责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判断,以确定是否触发报警信号。
三、红外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红外报警器主要通过红外辐射的检测和接收,判断是否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从而触发报警。
1.发射红外辐射红外报警器通过发射红外光波来实现检测。
当红外发射器被激活时,它会产生一束红外光波,并将其照射到红外接收器的监控区域内。
2.接收红外辐射当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红外接收器的监控区域时,它会接收到该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
物体的温度与辐射的红外功率成正比,因此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通常会比周围环境的强。
3.转化为电信号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辐射后,会将其转化为对应的电信号,用于后续的处理。
4.放大和滤波接收到的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以增强信号的强度和提高抗干扰能力。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基于环境温度和其他干扰因素的误报。
5.信号判断处理电路会对信号进行判断,即判断接收到的红外辐射信号是否超过了预设的阈值。
如果超过了阈值,处理电路则会认为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并触发报警信号。
6.报警处理一旦处理电路确认有人体或其他物体进入监控区域,它会通过触发报警装置(如声音报警器、闪光灯等)向用户发出警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制红外线来人报警器的原理讲解(图)
本报警器可以用任何电视机遥控器做发射器,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放到店门口的左右两侧,放置高度为90公分左右,形成一条隐形的水平红外线,当有人进入阻断红外线时,接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接收器输出端也可以接“欢迎光临”等语音芯
片。
接收器原理:没有人时,遥控接收头低电平脉冲信号由C1送入Q1,Q1将信号放大,由D1,C2滤波使Q2b极电压升高,Q2导通,Q3断开,继电器不吸合,K2断开,无12V送入报警器,报警器不报警;当有人进如时,将红外线阻断,接收器收不到遥控器发来的信号,Q1b极为高电平,Q1截止,Q2也截止,Q2C极为高电平,此时Q3导通,继电器吸合,K2闭合将12V送入报警或语音电路,发出报警声,同时R5对C4充电,达到Q4的导通电压时,Q4导通,Q3截止,继电器断开,报警结束,同时K1闭合,将C4放电,报警时间可由R5和C4决定。
本报警器可以用任何电视机遥控器做发射器,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放到店门口的左右两侧,放置高度为90公分左右,形成一条隐形的水平红外线,当有人进入阻断红外线时,接收器控制报警器报警。
接收器输出端也可以接“欢迎光临”等语音芯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