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合集下载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此要从历史实际出发,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和认识: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

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

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

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道路。

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日本对待被侵略的态度给你什么感想?答:1953的黑船事件,日本对于美国的侵略,非但没有继续固步自封,而是为侵略者树立雕像,证明了他们对待先进事物的态度,承认失败,所以才能由一个不被看好的东亚“蛮夷”发展成东亚经济强国。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有人曾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也有人说:“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还有人甚至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

虽然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客观上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些都只是西方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带来的附加性效果。

主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绝不是为了促进中国的发展,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应该是消极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概述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侵华历史的刚刚开始。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就和英国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列强的侵略,各种不平等条约如洪水般滔滔地席卷而来。

割地,赔款似乎成了家常便饭。

中国不仅在政治上遭受侵略,而且在军事上,经济上,文化上遭受侵略。

随着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主权一点点丧失,在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后彻底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腐朽的清政府在1842年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1856到1860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经过了平壤之战,黄海海战,鸭绿江防之战,威海卫之战和辽东之战后,随着战争的失利,清政府进一步加紧了乞降活动,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列强侵华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独立,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根源;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人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巨大的冲击,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刺激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求救国道路。

同时,还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但西方列强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其主观动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因此,它们千方百计阻挠、破坏中国社会的发展。

总之,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其积极作用是次要的。

1、军事上,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控制中国内政外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主要矛盾变为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经济上,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以商品输出为主,增开商埠,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

不仅掠夺了中国巨额财富,也严重摧残、排挤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4、文化上,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或以宗教为掩护,或制造舆论,蛊惑民众。

一、军事方面“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后期,以自强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创建中国近代海军。

二、政治方面封建政权开始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倾斜。

政治民主化,开始提上了中国的议事日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早期改良派,率先提出设立议院,由君主专制向君民共主转化,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呼声。

康梁为首的“百日维新”,把早期改良派君民共主要求,通过光绪皇帝的诏书,付诸实施,虽然中途夭折,以“六君子”壮烈牺牲而告终,但毕竟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企图登上政治舞台的一次尝试。

[精品]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精品]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精品]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历史上,中国曾经长期被列强欺凌,经过多年的阶级斗争,终于在
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

但是,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
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 经济方面的影响
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的经济被摧毁。

列强掠夺了中国的资源,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被打压,国际贸易被限制,中国的经济倒退了很长时间。

2. 社会方面的影响
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

列强侵略后,中国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等等都被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很多的城市被摧毁,大量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更加深刻。

3. 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入侵使得中国的文化风格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中华文化得到传承发展遭到巨大的挑战和难度。

尤其是在现代时期,西方文化在各方面渗透到了中国,甚至改变了一部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在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入侵下,中国受到了无比的
痛苦和破坏。

这也是中国一直强调对抗帝国主义、维护主权独立、发展自主经济等核心价值观念的原因。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帝国对中国的侵略资本主义帝国侵华历史既是近代中国的血泪史,也是中华人民抗争得到历史、思想觉醒的历史。

我们可以从资本主义帝国侵略中国的原因与影响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资本主义帝国侵略中国的原因1.打开中国市场,掠夺资源。

1840年英国发起了对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那时英国已经拥有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完成了工业革命,正对外进行大规模地殖民扩张与侵略,而中国仍处于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时期。

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

为了进一步地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其对外侵略,英国还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日本政府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制定“大陆政策”。

所谓大陆政策也称大陆经略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日本得到了西方列强对其政府的支持,日本“顺理成章”地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3.资本主义帝国妄想瓜分中国。

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其“势力范围”且进一步地进行他们的资本输出。

他们在中国开设银行、工厂、甚至采矿山以及修建铁路。

这些都让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实力范围延伸开来。

4.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文化专制,当权者骄傲自大,固步自封。

那时的中国坐拥肥沃广阔的土地,其经济与军事实力却都与资本主义帝国相差甚远。

这些因素自然让西方列强虎视眈眈。

二、资本主义帝国侵略中国带来的影响1.中国的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清政府与资本主义帝国签订的各个不平等条约中,《南京条约》割地香港岛,其附件《虎口条约》让出了我国的司法主权、贸易主权并利用租借在中国搞起了“国中国”;《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2.不平等条约中的巨额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3.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转变。

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转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参考答案

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参考答案

论述题:历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认识到近代中国所背负的深重苦难,试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100 分)参考答案:一、军事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

它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进行武力威胁,或发动侵略战争,或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抗、蚕食中国沿海和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1840年到1919年,八十年间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国、法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法战争(1883―1885年法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英、法、德、意、俄、美、日、奥发动的侵略战争)。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资本-帝国主义通过各种手段多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与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之多。

这些不平等条约中最主要的有7个:《南京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资本-帝国主义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其表现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直接割占中国领土;直接出兵;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直接割占中国领土。

近代以来,资本-帝国主义从中国割占的领土有:香港、台湾,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西北5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中,沙俄是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例如,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制占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通过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商品输入阶段和资本输出阶段。

这两种阶段对中国的破坏程度不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也不同。

商品输入阶段商品输入,主要是在欧洲诸国,尤其是英国,在资本主义发展在前中期时对中国的侵略方式。

欧美诸国把中国,视为发展资本主义的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原料(包括茶叶、人口等)的提供产地和商品(如洋布等洋货)的倾销市场。

各类商人从伦敦,或利物浦,或新安姆斯特丹等地出发,穿过好望角和马六甲海峡后北上到达广州、香港和上海。

由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这些商人可以在市场上任意定价,打垮了卖土布的农民和织工。

对中国的侵略性质,或者说破坏程度,主要表现在中国东南沿海诸地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的自耕农生活状态恶化涌入城市,以及买办资产阶级的出现和崛起。

中国又迎来一波出海的热潮,很多中国人被当成“猪仔”,骗去美国等地谋生。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破产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等底层劳动百姓,因不堪欺压而加入太平天国或捻军。

这就是商品输入阶段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但这种侵略方式对中国的影响极为有限:在广大的内陆地区,小农经济的地位仍然极为巩固。

在中央的朝廷上,皇帝和手下的大臣还是地主阶级的保护人。

资本输出阶段资本输出主要是在19世纪中后期,尤其是在中法战争之后逐渐由国外传至国内的。

此时经过资本主义多年的发展,在欧美诸国,产生了极为成熟的银行业和金融业;在中国东南沿海诸地,则酝酿出一批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和外资企业。

这些国外的银行和投资者,主要通过在租界设厂或者投资进各类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及压榨中国劳动力,对中国的破坏是空前巨大的。

中国沿江的内陆地区,小农经济也在不断解体,更多的人涌入大城市打工。

中国的工人阶级逐渐出现,和民族资本阶级一起受到国外资本的压榨。

此时国外的资本帝国主义势力进一步加强,他们在北京设立了领事馆和办事处,中央政府的权威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几乎每一道政策的颁布和执行,都得看洋人的脸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谈到中国的近代史,其中,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史占有了重要地位。然而,许多初中学生对这段侵略史的认识是片面的,许多人把这段侵略史等同于军事打击,实则不然,列强在进行军事侵略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侵略。下面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剖析:
当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瓜分全中国。但是,这些绝不是这段侵略的全部内容,列强还在很大程度上辅以政治控制,主要表现在列强操纵了中国的内政、外交,同时把中国当权者变成了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为了使侵略变得“合理化”,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采取了文化渗透的方式,以此来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国民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宣传殖民主义奴化思想,妄想使中国人民从“骨子里”臣服于西方。
就如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发表的《印度隶英十二益说》,竟鼓吹英国统治印度有十二条好处,主张把英国的殖民统治制度搬到中国。此外,列强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他们攻击污蔑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受“优等民族”的开导和奴役。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者还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他们宣扬中国等黄色人种对西方白色人种构成了威胁,企图以此论证列强侵略、压迫中国有理。
在《天津条约》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当时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入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清政府的“太上皇”。如美国公使田贝说过,他们经常教训清政府的大臣什么事要做、什么事一定不许做。这表明,外国公使是可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的。对于列强实行的政治控制还表现在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列强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并把持中国海关等多个方面。同时,为了更方便地控制中国内政,列强特别注意在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特殊代理人。就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得到列强支持的奕、文祥等满族贵族掌握了负责对外交涉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中外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列强又扶植曾国藩、李鸿章等湘系、淮系官僚,并代他们购买、制造洋枪、洋炮和练兵。清末,列强看中了袁世凯,支持他篡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建立北洋军阀政权。袁世凯死后,又分别扶持段祺瑞、冯国璋、张作霖等各派系军阀首领作为代理人。列强利用这些人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同时为他们对中国进行经济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中国的地大物博,早就使西方国家“垂涎欲滴”。列强用洋枪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之后,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掠夺并逐步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在1842年《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1858年《天津条约》与1860年《北京条约》中又增开了十一个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变成了列强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取得廉价原料的基地。从此,中国的对外贸易,从长期出超逐渐转变为大量入超。从1890年至1894年,每年平均入超高达770余万海关两。而且,在关税问题上,1842年《南京条约》进一步规定,倘中国以后要变更税率,必须得到对方“议允”,从而正式把海关条款订入条约,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从此,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到抵制外国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中国的近代工业中,外国资本也很快形成了垄断的低位,使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发展。总之,列强的入侵,使中国经济成为了大国的经济附庸。
总之,西方的侵略重创的不止是军队,更是强烈冲击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以上内容是我个人对这段侵略史的认识,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们通过对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各种条约中认识到列强的“深层内涵”。我们要帮助学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其本质,使同学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层面上来。我想,这也是教学的真正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