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种群和群落全章高考一轮复习备课讲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密度一般
Fra Baidu bibliotek 问题探讨
10m
10m
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 蒲公英的数量?
可采用课本介 绍的两种取样方法 取样,用样方法进 行估算。也可以将 模拟草地平均分成 若干等份,求得其 中一份的数量后, 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的数量特征包 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 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这 些特征是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
(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即 N∶M=n∶m
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N=M(总标志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数)
例2、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 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 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 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 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8只,其中有上 次标记的个体12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 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
N=(4+6+8+8+9)/5=7只/m2
=70000只/hm2(注意:1hm2=10000m2)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 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 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 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密度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 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
,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 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 进行估计。
适用范围:植物和活动能力与范围较小的动物(蚯蚓、昆虫卵、蚜虫 、跳蝻等)的种群密度。
(步骤:取样
计数
求平均值)
样方1 样方2 样方3 样方4 …… 样方n
N1
N2
N3
N4
……
Nn
(注意:这里的N1、N2指的是样方的种群密度,而不是样方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N1+N2+N3+N4+…+Nn)/n
五点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非长条形时用
等距取样法
调查群体为长条形时用
记数方法
——蒲公英
——其他植物
方框内+相邻两边上
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
例1: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 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 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m2)的种 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 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 种群密度(单位:只/hm2)?
⑵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
、昆虫和腹足类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 个体作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 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 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总体密度。
第2次
第1次
计算方法: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动物的总数为N,第一次捕获 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 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 记比例相等的原则: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例如,在黄山猴谷,一猴群有200只,一 年后有2只死亡,猴的死亡率为1%.
(2)表达方式:通常以a%表示
(3)类型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出生率 < 死亡率
种群密度增加 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种群密度降低
(4)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 改变的直接表现。种群的内部和外界因素 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
部学生和老师。
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
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概念的要点:①一定地域内, ②同种生物构成 ③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
牧民在承包的 草场上该放养多少 头羊,既能保护草 原,又能取得最好 经济效益?
怎样控制害虫 数量,以防止虫灾 发生?
对于某池塘中的鱼,捕捞多少,才会既不 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如: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 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等。
(2)表示方法: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②大范围及 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即: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迁徙
迁徙
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
耕种
耕种
相关生物 引起种群 密度改变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 的数量,但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 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出生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 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例如: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 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该年人口出生率是 1.862%.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物种的概念
具有一定形态、生理特性及一定自然区域 能互相交配的生物类群。例如:冬小麦、水稻、 鲤鱼、狼等。
物种是生物学上的基本分类单位,是自然 选择的产物。
一、种群的概念
以下描述是种群吗?
• 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 3.海南岛上四季常青的红树林。 • 4.北京八一湖的野鸭。 • 5.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
N=(42×38)/12=133只
➢总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逐个计数
直接 间接
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
➢估算方法: ✓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 样方法 ✓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标记重捕法
3.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
⑴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 ⑵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 群密度高。 ⑶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 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 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 ⑷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 而密度很快下降…… ⑸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 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 ⑹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