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法史复习题.ppt.Convertor

合集下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法国史专题》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法国史专题》精品课件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 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
• 罗斯福:实施新政,开拓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的新模式。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 孙中山: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了统一 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组织发动武昌起义;被 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帝制。1924年创办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 事人才。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 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历史中考单元复习
法国史专题
课程标准
• 1、了解伏尔泰等人的基本主张,初步认识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 2、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 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 3、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 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 4、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 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5.二战后,两国逐渐走向联合。当今世 界上,两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专题感悟
大国崛起给我们的借鉴和启示:
民族要独立,国家要统一; 要重视引进和发展高科技,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要善于抓住机遇,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要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要保持政局稳定。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法国史
攻占巴 巴黎 三国协凡尔登 巴黎 士底狱 公社 约形成 战役 和会
华盛顿 会议
英法对德
宣战,第 二次世界 成立 慕尼黑 大战全面 欧共 会议 爆发 体
成为欧 盟国成 员之一
1933 1967 1939 9 1938 9
1919 1916 1907 1871

材料解析.ppt.Convertor

材料解析.ppt.Convertor

1.阅读下列材料:”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请回答;此内容选自哪国什么重大战争期间的什么文献?美国美国内战(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当时该国的总统是谁?这次战争对该国的重大意义是什么?林肯经国内战,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材料题专题复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文件?《权利法案》(2)它是哪国、何时颁布的?英国1689年(3)材料中的文件是由哪一个机构通过的?目的是什么?英国议会限制国王权利(4)通过该文件,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3.材料: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的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阅读后请回答:(1)上述材料出自哪个国家的文献?美国(2)该文献何时颁布?核心内容是什么?1776年7月4日北美13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3)文件的颁布有什么意义?标志着美国诞生4.材料一:“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材料二:“所以公民有权亲自或通过代表参与制定法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材料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请回答:(1)上述材料摘自法国大革命哪一部重要文献?《人权宣言》(2)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有哪些?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3)它维护了哪个阶级的利益?资产阶级(4)从材料内容分析,此文献的进步意义是什么?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课件7

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课件7
2011年高考历史考点复习课件7
资本主义 新贵族
英国国教教会 工商业
君权神授 非国教徒
• 提示:英
苏格兰 查理一世
限制王权
查理一世
护国主 工商业 爱尔兰
讨伐议会 纳西比
天主教
新贵族 威廉
辉格
资产阶级
国王
君主立宪制 封建专制的君主制
• 归纳提示:明确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属于完 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它的历史使命就 是推翻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 路。完成了这一使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的目标就已达到,这是衡量一切早期资产 阶级革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
文艺复兴运 动
启蒙运动
核心内 反学对世封界建观神,反对专制主义、教权
重难点解读
• 1.他们高举理性的旗帜,把人们从长时期 的思想僵化中解放出来。
• 2.他们强调人的尊严,并且宣布人权是神 圣不可侵犯的。
• 3.一部分先进的启蒙思想家宣传唯物主义 思想,否定有超自然的所谓神的力量的存在。 他们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向宗教神学宣战, 从而在破除人们的宗教迷信思想方面起了巨 大的作用。
• 答案:C
研究预测
• 从高频考点角度命题。 • 研究1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
名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 A.彼特拉克——以“人学”对抗“神学” • B.拉伯雷——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 C.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 • D.狄德罗——宣扬科学与理性
• 解析:三权分立说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孟德斯鸠提出来的,拉伯雷是文艺复兴时期 的代表,著有小说《巨人传》。B项错误。
资产阶级 自然科学
理性主义
封建专制 封建专制制度
社会契约论 宗教
私有财产 三权分立

中法史往届考题

中法史往届考题

中国法制史往届考试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答案仅供参考)(2002年1月)一、名词解释1、宫刑:割掉男性生殖器,破坏女性生殖机能的刑罚。

2、六礼:中国古代的六道结婚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3、禁榷制度:是指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

4、都察院:明洪武十五年扩大监察机关组织,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又叫风宪衙门,是监督法律执行、维护封建吏治的最高监察机关。

二、简答题1、简述邓析作竹刑。

春秋时期郑国的邓析在竹简上所著的刑书。

竹刑原是邓析私人所编,本无法律效力,后被郑国采用,才产生了法律效力。

竹刑比刑鼎便于携带和流传,是新兴地主阶级对法律制度改革的又一成果。

2、简述宋朝的“重法地”法。

宋代对盗贼规定从重处刑的地区。

宋仁宗嘉佑年间,以开封府诸县为重法地,以强化首都的治安。

以后逐渐扩展,元丰年间,河北、京东、淮南、福建等地皆用重法。

3、简述清末立法指导思想。

清末的立法指导思想是“参考古今,博稽中外”的修律方针。

反映在两道上谕里。

第一道上谕是光绪28年要求修订法律大臣“参照各国法律”,“务期中外通行”。

第二道是宣统二年又提出“旧律义务信纸常诸条,不可率行变更”。

反映了立法既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利益,又要考虑保护封建地主买办阶级的利益。

4、简述“十恶”。

“十恶”从重罪十条发展起来,是以隋唐为代表的封建法律所规定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总称。

犯十恶者一曰谋反,企图推翻唐王朝的统治,夺取皇位的行为。

二曰谋大逆,就是预谋毁坏宗庙山陵及宫阙的行为。

三曰谋叛,图谋叛国投降敌方的行为。

四曰恶逆,指殴打和杀害尊亲属。

五曰不道,犯罪者手段残忍,违背了做人的正道。

六曰大不敬,侵犯皇帝尊严的行为。

七曰不孝,严重违反孝道。

八曰不睦,即亲族间互相侵犯的行为。

九曰不义,本非血缘关系,根据名分,应遵守道义,但却被弃道义的行为。

十曰内乱,家族内部紊乱人伦的行为。

要受到严厉处罚,为“常赦所不原”,并不得享有议、请、减等优待办法。

第6章 管辖.ppt.Convertor

第6章  管辖.ppt.Convertor

第六章管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立案管辖第三节审判管辖第一节概述一、管辖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管辖,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二、管辖的分类刑事诉讼的管辖分为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刑事管辖立案管辖审判管辖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自诉案件)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普通管辖专门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指定管辖三、管辖的原则1.依法管辖原则;2.准确及时原则;3.便利诉讼原则;4.维护合法权益原则;5.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立案管辖一、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自诉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3款。

自诉是相对于公诉而言的,它是指由被害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第二节立案管辖《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自诉案件包括三类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公诉转自诉的刑事案件。

第二节立案管辖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2款1.贪污贿赂犯罪;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

第二节立案管辖三、公安机关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另有规定”是指:(1)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2)人民检察院依法管辖的自侦案件;(3)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件;(4)军队保卫部门依法立案侦查的军队内部发生的案件;(5)监狱依法立案侦查的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

第二节立案管辖关于执行立案管辖的几个问题注意五个方面第三节审判管辖一、审判管辖的概念及其与立案管辖的关系刑事诉讼中的审判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划分。

中法史复习

中法史复习

中法史复习夏商时期P11 禹刑、汤刑:禹刑:是指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以刑罚为主,并非是禹在位时制定的法,以禹为名表示对夏族杰出祖先和开国之君的怀念和尊敬;其特点是刑罚数量很多,以五刑“墨、劓、刖、宫、大辟”为主要内容。

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以汤为名表示对商族杰出领袖和开国之君汤的怀念和尊崇;其主要内容为墨、劓、刖、宫、杀五种刑罚,称为常刑;特点上已将不孝作为重大犯罪加以制裁,目的在于保护血缘关系的稳定。

P15 五刑及其简介五刑:指夏商时期由五种刑罚组成的刑罚体系,包括墨、劓、刖、宫、大辟,据称起源于苗民,是禹刑汤刑的主要内容。

墨刑,又称“黥”刑,即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志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劓刑,即割掉鼻子的刑罚。

髌刑,又称刖刑、剕刑,是断足或砍去犯人膝盖骨的刑罚。

宫刑,即男子去势,女子幽闭的刑罚,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适用于“男女不以义交者”。

大辟,即死刑,因为死刑是“刑之大者”,故称大辟,除了“生杀为斩,死杀为戮”外还包括许多死刑种类。

3.P21 神判、天罚:神判、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

“天罚”:即奉天罚罪,代天行罚,统治者借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敬,假托受其授命与保佑,违背王命即获罪于天,必须受到惩戒;“神判”:即神明裁判,指司法人员假借神意判刑罚罪,具体上指通过动物、投河等方式,将结果看成神灵的指示来判断谁为有过错一方;这是人类社会各民族早期普遍具有的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习惯与审判方式。

P22 夏商监狱制度我国最早将监狱称为“牢”,牢是指关牲畜的场所,而在氏族社会末期,奴隶、俘虏被视为与牲畜同等地位,故将他们与牲畜关在一起,用绳索捆绑,驱赶到某地囚禁,这就是监狱的雏形。

在夏朝出现了正式的监狱“圜土”,即用土筑成圆形的、高高的围墙以拘押囚犯,夏朝末年称为“夏台”,又称均台。

商朝的监狱有“羑里”,名称上则有“圉”、“圐”等,出现了囚犯关押在其中,戴刑具、穿囚服、服苦役的记载。

周朝P24 明德慎罚法律思想是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法的继承与法律移植PPT.ppt.Convertor

法的继承与法律移植PPT.ppt.Convertor

法律继承与法律移植一、法律继承(一)法的继承的概念法律继承,通常指的是新的法律制度与旧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继和继受。

法律继承一般表现为新法律制度(现行法)对旧法律制度(原有法)的承接和继受。

法律继承不同于民法中的财产继承或者说国际法中的国家继承。

(二)法律继承的理由法律继承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法律继承现象的背后有深层次的理由和依据。

首先,社会生活条件的历史延续性决定了法律继承现象的客观存在。

其次,法律的相对独立性使得法律继承成为可能。

再次,法律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所具有的科学性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三)法律继承的表现形式法律继承有多种表现形式。

1、有的表现在法律规则方面。

2、有的表现在法律实践方面。

3、有的表现在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方面,在法律技术、概念、术语、范畴等方面,新的法律制度沿用旧的法律制度的情况比比皆是,而人们对待法律的心理、态度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里也经常有继承性。

二、法律移植(一)法律移植的概念法律移植指的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某种法律规则或制度移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法律移植的范围包括外国的法律和国际法律和惯例。

法律继承是指新法律对旧法律的借鉴和吸收,体现的是两种法律制度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表征的是一种历时性的关系。

而法律移植指的是同时代的国家间相互引进和吸收法律的实践活动,表征的是一种共时性的关系。

但在某些情形下,法律移植和法律继承会出现重合。

(二)法律移植的可能性在西方学术界,存在着法律移植否定论和法律移植肯定论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前者认为,法律具有不可移植性,其代表人物有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美国学者赛得曼教授等。

但是更多的学者支持后一种观点,认为法律可以移植。

德国学者K•W•诺尔认为,“法律和法律制度是人类观念形态,正如其他观念一样,不能够被禁锢在国界之内,它们能够被移植和传播,或者按照接受者的观点来说,它们能够被引进和接受。

中法史期末复习(分块版)

中法史期末复习(分块版)

中法史期末复习(分块版)知识点(选择、填空,也可能涉及有简答论述,非绝对)朝代变化类:1、历朝法的称谓氏族社会:礼、刑春秋战国:律、法隋唐之后:律清末改革之后:法律2、历朝主要法典夏:《禹刑》商:《汤刑》周:《周礼》春秋战国:赵国《国律》,魏国《大府之宪》,楚国《宪令》,秦国《秦律》秦:以《法经》为蓝本制定《秦律》,改法为律的开端汉:九章律,其结构: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户籍、婚姻、赋税)、兴律(徭役、防备)、厩律(畜牧、驿传)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新律》首次具律改刑名,置于篇首成就最高→《北齐律》,隋代开皇律以其为蓝本隋唐:唐律疏议,是贞观律、永徽疏或者永徽律、永徽疏《北齐律》→《开皇律》→《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唐律疏议》宋:《宋刑统》辽:《决狱法》(不同民族分治),《新定条制》(重熙新定条制),《咸雍重修条制》。

金:《皇统新制》,《大定重修制条》,《明昌律义》,《泰和律义》(最为重要)元:建立以前用《大札撒》(蒙古族习惯法)和金《泰和律》;建立后,禁用泰和律,编制《至元新格》→《风宪宏纲》→《大元通制》;《元典章》→《至正条格》明:“吴元年律”→“洪武七年律”→《大明律》→《大明律诰》清:《大清律集解附例》→《大清律集解》→《大清律例》(删去条文后对条文作总体解释的总注,仅保留律内夹注)→每5年一次将新颁条例续纂入律例清末: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正文“君上大权”14条,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十九信条》:1911年11月公布,第三、四条修改。

(有宪法之名,无宪法之实)《现行刑律》;《新刑律》,对比《现行刑律》,名副其实的刑法典,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地方立法,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意义: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诞生,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得以成立。

弱点:是各省都督的代表制定的,不具有立法主体的广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法史复习题一、填空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较为系统并成为后世封建法典的最初蓝本的法典是。

2在中国古代史上,曾经以身高作为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的朝代是。

3由“刑名”、“法例”两篇合并而成的“名例律”,最早出现于《》。

4秦朝的判例法被称为。

5最早确立“八议”制度的封建法典为.6清末法制变革后确立的司法审级体制为。

7将徒流刑易科为笞杖刑的“折杖法”出现于。

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司法审级体制为。

9存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丞(宰)相制度于________被正式废除。

10西周时,刑事诉讼被称为_______,民事诉讼则被称为_______。

11汉朝时的判例法被称为________。

12中国近代第一次列举了“臣民权利义务”的宪法性文件为_______。

第一次确立“国家的1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之原的宪法性文件为__________。

14清朝于每年秋天举行的对全国各地死罪囚犯集中会审的制度,叫做。

盛夏15季节集中审录笞杖罪囚犯,迅速决放,以消冤滞的制度,被称为。

16近代第一部专门民法草案为,第一部正式的民法典为《》17首次规定笞、杖、徒、流、死五刑制度的法典为。

18 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

19中国近代第一部效法西方的专门刑法典为。

20在元代对宗教教徒的审判实行专门管辖的机关叫________。

21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司法机关最早形成于时期。

22“建国三时期“理论由______首创。

23中国历史上首次正式公开颁布成文法的国家为。

24强迫人们分家而居的“分户令”的颁布者是。

25《中华民国民法》是仿照民法典的编制体例制定的。

26清朝刑法典《大清律例》的基本律文在皇帝时期最后确定下来,再无大的变化。

27曹魏时,受《周礼》“八辟”的影响,在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八议”制度,八议分别是议亲、议故、议贤、、议功、议贵、、议宾。

28______是世界史上的第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作者是南宋人宋慈。

29商有乱政,而作。

30奴隶制五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西周时确立的解除婚姻的条件中的“三不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____、____三篇。

33唐代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____________。

34首设“奸党”条的法典是____________。

35西周时期借贷契约叫。

36最早规定“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封建法典为。

37《北齐律》共有篇,为隋唐律的体例蓝本。

38中央监察机构从御史台改称“都察院”始于。

39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在秦国主持变法是,在楚国主持变法的是,40在魏国主持变法的是。

41中国封建时代正式颁布的第一部具有行政法典性质的国家典章为《》。

42宋时曾实行讯问调查案件事实与检法用律由不同机构或官员分别负责的制度,称为。

43清时期,遇有特别重大的案件,皇帝下令和大理寺、都察院、通政使司等九个机关的长官共同审理,称为。

44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称为_______。

45周朝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配天,明德慎”的思想。

46西周时,司法官员贪赃枉法之类的犯罪,称为“五过之疵”,主要指“惟__、惟___、、、惟___”等五种行为。

47充军刑在明朝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充军的刑期分为和两等,前者是指本48人毕生充军,死后刑罚执行完毕;后者是指本人死后,子孙后代接替继续充军。

49中国法律近代化完成的标志是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体系的形成。

50中国近代第一部民法典草案产生于_____ 时期,第一部正式民法典颁布于时期。

51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在财产权利方面基本上是诸子平均分配遗产,出嫁女一般没有继承权。

在政治特权及宗法权利的继承方面实行的是。

52自汉代开始,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国家正式确定了按照季节执行赏罚的制度,此即“赏、刑”。

53在周代,后世意义上的“法”的概念尚未形成,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只有“礼”和“刑”。

礼刑二者的关系,后人总结为“”。

54中国古代,在君主之下的中央专责审判机关,夏商周时期叫,秦汉时期叫,隋唐时叫。

55仿照《周礼》六官的构思,中国自隋唐时代即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____六部。

56春秋时期,郑国人私造法律,刻在竹简上,史称“”。

57汉的诉讼中,被告或其家属不服判决时,可以要求复审,称为。

58我国近代最早的两个宪法性文件是《》和《》。

59 ________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60商朝的“官刑”中规定有“三风十愆”的罪名,其中“三风”指的是、和淫风。

61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中,对律典总则的位置和篇目进行了改革,其中改《具律》为《刑名》,置于律首的是.62对秋审犯人的处理分为“情实”、、、四种类型。

63“人有小罪,非眚,惟终自作不典┉乃不可不杀。

”这里的“非眚”和“惟终”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

64“腹诽”之法首创于______朝。

65反映明初重典治国,以贪官污吏和豪强为主要打击对象的法律是。

66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_______,“其应入罪者”,则_______。

68殴打或者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的犯罪行为,构成唐律“十恶”中的_______。

6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苏维埃国家的政治制度是。

70刘邦的“约法三章”的内容是:________。

71汉代把对被告人宣读判决,叫做_______。

72西周时期规定,刑事诉讼须交诉讼费叫做______。

73“仆区之法”是____国制定的。

74商朝的一种将犯罪人本人及其后代斩尽杀绝的刑罚叫做______。

二、选择1 "十恶"中的"谋大逆"是指A.谋危社稷 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C.亲族相反D.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3 西周时期对司法官违法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即"五过之疵",其中,"惟内"指的是()A.为亲属裙带而徇私B.畏权势而枉法C.贪赃受贿而枉法D.受私人请托而枉法4 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以下哪部法律()A. 傍章律B. 越宫律C. 朝律D. 酎金律5 晋武帝时为《晋律》做注的律学家包括A.张斐B.孔融C.杜预D.董仲舒6 周礼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尊尊"。

以下对此原则表述正确的是A."尊尊君为首" B."亲亲君为首"C."亲亲尊为首" D."尊尊父为首"7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确立于()A.西汉宣帝时期B.曹魏时期C.东汉宣帝时期D.隋代初年8 《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A. 举轻以明重B. 举轻以明轻C. 举重以明轻D. 举重以明重9 设立于明代的廷杖制度,执行廷杖的是A.御史台官员B.刑部官员C.宦官D.锦衣卫10 上请制度最早确立于A.西汉B.三国C.南北朝D.隋代11 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于()A.坐赃罪B.伤害罪C.十恶犯罪D.贼盗罪12 殴打或者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父母等尊长的犯罪行为,构成唐律"十恶"中的()A.恶逆B.不睦C.不道D.大不敬1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称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文件制定于()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工农民主政权时期14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称为()A.谘议院B.资政局C.资政院D.谘议局15 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前朝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A.大宗正府B.宣政院C.刑部D.御史台16 唐代时期,"以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格敕"编纂而成的法律是A.《永徽律疏》B.《大中刑律统类》C.《庆元条法事类》D.《唐六典》17 下列不属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有A.《问刑条例》B.《封诊式》C.《麟趾格》D.《大统式》18 秦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A.一种死刑B.一种耻辱刑C.一种赀刑D.一种自由刑19 唐律区分公罪和私罪,量刑处理上A.私罪从重 B.公罪从重C.酌情处理D.量刑相同20 元代把臣民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高的是A.蒙古人B.色目人C.汉人D.南人21 清代的则例A.专指刑事单行法规B.指清政府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制定的基本规则C.指皇帝就某项事务发布的"上谕"或经皇帝批准的政府部门提出的建议D.指经过整理编订的事例22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袁记约法"政权体制上采用A.总统制B.委员制C.责任内阁制D.混合制23 夏时有“昏、墨、贼,杀”的规定。

其中的“贼”指A.暗中结党B.贪污C.偷窃D.杀人不忌24 唐代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

下设机构不包括A.台院B.殿院C.廷院D.察院25 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政立法不包括A.“天坛宪草”B.《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C.《五五宪草》D.《中华民国宪法》(1948年)26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民法典是《大清民律草案》《中华民国民法》C. 《商人通例》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7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A. 竹简上B. 鼎上C. 纸上D. 帛上28 ()不是秦代的徒刑。

A、司寇B、鬼薪C、舂D、枷号29 “管制刑”创立于A 抗日战争时期B. 解放战争时期C.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D. 新中国建立后30 《大清新刑律》的附文有()A."暂行章程"B.《秋审条例》C.《贩卖吗啡治罪专条》D.《违警律》31 魏明帝时期制定的《魏律》的显著特点包括()A.将《刑名》一篇分为二篇B.将《刑名》一篇置于律末C.八议入律D.调整法典的结构为20篇32 正式确定凌迟刑作为法定死刑刑种的法律是()A.《大中刑律统类》B.《淳熙条法事类》C.《宋刑统》D.《庆元条法事类》33 汉代法律形式包括()A.故事B.格条C.廷行事D.决事比34 明朝在各州县及乡为张贴榜文、以利教化而设立的机构是()A.宣明亭B.申明亭C.官廨D.审明司三、材料1"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

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时乃可不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