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记录

合集下载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环境空⽓采样操作规程⼀、采样⼯作流程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现场监测⼈员。

2、对监测项⽬基本情况进⾏调查现场监测⼈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产设备、⼯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情况,监控⽣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象、⽔⽂、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温⽓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平⾏)、滤膜(含空⽩和备⽤膜)、镊⼦、凡⼠林、剪⼑、⼿套、封⼝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检查在领⽤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1)复核现场⼯况,是否适宜进⾏采样;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稳定度等⽓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4)⽓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现象。

4、现场采样(1)⽓态污染物采样1)将⽓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样温度、压⼒等参数。

⽓样温度和压⼒可分别⽤温度计和⽓压表进⾏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体捕集装置进、出⽓⼝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样温度、压⼒等参数。

按相应项⽬的标准监测分析⽅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HJ 618-2011 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 618-2011 环境空气 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采样器流量校准方法
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应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 流量校准。采用传统孔口流量计和智能流量校准器的操作步骤分别如下: A1 孔口流量计 (1)从气压计、温度计分别读取环境大气压和环境温度; (2)将采样器采气流量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y = b × Qn + a
式中斜率b和截距a由孔口流量计的标定部门给出。 (4)计算孔口流量计压差值ΔH(Pa):
ΔH = y2 × Pn × T1 P1 × Tn
(5)打开采样头的采样盖,按正常采样位置,放一张干净的采样滤膜,将大流量孔口流量计 的孔口与采样头密封连接。孔口的取压口接好U型压差计。
8 结果计算与表示
8.1 结果计算
PM2.5 和 PM10 浓度按下式计算:
ρ = w2 − w1 ×1000 V
式中: ρ ——PM10 或 PM2.5 浓度,mg/m3;
2
w2 ——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w1 ——空白滤膜的重量,g; V ——已换算成标准状态(101.325kPa, 273K)下的采样体积,m3。 8.2 结果表示 计算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小数点后数字可保留到第 3 位。 9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9.1 采样器每次使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校准方法按附录 A 执行。 9.2 滤膜使用前均需进行检查,不得有针孔或任何缺陷。滤膜称量时要消除静电的影响。 9.3 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恒温恒湿箱(室),按平衡条件平衡 24h,称重。每张滤膜非连续 称量 10 次以上,求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以上述滤膜作为“标准滤膜”。 每次称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质量±5mg(大流 量),±0.5mg(中流量和小流量)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数据可用。否则 应检查称量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重新称量该批样品滤膜。 9.4 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系统无漏气时,采样后滤膜上颗粒 物与四周白边之间界限应清晰,如出现界线模糊时,则表明应更换滤膜密封垫。

大气实验报告

大气实验报告
承诺人签名
一、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空气采样器测定大气总悬浮物并分析其粒径分布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1、DW-30FC智能粉尘采样器(含滤膜、样品贮存盒、流量控制、测压)
2、BT-9300S激光粒度分布仪
三、实验原理
采用一定的流量进行空气中颗粒物样品采集。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将样品转移到去离子水中,采用激光粒度分布仪检测样品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情况。
表1呼吸粉尘采样记录
采样后经粒径分布仪分析,没有可检出颗粒,可能是由于当天天气很好,空气中颗粒物数量太少,也可能是因为采样时间过短,没有采集到足够检出的颗粒物,故实验不成功,但经过实践,本组成员学会了使用空气采样器鉴定大气颗粒物的各项操作。
七、思考题
1.上海及松江大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有哪些;针对来源情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应选择适当操作岗位的呼吸带高度,采样头避免直接针对产生粉尘的点,以及直接飞溅入采样滤膜上,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侧,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采样地点可选取有一定颗粒物特征的点,如校门口马路旁、校内在建大楼旁、学校植物较密集的小树林、教室、学院实验室等地点(自行选取,注意安全及使用规范)。
2、湿温度记录。
2.大气中颗粒物情况与哪些气象及环境因素有关,气象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空气质量(颗粒物)?
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取决于两个因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大气的扩散能力。在污染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迁移、流动和转化,与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风向、风速、逆温层结、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重要作用。如当有降水出现,或有风的时候,往往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反之当有雾或风很小时,往往容易出现空气污染加重。

大气环境中tsp、so2和nox浓度测定

大气环境中tsp、so2和nox浓度测定

大气环境中TSP、SO2和NOx浓度测定一、实验目的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选择适宜方法进行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 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2、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空气质量状况评价提供依据。

3、根据三项污染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描述我校空气质量状况。

二、测定项目按照我国《空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大气环境污染监测必测项目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TSP)、硫氧化物(测定硫酸盐化速率)、灰尘自然沉降量。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监测开放实验主要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

三、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具有随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空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其浓度与污染物排放源的分布、排放量及地形地貌、气象等条件密切相关。

武汉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6.80℃,年平均降水量1093.3毫米。

年晴天日数208.9日,海拔高度在39—43米之间。

图2-1 武汉市风玫瑰图1、风向我们知道理想大陆上的气压带、风带是如此的规则、单一、稳定,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是无法找到这样的地区的。

为了表示一个地区在某一时间内的风频、风速等情况,就需要更科学、更直观的统计方式──风玫瑰图,用风玫瑰图来反映一个地区的气流情况,更贴近现实。

风玫瑰图在气象统计、城市规划、工业布局等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风玫瑰图是以“玫瑰花”形式表示各方向上气流状况重复率的统计图形,所用的资料可以是一月内的或一年内的,但通常采用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资料,其类型一般有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8个或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联结的闭合折线图形。

大气实验报告

大气实验报告
2.大气中颗粒物情况与哪些气象及环境因素有关,气象及环境因素如何影响空气质量(颗粒物)?
答: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取决于两个因素: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和大气的扩散能力。在污染源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迁移、流动和转化,与当时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风向、风速、逆温层结、降水等气象因子对污染物的扩散起到、重要作用。如当有降水出现,或有风的时候,往往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反之当有雾或风很小时,往往容易出现空气污染加重。
答:人为来源: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工业过程中排放的原料及产品微粒,汽车尾气
自然来源:岩石风化,森林火灾,土壤灰尘,植物花粉,真菌孢子
减少燃煤气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加大燃料燃烧效率,改良工艺,清洁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废物的排放;研究技术,在汽车尾气排放前净化尾气中有害物质,达到尽可能少的向空气中排放。
3、支起三脚架、放置采样器,注意保持采样器水平安放,确认采样器已经经过流量校准。
4、空白滤膜,打开采样袋,用镊子取出滤膜后放入滤膜袋中,作为空白对照,做好滤膜登记,记录采样人,采样时间。
5、呼尘滤膜,用镊子取出滤膜,装入采样夹,装入采样器中。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调节采样时间为30分钟,开启采样开关,调节采样流量由小至大到20L/min,采样过程注意观察采样流量稳定,采样结束,按下停止按钮,关闭电源开关,将流量调至“零”,小心旋转采样头,防止粉尘洒落,竖向拿采样头、将采样夹取出,置于水平处,双手用镊子取出滤膜,并对折两次,装入采样袋中,采样袋上记录采样时间、采样人。填写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结束后,清点物品,装箱。
四、实验步骤
一、采样前准备
1、准备滤膜袋2个(1个空白对照)、镊子(1个)、呼尘采样头、采样夹、粉尘采样器、湿温度计、记录纸、笔。
2、采样人员要熟悉掌握滤膜装卸方法。

大气采样器校准记录表

大气采样器校准记录表

标准流量(L/min)=
式中: V——标准状况下皂膜流量计两刻线间的体积,ml;
校准人:
日期:
复核:
日期:
式中: V——标准状况下皂膜流量计两刻线间的体积,ml; Vm——皂膜流量计通过两刻度线间的体积,ml; P——校准时大气压力,kPa; P0——标准状况大气压力,101.3kPa; T0——标准状况绝对温度,273K; t——校准时的温度,℃。
采样器标准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计算:
V 60 3次测定的时间平均值 1000
大气采样器校准记录表
编 号:
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
温度(℃)
大气压(kPa)
采样器流量计 读数(L/min)
皂膜通过两刻度 线的时间(s)
平均时间 (s)
皂膜通过两刻度 标准体 标准流量 线的体积(ml) 积(ml) (L/min)
皂膜流量计的标准体积计算:
V=Vm(
T0 p ) T0 t p0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环境空气采样操作规程

环境空⽓采样操作规程⼀、采样⼯作流程1、接受任务现场监测和采样承担部门的负责⼈在接到任务后提前通知有关科室配合,质量管理室填写任务传递单,将任务传递⾄现场监测⼈员。

2、对监测项⽬基本情况进⾏调查现场监测⼈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产设备、⼯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情况,监控⽣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如:⽓象、⽔⽂、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技术(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3、领取并检查采样所需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进⾏采样前准备现场监测⼈员根据任务传递单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需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仪器设备的运⾏检查。

(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温⽓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置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平⾏)、滤膜(含空⽩和备⽤膜)、镊⼦、凡⼠林、剪⼑、⼿套、封⼝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2)仪器设备的运⾏检查在领⽤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记录,尤其检查采样器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密性检查。

(3)现场采样前的准备1)复核现场⼯况,是否适宜进⾏采样;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稳定度等⽓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置;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4)⽓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现象。

4、现场采样(1)⽓态污染物采样1)将⽓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

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样温度、压⼒等参数。

⽓样温度和压⼒可分别⽤温度计和⽓压表进⾏同步现场测量。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体捕集装置进、出⽓⼝密封,记录采样流量、采样结束时间、⽓样温度、压⼒等参数。

按相应项⽬的标准监测分析⽅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大气采样器期间核查操作规程一、目的:为确保大气采样器的正常运行和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大气采样器的核查操作。

三、术语定义:1.测点:指被采样的大气环境的位置。

2.校准气体:指用于进行大气采样器校准的气体,其成分和浓度已知,并且符合规定的标准。

四、操作程序:1.准备工作:a.确保大气采样器的供电和仪器仪表正常工作。

b.核对校准气体的剩余量,如不足应及时更换。

c.检查采样器的气体通路是否畅通,无堵塞或漏气情况。

d.检查采样器的流量控制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e.理清测点的位置和采样时间。

2.校准操作:a.连接校准气体瓶和大气采样器的气体通路。

b.打开校准气体瓶的阀门,使气体进入大气采样器。

c.调整大气采样器的流量控制装置,使气体流量稳定在规定的数值。

d.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校准气体已充分混合。

e.使用校准工具对大气采样器进行校准,保证采样器的气体浓度准确。

f.关闭校准气体瓶的阀门,断开与大气采样器的连接。

3.核查操作:a.将大气采样器放置在测点上,保持稳定。

b.打开大气采样器的电源开关,启动仪器仪表。

c.确认大气采样器的气体通路畅通。

d.设置大气采样器的采样时间和采样流量等参数。

e.开始采样,记录采样起止时间和采样时实际流量。

f.结束采样,关闭大气采样器的电源开关。

4.数据处理:a.将采样器中的样品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采样点的大气质量浓度。

c.将采样数据记录在相关表格中。

五、注意事项:1.在校准操作中,必须使用已知标准的校准气体,确保校准结果准确可靠。

2.校准气体的剩余量要随时检查,如不足应及时更换。

3.在核查操作期间,要确保大气采样器的气体通路畅通,没有漏气和堵塞现象。

4.在核查操作中,要保持大气采样器稳定,避免产生震动和干扰。

5.在核查操作中,要记录采样起止时间、采样时实际流量等参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6.核查操作结束后,要对采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算出大气质量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