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

合集下载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反渗透系统因其先进的技术及经济特性,已形成国内各行业庞大的用户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反渗透水处理用户已超过数万家。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深层的过滤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种领域使用的反渗透装置,一旦投入使用,最终都需要清洗,只是清洗周期的长短不同而已。

然而,在线清洗作为一种反渗透系统清洗保养、冲击性杀菌以及定期保护的手段,在面临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一、概念反渗透系统进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及其它颗粒对RO膜产生的表面附着、沉积污染或者水中的化学离子成分在膜表面因浓差极化等因素导致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后的化学垢类生成等现象。

虽然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富裕量,以保证在紧急时刻不至于因为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或脱盐率下降、反渗透系统压差升高而使得供水不足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但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些富裕量的存在才使得有时候隐藏的故障不能够及时的表现出来,这样最终可能就演变为反渗透膜元件的重度污染。

重度污染则指污染后的单段压差大于系统投运初期单段压差值的2倍以上、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单支反渗透膜元件重量超过正常数值3公斤以上的情况。

重度污染往往是重度物理污染和重度化学污染的叠加,某些情况下,二者同时伴生,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多次清洗后污染还反复发生。

二、离线清洗要求当下列情况发生时,需要对重度污染RO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1、反渗透膜元件污染符合“重度污染”标准;2、反渗透系统通过在线清洗不能够达到系统额定标准的;3、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由于供水紧张而不能够进行在线清洗或没有在线清洗设备的;4、反渗透污染类型较为复杂,通过在线清洗容易引起交叉污染的;(反渗透系统前段污染物可能会通过在线清洗被带入系统后段,而使后段膜元件遭受污染的称为交叉污染);5、反渗透系统在多次清洗后污染还反复发生。

反渗透离线清洗技术研究

反渗透离线清洗技术研究

反渗透离线清洗技术研究王鹏辉大唐河北发电有限公司马头热电分公司,河北邯郸 056044摘要 本文分析了电厂反渗透系统运行流程及反渗透膜污染的主要原因与污染物种类,介绍了反渗透离线清洗技术原理及清洗方法。

关键词 反渗透;离线清洗;技术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061-020 引言反渗透膜法水处理工艺是目前公认为水除盐最有效的技术之一。

但是由于反渗透膜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无机盐垢、胶体、微生物、金属氧化物等污染。

这些物质沉积在膜表面上,将会引起反渗透装置出力下降或脱盐力下降。

因此为了恢复良好的透水和除盐性能,需要对膜进行化学清洗。

通过离线清洗技术,可基本恢复滤元通量,显著降低过滤器进、出口压差,延长滤元的使用寿命,对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反渗透系统流程与运行情况根据电厂锅炉生产工艺中对进水水质的控制要求,设计反渗透系统运行流程为:机组循环水排水或水库水(深井水)→生水池→生水泵→机械搅拌澄清池→无阀滤池→清水箱→清水泵→PCF过滤器→超滤组件→超滤水箱→超滤出水输送泵→反渗透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组件→淡水箱→淡水泵→二级除盐系统。

从反渗透系统工艺流程来看,反渗透膜的进水虽然经过了复杂的前置系统处理,但是仍有较多的杂质,比如少量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和各种金属氧化物等,这些物质如果沉积在膜表面,膜表面流体中溶质(截留物质)浓度不断增加,逐渐高于主体流体的浓度,产生浓差极化现象,致使浓度边界层的过滤阻力增加,就会堵塞膜的透水通道,膜通量下降,从而大大降低系统出力。

2 膜污染的主要原因与污染物种类一般认为有3种情况可使膜性能下降:一是膜本身的化学变化,包括膜的水解、游离氯等的氧化以及强酸强碱的作用;二是膜本身的物理变化,包括压密、反压力作用使膜被破坏;三是膜受污染,这主要包括结垢物、微生物、胶体、悬浮物、有机物等在膜面及内部污染堵塞。

反渗透装置有机物污堵后的离线清洗和处理措施

反渗透装置有机物污堵后的离线清洗和处理措施

反渗透装置有机物污堵后的离线清洗和处理措施作者:王绪文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0期摘要:华电新乡发电有限公司水处理预处理系统采用超滤反渗透净化工艺,系统运行5年,反渗透系统出现进水压力升高,压差不变,出水量减少的现象,经过多次试验分析,最终找出了反渗透污染的原因,经过离线清洗,并制定了保证安全运行的措施,彻底解决了困扰反渗透出水的问题。

关键词:反渗透;进水压力;压差;出水量;实验分析;措施华电新乡发电有限公司水处理预处理系统采用超滤反渗透净化工艺,系统工艺设计为:石灰混凝过滤处理后的矿井排水→清水箱→清水泵→精密过滤器(150um)→超滤装置→净水箱→净水泵→活性炭过滤器→保安过滤器(5um)→高压泵→反渗透→除碳器→淡水箱→淡水泵→阳离子交换器→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3000m3除盐水箱。

其中反渗透装置具体参数如下:设计2套反渗透装置,膜元件采用美国DOW公司原装进口BW30-400低压复合膜,设计出力:2×65t/h ,装置回收率:75%;脱盐率:≥98%。

每套反渗透设备含12支6芯装8英寸膜,膜组件排列方式为一级二段8∶4排列,共2×72支膜元件。

阻垢剂一直采用厂家推荐美国ARGOMDC220阻垢剂(浓度:50~100%,加药量:3.43mg/L),运行中加酸(31%),配有在线清洗设备系统,该设备运行5年,每年进行一次在线保护性清洗方式。

2012年3月份,发现反渗透进水所加阻垢剂配置箱内有大量沉积不溶物,取样送检电科院证实阻垢剂质量较之前有明显变化,同时发现反渗透装置进水压力逐步上升(由之前的1.14Mpa升至1.50Mpa),同时产水量也逐步下降(由之前的65吨/小时降至40吨/小时),截至2012年6月中旬,产水率下降约40%,进水压力上升至1.5Mpa左右,一二段压差均无明显增加,而此前运行五年均没有此类情况发生;如果系统保持目前的情况勉强运行,可以预见系统的进水压力会进一步升高,膜元件将会出现损坏以及膜壳结构损害的危险。

纯净水反渗透膜离线清洗的误区是什么?

纯净水反渗透膜离线清洗的误区是什么?

专注水处理及流体分离技术
纯净水反渗透膜离线清洗的误区是什么?
我们在使用纯净水反渗透膜之后,水处理设备会对反渗透膜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一些杂质透过反渗透膜,从而得到可以供人使用的干净的纯水。

但是,反渗透膜在清洗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纯净水反渗透膜离线清洗的误区是什么吧。

1、当纯净水反渗透膜清洗后产水量不能恢复到100%。

反渗透膜经过离线清洗后,大多数膜元件都能恢复到新膜的状态,产水量也不例外,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离线清洗设备检测或通过膜元件安装后验证。

2、纯净水反渗透膜脱盐率清洗肯定能恢复或肯定下降。

目前人们对于脱盐率有两种不同看法,如果反渗透膜没有损害脱盐层,恢复程度会较高,如果损害程度小,至少能高于清洗前的脱盐率。

3、清洗必须在现场才能放心。

许多人对膜清洗过程存在误区,为了避免这种误解应在正式开展清洗工作前多家咨询已保证清洗效果,维护设备和纯净水反渗透膜的安全。

上述就是纯净水反渗透膜离线清洗的误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兰梅尔膜技术中心。

反渗透膜压差高原因分析与离线化学清洗

反渗透膜压差高原因分析与离线化学清洗

反渗透膜压差高原因分析与离线化学清洗摘要:反渗透系统投运后,出现压差高、产水量下降现象,多次的在线化学清洗效果不理想,膜装置段间压降逐渐升高(一段压差0.25-0.3MPa、第二段压差0.15-0.2MPa),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所需。

拆卸一段膜元件检查称重,分析了造成反渗透系统压差高、产水量下降的原因,根据现场检查诊断情况,对一段第一支膜进行了离线化学清洗,清洗后效果良好,有效延长了反渗透化学清洗周期,并提出了下步保证反渗透长周期可靠运行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反渗透;压差高;离线化学清洗;改进建议1 概述公司一期配置两套反渗透,采用聚酰胺复合膜,一级两段,8:4排列。

单套设计出力80t/h,系统回收率为75%,一年内脱盐率为98%(一年内),三年内脱盐率≥97%,运行工作压力≤1.5MPa,进水水质要求SDI<3、ORP 150~200mv、余氯<0.1mg/L、pH≈7、温度10-30℃,段间压差>0.25MPa时,进行化学清洗。

自2015年投运来,运行情况良好,近期出现压差高、产水量下降,脱盐率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多次在线化学清洗效果差,清洗前运行参数为:进水温度22℃,一段进口压力0.92MPa,二段进口压力0.54MPa,浓水压力0.35MPa,产水压力0.04MPa,一段压降0.38MPa,二段压降0.19MPa,产水流量55t/h,浓水流量31t/h,进水电导率673us/cm,产水电导率10.3us/cm。

拆卸膜元件检查,无结垢无胶体附着,膜外表面比较滑,有轻微腥味,第一段第一支膜元件轻微发红,第二段膜元件较洁净,膜元件拆出后沥水,流水不畅,十五分钟后进行称重,一段膜元件在19Kg左右,二段膜元件在17Kg左右,判断主要第一段第一支膜发生微生物与胶体污染。

2 反渗透设备的工艺流程原水→机加池→双阀过滤器→清水池→超滤给水泵→网式过滤器→超滤→超滤水箱→反渗透给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淡水箱原水采用水库水地地表水,原水机加池添加聚合铝(PAC)进行絮凝处理,连续添加二氧化氯进行杀菌处理,控制出水浊度≤2NTU,余氯控制0.3-0.5mg/L。

水处理反渗透膜污染及体外离线清洗简析

水处理反渗透膜污染及体外离线清洗简析
理 :
3 .1整理 清洗数 据资料 , 出清洗总 结报告 . 1 写 . 当有下列情况发牛时, 需要对重度污染 RO膜 4体外离线清洗实例 进行休外清洗 :1反渗透膜污染符合“ () 蓐度污染 ” 我 公 司水处 理 , i套反 渗透装 置 最初设 计 能力 × 5吨 / 时 , 用一 级两段 处理 ,26 列 , 小 采 1: 排 标准;2 ( )反渗透系乡j 过体内在线清洗不能够达 为 3 4 充盟 到系统额定标准的;3 ()水处理系统 由于供水紧张 该 系统从 2 0 0 7年 6月投运, 最初的系统进 口压力 而不能够进仃体内在线清洗或没有体内在线清洗 为 J. 州c k m 系统产水量为4 吨 , 1 6 5 小时。后因结 进行 『 一 . 次体【清洗 , 第 南于清洗强度及 设备的; ) ( 反渗透污染类型较为复杂 , 4 通过体内在 垢问题 , 线清洗容易引起交叉污染的;反渗透系统前段} 清洗剂选择失当, ( 亏 脱盐率 F 降了 1 百分点 ; 个 后产 物可 能会通 过体 内在线 清洗 被带 人系统 后段 , 而 水量再次下降后 . 再次进行体内在线清洗已没有效 果。 他 后段 膜遭受 污染 的为交 叉污 染 ) 。 常 见的污 染原 及特征 有以下 几种 : 3反渗透膜的体外清洗方武及步序 41清洗 前的运行 参数 31 先 坩 能优 良的备用膜 替换 反渗透 系统 .首 清 洗前运行 参数 见表 1 。 1. .1水处 鹳 艺 系统 设i- 造缺 陷 。1对 2 f 及制 () 4 以上j 套系统 体外清 洗过程 2 于 反渗 透 预处理 过滤 器来 讲 ,源水 为 井水 的情 况 i 的待 清 洗膜 元件 ,以保 证反 渗透 系 统不 停止 运
关键词 : 水处理 ; 反渗透 ; 污染; 离线 ; 清洗 ; 简析 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因其先进的技术及绎济特 性 , 成我 仃J 已形 围家各 行 业都 在使 j已广 泛 应 用 滤 于段 ,其 表 面 不可避 免 的会 残 留有胶 体 、 物 、 质颗 粒 及难 微生 杂 溶 盐类 在 表 面的 析出 , 因此 , 存任 何 领域 使 用 的 反 渗透装 置 , 旦投入 劁 丑, 邰需 要清 洗 , 一 最终 只是 择过稃 tt 保 质量 可靠 , 要确 号称 5 微米 而 实 l f 艟 清洗 周期 的长短不 同而 已。然 而 , 内在线 清 洗作 际精度 达不 到的滤 芯 , 体 对反渗 透 膜的安 全运 2 号 后 巷 述

反渗透膜离线清洗影响因素

反渗透膜离线清洗影响因素
(3) 可 用 称 重 法 和 参 数 测 试 法 对 离 线 清 洗 效 果 进行评估。
清洗方式
优点
缺点
在线 清洗
(1)无 需 拆 卸 膜 元 件 ,可 以 (1) 无 法 直 观 看 到 膜 表 面 的
有 效 避 免 密 封 圈 的 损 坏 。 污染情况。 (2)对污染较重系
(2) 节 省 清 洗 时 间
统 ,清 洗 不 彻 底 。 (3)无 法 检
测单支膜元件的清洗效果
离线 清洗
(1) 对 于 未 配 备 化 学 清 洗 (1) 工 作 量 大 , 清 洗 时 间 长 。 系统的 RO 装置,也可以实 (2)拆 装 反 渗 透 膜 的 过 程 中 , 现清洗。 (2)可直观看到膜 可 能 造 成 密 封 圈 或 者 管 件 损 表面的污染情况。 (3)对拆 坏 下的膜进行尝试性清洗,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清洗 措 施 。 (4) 可 进 行 逆 向 清 洗。 (5)可以判定对每支膜 元件的清洗效果
(4)根 据 清 洗 方 案 ,在 清 洗 水 箱 中 配 制 好 清 洗 液(必要的情况下对清洗液加热),即可开始离线清 洗。 依照方案,可以采用先酸洗后碱洗或者先碱洗
后 酸 洗 的 方 式 , 采 取 “ 循 环— — — 浸 泡— — — 循 环 ” 相 结 合的方法, 清洗过程中注意补充清洗药剂和检测 pH、硬度、浊度和电导率等指标。
3.1 称重法 新膜的质量为 M0,离线清洗前的反渗透膜质量
为 M1,离线清洗后的反渗透膜质量为 M2, 则 M1-M0
的 差 值 表 征 污 染 增 重 , 即 反 渗 透 膜 的 污 染 程 度 ;M1M2 的差值表征清洗减重, 即反渗透膜的清洗程度。 当 M0/M2>0.98 时 ,可 认 定 离 线 清 洗 较 彻 底 ,清 洗 效 果好。由于反渗透膜新旧程度和使用环境的差异,对 于 污 染 物 难 以 去 除 的 反 渗 透 膜 ,M0/M2 的 比 值 也 可 放宽到大于 0.90。 3.2 参数法

反渗透膜元件离线清洗性能评测标准

反渗透膜元件离线清洗性能评测标准

反渗透膜元件离线清洗性能评测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反渗透膜元件离线清洗后的性能指标评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聚酰胺材质的反渗透膜元件。

2. 引用标准本标准涉及到的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指标的标准,按照膜元件生产厂商提供的相同型号的膜元件标准为准。

3. 离线清洗性能指标评价3.1 系统法评测(不包括聚合硅沉积物在膜上形成的垢类)。

3.1.1 反渗透系统清洗后的运行参数以初期投运的运行参数为依据。

清洗前后相同的回收率、相同的温度、相同的进水PH值及相同的原水水质条件下的系统运行参数为系统清洗调试后的评价指标条件。

3.1.2 离线清洗后指标3.1.2.1 产水流量:Q'=0.98×Q参数定义:Q ——初投运时的系统产水流量Q'——离线清洗后系统产水流量3.1.2.2 脱盐率:T'=(100-n)%×T参数定义:T ——初投运时的系统脱盐率T'——离线清洗后系统脱盐率n ——运行年数3.1.2.3 段间压差:ΔP1'≯ΔP1+(0.02-0.03)×nΔP2'≯ΔP2+(0.02-0.03)×n······ΔP m'≯ΔP m+(0.02-0.03)×n参数定义:ΔP1 ——初投运时的系统第一段压差ΔP1'——离线清洗后第一段压差ΔP2 ——初投运时的系统第二段压差ΔP2'——离线清洗后第二段压差ΔP m ——初投运时的系统第m段压差ΔP m'——离线清洗后第m段压差m——级间断数n——运行年数注:压差单位:MPa3.2 单支膜评测3.2.1 反渗透膜元件生产厂商对于其生产的反渗透膜元件(湿态膜)出产前都有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反渗透膜元件产品规范(或在标准测试状态下的抽样测试结果),膜出厂测试参数可以向供应商索取。

反渗透系统使用的是干态膜元件时,离线清洗时的测试参数,按照反渗透膜元件生产厂商提供的产品规范中规定的参数平均值来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
反渗透系统因其先进的技术及经济特性,已形成国内各行业庞大的用户群,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反渗透水处理用户已超过数万家。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深层的过滤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种领域使用的反渗透装置,一旦投入使用,最终都需要清洗,只是清洗周期的长短不同而已。

然而,在线清洗作为一种反渗透系统清洗保养、冲击性杀菌以及定期保护的手段,在面临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一、概念
反渗透系统进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及其它颗粒对RO膜产生的表面附着、沉积污染或者水中的化学离子成分在膜表面因浓差极化等因素导致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后的化学垢类生
成等现象。

虽然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富裕量,以保证在紧急时刻不至于因为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或脱盐率下降、反渗透系统压差升高而使得供水不足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但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些富裕量的存在才使得有时候隐藏的故障不能够及时的表
现出来,这样最终可能就演变为反渗透膜元件的重度污染。

重度污染则指污染后的单段压差大于系统投运初期单段压差值的2倍以上、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单支反渗透膜元件重量超过正常数值3公斤以上的情况。

重度污染往往是重度物理污染和重度化学污染
的叠加,某些情况下,二者同时伴生,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多次清洗后污染还反复发生。

二、离线清洗要求
当下列情况发生时,需要对重度污染RO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1、反渗透膜元件污染符合“重度污染”标准;
2、反渗透系统通过在线清洗不能够达到系统额定标准的;
3、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由于供水紧张而不能够进行在线清洗或没有在线清洗设备的;
4、反渗透污染类型较为复杂,通过在线清洗容易引起交叉污染的;(反渗透系统前段污染物可能会通过在线清洗被带入系统后段,而使后段膜元件遭受污染的称为交叉污染);
5、反渗透系统在多次清洗后污染还反复发生。

三、离线清洗方式及步骤
1、首先用性能优良的备用膜元件替换反渗透系统上的待清洗膜元件,以保证反渗透系统不停止运行,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的持续稳定。

2、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测试(此步骤尤为重要):
a.对每一支膜元件单独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脱盐率、产水量、压差、重量等,并作好测试前记录。

b.脱盐率、产水量和压差测试条件:符合不同类型膜厂商提供的标准。

3、系统清洗前了解系统目前运行状况;
4、采集运行反渗透系统的各参数指标,作好原始记录;
5、根据用户原水全分析报告、性能测试结果及所了解的系统信息判断清洗流程;
6、污染物的鉴定。

首先根据5)的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再通过特殊的设备、器具作进一步的验证,以确定具体污染物类型。

7、根据5)、6)的分析结果,确定所需清洗配方。

当RO膜上的污染物确定后,我们可以选择膜制造商提供的系列配方,选择较为合适的一种或两种配方;或者选择特殊配方(当RO膜被特殊的污染物污染时,采用普通的配方效果欠佳,或者从经济性角度比较时,特殊配方较为经济)。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反渗透膜元件清洗的专用药剂,如莱特莱德的清洗药剂和杀菌剂,使用效果良好,且同传统药剂比较,经济性也不错。

8、在反渗透专用清洗设备上用以上清洗剂结合物理处理清洗手段进行试验性清洗,以选择恰当的清洗配方和清洗程序;
9、确定清洗方法,对以上所有膜元件进行处理;
10、对清洗后的膜元件进入测试平台进行测试并作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将重新送入清洗设备进行处理;
11、整理清洗数据资料,写出清洗总结报告。

四、离线清洗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反渗透膜元件清洗中,离线清洗作为有效的彻底消除反渗透膜元件污染的手段已经得到广大反渗透用户的接受,且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反渗透膜元件清洗手段。

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业主单位增添了一定的困惑:
1、反渗透膜元件在离线清洗期间,水处理系统必须停止运行或间断运行,这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往往是很难做到的事情,且即使做到也是在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做出的,给企业利润和安全生产带了相当大的隐患;
2、由于没有备用膜元件,只有加快清洗进度,结果是膜元件清洗效果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污染隐患仍在;
3、经过离线清洗后的系统在安装初期运行参数还不错,但是在清洗过程中所发现的污染原因以及所采取的解决办法没有得到充分
的验证,污染往往又随之而来。

即使在签订了关于质保期的相关内容,但反渗透系统在不久后进入污染---清洗---污染的怪圈使得膜元件
的使用寿命也越来越短,也会因其它种种原因业主利益不一定能得到保证。

反渗透纯水设备用膜元件在离线清洗初期就应运而生,良好的性能使得备用膜元件也有了不次于新膜很多的能力。

在使用备用膜期间:
1、有效的对清洗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一一验证;
2、可能在对RO预处理所采用的某些措施是不合适的,有可能对膜元件产生损害,但由于是备用膜元件(旧膜),因此可能遭受的损失也较小,无论对于甲方还是乙方都是有好处的;
3、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解决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运行参数的观察来证明所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稳妥得当,并是否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有了第一手的数据,清洗后的污染问题就不是问题,也不再是那流于纸上的一段文字所能比拟的。

在反渗透的污染控制中,最根本的措施在于以反渗透为核心的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制造安装过程、反渗透系统各种耗材的选择、运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控制。

这些方面的良好把握对反渗透系统的安全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当反渗透系统发生严重污染时,首先采取的措施一定是要分析污染的原因、查找解决污染的方法,并通过恰当的途径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反渗透系统进行清洗,因为随着时
间的延长,意味着清洗难度的下降。

随着反渗透脱盐工艺的广泛应用,反渗透膜的污染因其预处理工艺、预处理效果以及各地水源水质的不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

反渗透膜污染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进行清洗。

而反渗透膜在遭受重度污染的情况下,在线清洗已经不能够满足膜元件性能恢复的需要,离线清洗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

在离线清洗过程中,使用备用膜是保证离线清洗过程中反渗透装置能够不间断运行,且对于查明系统污染原因最为有效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