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仪的检定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定前准备:检定前必须先进行气源、检测器、进样口、色谱柱等部件的清洗、烘干和焙烧等工作,以确保仪器处于干燥、洁净的状态。
2. 校正流量计:气相色谱仪的流量计必须在使用前进行校准,该过程需用特定的药品溶液进行校准,如四氯化碳。
3. 检测器检定:根据不同的检测器,检定的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热导检测器和电子捕获检测器等。
根据不同的检测器类型,需要进行不同的检定步骤以确保检测器的灵敏度、线性、重现性和响应时间等性能。
4. 色谱柱检定: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组件,检定时需要先进行柱温的控制,以及使用特定的试剂进行柱效、分辨率、均一性和保持时间等检定。
5. 数据分析和处理:检定后,需要对仪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峰高、面积、保持时间等参数分析和比较,以及膜相和液相比较等。
以上就是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主要步骤,通过该规程能够确保气相色谱仪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气相色谱仪pfpd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仪pfpd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而PFPD则是指微焰光度检测器(Pulsed Flame Photometric Detector)。
PFPD检定规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仪器准备,在进行PFPD检定之前,需要确保气相色谱仪处
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气源、色谱柱、检测器等部件的检查和调试。
2. 校准气体,使用标准气体(通常是硫化氢、磷化氢等)进行
校准,以确保PFPD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3. 检测灵敏度,通过逐渐降低标准气体浓度的方法,检测
PFPD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4. 分辨率检测,通过使用标准混合物,检测PFPD对于不同化
合物的分辨能力,以确定其分辨率。
5. 重复性检测,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评估PFPD的稳定性和重
现性。
6. 环境影响检测,检测环境因素对PFPD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
7. 数据处理,对检定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PFPD的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总的来说,PFPD检定规程涵盖了对仪器性能的全面评估,以确保其在实际分析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检定规程的制定也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合法有效。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jjg 700 -回复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回复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多个领域。
为了保证气相色谱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并以一步一步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步:了解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的背景和重要性。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是由中国计量学会颁布的一项规程,旨在规范气相色谱仪的检定流程和方法,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按照该规程进行气相色谱仪检定可以保证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要求,有效地提高实验准确性和可比性。
第二步:了解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的基本要求。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检定对象: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哪些型号和型号的气相色谱仪需要进行检定。
2. 检定项目:规程中列出了需要进行检定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控制、流量控制、分离效果、检测灵敏度等。
3. 检定条件:规程要求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检定,如温度、时间、流量等。
这些条件旨在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定方法:规程中给出了一系列的检定方法。
包括使用标准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比对不同色谱柱的分离能力、检测灵敏度的测试等。
5. 检定标准:规程明确了检定结果的判定标准,以及允许的误差范围。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气相色谱仪,规程中也给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第三步:了解气相色谱仪检定的具体流程和步骤。
按照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的要求,气相色谱仪的检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选择标准样品、检测设备、标定仪器等。
2. 温度控制检定:通过设定不同温度,测量色谱柱的温度误差,并进行修正。
3. 流量控制检定:通过不同流量条件下的测试,测量样品进样的流量误差,并进行修正。
4. 分离能力检定:通过使用标准样品,检测不同色谱柱的分离能力,并计算分离效果指标,如分离因子和分辨率。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jjg 700 -回复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回复气相色谱仪检定是保障分析仪器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本文将详细讨论气相色谱仪检定的步骤和方法。
一、前期准备在进行气相色谱仪检定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检定方法和测量范围,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检定方法。
其次,确认检定设备和仪表的准确性。
这包括检查气相色谱仪的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接线是否正确,气源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二、检定设备校准在进行气相色谱仪检定之前,需要将检定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认检定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校准设备包括温度计、流量计、标准样品和标准气体。
1. 温度计校准:将温度计放入恒温水浴中,根据标准温度值和仪器显示值的变化,计算出温度计的误差,并根据误差进行修正。
2. 流量计校准:使用标准流量计进行校准,将标准流量计与被检流量计相连,调整被检流量计的指示值,使其与标准流量计读数一致。
3. 标准样品和标准气体校准: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和标准气体进行校准。
将标准样品和标准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检测其响应值,并与标准响应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其误差,并进行修正。
三、检定步骤1. 确定检定项目:根据气相色谱仪的应用和检测要求,确定需要检定的项目,如温度精度、流速、分离效果等。
2. 温度控制系统检定:将温度计放入气相色谱柱的控温装置中,观察和记录温度计的指示值,计算温度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流速控制系统检定:使用标准流量计和标准气体,将气体输入气相色谱仪,通过比较标准流量计和被检流量计的读数,确定被检流量计的准确性。
4. 柱效检定:选择适当的标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分析其响应,并与标准响应值进行比较,计算柱效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峰面积和峰高测量检定:使用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测量峰面积和峰高,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其准确度。
6. 响应时间检定:使用标准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观察和记录响应时间的指示值,并计算出响应时间的准确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制药等领域。
为了保证GC-MS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需要进行检定。
以下是GC-MS检定规程。
一、仪器准备
1. 校正仪器时间:使用仪器前,应校正仪器时间。
2. 准备标准样品:准备符合要求的标准样品,保证其纯度和浓度均匀。
3. 准备质控样品:准备符合要求的质控样品,用于检测仪器稳定性和重复性。
4. 检查仪器状态: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如进样口、分离柱、检测器等。
二、检定步骤
1. 检测灵敏度: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记录出峰信号和信噪比。
灵敏度应满足实验要求。
2. 检测线性范围: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记录出峰信号和浓度的线性关系。
线性范围应满足实验要求。
3. 检测准确度: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记录出峰信号和实际浓度的差异。
准确度应满足实验要求。
4. 检测重复性:使用质控样品进行检测,记录出峰信号的变异系数(CV)。
重复性应满足实验要求。
5. 检测选择性:使用不同的样品进行检测,观察是否有干扰物质的存在。
选择性应满足实验要求。
三、记录和分析结果
1. 记录检定结果:将每项检定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注明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2. 分析结果:分析每项检定结果,找出不符合要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四、结论
根据检定结果,判断GC-MS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如果不符合,需进行维护和修理。
同时,需要建立定期检定制度,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jjg 700 -回复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回复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 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气相色谱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测试结果的有效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
在中国,气相色谱仪的检定规程是《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有关该规程的相关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检定规程。
问题1:什么是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是由中国质量监督检验与检疫总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共同制定的气相色谱仪检定标准。
该规程旨在明确气相色谱仪检定的必要性、检定的内容和方法、检定结果的评定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气相色谱仪在实际应用中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
问题2:气相色谱仪检定的目的是什么?气相色谱仪检定的目的是确认仪器的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检定,可以评估气相色谱仪的分辨能力、线性度、灵敏度、重复性等参数,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可信度。
问题3:气相色谱仪检定包括哪些内容?气相色谱仪的检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温度控制系统:检定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准确性和稳定性,包括检定温度偏差、温度均匀性和温度波动等参数。
2. 气流控制系统:检定气流控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包括检定载气流量、进样气流量和分流比等参数。
3. 分离柱:检定分离柱的分辨能力和线性度,包括检定分离柱分辨率和线性度曲线等参数。
4. 检测器:检定检测器的灵敏度、峰高度和峰形等参数,包括检定检测器响应时间、检出限和物质浓度测量范围等。
5. 数据分析系统:检定数据分析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检定峰面积和峰高度的计算方法、结果的计算和报告等。
问题4:气相色谱仪检定的方法是什么?根据《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气相色谱仪检定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准备工作:包括检准气缸、校准标样、检定仪器状态(如温度、气流、分离柱等)等。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jjg 700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jjg 700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简称G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用于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为了确保气相色谱仪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定。
JJG 700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简称,其中规定了气相色谱仪的检定内容和方法。
以下将详细介绍JJG 700的主要内容。
JJG 700的检定内容包括色谱柱温度、流速、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色谱柱温度的检定时,需使用标准气体进行测试,通过调节色谱柱温度,使标准气体中的化合物达到最佳分离效果,进而确定色谱柱的温度精度。
流速的检定则需要使用标准气体,通过测量样品在色谱柱中的保留时间来确定流速的准确性。
进样量的检定是保证气相色谱仪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标准溶液,准确测量出标准溶液的体积,并将其进样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通过比较实际进样量和标称进样量的差异来判断进样量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要检定检测器灵敏度,方法是使用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气体进样,通过测量样品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检测器的灵敏度。
在JJG 700中,还规定了气相色谱仪的准确度检定,包括色谱柱的分辨力、相对保留时间、峰面积精度等参数的检定。
色谱柱的分辨力是判断气相色谱仪分离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通过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测试,测量出两个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度,来评估色谱柱的分离能力。
相对保留时间则是用来比较两个化合物相对保留位置的指标,通过比较标准物质与待测物质的相对保留时间差异,来判断气相色谱仪的准确性。
此外,在JJG 700中还规定了气相色谱仪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检定。
重复性检定通过多次进行相同条件下的测量,并统计结果的方差来评估仪器的重复性。
稳定性检定则通过在长时间内进行连续测量来检验仪器的稳定性,通过比较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来判断气相色谱仪的可靠性。
总结起来,JJG 700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是为了保证气相色谱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中包括了色谱柱温度、流速、进样量、检测器灵敏度等多个参数的检定,以及准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评估。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简称GC)的检定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仪器验收检定:在气相色谱仪购买或使用之前,应进行仪器验收检定,包括检查仪器的外观、标志和附件的完整性,核实仪器的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检查仪器配套设备、工具、备品备件的准备情况。
2. 仪器校准检定:定期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校准检定,校准检定内容根据具体的仪器类型和应用要求而定,一般包括流量计的校准、温度控制系统的校准、压力控制系统的校准等。
3. 方法检定:根据实际需要,对气相色谱仪的测定方法进行检定,包括检查方法文件的准确性、测定方法的可重复性和准确度等。
4. 仪器保养和维护:定期对气相色谱仪进行保养和维护,包括仪器的清洁、润滑、紧固、密封等,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5. 故障排除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气相色谱仪的故障,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同时,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气相色谱仪的检定规程是对仪器的验收、校准、方法检定、保养和维护、故障排除等方面进行规范和管理,以确保仪
器的正常运行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的检定规程需要根据具体的仪器类型和使用要求进行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PD硫检测限的计算公式
DFPD
2N(Wns )2 h(W1/ 4 )2
(续)
D——FPD对硫 的检测限(g/s); N——基线噪声(mV); W——甲基对硫磷的进样量(g); h——硫的峰高(mV); W1/4——硫的峰高1/4处的峰宽(s);
ns=0.122
DFPD
2NWPn A
按要求的检定条件,选择灵敏档,设 定桥流或热丝温度,待基线稳定后,调节 输出信号至记录图或显示图的中部,记录 基线半小时,测量并计算基线噪声和基线 漂移。
6.TCD灵敏度检定
按要求的检定条件,待基线稳定后, 用校准的微量注射器,注入1~2μl浓度为 5mg/ml或50mg/ml的苯-甲苯溶液,连 续进样7次,记录苯峰面积。或进入(1010000) μmol/mol的CH4/N2、 CH4/H2、 CH4/Ar 或CH4/He标准气体, 连续进样7次,记录甲烷峰面积。
1. 载气流速稳定性检定
选择适当的载气流速,待稳定后,用 流量计测量,连续测量7次,其平均值的相 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
2. 柱箱温度稳定性检定
把铂电阻温度计的连线连接到数字
多用表(或色谱仪检定专用测量仪)上,
然后把温度计的探头固定在柱箱中部,设
定柱箱温度为70℃。待柱箱温度稳定后,
观察10min,每分钟记录一个数据,按公
NPD氮检测限的计算公式
D=2NWnN/A
W——注入的样品中所含偶氮苯的含量 (g);
A——偶氮苯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nN=0.1538
NPD磷检测限的计算公式
D=2NWnP/A
W——注入的样品中所含马拉硫磷的含量 (g);
A——马拉硫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nP=0.09373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检测室温度 由原来的230 ℃改为250 ℃(见5.4.4,表 4);
——检测限检定时进样次数和载气流速测 量次数由原来的6次改为7次(见5.4.2);
——热导检测器(TCD)检测限检定时使 用的气体标准物质摩尔分数由原来的1% mol/mol改为(100-10000)μmol/mol (见5.2.1,表2);
气相色谱仪的检定
2017年03月
第一章 概述
气相色谱仪是石油、化工、医药、农业等 部门分析产品组分,控制产品质量最重要 的分析仪器之一。气相色谱仪性能的好坏, 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分析结果的 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厂家与用户的经济利 益。目前,我国已拥有气相色谱仪几十万 台。为了保证气相色谱仪分析出具的数据 准确可靠,国家质检总局 于1990年发布了 JJG700-1990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于 1999年5月14日发布了JJG700-1999气相 色谱仪检定规程,并于1999年9月1日正式 实施。
6.标准气体
用于气体分析的气相色谱仪,采 用CH4/N2、CH4/H2、CH4/He、 CH4/Ar 标准气体进行检定,可用的 色谱柱较多,如13X分子筛、5A 分子筛、GDX-102、GDX-104、 TDX-01等或与之性能相似的色谱 柱。
第三章 检定方法
气相色谱仪是重要的计量器具。为了保 证气相色谱仪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必须 认真执行JJG700-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 程,确保检定质量。
(续)
7.检测限 8.定性重复性 9.定量重复性
检定注意事项
随着气相色谱仪及计算机技术 的快速发展,气相色谱仪的型号已 有近百种之多。这给检定人员的检 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保证检定 质量,检定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色谱柱
由于气相色谱仪的型号之多,色谱柱 的接头各不相同。但对于计量检定单位, 不可能准备齐所有的色谱检定柱。因此经 常因色谱柱接头不合适而漏气、不出峰, 使检定无法进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了解所开展的检定范围内气相色谱仪数量 较多的型号,准备3-5种检定用色谱柱。
ECD检测限的计算公式
D=2NW/AFc 式中:D——ECD检测限(g/ml); N——基线噪声(mV); W——丙体六六六的进样量(g); A——丙体六六六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mV·min); FC——校正后的载气流速(ml/min)。
10.NPD检测限检定
按要求的检定条件,选择量程灵敏档 和适当的衰减,用微量注射器注入1~2μl浓 度为10ng/μl的偶氮苯-10ng/μl马拉硫磷异辛烷混合溶液。连续进样7次,计算偶氮 苯(或马拉硫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11.定性和定量重复性检定
仪器的定性和定量重复性以连续测量7次溶 质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测量的相对标准偏 差RSD表示。
第四章 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
按本规程要求检定并达到表1中技术指标的 合格仪器发给检定证书,任何一项不合格, 则判为不合格,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
气相色谱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FID检测限计算公式
D=2NW/A
D——FID检测限(g/s); N——基线噪声(A); W——正十六烷或甲烷的进样量(g); A——正十六烷或甲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
(A·s)。
8.FPD检测限检定
按要求的检定条件,使仪器处于最佳 运行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微量注射器 注入浓度为10ng/μl的甲基对硫磷—无水乙 醇溶液。进样1μl~2μl,连续进样7次。记 录硫或磷的峰面积。
TCD灵敏度计算公式
S=AFc/W
式中:S——TCD灵敏度(mV·ml/mg); A——苯峰或甲烷峰面积算术平均值
(mV·min); W——苯或甲烷的进样量(mg); FC——校正后的载气流速(ml/min)。
7.FID检测限的检定
按要求的检定条件,使仪器处于最佳运 行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微量注射器注入 1μl~2μl,浓度为10ng/μl~1000ng/μl的正 十六烷-异辛烷溶液,连续进样7次,记录正 十六烷峰面积。或进入 (10~10000)μmol/mol的CH4/N2、 CH4/H2、 CH4/Ar 或CH4/He标准气体, 连续进样7次,记录甲烷峰面积。
4.衰减器换档误差检定
在各检测器性能检定的条件下,检查与检测 器相应的衰减器的误差。待仪器稳定后,把仪器 的信号输出连接到数字多用表(或色谱仪检定专 用测量仪)上,在衰减为1时,测得一个电压值, 再把衰减置于2,4,8……直至实际使用的最大 档,测量其电压,相邻二档的误差应小于1%。
5.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检定
式(1)计算柱箱温度稳定性 。
注:对于采用密封式柱箱的仪器不做此项。
3. 程序升温重复性检定
按4.3.1的检定条件和检定方法进行程 序升温重复性检定。选定初温60℃,终温 200℃。升温速率10℃/min左右。待初温 稳定后,开始程序升温,每分钟记录数据 一次,直至终温稳定。此实验重复3次,求 出相应点的最大相对偏差,其值为≤2%。
2.气相色谱仪的稳定时间
一般来说,近年来新生产的气相色谱仪, 开机后40分钟即可进行检定。而对于八、 九十年代生产的气相色谱仪,需要稳定的 时间比较长。特别是电子俘获检测器则需 要稳定更长的时间方可进行检定。
3.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
检定基线噪声和基线漂移时,基线往单方向漂移 较大,随着稳定时间的延长,漂移没有减小,甚 至更大。说明气路有泄漏,应该检查其气密性, 直至无泄漏为止。如果基线无规则的变化,时大 时小,可能的原因:(1)电讯号干扰,检查仪器 接地是否良好。(2)色谱柱有无污染,应把色谱 柱的出口断开,通载气(N2,50ml/min左右) 柱箱温度升至230℃(5%OV-101)活化6-8小 时即可。(3)检测器被污染,应清洗检测器。
感谢大家聆听!
4.柱箱温度稳定性
柱箱温度稳定性只有首次检定才需要检, 后续检定和使用后检查都不需要做。
(另外,通用技术要求及载气流速稳定性 的指标也只有首次检定才需要检,后续检 定和使用后检查都不需要做。 )
5.程序升温重复性
程序升温重复性只有首次检定才需要 检,后续检定和使用后检查都不需要做。 还有些气相色谱仪没有配备程序升温的功 能,那当然也不需要检定。
FPD磷检测限的计算公式
D=2NWnp/A
D——FPD对硫或磷的检测限(g/s);
N——基线噪声(mV);
A——磷峰面积的算术平均值(mV·s);
W——甲基对硫磷的进样量(g);
np=0.118
9.ECD检测限检定
按要求的检定条件,使仪器处于 最佳工作状态,待基线稳定后,用 微量注射器注入浓度为0.1ng/μl的 丙体六六六-异辛烷溶液。进样 1~2μl,连续进样7次,记录丙体 六六六峰面积。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的基线噪声和 漂移由原来的≤5 pA和≤0.1 n A,均改为 ≤0.5 nA(见3,表1);
——增加了定性重复性,删除了衰减器误差 (见3,表1);
——增加了电子捕获检测器以Hz为输出信 号的噪声和漂移的检定指标(见3,表1);
——载气的纯度修改为应满足仪器使用要求, 一般不低于99.995%(见5.1.3);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限检定 时使用的气体标准物质摩尔分数由原来的 100 μ mol/mol改为(10-10000) μmol/mol(见5.2.1,表2);
——删除了原附录A微量注射器的校准部分, 并将原附录B改为附录A;
——将附录A中载气流速校正公式中的柱温 改为检测器温度;
这版规程一直延用至今,已经近18年了,随 着气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的 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的修订版终于出版了, 这版新规程JJG700-2016,于2016年06月 27日发布,于2016年12月27日正式实施。
本规程与JJG 700-1999《气相色谱仪》相 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 如下:
——增加了气体标准物质摩尔分数与浓度 换算公式(见附录B);
JJG 700-201X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JG700-1990 JJG700-1999